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120380       资源大小:413.86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相关项目概述11.1.相关项目名称11.2. 相关项目承担单位11.3.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11.4.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11.5. 建设目标与原则21.5.1. 1.总体目标21.5.2. 分期目标21.5.3. 建设原则41.6. 主要建设相关内容61.7. 投资及资金来源61.8. 效益分析71.8. 1.社会效益71.8. 2.经济效益71.9. 结论与建议81.9.1.结论81.9.2.建议9第二章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1.现状与差距102.1.1.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础状况102.1.2.其它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状况152.1.3.差距172.2.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2. 2.1.是苏州提升城市地位的有力举措193. 2.2.是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204. 2.3.是苏州大力发展经贸的需要215. 2.4.是苏州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222. 3.相关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2. 3.1.政策环境可行性223. 3.2.技术可行性234. 3.3.经济可行性23第三章相关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253. 1.指导思想253. 2.建设原则253.2.1.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相结合原则253.2.2.服务原则253.2.3.中立原则263.2.4.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26第四章相关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与整体规划304. 1.总体需求304. 1.1.综合信息服务需求304. 1.2.公共数据交换需求315. 1.3.供应链管理需求314. 1.4.中小企业ASP需求324. 2.总体目标324. 3.分期目标334. 3.1.近期目标335. 3.2.中期目标334. 3.3.远期目标344.4.与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的关系364. 5.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体规划374. 5.1.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375. 5.2.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平台404. 5.3.中小企业ASP平台464. 5.4.专业市场平台515. 5.5.电子数据交换平台514. 5.6.基础支撑平台52第五章相关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模式534.1. 国内其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及运营模式535. 2.建设及运营模式简析535.2.1.政府建设,实体运营535. 2.2.实体建设,实体运营545. 3.实体组建和构成545. 3.1.笄建阶段组织机构556. 3.2.经济实体组建后组织机构57第六章相关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606. 1.相关项目投资范围606. 2.投资测算依据和方法601. 2.1.投资测算主要依据606. 2.2.测算方法617. 2.3.测算结果618. 2.4.资金筹措619. 2.5.投资回报61第七章面临的困难与保障措施6510. 1.面临的主要困难657. 2.1.物流信息化标准不统一657. 2.2.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差657. 2.具体的保障措施657. 2.3.政策保障668. 2.4.组织保障669. 2.5.资金保障6610. 2.6.技术保障67第八章结论与建议698. 1.结论698. 2.建议69第一章相关项目概述1.L相关项目名称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2相关项目承担单位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苏州市现代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神州数码国信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3.可研报告编写单位神州数码国信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4.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行20041617号) 全国性、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信息产业部)。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摘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一组件与功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一信息服务管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5. 建设目标与原则151 .总体目标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通过建设建戒本地完善的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营运信息化支撑体系/奖点,运用信息技术对苏州市现有的传统物流企业值理遂统进行改造和整合,促进物流信息、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沟通加强各物流企业、物流客户、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其协同管理及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丛面达到促进物流信息、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L强化政庖管理部门对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等的规范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和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物流企业的营运效率,降低苏州社会物流成本的目标。152 .分期目标考虑到苏州物流环境和物流运作方式的特点,我们建议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按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分别确定建设目标。近期目标 建设苏州地区综合的、权威的、唯一性的物流门户网毡;优化和整合相关政府单位、相关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为相关物流用户提供信息互动和信息共享的统一应用平台,使信息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逐步熨观“一站式”服务,全面提高苏州物流信息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构建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综合信息服分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建立解务系统对外服务的统一消息数据模型,以及统一的用户管理体系。 建设统一、共享的信息发布、查询、跟踪系统;在实现信息发布、查询、跟踪的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物流过程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性,形成统一、共享的信息发布、查询、跟踪平台。近期目标的实现大概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完成典型用户的电子商务应用 建立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平台;选择苏州地区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满足其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服务、下游采购商的营销、配送服务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需求。 建设有苏州特色的物流专业市场结合苏州的实际情况针对盛泽的丝绸物流、常熟的服装物流、蠡口的家具物流、相城的大闸蟹物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交易市场,通过专业的交易市场来提升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影响,带动苏州区域物流全面发展、快速发展。中期目标的实现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在政策条件成婚的情况下立即启动“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整合政府服务流程厂构筑一÷连接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站芹公共信息平台T以实现政务和商务的数据交换1方息共业务流程进苏州市现代物流水平的整体提升。 建立物流作业管理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ASP服务;针对中心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下,建立物流作业管理系统,以多种方式提供ASP(服务外包)功能。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涉及到为客户服务的功能。如: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货代管理系统、物流跟踪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公共GPS服务系统等。 