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码头中心渔港供水供电改造项目环评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西码头中心渔港供水供电改造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舟山市定海区渔港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2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西码头中心渔港供水供电改造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西码头至圆山岛之间地理坐标*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52海底隧道、管道、电(光)缆工程用地(用每)酬(m2)/长度(km)17335m7115km建设性质0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Q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1330环保投资(万元)8环保投资占比(%)0.6%施工工期60天是否开工建设0否口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1、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L2020年)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舟山本岛与圆山岛之间,整条路由均位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定海西码头农渔业区(A1-7)范围内,项目周边为定海港口航运区(A2-9)等,详见图I-Io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见表Mo(1)触脆ffl三三辣海域使用管理要求:1、重点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在不影响农渔业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港口用海、城镇建设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2、除基础设施建设外,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3、维护自然岸线,维系水动力条件稳定。符合性分析:1、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海底水管和海底电缆,均属于其他甘,性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保障圆山岛上供电,圆山岛上主要为油库(柴油)建设,可以为渔船提供柴油,本项目的建设可以间接的支援当地渔业发展;本项目采用定向钻的施坊案,海底管线埋深4.576.5m,在“500吨级渔业码头及浮码头用海项目"附近,管线布置埋深约12.3m,西口航道处埋深5.911.8m0项目建设不影响农渔业区基本功能,符合在不影响农渔业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港口用海、城镇建设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的管理要求。2、本项目海底管线采用定向钻施工,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也不会对现有岸线和水动力条件造成影响,本项目建设符合"海域使用管理要求"。(2)海洋环境保护要求1、应减少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领形态的影响,防止海岸侵蚀,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2、海水水质质量执行不劣于第四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符合性分析:1、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海底水窗口海底电缆,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无开挖作业和构筑物建设,不改变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2、本项目海中段采用定向钻施工,不会产生悬沙影响,对海域水质无影响,更不会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3、本项目施工期采取相关环保措施,施工期产生的三废"将按规定进行处理,不直接排海,营运期也无污染物排海,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不会改变本项目所在海域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现状。综上,本项目的实施从海洋环境保护要求方面也是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因此,本项目实施符合定海西码头农渔业区的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2-2020年)。表1-1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登记表(节选自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代码功能区名称地区地理范围功能区类型面积(公顷)岸线长度(千米)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A1-7定海西码头农渔业区定海区舟山本岛西码头附近海域(西至东经122。07'55",南至北纬30o06,40",东至东经122o10,41",北至北纬30°08,06")农渔业区454131、重点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在不影响农渔业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港口用海、城镇建设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2、除基础设施建设外,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3、维护自然岸线,维系水动力条件稳定。1、应减少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的影响,防止海岸侵蚀,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2、海水水质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二类。2、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4月发布了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将浙江省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其中,优化开发区域面积3.13万平方千米,占70.31%;限制开发区域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占25.25%;禁止开发区域面积0.20万平方千米,占4.44%。本项目所在的定海海域属于优化开发区,详见图1-2。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分区成果图其 他 符 合 性 分 析比例尺:665,000 (再财投影,中央经线123. E)浙江西发掘域总研究限20 . 04M图1-2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分区成果图根据规划,定海海域的开发定位为:"重点保障港口、工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渔业基础设施等用海,建设金塘港区、马布港区、岑港港区,发展临港装备、绿色石化、粮油加工、水产精深加工、机械加工制造、港航物流等产业,积极推行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海水作为工业用水。严格控制新增围填海,优化利用存量围填海。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港口岸线资源的保护开发,力促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规模,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五峙山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域的保护,严格按照法定要求保护。积极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澳产业园、舟山远洋渔业基地所涉及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加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主要建设目的是保障圆山岛上供水供电,圆山岛作为舟山远洋渔业基地的综合保障区,其功能无可取代,本项目的建设对发展当地渔业,促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规模是有裨益的,符合定海海域的开发定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优化开发区要求。3、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项目路由不涉及海洋生态红线区,距离最近的秀山东南湿地(33-XdO4)约Llkm;本项目施工影响仅限于工程区附近,施工期不对外排放废水,营运期不产生污染物,对秀山东南湿地等不会产生影响。