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务员-广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五章资料分析-第四节综合型资料-.docx
省考公务员-广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五章资料分析-第四节综合型资料-共享题干题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指标7月17月绝对量同比噌长绝对量同比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4252.013.2%26426.013.3%钢材(万吨)7572.014.9%51401.013.0%水泥(万吨)18308.016.8%113480.019.2%原油加工量(万吨)3749.05.9%26046.06.9%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93.09.8%1984.09.9%乙烯(万吨)130.011.5%916.016.9%汽车(万辆)131.8-1.3%1085.04.0%其中:轿车(万辆)77.712.6%585.88.5%同比地魂%(万聃)140120KK)M)6040200-20-40-60-80-I(X)UiSH6H7Fj8H9HIOHIi>1I2H,3,-MI4»|6»|7HC八,八3,口,nin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单选题L2010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几个?()A.4B.5C.6D.7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题中2010年312月中,4、6、9、11月30天,日产量只需超过5吨,3、5、7、8、10、12月只需超过4.83吨,月产量将会超过150吨,由柱状图可知,共有6个月,分别是3、4、9、10、11、12月。因此C项正确。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指标7月17月绝对量同比噌长绝对量同比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4252.013.2%26426.013.3%钢材(万吨)7572.014.9%51401.013.0%水泥(万吨)18308.016.8%113480.019.2%原油加工量(万吨)3749.05.9%26046.06.9%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93.09.8%1984.09.9%乙烯(万吨)130.011.5%916.016.9%汽车(万辆)131.8-1.3%1085.04.0%其中:轿车(万辆)77.712.6%585.88.5%Jl同比增第,(万辆)0-3»4H<H6Il7HBH9用IOHIlH2Jp*-l4H6H7IJ,、八,八*,nM2010年1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单选题2.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A.电B.钢材C.水泥D.乙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可知,7月产量低于17月的月均产量,即7月产量的7倍要小于17月产量。乙烯7月产量为130.3X7=910万吨,17月产量为916万吨,即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因此D项正确。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指标7月17月绝对量同比噌长绝对量同比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4252.013.2%26426.013.3%钢材(万吨)7572.014.9%51401.013.0%水泥(万吨)18308.016.8%113480.019.2%原油加工量(万吨)3749.05.9%26046.06.9%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93.09.8%1984.09.9%乙烯(万吨)130.011.5%916.016.9%汽车(万辆)131.8-1.3%1085.04.0%其中:轿车(万辆)77.712.6%585.88.5%0- 3» 4 H < H 6 Il 7 H B H 9 用 IOH Il H 2Jp*-l 4 H 6 H 7 IJ ,、八,八* ,nM2010 年 1Jl同比增第,(万辆)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单选题3.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A.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B.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C.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D.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由表格可知,2011年7月轿车产量的增长率为12.6%,汽车的增长0 13977.7÷131.8 ) × 上二=7%1.126因此A项正确。率为-1.3%,故比重上升了1 + 12.6%(77.7÷131.8)×(1+12.6%)二11-1.皴).=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指标7月17月绝对量同比噌长绝对量同比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4252.013. 2%26426.013.3%钢材(万吨)7572.014.9%51401.013.0%水泥(万吨)18308.016.8%113480.019.2%原油加工量(万吨)3749.05.9%26046.06.9%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93.09.8%1984.09.9%乙烯(万吨)130.011. 5%916.016.9%汽车(万辆)131.8-1.3%1085.04.0%其中:轿车(万辆)77.712.6%585.88. 5%I万加用同比坨速/ 144)- 120 - I(K)-一" H均产吊T-”同比增速/20 -Ihiiiiniiiliiniij10.3 9.91,1.9 3.6 -135- Hi 4 H 6 H 7 8 H 9« to M H 2 ».-j l 4 SH 6q 7 C八 八 ” 1 a,n1»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单选题4.以下哪个月的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A. 2010年4月B. 2010年5月C. 2011年4月D. 2011年5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图可知,2010年4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34.6%;2010年5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26.6%;2011年4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一L6姒2011年5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一L9除最低的增长率为5月。因此D项正确。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指标7月17月绝对量同比噌长绝对量同比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4252.013.2%26426.013.3%钢材(万吨)7572.014.9%51401.013.0%水泥(万吨)18308.016.8%113480.019.2%原油加工量(万吨)3749.05.9%26046.06.9%十种有色金属(万吨)293.09.8%1984.09.9%乙烯(万吨)130.011.5%916.016.9%汽车(万辆)131.8-1.3%1085.04.0%其中:轿车(万辆)77.712.6%585.88.5%Jl同比增第,(万辆)0-3»4H<H6Il7HBH9用IOHIlH2Jp*-l4H6H7IJ,、八,八*,nM2010年1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单选题5.