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docx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标解读内容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史实,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了解盛世出现的原因;通过比较和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了解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理解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 .认识到唐朝前期的历史是一个大体上持续、期间略有波折的发展过程,而非仅仅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一蹴而就的盛世局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时空观念)3 .通过深入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这几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感受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二、探究新知(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过程,概括唐朝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提示: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唐太宗像,然后对唐太宗作一个简介。教师过渡:李世民即位后,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他在位期间是如何开创了唐朝清明治世的局面呢?3 .展示材料: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师提问:唐太宗把人民比作水,认为水能把船掀翻,可见他深刻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唐太宗会深刻认识到这种问题?提示: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目睹了隋朝的灭亡,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4 .展示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从用人、政治、经济等方面找出唐太宗的治国良策。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提示:在用人上,他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5 .展示材料: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二是岁(贞观四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焉。一后晋刘峋等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教师提问:(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状况?(2)造成这两种不同社会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对此,你有何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提示:(1)材料一描绘了“贞观”初年茫茫千里,既无人烟也无家畜的荒凉萧条的社会景象。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出现了经济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2)材料一的状况是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多年的战争造成的。材料二的状况是唐太宗在开明的思想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国良策所形成的。(3)要爱护百姓,人民才能拥戴统治者。要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教师过渡:唐太宗的墓碑上清楚地记载了他的丰功伟绩。但在唐朝却有一座“无字碑”,这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文字呢?下面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探究“无字碑”之谜。(二)女皇帝武则天展示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武则天的墓碑上没有文字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讲述:毛泽东曾对武则天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说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通过这句话可见评价之高,这说明武则天作为一个统治者是有突出政绩的。教师进一步提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是通过哪些举措来实现的?她的统治在唐朝起了什么作用?提示:举措:她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作用: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教师过渡:武则天死后,唐朝经历了几年的动荡,李隆基即位后,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效仿“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三)“开元盛世”1 .展示材料:材料一(唐)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速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材料二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材料三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发振。教师提问:(1)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玄宗在位时期主要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提示:(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2)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列表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并总结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的相似之处。提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形成局面“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相似之处: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经济上:三位皇帝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着力发展经济。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三、课堂小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的名言。它具有深广的警戒意义,无论对治国、理家或其他事业都适用。本节课学习了唐朝初期的历史,先后了解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唐太宗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一一“贞观之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板书设计唐高祖618年,建江唐朝唐太宗:“贞 观之治”个人:吸取陷亡教训原因:任人唯贤;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觥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等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措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原因: 唐玄宗:“开一 元盛世”.任人唯贤;整顿更治,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图片、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简表来归纳学习内容,从而逐步掌握表格学习法。这种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可操作性强,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