舟山本岛登陆点和圆山岛登陆点均不涉及海洋生态红线自然岸线(图1-3、图1-4),圆山岛登陆点距离"下园山岛北侧岸线"超过300m,"下园山岛北侧岸线岸段代码33-q1431c,岸线类型为基岩岸线,生态保护目标为海岛基岩岸线;海底管线在圆山岛登陆后向东接入油库基地,不涉及"下园山岛北侧岸线",项目实施不会对生态红线和地形造成影响,项目建设符合下园山岛北侧岸线的管理要求。本工程符合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图IT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I造制图图1-4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自然岸线控制图二k I 项目位置H 8×c% 滋II I,/: %:/ XOS /4、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舟山岛北侧至圆山岛之间,根据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项目圆山岛登陆点位于"圆山岛岸段,保护等级为限制开发,限围填海;舟山本岛登陆点位于"定海西码头岸段,保护等级为优化利用,可围填海。(具体位置见图1-5)。表1-2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符合性分析岸段管理要求符合性分析1、严格控制改变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圆山岛2、在满足海域功能前提下,经严格论证,允许少量构筑物、少量围填海工程建设,严格限制有损害海洋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本项目不涉及围填海,不涉及岸线占用,海底管线埋深大于4.5m,不改变岸滩或海岸段3、严格控制自然岸线占用,围填海占用自然岸线必须占补平衡;底形态和生态功能,不会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基本功能产生影响。4、岸线利用不应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基本功能产生不利影响。1、允许改变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允许围填海;定海西2、围填海占用自然岸线须占补平衡;不涉及围填海,不涉及岸线占用,海底管码头岸段3、在符合海域功能前提下,优化开发布局,实现海岸线集约高效利用;线埋深人于4.5m,不改变序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不会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周边功能区基本功能产生影响。4、开发利用活动不应对周边水道水动力条件产生不利影响,不应对本功能区和周边功能区的基本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舟山09】图卜5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图5、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本项目路由两端分别位于舟山岛和圆山岛,均为有居民海岛。舟山岛的海岛功能定位为综合利用岛。在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南部发展科研创意研发、港航综合服务、海洋高等教育。北部发展港口物流、高端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水产品加工等海洋产业。西部发展国际粮油产业园区;中西部打造东海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以岑港区块为重点,发展油品储运和风能等海洋清洁能源利用。其保护和管理要求为:禁止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低技术、低附加值型产业。合理控制人口和产业规模,防止无序扩张,避免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按海洋生态红线和岸线管控要求,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的开发建设活动。在符合海域功能前提下,优化开发布局,实现岸线集约高效利用,保护与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实施岸滩整治修复工程,恢复岸线的自然属性和景观。圆山岛功能定位为现代渔业岛。在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依托现有标准渔港建设,适度发展远洋渔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现代远洋渔业基地。其保护和管理要求为: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基岩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的开发建设活动足海域功能前提下,经严格科学论证,允许少量构筑物、少量围填海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渔港、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保护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本项目不涉及污染物排放,并且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不会改变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本项目建设后可保障圆山岛上供水供电,圆山岛作为舟山远洋渔业基地的综合保障区,其功能无可取代,本项目的建设对发展当地渔业,促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规模是有裨益的,项目建设符合舟山岛和圆山岛的管理和保护要求。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o浙江省海离保护规裂图1-6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图6、项目建设与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年8月11日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以“舟政发(2020)24号”文发布,根据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本项目海中段穿越重点管控单元舟山市港口航道区,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3090020035;圆山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1,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3090220073;舟山本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2,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3090220074(图1-7.图1-8)。舟山市港口航道区管控要求:禁止在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以及公布的航路内进行与航运无关、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严禁在规划港口航运区内建设其他永久性设施。加强舟山港港口综合治理,减少对周边功能区环境影响。维护和改善港口航运区原有的水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1管控要求:除经批准专门用于三类工业集聚的开发区(工业区)外,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二类、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要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加快落实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2管控要求: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其他三类工业建设项目。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业项目,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二类、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要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加快落实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项目,推进工业园区(M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本项目路由不穿越海洋生态红线区,路由登陆点也均不涉及海岛自然岸线生态红线;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当地管网、废气仅为施工机械尾气、噪声为施工机械噪声,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理,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相关防治措施后,能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会降低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线路基本不产生能耗,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属于电力通信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不适用环境功能区划中的负面清单。