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
村庄规划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提升村庄规划空间响应能力,根据有关工作部署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乡村振兴和村庄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改革,聚焦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乡村整体风貌引导、乡村空间治理能力,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为农村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规划保障。(二)工作原则1 .坚持县乡统筹。聚焦村庄规划布局与上位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安排不衔接、村庄规划落地难问题,结合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村庄规划的空间响应能力;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地区,着力解决已编村庄规划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优化县域村庄布局,加强对乡村特色的规划引导,保障村庄发展合理需求。2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庄实际,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要,针对面临的实际问题分类进行规划,宜大则大、宜简则简,突出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体现田园风光,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避免出现照搬城市规划方法和标准、脱离农村实际、实用性差的乡村规划,落实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要求,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具有价值的民宅等地域特色。3 .坚持有序推进。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Jl页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科学研判村庄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充分整合吸纳美丽乡村规划,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4 .坚持节约用地。强化存量规划、减量规划思维,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合理保障和规范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确保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逐步下降,土地资源利用率逐步提升。建立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按照优先利用存量规模,引导低效宅基地整治盘活的原则,形成相对集中,节约集约的村庄用地布局。二、工作目标2023年底,开展现有村庄规划质量评估,科学合理制定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台账的任务,明确分期分类规划提升的方式、任务和期限;结合实施目标任务和地方发展实际,优先完成500个试点村和示范村等重点村庄的规划成果优化提升和审查。2024年底,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台账的任务,规划成果纳入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完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从村庄规划底图到乡村振兴蓝图的保障机制和路径更加有效,乡村地区用途管制和建设管控依据全覆盖,乡村地区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工作任务(一)开展现有村庄规划质量评估。制定村庄规划质量评估技术指南。各县要根据省村庄规划质量评估技术指南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村庄进行分类,组织开展村庄规划质量评估。经评估,能满足三条控制线等底线红线管控要求以及能有效指导村庄建设实施的村庄规划,尽快批准实施并上图入库;只需局部调整即可满足要求的村庄规划,通过规划修改、局部调整等方式落实各类管控底线与约束性指标,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和乡村风貌。(二)制定村庄规划质量提升工作台账。各县区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根据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科学合理确定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台账,优化县域内村庄分类与布局,并按要求明确其规划优化提升的方式和工作期限。重点村应充分考虑代表性、典型性,以及资金保障、实施成效和推广价值等,优先从各类改革试点、示范和特色村庄中选取;可结合当地实际,将具有较多开发建设、修复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任务的村庄择优纳入,重点村庄优先开展村庄规划质量提升。(三)开展分类分期村庄规划质量提升。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及要求,聚焦重点、紧扣需求、分类施策、体现特色,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明确提升方式和提升内容,分步分期解决村庄规划不实用、不好用问题。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动态维护机制,鼓励村庄规划基础好、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提升工作。对规划内容进行认真地梳理,规模较大、人口集聚态势明显、发展条件和前景较好的集聚提升类村庄,重点推动改造提升,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人口和产业汇聚,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农业发展类村庄,重点加强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与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布局。生态保护类村庄,重点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明确村庄建设开发强度和准入条件清单。根据实施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部分项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进行多规融合的动态调整优化,提升规划编制精度,提高规划项目落地效率。(四)做好村庄产业发展谋划和空间安排。强化对试点地区的村庄产业发展研究,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在村庄规划中明确空间和时序安排,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合理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设施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完善近期建设项目表,在村庄规划中做好空间预留。衔接拟实施点状供地的乡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点状供地建设用地范围。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性质及强度等要求,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基础条件。四、工作要求(-X尤化规划编制方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鼓励以镇为单位,连线成片编制村庄规划。引导农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和项目谋划,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和布局,明确农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布局和配置规模。鼓励邀请省内外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参与我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鼓励多家编制单位共同参与同一个县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不建议以单独一个编制单位打包编制整个县村庄规划的方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强化底线管控。科学研判村庄发展趋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低效限制建设用地功能升级。严格落实划定成果和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等各类红线底线与管控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尊重村庄自然地理格局,引导提升乡村风貌特色。落实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村民建房的用地范围、高度、层数等控制性指标;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县级为单位实行村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不得突破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允许在县域范围内优化布局。(三)保障乡村振兴合理需求。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有序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有效措施盘活、释放内部空间和存量用地,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对依法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各地可在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规划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的5%作为机动指标,以用途留白点位示意或项目清单等方式纳入村庄规划管控,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各类红线底线、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等前提下,用于农村村民住宅、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乡木由辰兴产业发展。(四)强化乡村风貌引导。根据等不同地形村庄的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和肌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名村的传统格局、人文环境,因地制宜优化引导村庄空间格局形态。鼓励重点村庄构建村庄规划+乡村设计+农房设计的规划设计层级体系,充分衔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对农民建房、村庄公共服务、乡村基础设施等布局和高度、色彩等风貌要素提出指引,加强对农村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庭院空间等重要节点的引导,共同推动乡村风貌的提升,发挥村庄规划和村庄设计在农村风貌管控中的引领作用,助力推进农村风貌带建设。(五)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重点村庄在质量提升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批与空间规划衔接、与建设项目落地需求衔接、与农民意愿诉求衔接的多规合一、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着重提升产业策划与项目运营、特色风貌塑造、试点示范要求响应等内容。鼓励以重点村为中心,与周边村庄连片开展提升工作,带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性片区。要集中县域力量,强化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编制与实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和美村建设。提炼试点成果和案例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探索出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方法路径。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村庄规划提升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查检查等职能。充分发挥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推进机制的作用,统筹各部门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库和实施资金。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深入调研,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地实施落实。(二)加强指导审查。建立村庄规划联合审查机制,定期开展重点村成果质量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0%o根据村庄规划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安排,加大对农村宅基地和承包经营权改革的指导,为村庄规划实施创造条件;制定出台加强农房风貌管控的导则和开展农房设计送图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房风貌管控的指导。(三)加强调度考核。加强村庄规划质量提升工作的日常调度,将村庄规划质量提升工作情况纳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及时在乡村规划编制管理系统中填报工作进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村老人会、妇女组织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发挥好村民主体作用,努力获得村民的支持,逐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开展村庄规划助力案例评选活动,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五)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村庄规划管理办法,健全村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将村庄规划作为农用地转用审批、增减挂钩、农房建设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核发、设施农用地备案、临时用地审批及各行各业乡村建设活动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的依据。完善规划人才制度,探索基层规划人员定向培养制度,建立乡镇责任规划师制度。统筹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