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大数据应用专项研究报告[129页Word].docx
-
资源ID:1126914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航道大数据应用专项研究报告[129页Word].docx
航道大数据应用项目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航道事务中心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 项目单位情况11 )1机构设置1主要职责2研究依据41.Zl项目依据41W)标准规范4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5141研究内容51 A)技术路线6第2章现状及评价81.1 交通大数据治理现状811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8)1)交通视频大数据应用11?1.5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14)1A长江航道大数据应用151.2 航道信息化应用201航道业务管理平台24)运行监测平台25224电子航道图平台及航道通APP28)34综合办公平台30)1移动巡检APP30?视频监控系统31)1通讯服务平台33数据资源情况34)4数据应用情况381.3 现状问题分析39第3章形势与需求413.1 发展环境413.2 行业背景413.3 需求分析452al互联网+航道信息服务4524)业务综合治理45444智慧航道大数据平台需求483.4大数据需求预测48441应用系统数据需求48*42系统存储能力需求52第4章项目研究总体思路554.1 指导思想554.2 规划原则554.3 研究目标56441总体目标5644)具体目标57第5章航道治理指标体系研究595.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605.2 指标体系内容615.3 指标体系规划625.4 指标模型计算6741指标标准化67指标筛选67444权重确定685.5 指数研究68SSl航道运行服务指数70F,)航道建设及维护管理指数70SSW安全应急指数7044A绿色航道指数71第6章大数据应用研究726.1行业综合治理(智慧航道脑)大数据72611评估评价72A1)绿色节能73A14航道研判74614应急预警776.2 视频图像大数据7762.1航道事件检测77A)航道船舶吨位识别78A5A航道流量检测786.3 全息空间大数据79Aal三维全息空间数据79£工2三维空间数据模型806.4 航道大数据服务80Adl指标统计81AA)舆情数据81£43智慧导航81Add”航道+物流智能推送服务82A44航道BlM与虚拟现实全景通航应用826.5 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82航道数据标准化原则83航道数据标准化分类84Aqq航道数据标准化采用标准84Aqd智慧航道大数据建设标准指南85第7章航道大数据平台规划研究877.1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研究87711总体架构8771)工程界面897.2 数据库规划研究907.3 大数据治理平台9471数据采集9474)数据质量管理97744元数据管理98714数据模型管理9974K数据安全管理997.4 数据资源管理99741资源目录管理9974)数据资源审核100744数据版本管理100744数据资源授权10074S资源目录服务10174A数据质量管理1027.5 大数据服务组件102751Al算法与分析工具102大数据交换共享1037.6 与现有数据中心对接方案104第8章航道大数据可视化Ul设计1088.1 设计思路1088.2 展现内容109R21数据展现内容109R)指标展现内容1108.3 可视化Ul布局设计1158.4 可视化专题设计115A41航道大数据运行监测116R42航道服务117Rdq航道维护118ftd4安全应急119fta绿色航道120A4A自定义专题121第9章结论122第1章项目概况1.I项目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国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高等级航道里程逐渐增加,干线航道网初具规模,运输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和航次时间的缩短使内河水运运量不断加大。2015年3月1日航道法正式颁布施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航道发展的高度重视。服务是航道的本质属性,也是航道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水运各要素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各界对航道的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内河地方政府、港航管理部门、港航企业都迫切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航道资源,全面及时地了解有关航道基础设施数据、航道实时运行状况、气象、水位、通航、安全、水上物流信息以及政策宣传和市场引导等信息的发布更新,并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面向区域的“123+N”,(1为一个数据中心,2为两个网即全域航道智慧感知网,5G通讯网,3为电子航道支撑平台、APP航道服务平台、综合运行监测平台;N为N个应用系统。)智慧航道建设,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梳理和分析系统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集成、资源管理、交换和存储、元数据、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同时,针对航道业务管理进行管理与服务指标的选取,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研究,提供大数据中心平台的规划、数据资源管理,为航道事务中心智慧航道建设提路径方案和前期规划。1.2项目单位情况121机构设置省航道事务中心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3名,设书记、主任各1名,副主任3名,纪委书记1名,总工程师1名,内设机构正处级领导职数7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1名。