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

    • 资源ID:1119220       资源大小:42.5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类,高层互选”的原则,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共享型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共同参与下,以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更新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共享型课程体系,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依据。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第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第二,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第三,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共享型、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各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1 .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结构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主导。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项目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业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组课程内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2 .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我们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旧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课程内容紧扣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及专业群覆盖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定位在机电产品安装及调试和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的就业岗位,工厂机电设备组装工、维修电工等岗位。开设的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内容能结合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各门项目课程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比以往有所拓宽。3 .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把项目课程体系改革与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项目课程以一个个真实的生产项目整合工作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三、“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建立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机制“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是由我校机电专业教师、数控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结合怀化地区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怀化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将工作领域转换成项目课程,设计学习项目教学情境。课程开发过程,形成良好的开发机制,既有机构保障,也有制度保障,还编制了课程开发技术指南等,科学有序地引导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为我校和当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和示范。课程开发的流程可以按照如下模式:如图1所示。能力拓展创新创业谡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职业发腰课程拓展选修机电技术应用!业改控技术应用与业机电设各安装“维修号业校JlM造技术1口动生产线装数控机床掾作r业机a人方数控硬备维护模n制地及维一方向方向向方向护方向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谒试rt作r业机器人装调I数控机床故I障与雄修30打印技术方向明确机电电气线路安装,检修数控件的加IIS系统维护I数控机床装I调模共设备安装tJ俄护畲畲tt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数控军附加II:业机器人技术里他I敷控机床编I鞭与操作BUl制造技术_ftftftt可编程控M技术及应用UGiftR与编相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I可偏&控制I技术及应用数控加工技术t管-t_t电f技术及应用数控加EIZ加片机应用技术¥砒I电力横动与I控制线路金K材料。热处庠t*trJL通用技能LMtt机施机械制图及CAD工艺技比车工与h础.施In动,I±公共本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他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图1"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共享型课程体系2.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打破了过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及老三段的束缚,加强了课程共享性、专业性,同时对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突出应用性,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程,以中级电工考证强化练习、单片机技术入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配电柜安装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机电设备市场营销、机电器件选用等拓展知识和视野的选修课程补充和完善,按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经历“认识实践、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岗位能力”四个环节的学习经验建构规律进行编排,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图如图。课程分类课程名称学时分配按学期分配周学时考核学时理论实践一18周二19周三19周四19周五18周六16周考试考查公共课公共课语文1661662×174×174×16数学1321324×164X17英语1321324×174×16计算机应用基础166321344×166×17职业生涯规划32322×16职业道德与法律34342×17经济政治与社会34342X17哲学与人生32322X16SIYB创业培训30301周*30音乐欣赏34342X17体育与健康132241082×162X172X172×16小计92461830612161412专业课专业群共享平电工基础6444204×16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6424404X16机械基础6440241×16钳工基本技能训练60602周*304令1.北械加工基本技能训练f)0r)0y周=30专业核心课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10224786X17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12832968X16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136361004X174X17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164401246X164X17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170521186X174×17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60602周*30小计10082527561814144能力拓展课人文素质拓展课社交礼仪32322×16选湖湘文化32322×16演讲与口才34342X17选专业能力拓展课怀化民俗民风34342X17中级电工考证强化练习60602周*30选单片机技术入门60602周*30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12830988X16选配电柜安装技术及应用12830988×16计算机辅助绘图12830988×16机电设备市场营销64644×16选机电器件选用64644X16小计31816015800214顶岗实习102018*3016*30合计327030303030图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结构图3.编制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一方面确定课程设计思路。另一方面确定课程内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六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实训大纲,优化教学内容。4 .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课程的校本化已成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选择课程内容。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编写了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等7门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特色教材打破传统学科的系统性,以学生学习规律和当地生产季节为依据,组织课程学习项目的学习顺序,突出怀化地区机电行业产业特色,充分体现新技术、新成果,强调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5 .开发了数字化资源库,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借助机电技术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参与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开发了包括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七门课程的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单元、试题库、PPT.行业标准、名师授课录像等多种媒体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纸质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材配套,形成立体教材。与当地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共享资源和改革创新的成果,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校企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四、项目课程体系的主要优点第一,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适应企业行业生产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专业课程淡化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尽可能将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融于一体,并且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第二,突出了职业的定向性和针对性,淡化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增强了职业的定向性。第三,课程内容适应相关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舍弃了过去学科体系所带来的繁琐和偏深、偏难的东西,增加了新知识、新技术和实践的内容。第四,注重学生文化素质与个性发展的需要。除开设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外,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增加了信息量,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五,强化了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已形成讲、练、做相统一的结构。五、课程体系运行情况调查该课程体系运行2年,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部课程学生评价都在优良以上,65%以上的课程被评为优秀,教师也反应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立性提高。但同时,在教学体系运行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由于课程内容的重构,给任教老师带来了较大压力,个别教师的课堂出现了不够理想的局面,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表1课程考核统计对比表序号课程考核合格率优秀率17级18级17%18级1电工基础96.9%100%34.5%42.4%2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90.1%96.9%31%40.1%3钳工基本技能训练93.2%98.5%28.3%35.6%4机械加工基本技能训练90.1%98.5%25.6%31.8%5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94.6%99.2%30%39.4%6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94.6%99.2%30%39.4%7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88.5%94.7%18.5%22.7%8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89.4%100%28.3%46.2%试9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92%98.9%34.5%64.4%10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94.6%98.5%36.3%50.7%表2课程认可度调查对比表序号课程认可度17级18级1电工基础44.2%62.1%2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34.5%55.8%3钳工基本技能训练36.3%63.1%4机械加工基本技能训练38.9%61%5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检修31%51.6%6照明线路安装与维护44.2%62.1%7电子线路装调与检修34.5%55.8%8液压(气压)设备安装与调试36.3%63.1%9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38.9%61%10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31%51.6%从上面两个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运行新的课程体系之后,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对调整后课程也普遍认可。五、问题及改进思路与措施1 .存在的问题在卓越校三年建设期内,我们虽然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了取得了一下的成绩并做出大胆的尝试,但是我们改革经验还欠缺,还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各课程学习项目的开发水平要继续提高。编写的校本教材有待完善。2 .改进思路及努力方向继续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他们深入机电技术应用工作岗位的挖掘典型生产任务,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现有条件选择和设计学习项目,深入思考项目问题障碍设置、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等,提高学习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和典型性、趣味性。由于编写的校本项目教材试用时间不长,还要不断归纳收集的反馈意见,教材开发小组成员继续以项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的要求,探讨和借鉴其他工科类专业或同类专业的一体化教材的优点,突出一体化教材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继续完善校本教材课程内容的直观表达形式,设计更好的效果图、图表,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且使到版面布局结构合理,内容编排有艺术性,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基于相关生产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开发步骤规范,过程科学合理,为本校其他专业课程开发提供了范例,也为当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榜样。即使在卓越校建设期结束,本专业还将继续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广泛收集多方的评价,不断优化项目课程体系,继续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