启动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在政策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启动“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整合政府服务流程,构筑一个连接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站式''公共信息平台。 突破区域限制,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物流信息平台;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立足苏州地区,辐射长三角地区,面向国内、国际物流一体化的趋势,苏州要加快实现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衔接,并开放与国内外其他物流信息系统的接口,要将政府掌握的大量信息释放出来,并鼓励企业将信息共享,最终体现物流公共平台的价值。远期目标的实现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时间。153.建设原则总结国内先进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运营经验以及上海备地“大通关”信息平台的实践,我们认为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相结合原则由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在发起、建设、运营过程中完全依靠企业承担将会遭遇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为克服起步的艰难,培育初期市场,政府各部门应当形成合力推动相关项目的进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终应当采用“政府投资、实体建设、实体运营”的模式依靠第三方企业来建设和经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所以要由一个实体企业负责运作,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有效的市场化运作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 服务原则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娃立是服务型政府的体现,是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当始终突出服务理念,为广大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要真正实现服务原则,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企业化运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立原则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涉及到全部享用物流信息平台成果的企业的重要商业信息。这就要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商必须保持中立,这样才能保证物流信息平台运行的公平、公开、公正,从而为用户提供客观、有序的竞争环境,使物流实体运作健康、稳定的发展。如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坚持中立原则,而从属于某个货主或者物流企业或某一个监管部门,就无法凸现其运行的独立性,就会限制有相当背景的实体参与投资,就会缺少使潜在客户成为会员的吸引力,就会在将来增资扩股、企业上市时缺乏优势。只有采取中立的第三方运作的形式,才能保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提供有序竞争的环境,也才能保证平台举证的法律效力,从而符合当前国际物流发展趋势,满足广大客户对信息平台功能服务的需求。三公原则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各物流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相关项目施设的积极性,培育良好的电子交易市场氛围,引导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向区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方向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利益是维系商业活动最牢固、最有效的纽带。只有充分发挥利益的效用才能保证股东们对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尽心尽责,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投资风险。尽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但是距离人们的理想状态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些成功的范例在不同的人文环境、经济条件下是否同样能够获得成功也有待验证。因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今后运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全体股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1.6. 主要建设相关内容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苏州区域内、行业内物流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政务应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是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数据、协同工作的基础平台,它的基本功能如下图所示: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门户物洗信息标准和规划全解决方案交易市«平台中小企业sl,平台*合佶息务平台电子数«交换平台1.图1-1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框架图1.7. 投资及资金来源根据相关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和规模,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设备购置费、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购置费、系统集成和调试费、相关项目前期费和管理费、系统试运行维护费等,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关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800驾鼓万元。18效益分析1.8.1.社会效益根据苏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协作水平,提高供应链效率,普遍降低物流社会总成本,提高苏州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建设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有利于提高社会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起到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理顺经济链的重要作用一;同时,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政府、行业和企业间相互衔接的(带格式的:项R符丽丽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幅度迪提高政府行业和企业N 揭高企皿的根杵梓竹和伊应专注可视化L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成本L提高苏州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使得中小型企业节省80%以上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企业可从繁杂的信息系统设计事务中解脱,专注于经营自己的特长业务。不仅在企业内部管理环节上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成本开支,更可以为企业间处理业务建立起信息传递管理渠道,通过企业间的数据传输、联接和整合,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典型供应链解决相关方案能够使得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加强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管理,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苏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速设有助于推动政府职铤的转型,即由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存的方向转.型,.使政府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191.结论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赛设有利于整合物流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企业的营运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树立苏州市“阳光政府”的形象;有利于优化苏州市的投资环境,扩大苏州市的招商引资,提升苏州市的经济地位立_在科手抓隹我福加面接轨;有利于苏州市政府及各相关物流管理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史建设和谐苏州的重要思想。因此,相关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经过外地考察、本地调研、内部论证,我们撰写了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们相信在苏州市政府的积极领导和协调下,在苏州市各物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大力配合和积极参与下,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一.