调整后,省航道事务中心内设机构由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与纪检监察室合署)、航道服务部(与安全监督部合署)、基本建设部、计划财务部组成。主要任务为:在辖区航道范围内,依照国家和省的航道管理法规和规定,负责航道及航道设施的维护、管理、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承担与通航有关的跨(过)、拦、临河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及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管理的具体事务性工作;承担航道机构管理船闸的船舶过闸费征收的事务性工作;承担辖区航道测绘工作;发布航道通告;会同有关单位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与航道有关的事宜。122主要职责1、整体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航道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参与拟定具体规定并组织实施。(二)参与拟定航道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技术等级及航道保护范围。(三)承担航道建设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参与编制航道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四)承担航道及航标、通航建筑物等航道设施的养护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拟定航道养护质量技术指标,对外协调涉航业务。(五)承担航道测绘工作,发布航道通告、公布航道维护、尺度和内河航道图;为航道行政审批及管理监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六)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与航道安全生产、交通战备和应急管理有关工作。(七)会同有关单位对航道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与航道有关的事宜。(八)承担航道发展战略研究。承担航道节能、环保工作,组织开展航道科研、对外合作与交流。(九)承担预决算、财务及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建设、负责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工作。(十)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2、各业务部门职责(1)办公室承担文电、会务、档案等日常工作;承担信息、保密、信访、信息公开、宣传、政策法规研究和后勤等工作;承担中心办公场所及人员的综合治理工作;承担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统战、工青妇及计划生育工作(2)航道服务部职责承担航道、航标、通航建筑物、船舶的养护管理工作;制订航道养护、航标质量技术指标;负责航道测绘工作;公布航道维护尺度和内河航道图,发布航道通告;负责协调划分区域航道事务中心的管辖范围及站、船配布;负责协调涉航业务,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与航道有关的事宜;负责编制航道养护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航道行政审批及管理监督的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工作;承担航道节能、环保、养护技术改造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与安全生产、交通战备、应急管理有关工作,按规定组织、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统筹、协调并落实航道应急物资储备及劳动保护工作;协调、知道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3)基本建设部职责参与拟订全省航道发展规划、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负责编制前期工作计划和航道建设计划;承担航道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承担建设项目实施、交工验收、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估等工作;参与航道发展战略研究,开展航道科研、技术及对外交流等工作。(4)计划财务部职责承担编制年度部门预、决算及绩效评价工作;负责航道养护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的筹措、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管理;指导并监督本系统财务管理工作;承担合同管理及综合统计工作;负责系统内部审计工作。(5)人力资源部(与纪检监察室合署)承担人事人才、劳资、机构编制、职称评审、教育培训、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按规定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指导下属单位人事工作;承担纪检、监察工作。(4)信息办职责负责信息化总体统筹、信息化建设推广、信息化日常管理、信息化运行维护等工作。1.3研究依据Ial项目依据根据省航道事务中心关于转下达2019年省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本项目研究大数据在航道系统中的应用实现。