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A.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B.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属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C.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D.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错误,增长率比较钢材的7月产量同比增速为14.9%,高于上半年的13.0%。B项错误,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属比上年同期增产293÷(1+9.8%)×9.8%,明显不等于9.8。C项正确,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为6.1÷(1+27.6%),6.l>1.276×4oD项错误,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应该为第二季度。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万公顷,增长2.3%。2009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率(%)粮食1314.505.7糖蔗1116.113.4油料84.643.8蔬菜2567.175.6水果1061.898.0茶叶5.146.2肉类426.993.6水产品702.813.3其中:海洋捕捞152.75-0.7海水养殖234.625.2淡水捕捞12.651.3淡水养殖302.794.0单选题6.以下三种作物按2009年亩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糖蔗油料蔬菜B.糖蔗蔬菜油料C.蔬菜油料糖蔗D.蔬菜糖蔗油料正确答案:B1116.11参考解析:2009年,糖蔗每万公顷的产量为至“万吨,油料每万公顷产量为84.64骅传国W万吨,蔬菜每万公顷产量为三两万吨,经过估算比较可得:1116.11>2567.1784.64"5E113.843nJ,故三种作物按2009年亩产从高到低排序为:糖蔗、蔬菜、油料。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万公顷,增长2.3%。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率(%)粮食1314.505.7糖蔗1116.113.4油料84.643.8蔬菜2567.175.6水果1061.898.0茶叶5.146.2肉类426.993.6水产品702.813.3其中:海洋捕捞152.75-0.7海水养殖234.625.2淡水捕捞12.651.3淡水养殖302.794.02009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单选题7.下列作物2009年比2008年增产量最多的是()。A.粮食B.糖蔗C.蔬菜D.水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2009年粮食产量为1314.50万吨,同比增长5.7%,增长量为X5.7%和71万吨1+57%;糖蔗产量为1116.11万吨,同比增长3.4%,增长量为署葛X34%=37万吨;蔬菜产量为2567.17万吨,同比增长5.6%,增长量为2567.17y_A皈1的而哺京%X56%136力岫;水果产量为1061.89万吨,同比增长8.0%,增长量为106189Xj-gj藁筱四力电。因此,增产量最多的是蔬菜。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万公顷,增长2.3%。2009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率(%)粮食1314.505.7糖蔗1116.113.4油料84.643.8蔬菜2567.175.6水果1061.898.0茶叶5.146.2肉类426.993.6水产品702.813.3其中:海洋捕捞152.75-0.7海水养殖234.625.2淡水捕捞12.651.3淡水养殖302.794.0单选题8.2009年,海水养殖业产量占水产品养殖业的比重为OoA.77.5%B. 33.4%C. 60.8%D. 43.7%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2009年,海水养殖业产量为234.62万吨,水产品养殖业产量为:234.62+302.79=537.41万吨,海水养殖业占水产品养殖业的比重为阴%:×100%43.7%o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L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直384万公顷,增长2.3%。2009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率(%)粮食1314.505.7糖蔗1116.113.4油料84.643.8蔬菜2567.175.6水果1061.898.0茶叶5.146.2肉类426.993.6水产品702.813.3其中:海洋捕捞152.75-0.7海水养殖234.625.2淡水捕捞12.651.3淡水养殖302. 794.0单选题9.若保持2009年的增长速度,哪一年水果的年产量开始超过糖蔗?()A. 2010年B. 2011年C. 2012年D. 2013年正确答案:B.0.95参考解析:2009年,水果与糖蔗年产量的比值为:"Eli,增长速度之比,然斯为:SW则2010年,二者产量比值为0.95。L年VI;2011年二者产量比值为0.95XL(¼2>1,2011年水果的产量会超过糖蔗。因此B项正确。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L5乳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万公顷,增长2.3%。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率(%)粮食1314.505.7糖蔗1116.113.4油料84.643.8蔬菜2567.175.6水果1061.898.0茶叶5.146.2肉类426.993.6水产品702.813.3其中:海洋捕捞152.75-0.7海水养殖234.625.2淡水捕捞12.651.32009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淡水养殖302.794.0单选题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与上年相比,2009年肉类的增产量高于水产品的增产量B.2008年,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高于粮食产量C. 2009年,茶叶种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长D. 2009年,水产品捕捞业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错误,2009年,肉类产量为426.99万吨,同比增长3.6%,水产品产量为702.81万吨,同比增长3.3%,简单估算即可得出水产品的增产量大于肉奚的增产量。B项错误,2009年,肉类和水产品的总产量为426.99+702.81=1129.8万吨,同比增长率大于3.3%,因此2008年的总产量应小于1133h;2008年粮食产量为b二力理万吨,大于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C项错误,材料中只给出了茶叶的产量,没有关于茶叶种植面积的信息,故无法推出。D项正确,2009年,海洋捕捞业产量下降了0.7%淡水捕捞业产量增加了1.3%,但海洋捕捞业产量远高于淡水捕捞业产量,因此2009年捕捞业产量应比上年有所下降。的位:万个3690法人也位东部中部西部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5题。