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docx
统编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导读导读:致庄子:他的笔下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有栩然飞舞的蝴蝶,有濠梁水中从容的游鱼,有濮水之滨曳尾于涂中的神龟。他是一个会飞翔的人,无羁无绊,自由翱翔;他是一棵守望月亮的树,孤独沉静,静守心灵。后世文人无路可走的时候,都会在他经营的精神家园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助读资料使用说明1.阅读知人论世部分,了解先秦诸子生平,理解并掌握先秦诸子各家思想。2 .阅读庄子寓言,思考寓言给予我们的启示。3 .阅读推荐篇目,圈画梳理重点句。背诵助读资料精彩段落。4 .识记名言及名人评价,积累背诵。5 .完成预习检测。绘制知识卡片。一、人物简介1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瞰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孔子周游列国,在政治上倡导施行“仁政”。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孔子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乂书、礼、易、乐、春秋。儒家是一个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2 .孟子:名轲。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入世,他认为君子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Q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属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保民而王”,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经济上主张“省刑罚、薄赋敛”,哲学思想核心是“性善论”,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3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4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战国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生活贫寒。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他终身不仕,退隐江湖,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并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庄周及其后学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o现仅存郭象注本保留下来的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基本是庄子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是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等。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幽默诙谐的同时给人以启迪。5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二.阅读庄子的寓言故事,谈一谈你的理解。1、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2、惠子相梁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J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鸩雏,您可听说过?这鹅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鹦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3、无用之用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J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4、鲁王养鸟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5、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对,她刚死时,我怎会悲伤呢?然而,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6、望洋兴叹秋天来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改变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的门前.,我将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浅薄无知J北海神谦虚地说:“其实我存在于天地间,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头而已。而天与地也并不能说是最大的领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断定是最小的限度。时空的变换根本没有穷尽。而你我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7、庄子将死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矶,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8、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依靠微博的力量相互扶持互相帮助。9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瑜,者然向然,奏刀酷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嶷,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靴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J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0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鲤。龌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蝇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人物评价1.其文则汪洋樨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_鲁迅2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闻一多3 .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一一李泽厚5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一一海德格尔(德)6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林语堂7 .秦汉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庄子)的影响之下发展。郭沫若四、推荐阅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荫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瞰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J“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一一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一一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一一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工“庄子持竿不顾。”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于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一一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也不断变化着,不同阶层的人对于社会变革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乎,“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孙膑、吕不韦等等。他们为后世撒播下智慧的种子,当我们细心梳理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文化,能切实的感受到他们的感悟依旧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异彩纷呈、影响颇深。儒家的仁心-一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忐忑,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道家的智慧一上善若水,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总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要吃亏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超脱世俗的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困难和磨练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一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立,而是希望自立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无论是思想上的侵略还是事实上的侵略,都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一个大家庭的事实。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了这“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并不肤浅。”冯先生说的,其实就是“儒道互补: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两座既对立又统一的高峰,其思想核心、人生观及气质风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儒家的“重仁尚礼”与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有为”与道家的“无为”、儒家的“刚健中正”与道家的“阴柔脱俗”都使两家思想呈现出对立的局面;同时,这种对立又不是绝对的,“天人合一”正是两家思想相互联系之关键,而“有为”产生于“无为”也将两家思想有机融合,最终在有形之刚健中蕴涵无形之阴柔的外在与内在的表现中使得两家思想得以统一。可以说,“儒道互补”这一现象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相始终。先秦诸子给我们留下的散文语录,荟萃了我国古代有志之士的思想精华,为后世播种了智慧种子。如今的很多理论都沿着当时前辈们给我们指引的路而不断发展并且改善着,而他们所奠定的根基是永远不可能被替代或者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走向灿烂,为世人铺下光明大道。预习案一、预习检测1、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字,国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时期著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2、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外篇,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道家将其奉为经典,名之曰。二、阅读庄子的寓言故事,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分析寓意分享启示。不少于200字。导学案寻传统文化之根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专题展示课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制作知识卡片积累并梳理文化常识;了解记忆先秦儒道墨三家的思想核心。【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在整体阅读、大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自行梳理儒道墨三家的思想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初步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积累相关经典名句,尝试进行思辨性的思考与写作。【文化传承与理解】初步总结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的内涵,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及其对当下的指导意义,进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与传承。导学案学习任务一:对话庄子,走进智慧之门(走进经典)读其文思其人,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土,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是好抬扛的朋友,是为老不尊的师长,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徵,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1 .认真观看课堂情景剧五石之瓠。2 .五石之瓠表现了庄子什么样的人生智慧?试着总结一下。我的总结:学习任务二:百花齐放,探寻文化之根(感悟经典)1 .温馨提示:资料卡片是帮助人们积累学习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一旦需要,就可以拿出来,根据卡片所提供的线索、书号等项目查阅原著。做资料卡片不仅能巩固记忆,增长知识,而且可以锻炼思维,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创造能力。2 .认真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制作资料卡片。(1)本单元高频文言实词资料卡片:(2)本单元高频文言虚词资料卡片:(3)本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资料卡片:(4)儒家思想与智慧资料卡片:(5)道家思想与智慧资料卡片:(6)墨家思想与智慧资料卡片:3 .活动过程I-制作知识卡片。积累并梳理文化常识;记忆先秦儒道墨三家的思想核心。4 .小组互学,完善修改。5 .推荐展示,自行总结百家争鸣的盛况。记录你的所思所感:学习任务三:思接当下,扶摇直上九万里(传承经典)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大好际遇,更是青年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神圣责任。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党的领导下,以理想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大胆作为,积极作为,奋进新征程,诠释新青春,创造新业绩!请结合本单元所学,尤其是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联系自身经历与当下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深刻,具有启发性,见解新颖;切实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与认识;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