132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2016年修正)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部省水运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交办水函(2019)1156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交办科技(2017)123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厅规划字201434号)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1-14部分(JT/T697.1-14-2013)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 航标术语GB/T7765-1999 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Jn761-200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JT/T765-200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JT/T697.4-2013)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与行业标准和规范14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4.1研究内容(1)建立大数据在行业治理、行业运行监测、行业服务的应用,提出航道智慧航道大数据治理体系。根据各类包括电子航道图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内河船舶导航系统、水上应急系统、智能航运系统支撑平台等业务数据库数据的采集、编目、开发、部署、应用和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包括详细明确的数据资料内容和分类、数据采集的形式、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结构、数据组织的物理和逻辑结构等,通过提出数据标准化描述和组织的模型,建立统一的、高品质的数据环境。(2)研究新形势下“放管服”航道管理模式的考核服务指标体系通过对航道事务中心管理与服务需求的指标体系。根据航道事务中心“放管服”的管理模式,梳理现有航道事务中心的管理和考核指标,建立业务管理的各类考核指标,以及各种维度下建立评价模型,研究大数据支撑下的多维度管理评价指数。(3)研究基于航道大数据管理平台总体架构以及现有数据的对接方案规划研究大数据平台规划、顶层设计,数据集成的方案、数据库规划、大数据治理、数据资源管理等体系,针对现有数据类型、数据采集的形式、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结构,规划和设计现有系统数据对接方案路径。(4)建立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模型根据航道多源数据、时空维度的综合分析,规划和研究航道大数据的业务模型和结构,建立与主题业务相对应的大数据模型计算、聚合关联和智能分析。研究数据融合与数据库管理、元数据管理等,为航道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提供支撑。通过大数据资源管理、交换共享、可视化运行监测、存储计算形成航道全域可伸缩的时空多维度的大数据平台。(5)大数据可视化Ul设计通过友好的用户界面及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智能分析结果。实现静态化或动态可视化、生成各类诸如港口信息、气象信息的静态报告及预测性报告。图1-1研究内容1.4.2技术路线通过对航道事务中心及下属航道事务分中心的现场调研,详细了解航道事务中心的主要业务方向和对大数据治理的需求,确定项目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和内容。划分出航道服务指标体系、大数据平台方案规划和大数据可视化Ul设计等专题进行分别研究。技术路线如下图。图1-2技术路线图第2章现状及评价2.1交通大数据治理现状*1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通过大数据资源集成管理平台汇集包括交通局、公安局、人社局、街道办、民政局、统计局、农牧局、税务局、市监局、财政局、卫计局、城管局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数据,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开发相关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精准扶贫相关应用,同时建有大数据运营中心、APl经济支撑平台、大数据运行监控中心,同时通过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向外开放共享工业大数据、出行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交易、创新孵化、智慧文旅、新媒体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等应用。图2-1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图2-2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应用2.LL2智慧交通1、城市交通运行指数评价研究随着城市交通复杂性增加和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单一指标的评价和诊断已不能满足我国交通运行的多样化。高德首创城市交通病诊断的综合性评价“交通健康指数”来全面刻画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该指数从时间、空间、效率的九项交通运行指标的综合评价,实现城市全方位立体化智慧运行诊断。该指数算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峭法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学术领域的各类报告中得到广泛普遍应用);同时,采用TOPSlS正负理想解的计算进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九宫格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交通健康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运行相对越健康;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越不健康。最终计算各指标权重如下图所示。效率高峰平均速度(km/h),效率.