2009年法人©位与户业意动位在索M2S三S的区的分布图12009年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表12009年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从业人员(万人):匕重()总计302.6100.016502.2100.0国有企业36.912.25056.830.6集体企业85.828.33763.122.8私营企业132.343.73170.319.2股份制企业30.09.92746.616.6外商投资企业5.71.9644.03.9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997.46.1其他企业3.71.3124.00.8单选题11.2009年,中、西部产业活动单位之和比东部产业活动单位约少0。A. 9%B. 12%C. 8%D. 6%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图表可知,2009年,中、西部产业活动单位之和比东部产业活动单位少369.0(202.6+137.2)÷369.0×100%8%,表12009年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从业人员(万人);匕重()总计302.6100.016502.2100.0国有企业36.912.25056.830.6集体企业85.828.33763.122.8私营企业132.343.73170.319.2股份制企业30.09.92746.616.6外商投资企业5.71.9644.03.9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997.46.1其他企业3.71.3124.00.8单选题12.西部法人单位数占东、中、西部法人单位数总和的约()。A. 19.4%B. 28.6%C. 26.9%D. 17.8%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图表可知,西部法人单位数占东、中、西部法人单位数总和的90.9÷(286.1+133.7+90.9)×100%17.8%o表12009年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从业人员(万人):匕重()总计302.6100.016502.2100.0国有企业36.912.25056.830.6集体企业85.828.33763.122.8私营企业132.343.73170.319.2股份制企业30.09.92746.616.6外商投资企业5.71.9644.03.9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997.46.1其他企业3.71.3124.00.8单选题13.每个国有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数比每个私营企业的约多()人。A.1294B. 93C. 1887D. 113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图表可知,每个国有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数比每个私营企业的多5056.8÷36.9-3170.3÷132.3-113人。表12009年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从业人员(万人):匕重()总计302.6100.016502.2100.0国有企业36.912.25056.830.6集体企业85.828.33763.122.8私营企业132.343.73170.319.2股份制企业30.09.92746.616.6外商投资企业5.71.9644.03.9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997.46.1其他企业3.71.3124.00.8单选题14.港澳台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比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多()个百分点。A. 1.2B. 0.6C. 0.8D. 1.4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图表可知,港澳台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比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多2.7-1.9=0.8个百分点。表12009年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从业人员(万人):匕重()总计302.6100.016502.2100.0国有企业36.912.25056.830.6集体企业85.828.33763.122.8私营企业132.343.73170.319.2股份制企业30.09.92746.616.6外商投资企业5.71.9644.03.9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997.46.1其他企业3.71.3124.00.8单选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I.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是集体企业的1.6倍。11.东、中、西部产业活动单位总数超过800万个。III.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近90虬A.0个B. 1个C.2个D.3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I错误,由图表可知,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是集体企业的132.3÷85.8"L5倍;II错误,东、中、西部产业活动单位总数为369.0+202.6+137.2=708.8万个;IH正确,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为13.9%6.1%0.8%=892%°因此B项正确。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5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L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国家和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100.0100.0100.0100.0美国37.319.327.722.8日本18.230.510.47.8欧元区15.925.818.513.1中国2.32.47.414.5印度1.22.11.44.2俄罗斯-1.81.91.7巴西1.6-3.42.12.0表1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单位:%我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L64个百分点,占三分之一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国家和地区1978 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4.402.904.103.80美国1.640. 561.140.86日本0.800.880.420. 30欧元区0. 700. 750. 760. 50中国0.100.070. 300. 55印度0.050.060.060.16俄罗斯0.050.080.06巴西0.07-0.100.090.07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噌长对世界GDP噌长的单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2003-2006年,我国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分别达到4382亿美元、5933亿美元、7619亿美元和9689亿美元°单选题16.从1978年至1990年,下列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变化幅度,从大到小分别是()。