定会按照竺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一以售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宗旨”的指导思想,调整、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物流供应链,大幅度地提高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协作水平,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成本,改善苏州及周边地以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环境和苏州总体提资环境提升苏州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的国际髡争为:-进¼苏州经济快速发展。鉴于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临的众多资源整合与部门协调的困难,建议市政府能尽快成立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相关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通过强而有力的领导机构推动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步伐,并通过政府发文的形式让各物流相关部门与企业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加强合力来共同为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献计献策;鉴于江苏省和苏州市目前的实际形势,江苏省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和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建设还有待时日,我市“大通关”和“大物流”领域信息化建设还处于空白,这与我市的外向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建议苏州市政府先行启动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待政策条件成熟后再开展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和大通关相关部分成为地方电子口岸的有机组成,并作为江苏省地方电子口岸的分平台进行建设。建议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加快与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步伐。第二章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现状与差距2.1.1, 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础状况2005年,苏州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5.5%。财政总收入716.7亿元,年均增长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8%。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列。2005年,全社会完成货运量1.04亿吨,比上年增长17.66%;货运周转量68.4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7762万吨,比上年增长11.83%;货运周转量5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72%;完成水路货运量2631万吨,比上年增长39.06%;货运周转量16.9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4.68%。苏州港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双双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图1-1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港口吞吐量1.19亿吨,比上年增长31.6%;集装箱运量74.3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48%。目前,苏州市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相关物流企业有5473家,其中直接冠名物流企业的有433家,以运输为主的企业2124家,以仓储为主的1364家,以配送为主的304家,以货代为主的598家,以流通加工为主的27家,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592家。全市拥有货物运输车辆59079辆,累计20.71万载重吨,苏州港码头泊位14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2.1.1.1. 交通运输基础苏州地处经济快速发展的长三角中心地带;境内有长江、运河,尤其是高速公路十分发达,形成了“一纵二横、一环两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有苏州港三大港区,以及各类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作为江苏省规划明确的物流枢纽城市,苏州一定会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苏州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二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苏州距上海一小时车程,具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在陆路交通方面:沪宁高速公路和虞苏杭高速公路在境内相交,将苏州、上海、杭州等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紧密相连;京沪铁路是全国最现代化的铁路干线,并规划修建京沪高速铁路;京杭大运河在区域东部全境通过,是苏州连结长江及各海运、内河港口的主要通道;周边有无锡硕放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张家港、太仓港以及上海港等一批空港、海港设施,形成了便捷高效的立体大交通框架。图2-1苏州的区域位置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6992km,公路网面积密度82.4km/100km2,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比重43.9%。“一纵二横一环二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32km,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密度达5.1km/100km2,超过全省2.87km/100Km2近80%。随着沪苏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一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已显雏形,对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中心城区与五市(县)间的交通联系显著增强。另外苏通大桥南接线等相关项目稳步推进,沪宁高速扩建实现全线贯通,干线公路加密进程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升级全面开动,市域范围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为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2.1.L2.苏州物流需求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国际物流和市域物流为重要补充,着力打造与苏州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主体、以市场物流为补充的,具有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物流经济体系。因此,研究分析苏州区域物流需求和发展空间是建设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前提条件。 保税物流需求:以保税物流园区为载体,以各级开发区为依托,在区域内开展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展示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发展保税物流,可以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有效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或出口退税以及加工贸易中深加工接转货物等问题。目前全市已有张家港保税物流园(以区港联动为主)、苏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空运为主)、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3家得到国务院或海关总署的批准已经开始封关运作。目前全市还有太仓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等多家保税物流中心正在报批,各保税物流园区(中心)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港口物流需求:苏州市有90条连接内地、连接世界的航线,使以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的苏州港发展登上了一个个新台阶:2006年1至10月份,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7亿吨,与去年同比增长30.28%;完成外贸吞吐量3509.6万吨,同比增长25.7%。完成货物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在全国内河港口中均位居第一。全港已建有大小泊位132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80座。目前,苏州港三个港区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港口特色:太仓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江苏翼集装箱干线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LPG生产基地;常熟港区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钢材基地之一;张家港港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路进口木材基地。