路网高峰行一8.50%上程延时指期,10.70空间-高峰缓行路段里程比,9.80%空间-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15.20%空间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t匕10.30%效率-骨干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时间-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k 11.40%时间通勤压力指数,9.80%间一日拥堵经济图2-3城市交通9项指标信息烯权重分配2、公交出行大数据服务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出行人数逐年提升,各种公共交通出行人数每天达到几千万人,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智慧出行,提供大数据出行规划路径、较少拥堵地点,提高公交换乘时间,可续的引导公众更加便捷的出行。同时,城市交通大数据监测中心,接入多种城市公交运出行数据,为城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省际客运、旅游车辆等运行监测提供支撑,提高城市交通监测与决策支持能力,提升管理部门面向公众的交通服务水平。图2-4公交大数据服务可视化3、智慧交通管控体系一智慧交通脑智慧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减少拥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畅通、保安全的作用。目前,建立智慧城市交通脑,借助云端大数据的跨域融合优势,为上层业务和下层管控,提供覆盖宏观、中观、微观的应用支撑,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云脑体系成为下一代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脑,通过边缘路口端以路口为采集、分析、处理、评估的基本单元,通过路口与路口的连接,实现区域化的交通管理、控制、服务能力;同时,在云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构建城市“交通大脑”,对城市交通拥堵的预警预测、态势分析进行管控决策。图2-5城市交通管控“智慧脑”1交通视频大数据应用交通视频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车辆识别、人体、人脸识别、行为事件检测、视频结构化、交通类事件识别、城管类事件识别、交通事件预研。(1)车辆识别主要用于针对电警、卡口图片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识别。可通过特征过滤及对比进行车辆识别。图2-6车辆识别(2)人脸识别采用Al人工智能技术对视屏流中的人脸进行检测、特征提取和识别,对抓拍结果进行查询、比对、布控等操作。人脸分析系统不仅为结构化平台提供支撑,也作为独立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学校等不同场景,提供了安全应用的可靠平台。图2-7人脸识别(3)视频结构化主要用于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人体、人脸等目标的全结构化。对停车场视频、卡口系统、车载系统、手持系统、道路监控等系统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完成后通过结构化分析出行人、自行车、两轮摩托、三轮摩托、轿车、面包车、卡车、大型客车等交通对象特征。结构化数据可用于结构化输出、以图搜图、报警联动、数据挖掘、大数研判等。视频结构化算法D分析应用以图度B3二级结构化帏出加油站衩濒I停车场视频I卡口系统 报警联动图2-8视频结构化架构发姒©矍TR结构化甘(4)交通类事件识别智慧高点视频监测采用车辆密度智能分析技术,对高空瞭望视频进行基于交通态势的分析,获取大范围道路交通密度。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道路密度进行分析。一是可对道路拥堵状况进行预警。准确获取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和发生的区域。二是对道路一天中各时段的通行状态进行记录。对交通管理者进行精确的分析。主要用于对交通参数、交通违法、交通事件等的识别。图2-9高点视频图像分析IU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2016年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提出信息化总体目标。随着“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行业主要业务领域运用大数据能力显著提高,“互联网+”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取得新突破,大数据对交通运输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越加凸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是交通运输部开发建设的全国交通行业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一号工程”,是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重中之重,是落实中央部署、紧跟发展形势、体现时代要求的重要标志。平台功能包括三大应用和两大支撑,三大应用指决策支持与评价、调度与应急指挥、政务办公管理与服务,两大支撑包括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网络安全与运维保障。(一)决策支持与评价主要实现对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规划、计划、建设进展及其总体运行情况的数字化、图形化、全景化掌控,实现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方向和行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关系及贡献的科学评估,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二)调度与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动态监测交通运行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后台通过调度协调联动进行应急处置指挥,同时可针对交通项目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三)政务办公管理与服务实现公文、人事、财务、资产、党建、信访等综合行政办公业务的集约化管理,实现行政许可、信用管理、综合执法、运政管理、治超联网等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四)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主要包括资源目录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交换、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开放、数据质量考核等功能。