本项目路由穿越下园山南侧的万吨级及以下习惯航道,拟采取定向钻方式穿越航道,穿越航道处埋深5m以上,与航道不会在用海功能产生冲突,不属于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本项目也无开挖作业和构筑物建设,不改变港口航运区原有的水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本项目建设符合各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林浙江省舟山市“三线一单”图集和市潮涮雌a图例区县驻地国道省道区县边界优先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一般管控单元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7 月b2图1-7舟山市“三线一单”海域环境管控单元图图1-8舟山市“三线一单”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图7、“三线一单”符合性判定(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舟山本岛与圆山岛之间,项目不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涉及海洋生态红线区,不涉及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等相关文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工程建设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关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复函(浙环函(2016)200号),该海域属于四类海域,主要使用功能为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标准。根据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舟政发(1997)85号,1997年6月),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划分为二类功能区。本工程位于农村地区,暂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于调查海域水质受长江、钱塘江冲淡水影响较大,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指标中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未能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近岸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过高,是江浙沪近岸海域水质超标的主要问题,由于长江、钱塘江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入海之前汇集了沿途地表河网所接纳的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的面源污染废水,使得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水体进入沿岸海域,造成舟山沿岸海域的营养盐含量较高。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舟山市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海域水质必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据近三年舟山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度劣四类海水面积占比为26.4%,与2019年度相比,省四类类海水比例下降26.4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当地管网、废气仅为施工机械尾气、噪声为施工机械噪声,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理,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能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海底管线工程,陆域段管道埋设于地底下占用定海区地下空间资源;海域段管道占用海域空间资源。项目本身不消耗水资源等,建成后也不会消耗其他资源,工程的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目标。(4)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根据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本项目海中段穿越重点管控单元舟山市港口航道区(ZH33090020035);圆山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1(ZH33090220073);舟山本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2(ZH33090220074)。根据“6、项目建设用海与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符合各管控单元管控要求。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照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未列入负面清单内,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环境准入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8、项目建设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复函(浙环函(2016)200号),本项目周边海域属于四类区,功能区编号ZSDIOIV,海水水质质量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线路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示意图见图l-9o在2019年4月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中,除了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外,水质其它监测项目的含量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窥口活性磷酸盐超标是影响海水水质的主要因素,调查海域水质受长江、钱塘江冲淡水影响较大。由于长江、钱塘江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入海之前汇集了沿途地表河网所接纳的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的面源污染废水,使得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水体进入沿岸海域,造成舟山沿岸海域的营养盐含量较高。本项目海中段采用定向钻穿越海域,不会产生悬浮泥沙,对工程海域水环境质量不产生影响。本项目建成运营后,无污染物排海,也不会对海水水质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本项目施工期与营运期均符合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121°30,122°'12230,123°O12330130上海市熊浒山北鼎址岛W小威山ZSD02活础:马迹山徐公岛浮出家璃白节山小一山KIlfN30*3030*0-东霸山册于M项目位置案三神岛中奎岛ZSAOlI岛青洗岛M»四根妹阚足第B东福山图例A一类功能区B二类功能区C三类功能区D四类功能区ZSADlZSD13II为功能区褊号其中:ZS代表舟山,B,C,D为功能区类别1=13为功能区序号kIkIILIV为为水质目标类别金城大利岛宁波市梅山盘峙岛开弱趣猫岛E普黑区朱京失品章步岛桃花岛加山确道岛MAeJ那峙岛六捕岛外洋鞍岛29*30象中县?图If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示意图179、区域和行业规划的符合性(1)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底路由“十四五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路由位于舟山岛至圆山山岛之间,根据浙江省海底路由“十四五”规划,圆山岛上并未纳入廊道区,根据规划第五章第三节"海底电缆管道应优先考虑在人工岸线登陆,穿越海堤的,应当优先选择定向钻、顶管等对海堤安全影响较小的施工方式,本项目采用定向钻施工,项目实施后,将淘汰原先不合理的海底管线,并在舟山岛和圆山岛之间形成新的廊道,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底路由十四五"规划。