A.日本一一欧元区一一中国一一美国B.中国一一美国一一日本一一欧元区C.日本一一欧元区一一美国一一中国D.美国一一欧元区一一日本一一中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978年和1990年,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37.3%和19.3%;日本分别为18.2%,30.5%;欧元区分别为15.9%,25.8%;中国分别为2.3%和2.4虬美国的变化幅度为:(37.3%19.3%)÷37.3%=1837.3<0.5o日本为(30.5-18.2)÷18.2=12.3/18.20.67,欧元区为(25.8-15.9)÷15.9=9.9÷15.90.625,中国为(2.42.1)÷2.3=1/231/25=0.04o正确的排列顺序为日本欧元区美国中国。因此C项正确。国家和地区1978年Iggo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100.0100.0100.0100.0美国37.319.327.722.8日本18.230.510.47.8欧元区15.925.818.513.1中国2.32.47.414.5EP度1.22.11.44.2俄罗斯-1.81.91.7巴西1.6-3.42.12.0表1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单位: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L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表2世界主要国家彳出地区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噌长的单位:国家和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4.402.904.103.80美国1.640.561.140.86日本0.800.880.420.30欧元区0.700.750.760.50中国0.100.070.300.55印度0.050.060.060.16俄罗斯-0.050.080.06巴西0.070.100.090.07我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1.64个百分点,占三分之一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2003-2006年,我国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分别达到4382亿美元、5933亿美元、7619亿美元和9689亿美元。单选题17.与1978年相比,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排名没有发生变化的国家或地区共有多少个?()A.2个B3个C. 1个D.4个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78年与2006年美国的排名均为第一,日本分别为第二和第四,欧元区均为第三,中国分别为第四和第二,印度分别为第六和第五,巴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独立的俄罗斯联邦自1990年才出现,因此1978年和2006年的排名无法比较。故排名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有美国和欧元区,共2个。因此A项正确。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L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表1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单位:%国家和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100.0100.0100.0100.0美国37.319.327.722.8日本18.230.510.47.8欧元区15.925.818.513.1中国2.32.47.414.5印度1.22.11.44.2俄罗斯-1.81.91.7巴西1.6-3.42.12.0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L64个百分点,占三分之一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噌长对世界GDP噌长的单位:国家和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4.402.904.103.80美国1.640.561.140.86日本0.800.880.420.30欧元区0.700.750.760.50中国0.100.070.300.55印度0.050.060.060.16俄罗斯-0.050.080.06巴西0.070.100.090.07合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20032006年,我国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分别达到4382亿美元、5933亿美元、7619亿美元和9689亿美元。单选题18.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拉动最高的约比最低的()。A高1.59个百分点B.高0.8个百分点C.多18倍D.多17倍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两项,2000年,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拉动最高的是美国(1.14%),最低的是印度(0.06%),前者比后者高L14%-006%=l08%,即高1.08个百分点。CD两项,(1.140.06)÷0.06=18,即多18倍。因此C项正确。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L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国家和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100.0100.0100.0100.0美国37.319.327.722.8日本18.230.510.47.8欧元区15.925.818.513.1中国2.32.47.414.5印度1.22.11.44.2俄罗斯-1.81.91.7巴西1.6-3.42.12.0表1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单位:%我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L64个百分点,占三分之一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居第2位。国家和地区1978 年1990年2000年2006年世界总计4.402.904.103.80美国1.640. 561.140.86日本0.800.880.420. 30欧元区0. 700. 750. 760. 50中国0.100.070. 300. 55印度0.050.060.060.16俄罗斯0.050.080.06巴西0.07-0.100.090.07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噌长对世界GDP噌长的单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20032006年,我国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分别达到4382亿美元、5933亿美元、7619亿美元和9689亿美元°单选题19.2003-2006年,我国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速为()。A. 30.33%B. 40.37%C. 55.28%D. 29.82%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设年增长率为X,则(l+x)3=9689/4382七2,211,取x=0.3,则(l+x)3=2.197<2.211,可知X应略大于0.3。因此A项正确。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