(五)网络安全与运维保隙网络安全与运维保障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评估、网络安全预警研判和处置、网络安全信息服务、运行维护保障等功能。图2-10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2X长江航道大数据应用数字航道(DigitalWaterway)是“数字地球”概念在航道领域的具体应用,本质是建设航道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两大类,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房建设、网络建设、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监控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服务中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包括航道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航道内部管理系统建设。长江数字航道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图2-12长江数字航道总体框架图长江航道智慧航道实现主要通过全息感知、智能研判、精细管控,通过全流域联动、全要素协调、全链式服务实现航道高效运行赋能与扩能升级,最终使长江黄金水道产生更多黄金效益。其中航道全息感知技术包括:多途径航道综合立体化智能感知技术、多功能智慧航标关键技术。智能研判技术包括:基于大数据、多维航道数字模型和BIM技术的航道预测分析技术和新一代多功能电子航道图建设、更新与高效服务技术。精细管控包括:航道运行管控与综合信息服务关键技术、智慧航道绿色智能维护船舶及整治装备开发技术。图2-13长江航道智慧航道的关键技术MrrmuceiMH»-Itf - t .*VtUHWW长江航道信息化系统现已建成“一图、一站、三平台”的信息化系统体系,一图指长江电子航道图,一站指航道综合信息平台(门户网站、APP),三平台指航道综合业务平台、航道动态监测平台、航道维护管理平台。其中航道综合业务平台用于监测航道综合运行情况,管理航道建设、维护、审批等事务,并提供辅助决策的功能。信息化系统目前已建成一主六分七中心。主中心位于长江航道局,六分位于长江宜宾航道局、长江泸州航道局、长江重庆航道局、长江宜昌航道局、长江武汉航道局、长江南京航道局六大分局中。通过航道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航道运营维护的远程监控,就地管理和异地办公。(1)航道动态监测平台为掌握航道各类动态信息,支撑航道维护管理、航道应急指挥、航道信息服务等相关应用,更好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并为行业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十二五”期间将充分借鉴“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经验,建设宜宾南京的航道动态监测平台,充分利用各类监测终端及航道测量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实现对重点航段航道尺度、全线主要助航设施及水位运行状况的主动获知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全线航道的变动情况,大幅提升航道维护的预警效率。(2)航道维护管理平台为实现航道维护资源集约化管理与科学调度,以便充分发挥航道维护管理部门有限人力、物力的效能,进一步提高长江航道维护生产管理能力,更好保障长江航道安全、畅通,十二五期间将建设长江航道局、区域航道局、航道处、现场维护人员联网互动的航道维护管理平台。航道维护管理平台将实现对全局航道维护物资设备、维护生产任务及其执行情况的联网分级管理,以便合理配置航道维护资源;对工作船艇实施动态监测和科学调度指挥,对失常航标、异动航槽进行及时有针对性地维护;对控制河段的船舶通行进行科学组织,保证航行安全。(3)长江航道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经济、高效,全面提升航道部门的公众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将建成统一的航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基础平台,通过航道信息服务网站为港航单位、航行船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查询服务、行政许可网络化办理服务;通过VHF广播、短信平台等手段为港航单位、航行船舶提供及时便捷的航道信息公告,以及水位、航标、气象、航道畅通状况等动态信息服务。(4)长江电子航道图为构建航道空间数据平台,以支撑航道动态监测、航道维护管理、航道应急指挥等业务应用,长江航道局已于“十一五”末开展建设了统一的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电子航道图作为长江水运相关行业用户、航行船舶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航道部门服务社会功能效果的集中体现。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由长江航道测量中心统一生产与维护,并及时提供给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及航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5)长江数字航道数据采集和管理服务体系为有效支撑航道动态监测、航道维护、航道应急管理以及航道信息服务功能等应用平台,需要建立分工协作、高效联动的数字航道数据采集和管理服务体系。长江数字航道数据采集和管理服务体系将由设立于长江航道局的数字航道主中心和分别设立于6个区域航道局的数字航道分中心组成。