苏州港口建设不断提速,目前年吞吐量已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全国沿海第九个、全国内河第一个亿吨大港,巨大的港口物流资源,促进了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物流需求:就是以货运交易市场为载体,以各类专业市场为依托,实施对各类货物的集散和配送,这是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市场物流,可以起到带动发展苏州的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的积极作用,间接着,城市是各类要素流动、配置的重要节点,因此,发展市场物流还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积极意义。目前,苏州市场物流需求量较大,05年全市货运量达到8833万吨,货物周转量52.27亿吨千米;全市拥有各类专业市场742个,成交额高达1394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苏州货运交易市场建设还相对滞后,场地少、规模小、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加快建设货运交易市场是苏州发展市场物流的首要环节。2.1.1.3, 公共信息化现状苏州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城市建设进展显著,电子政务专网上线运行,众多相关项目投入使用,城市信息化全面推进。巳完成的物流信息化相关项目: GPS信息指挥中心和货运出租信息服务网(O 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业务信息平台 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业务信息平台 张家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信息平台 昆山、园区、新区出口加工区信息平台2.1.1.4, 基础状况总结根据对苏州物流、信息化基础的了解以及潜在经济和物流需求的预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州市已经具备了建立综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包括通讯设施、政府的推动意识、人才储备及资金、技术能力,为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了社会资源的可行性保障。2.1.2.其它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状况苏州物流信息化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反被一些其他沿海城市赶超过来,如上海、大连、宁波等;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更远。2.1.2.1. 国外现状 德国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目前建设了33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美国美国物流园区主要是对已经关闭的空军基地的二次开发。比较成功的是被称为南加州第二国际通道的南加州物流空港(SCLA),它是在1992年关闭的乔治空军基地原有设施,包括铁路专用线、机场、仓库等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接管后通过招商重新开发建成的。开发商承诺为当地提供15000个工作机会。约30000亩占地中,除了各种运输功能外,还包括海关监管的集装箱货运站和仓库,自由贸易区,制造和分销企业园区。媒体称其为多式联运中心,而开发商自己的目标是把它建成国际分销基地和工业园区。美国还有一种是企业设立的物流园区,比如福特公司在美国芝加哥的工厂附近设立的供应商基地。由其功能定位来看,这里所谓的供应商基地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制造企业或汽车装配厂的零部件供应一一后勤服务基地,其中不仅包括产品供应商,而且包括服务供应商,包括物流服务供应商。这种由特定产品或特定市场的产业链运营可靠性和经济性所要求的关联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在客观上就会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且价值链相对完整的经济功能区域。 新加坡新加坡港务集团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自1984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出面推动口岸电子商务模式(PORTNET)的运作,使PORTNET的推出拥有政府这个强大的后盾。新加坡港务集团的每年1600万TEU的吞吐量以及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都与PORTNET的成功运作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政府启动"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同时实现了通关的无纸化。物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即时网上存货搜寻、货物跟踪及管理系统,为港扩建、港口与内陆物流企业间、物流企业与服务对象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即时传递物流信息创造了条件。2.1.2.2. 国内现状 大连巳建立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和航运交易所2004年11月19日,大连航运交易市场作为市重点相关项目举行了揭牌仪式。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同期入驻,标志着大连口岸通关实现“一站式”服务和“一网式”交易开创新格局。大连口岸实现了网上办理集装箱提货业务。据悉,以往在大连口岸进行提箱业务时,需要事先与码头进行预约,若客户提取集装箱的时间集中,就要排队等候。而现在通过大连口岸物流网,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知准确的箱位,快速办理集装箱提取业务。航运交易市场还为用户提供大通关“一站式”服务、网上订舱、船舶买卖、网上支付、航运指数发布、航运信息交流、物流操作与相关信息服务等业务。有效地将通关、物流、交易、政务四大功能融合于一网之中。 宁波巳建立开放的电子口岸信息平台据了解,宁波电子口岸座设主要是提供支持宁波地区外贸物流行业实体间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信息交换,以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务为发展重点,架设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执法监督部门之间,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电子信息交换平台。由于宁波电子口岸采用的是开放模式,可以在平台上实现的是各主要利益主体之间信息、货物和资金的互动,所以各利益主体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从宁波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来看,不少企业都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有的甚至已经通过信息化获得了竞争的优势。在这些已经建成的信息网络和系统中,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提供有限规模的“一站式''服务,希望以此来支持贸易物流流程中的正确、高效的信息交互。 上海市政府主持建立了市公共信息平台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标准箱,较去年增长29%,集装箱吞吐量列世界第三。上海市政府协调,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港务局、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中国电信集团等单位,有序地整合原上海市EDl中心、上海港航EDl中心和上海经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通关服务、港航交通和国际贸易等不同领域独立运作的业务、市场和数据资源,于2001年7月28日正式成立了亿通国际XX,作为上海市公共信息平台,为实现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大通关、大口岸、大物流、大经贸、大平台”目标作技术与平台支撑。2.1.3.差距虽然苏州物流信息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越来越感到苏州物流在信息化方面已滞后于其他沿海港口城市和省内兄弟城市,它已不能满足苏州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苏州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软件环境投入远滞后于物流硬件的发展。苏州现代物流业,在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周边道路交通等相关配套方面已有很大的投入。但在物流基础公共信息方面投入不足。目前的物流信息技术涉及到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软件(WMS)、运输管理软件(TMS)、货代业务系统、港口管理软件、舱位管理软件、电子订货系统(EO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等。而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技术手段仍然落后。在高新技术企业和流通领域企业中,虽然也有先进物流管理思想和应用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大型企业。但总体来说,苏州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相对不高。 巳有的物流信息系统多是小区域性的,各区域系毓与垂直执法系统未实现信息共享,没有在大的范围内形成全面开放的实时电子系统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当前苏州工业物流中心、苏州高新区物流中心、张家港保税区、昆山出口加工区等物流应用平台繁杂多样并且自我封闭,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海关的“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是针对于外贸企业实施监管的一种电子底帐,而物流其它环节所产生的信息无法涉及。这种现状造成政府、海关及其他行政管理系统之间、各口岸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数据交换,从而使各类执法数据无法实现快速、准确、严密的相互印证,企业进出口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核查。