(2)项目建设与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符合性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的决策部署,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解决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护、治理与监管并重,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本项目为民生工程,通过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提高供电和供水的可靠性,三条管道并行铺设,体现了节约利用原则,另本项目采用定向钻施工分方式穿越海域,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极微,项目建设不会影响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稳定,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3)项目建设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指出:根据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发展基础和潜力,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开发重点突出、产业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明显、陆海协调联动的"一体一圈五岛群总体开发格局。坚持陆海联动,加强综合协调,统筹布局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提供保障。本项目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用水用电质量和可靠性,适应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而开启的,符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4)项目建设与宁波-舟山港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修订稿)符合性分析根据宁波一舟山港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修订稿,2014年12月),路由与锚地距离都很远,穿越下园山南侧的万吨级及以下习惯航道。该航道一般可选择小园山西侧进出港、从下园山和凉帽山之间的东侧水道作为出港航道,可满足1万吨级船舶单向乘潮通航,团山东浅滩、金光礁附近浅滩需疏浚后乘潮通航。本项目路由拟采取定向钻方式穿越航道,穿越航道处埋深5m以上,与航道不会在用海功能产生冲突。综上,本项目建设与宁波舟山港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相符。(5)项目建设与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符合性分析根据规划,本部项目路由位于马谷港区的干览作业区。干览作业区包含部分舟山本岛北部岸线,圆山岛岸线。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交易、集散功能,兼顾海洋产业配套及船舶燃供。已有泰通船厂和金海船厂。规划圆山岛布置油品泊位2个,后方陆域9万11规划干览西作业区西端布置2万吨级散货码头1个,干览东作业区东西端布置1万吨级件杂货泊位3个和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1个,主要服务周边区域城市生产生活运输需求。本项目位于舟山定海西码头500吨级渔业码头西侧,圆山岛登陆点位于规划码头区。本项目拟采用定向钻施工,施工深度4.5m以上,最大程度地保障建(构)筑物的安全。因此,管线建设对港区的建设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综上,本项目建设与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相符。图ITO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港区规划图6)建设项目的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赋码信息(附件2),本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第一类鼓励类”中“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之“8、城镇地下管道共同沟建设,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是保障圆山岛上供水供电安全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7)项目建设与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总体规划是指导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范围内规划控制和建设的文件。区域以西码头中心渔港为依托,整合岸线资源,进一步加大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群众渔港功能,增加远洋渔业功能,吸纳国内外远洋渔船、辐射台湾、太平洋地区,为渔船停泊装卸、航修补给提供服务。形成一港两区:一港即舟山市定海西码头中心渔港;两区即近海渔船作业区和远洋渔船作业区。根据规划陆域功能区规划,圆山岛以规划配套设施为主,共形成3大功能区,分别为油库区、仓库区和渔船维修区,目前油库区己经建成,位于下圆山东侧,以保障渔港的油品供应,满足大型渔船油料补给需要。本项目建设后可保障圆山岛上供水供电,对促进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是有裨益的,项目建设符合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总体规划。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总体规划图晒期物嵬虹I.B>tc*iatoBaxtt.ra½iij.1IHUiiKafiaifiihr.本项目辛百微用图ITl舟山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总体规划图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性五不批”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82号令):第九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一)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二)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三)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四)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未针对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战防治措施;"(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本次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1)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A、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舟山本岛与圆山岛之间,项目不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涉及海洋生态红线区,不涉及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等相关文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工程建设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B、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关于舟山市近岸磁环境功能区戈蜩整的复函(婀函(2016)200号),该海域属于四类海域,主要使用功能为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标准。根据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舟政发(199785号,1997年6月),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划分为二类功能区。本工程位于农村地区,暂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于调查海域水质受长江、钱塘江冲淡水影响较大,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指标中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未能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当地管网、废气仅为施工机械尾气、噪声为施工机械噪声,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理,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能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C、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海底管线工程,陆域段管道埋设于地底下占用定海区地下空间资源;海域段管道占用海域空间资源。