(6)数字航道管理主中心在长江航道局建设数字航道管理主中心,功能上形成航道监测与生产调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负责对航道日常运行业务的监测和生产调度的管理,集中管理长江航道所有数据资源,为相关应用系统、服务平台提供集成化的数据环境,并通过中心统一开展航道综合信息服务;集成全线各类动态监测信息和应急相关资源,实现长江航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资源调度管理,与6个区域中心和航道处(现场维护人员)共同构成三级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7)数字航道管理区域分中心在宜宾、泸州、重庆、宜昌、武汉、南京6个区域航道局分别建设数字航道管理区域分中心,功能上形成区域数据分中心、航道监测和生产调度分中心、应急指挥分中心,负责辖区内航道各类动态信息的监测监控,实现对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及时、高效处置,并与长江航道应急指挥中心、航道处实现应急联动。长江航道局主中心目标归纳总结为:1)通过长江航道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主中心与分中心数据互联互通2)对内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对全线航道维护尺度、航标、水位等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3)对外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航道”信息服务。自2001年以来,围绕长江航道信息化基础设施、测量设施装备、电子航道图、航道数据资源、航道业务应用系统及配套设施等,开展了10多项航道信息化建设。表2-1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工程情况表工程类型工程名称当前状态航道信息化基础建设长江航道局信息系统一期、二期工程投入应用航道测量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长江干线航道测量设施及设备建设i期、二期、三期投入应用长江航道测量设备购置升级改造工可批复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投入应用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工程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与服务系统建设工程投入应用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工程投入应用长江航道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设备购置工程试运行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试运行长江航道信息系统Ul展示如下,通过系统展示界面,对航道基础设施,航道状态,航道趋势变化进行了集中展示,便于对航道整体状态进行直观的了解。图2-14长江航道信息系统指挥中心2.2航道信息化应用2018年,航道完成了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工程配套的航道信息化硬件、航道数据中心及应用软件平台项目;对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省级电子航道图平台进行升级,辖区电子航道图里程目前已达1421公里,实现千吨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全覆盖。此外,“航道通”APP项目的开发,在方便船舶航行的同时,也将航道的管理水平带上了新台阶。2019年,航道继续加大智慧航道建设力度,强化“航道通”应用;做好与上级“数字政府”“数字交通”建设的对接工作;实施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工程,扩大信息化感知系统的覆盖面,包括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桥梁实时净高显示、视频监控、船舶密度观测终端等;建设覆盖珠江三角洲五至七级航道的电子航道图;推进智慧航道管理系统等业务平台的互通共享和融合应用,为航道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新动能。全省已初步构建航道信息化框架,包括“一网”“一图”“一中心”和“四平台”,现阶段的信息化较注重航道、船舶、航运企业等航运要素数据的采集和积累。“一网”指航道专网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广域及局域专网建设、机房建设等内容。广域专网建设主要是满足省交通运输厅-省航道事务中心-区域航道事务中心-航测所四级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用于各单位内部办公及业务数据传输,实现内外网安全隔离。“一图”指空间数据资源支撑的电子航道图。依托电子航道图平台开发及相应软件支撑平台建设项目(ZB5)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电子航道图平台建设和电子航道图制作等内容。电子航道图平台建设为电子航道图数据标准、空间数据库建库、数据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电子航道图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电子航道图制作是利用航道测量成果,按照相关标准制作电子航道图,并将终端设备提供的数据集合到电子航道图上,实现船舶导航、航道专题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图2-15航道事务中心电子航道图“一中心”指业务数据资源支撑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省航道系统信息管理的枢纽,是实现省航道业务信息存储管理、交换共享和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四平台”构成了目前的智慧航道管理系统,指政务环境下的业务管理平台、运行监测平台、政务电子航道图平台、综合办公平台。表2-2现有应用系统列表序号系统描述开通时间1航道业务管理平台业务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对航道综合业务进行管理,包括航道基建信息展示、航道项目及相关合同管理(新增、修改等)、涉航基础数据信息管理(航道、航标、桥梁、水位、船舶等)、人员信息管理(人事劳资工会等)以及账号权限管理(新增、修改等)。