物流标准化落后,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的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善,尽管已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准确率不足15%。物流信息行业的系统标准较为混乱,影响了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共享,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市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组织整个物流供用链各个环节通力协调和合作,建立起统一的标准。政府参与、指导、协调的力度不够。实现“大物流”需要政府高度协调与各部门高效互动的,苏州是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之一,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比较少,这就造成各单位、企业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各起炉灶开发各种系统和网络。所提供的只是企业内部力所能及的信息资源,缺少政务和口岸方面等权威的相关内容。这些恰恰是用户需求最大的、不可缺少的部份。政府参与少,协调的力度不够,造成口岸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割裂状况严重。而各企业之间也为了竞争,对先进信息技术有所保留,使先进信息技术推广难度加大。2.2.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苏州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抢抓新机遇、寻求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增创苏州发展新优势的紧迫要求。因此,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中央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十分重视,早在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6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各部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特别是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物流中心的建设。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通知,强调对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社会化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给予重点支持。2005年下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服务业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其中包括对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和发展。苏州市发改委在年初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意见(苏府(2005)1号)的制订中,承担了牵头起草工作,对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54条优惠政策中,明确了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多项政策。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业的跨越发展,结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20057号),市发改委又根据市政府指示起草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补充政策,现已以苏府2005118号文件下发执行,其中在物流业的市场准入、招商引资和物流企业财政税费、用电、用水、用气、用地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优惠措施。可见,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精神,是苏州发挥综合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1. 是苏州提升城市地位的有力举措苏州在全世界一直有着“制造业中心”的美誉,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将使得苏州在互联网世界、在电子商务领域和全球经济发展中取得重要的位置。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水平不仅要与苏州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相一致,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还要为苏州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苏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服务。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苏州进一步提升城市地位的有力举措,也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供应佳”、“零库存”、“第三方物流”等国际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入和“OEM”、“ODM”等国际贸易新方式的出现,对进出口通关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欧洲的一些口岸城市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通关模式,借助电子化手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成都作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内陆口岸,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高口岸工作效率有利于树立成都口岸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成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得一个地方的物流成本得到总体的下降,产品和服务就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整合了包括政府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平台,即使物流环节较多、过程较长,但全程也都在可了解、可掌握的范围内,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也会更吸引投资者。2.2.2.是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运输、仓储等已迅速向现代物流转变,历经以交通运输网络为重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以物流管理体制和技术装备为重点的产业组织提升、完善阶段,进入90年代,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跨入了物流系统信息化的新阶段,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向现代物流的交通运输、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等各个环节的渗透和应用,促进了物流和信息流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的发展局面。此外,作为行业的窗口,不仅集中了大量相关咨询和信息,同时也是企业B-B,B-C和B-G的电子商务门户;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高科技服务,如:公共GPS服务、跨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货物流通费用,成为利润的第三源泉,并以此作为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重大措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现代物流大产业,并向集约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这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大趋势。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物流的强力支撑,而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是这种强力支撑的集中体现。2.2.3. 是苏州大力发展经贸的需要当代国际经贸活动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苏州的商贸物流的窗口,可以向全球展示苏州的产品和物流服务,招徒全球采购商和出口商在网上洽谈贸易,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并达成互联网经济的实现。中国入世后,苏州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物流效率作为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节约货物流转时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中外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许多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已把物流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目前苏州地区支探商业和国内贸易的区域物流及城市配送能力却很弱,还停留在生产厂家送货或买主自提的阶段,虽然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但基本只是依托自身的物流资产(如场地、车辆登)提供最初级的服务(仓库租赁和单点运输)。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对贸易和物流信息的整合,导致社会物流利用率较低,客观上限

    注意事项

    本文(某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