项目建成后不会消耗其他资源,工程的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目标。D、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本项目海中段穿越重点管控单元舟山市港口航道区(ZH33090020035);圆山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1(ZH33090220073);舟山本岛陆域段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国际远洋渔业基地重点管控单元-2(ZH33090220074)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照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未列入负面清单内,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环境准入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2)环鹰求符合性分析A、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均不向海域排放污染物。B、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C、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本项目为海底管线管道工程,项目施工期短且非连续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无污染物排海,不会引起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建设单位在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后,本项目建设各项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附近海域水质、海洋沉积物环境基本能维持现状,达到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3)项目建设符合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c2016】50号)中"三线一单”要求根据第1)点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可知,项目选胆口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4)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A、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红线规划、岸线规划要求的分析根据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海域为定海优化开发区域。本项目主要建设目的是保障圆山岛上供水供电,圆山岛作为舟山远洋渔业基地的综合保障区,其功能无可取代,本项目的建设对发展当地渔业,促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规模是有裨益的,符合定海海域的开发定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优化开发区要求。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工程位于定海西码头农渔业区(A1-7)。本工程为海底电缆管道,为城镇基础设施用海,项目建设不影响农渔业区基本功能,项目采用定向钻施工,海底管线埋深4.516.5m,无开挖作业和构筑物建设,不改变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施工期废水均能够有效处置,不排海,对海域水质无影响,更不会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相关要求。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本工程未在海洋生态红线区范围内,也不会对周边生态红线区产生影响。路由登陆点也均不涉及海岛自然岸线生态红线。因此,符合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的相关要求。根据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圆山岛登陆点位于圆山岛岸段",保护等级为限制开发,限围填海,舟山本岛登陆点位于"定海西码头岸段,保护等级为优化利用,可围填海。不涉及围填海,不涉及岸线占用,海底管线埋深大于4.5m,不改变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不会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周边功能区基本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实施符合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管理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B、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要求的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中"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的8、城镇地下管道共同沟建设,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类别。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浙江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2)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A、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当地管网,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排海。B、生活垃圾委托环卫处理;定向钻施工产生的钻渣和废弃泥浆混合物在沉淀池中分离,上清液仍回用于定向钻施工,泥浆、钻渣分离后堆存在干化池中,自然干化后送至城市建设消纳场处置。C、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与维护,以保证正常运行,采用清洁能源,尽量避免空负荷运行,以减少污染物的抖儆。D、控制施工临时占地,对临时堆放的土方设置围栏,减少水土流失。土方开挖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回填土方并种植绿化。E、散装材料采用封闭车辆运输,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综上可知,本次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有效,可以确保各项污染物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本项目的基础资料真实有效,根据多次内部审核指导,不存在重大缺陷和遗漏。环评结论客观、过程公开、评价公正,并综合考虑规划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环评结论是科学的。(4)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口相关法定规划本项目的建设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符合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5)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结论: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于受长江、钱塘江冲淡水等因素影响,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指标中无机氮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未能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水质主要表现为海水的营养盐浓度超标。本工程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当地管网、废气仅为施工机械尾气、噪声为施工机械噪声,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理,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能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6)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丹威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本项目为海底管线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均不向海域排放污染物。(7)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未针对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本项目为新建项目。(8)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