2017年4月2航道运行监测平台航道运行监测平台主要包括基于电子航道图的一张图实时展示、实现对前端监测终端信息设备的管理和信息查看,包括对相关涉航要素(航道、航标、桥梁、水位、船舶等)的动态信息遥测遥控、信息数据的统计分和管理等。2017年4月3移动巡检APP移动巡检APP是一款可安装与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的APP,用于配合智慧航道管理系统使用,主要用于对航道、航标等涉航要素信息进行现场巡查使用,与智慧航道管理系统数据相同且同步,用户可通过移动巡检叩P上操作记录数据信息,实现对一线2017年4月序号系统描述开通时间的涉航要素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至智慧航道管理系统,实现同步协作工作。4电子航道图平台,航道通app(1)电子航道图平台:为满足航道维护管理的需要,省航道事务中心(省航道局)拟进行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工程建设,包括航道助航标志、水位站、船舶、站房、码头、平高控制和信息系统七个部分的建设内容。(2)航道通app:内河电子航道图后端服务平台和移动客户端APP,在Android智能移动设备(含手机、平板电脑)上,基于省内河电子航道图,为用户提供性能可靠、体验良好、获取方便的互联网移动助航服务。2018年9月(航道通app尚在试运行,没有正式对外提供服务)5净高、水位运行监测系统采集净高、水位终端数据,图表展示给省航道及区域中心管理人员;主要功能包括净高、水位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参数控制、查询统计分析。2019年5月6航道视频监控平台在珠江流域进行水上视频监控,同时整合各区域前期建设的水上视频监控设备,以实现水上视频监控的单一平台、统一管理。另外,新建视频整合平台与珠航局平台对接,完成水上监控视频的跨平台同享。平台支持不同级别用户角色按照管辖权限来调用各路视频:(1)视频实时浏览和回放。根据设置可同时显示多个的视频,并实现单屏、多屏组合显示。支持视频回放和调取。(2)视频远程控制。可远程控制云台摄像机转动,摄像机镜头拉远、拉近,能够扩大或者缩小监控范围,自动调整焦距和光圈等。(3)管理员实时管理。管理员通过平台对组织架构、登录用户和设备进行全方位管理。(4)视频整合。支持与区域航道事务中心、省航道事务中心、省交通运输厅已有视频监控平台进行对接,以实现数据共享。2019年5月7通讯服务平台通讯服务平台作为各类终端与业务系统的中间通讯桥梁,负责采集终端上报数据,解析后提供各个业务系统使用。同时对业务系统有操作指令下发终端执行的,由通讯服务平台接收业务系统的相关指令后再下发各类终端。试运行阶段(2019年)221航道业务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业务模块。(1)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模块针对的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监管业务进行功能设计,完成了从窗口登记到省交通运输厅内容审批流程流转,同时实现对审批过程中审批意见的编辑及各类纸质文书生成及打印。审批结束后的施工项目自动纳入监管记录,实现对审批施工项目的全流程跟踪。通过日常行政监管的巡查记录,自动生成报表。(由于机构改革,目前该模块我中心主要使用航道监管巡查等功能,行政许可及审批移交省交通运输厅使用)(2)规划统计规划统计模块是针对航道规划统计业务的系统,涉及到的主要业务包括航道规划、航道统计和合同管理。系统集成计划处现有统计报表系统,实现单点登录和基础数据的填写,减少填报人员的工作量。针对合同管理职能,进行统一合同管理。除专项和基建项目合同在航道养护和建设管理中已包含,其他需要管理的合同在此处登记相关信息。(3)航道建设航道建设模块集成了原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基建项目建设过程(包括前期、设计和实施阶段)中数据的同步与共享,完成基建项目整个建设流程管理。并基于数据共享利用,能够自动生成管理报表或生成报表中的部分数据。(4)养护管理养护管理模块整合了现在的养护作业和养护管理业务,进行电子化作业记录、流程管理和资料档案管理。一线养护作业人员在养护作业工作,通过系统进行作业记录,包括航道养护作业(航道测量情况记录、巡查维护情况记录、航道观测情况记录等)、航标养护作业(航标设置记录、航标保养记录等)、船舶养护作业(船舶保养记录、船舶维修记录、船舶事故上报、船舶出航记录等)、船闸养护作业(船闸水位观测记录、船闸过闸情况记录等)、站房码头养护(站房码头建改记录、备件器材出入库记录)。解决了一线人员在纸质中重复记录,手工统计的问题,为一线人员减轻了录入的工作量。管理人员在进行养护相关的管理工作时,可在系统中查询道标船闸站房码头等相关档案资料,了解一线作业的情况,导出相关报表、进行养护管理相关流程等。通过系统的管理,能有效地解决报表的统计,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流程控制,规范化养护的管理工作,对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做到有据可查。(5)工会工作工会工作模块实现工会组织管理、人员信息维护及日常业务登记等功能。(6)人事劳资人事劳资模块实现人事信息管理和工资台账管理。通过人员信息录入和维护,系统建立起全系统职工人事信息电子档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形成最新人事信息。通过筛选,快速查找某一类人员。对全省工资台账进行统一管理,从所填报一直到省中心汇总,完成填报、审核等一系列流程,输出工资台账。(目前,由于该模块涉及敏感信息,暂未开展使用)。图2-16业务管理平台2.2.2运行监测平台运行监测平台是省智慧航道动态数据应用展现平台。平台基于电子航道图实现航道各类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展示,融合数字航道物联监测,包括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桥梁净高显示监测、航道视频监控、船舶密度监测等,反映航道最新动态。以地图可视化的方式为航道业务人员提供航道静态和动态信息。图2-17运行监测平台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涉及14个区域中心(除粤东梅州中心),己安装遥测遥控终端航标数量为3166座,覆盖航道里程约2968公里。约占全省航标数量的30%,占全省设标航道里程的34%。(3)桥梁监测桥梁净高监测与显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