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x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理工科高校大气科学专业为例钟艺晴王柯霖冯文浩摘要:大气科学作为门关乎地球与人类生活的重要学科,旨在探索大气层的奥秘,理解气象现象,预测气象变化,并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大气科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和伦理影响。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挑战,大气科学专业的教育迫切需要思政育人模式,以培养具备伦理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将探索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期推动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思政育人模式;实践大气科学专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掌握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系列必备技能,如数据分析、数值模拟、观测技术和科学沟通。因此,教育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同时,大气科学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和环境,因此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一、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和定位要推进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践,关键是明确和定位课程思政目标,该步骤是确保课程设计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大气科学专业的核心职责是研究大气层的组成、运动和化学变化以及如何改善大气环境。在此背景下,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即通过专业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大气科学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这将激发学生为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的愿望。同时,要界定思政育人目标的具体内容。思政育人目标应包括伦理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科研道德等方面的要素。在大气科学专业中,学生需要理解环境伦理,关注气象预测的社会影响以及如何在研究中秉持诚实和科研道德,这些目标应该紧密结合专业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在明确定位课程思政目标后,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以便量化学生在这些目标上的表现,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可以制定伦理道德观念的测评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社区服务项目等方式来衡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互衔接。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时,应确保其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相互衔接,形成有机整合,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机会思考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在大气科学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治理的伦理和社会影响。二、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融合要实现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的融合,需要明确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如何将伦理、社会责任感等思政要素无缝地融入其中。在大气科学专业中,课程内容通常涵盖了气象学、气候学、大气化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核心知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因此,在融合思政要素时,首先需要明确核心内容,确保它们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覆盖。核心内容如伦理、社会责任感等思政要素的融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气象学课程中,可以引入气象灾害的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影响。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思政要素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跨学科融合是实现融合的关键。在大气科学专业中,可以引入环境伦理学、气象伦理学等跨学科课程,让学生了解大气科学与伦理观念之间的联系,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大气科学,同时培养学生的伦理觉悟。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在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出更具创新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大气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观测和数据收集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此外,实践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大气污染和气象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推广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道德观念。通过提供真实案例,如大气污染事件的分析、气象灾害的应对策略等,学生可以探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思考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案例研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加深对课程内容和思政要素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大气科学课程中,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数据分析工具、在线资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气象和大气化学过程。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协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名为“大气科学与社会责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往当地污染严重的工业区,进行大气采样和数据收集。然后,学生与社会学教师合作,分析这些数据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大气污染,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并讨论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四、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在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课程的关键推动者,其素质和能力影响着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建设富有伦理觉悟和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思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首先,招聘和选拔阶段需要注重教师的伦理觉悟。招聘人员应当明确伦理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等方面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面试环节,以考察教师的伦理观念和教育理念。面试中,可以提出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以了解教师的思考和回答,这有助于筛选出具备伦理觉悟的候选人。其次,为新教师提供全面的导师制培训。新教师通常需要时间适应教育环境和课程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导师制度,为新教师分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他们更好地融入教育团队,以培养伦理觉悟。导师应当向新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课程设计技巧以及如何将伦理观念融入到课程中的方法。再次,定期举办教育教学培训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包括教学法、课程设计、伦理教育、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培训,这些培训活动可以由内部或外部专家提供,以确保教师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伦理观念。培训还可以包括实践教育,让教师亲自体验伦理觉悟教育,以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最后,鼓励教师参与伦理和社会责任研究。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参与与伦理和社会责任相关的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伦理观念融入到课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关于环境保护、气象服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例如,某所广东省地方高校的大气科学专业计划推出一门名为“气象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课程。为了确保这门课程能够有效地融入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邀请了一名气象学教师和一名伦理学教师组成跨学科的教育团队,这两位教师共同设计了课程大纲,将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与伦理观念相结合。在培训阶段,教师参加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培训,学习如何设计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案例研究,讨论气象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同时思考气象学家的伦理责任。学生还参与了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了解了气象服务的社会价值。五、学生参与和参与方式学生的参与和参与方式对于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模式至关重要。学生的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其更好地理解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积极参与,可以深化学生对大气科学与社会问题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参与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大气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参与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大气科学与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联系。其次,提供社会参与机会。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环保组织、社区服务项目等。通过参与这些社会参与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科学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联系。学生可以参与气象预警服务,帮助社区应对气象灾害,或者参与环境保护项目,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种社会参与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锻炼了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再次,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学生可以参与独立研究项目,深入研究大气科学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独立研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和项目,如气象预测竞赛、环境保护创新项目等,这些竞赛和项目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最后,建立学生参与的奖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奖学金、荣誉奖项或学术分数的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伦理觉悟教育和社会参与活动,这种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承认学生在思政育人方面的贡献。学校可以设立不同级别的奖励,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兴趣的学生。例如,某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大气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实践项目,研究如何利用大气科学知识来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学生被要求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气象灾害的应对、大气污染的控制等,然后进行实地研究和数据收集。在项目中,学生需要与社区组织、政府部门和环保机构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项目的成功完成将与他们的课程成绩相关,并且可以获得校内社会责任奖学金。通过这种实践项目,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培养了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六、评估和反馈机制建设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设在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有效的评估,学校可以了解教育质量和学生伦理觉悟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机会。反馈机制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育人活动。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为了全面评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效果,学校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定期考试、课程作业、项目报告、学生口头演示、参与度记录、学生反馈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伦理觉悟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学生的单一压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方向。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学生辅导和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识别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建议和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学生教师评估机制,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质量和伦理觉悟提出反馈意见,这种反馈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评估和反馈机制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校可以定期对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进行评估,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这种循环的评估和改进过程可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伦理觉悟水平。结语总而言之,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旨在培养具备伦理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通过明确目标、融合内容、创新方法、建设教师队伍、鼓励学生参与以及建设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为大气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李毅,刘磊,臧增亮,王春明,余沛龙.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47):93-96.2张光亚,范伶俐.广东省地方高校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03):158-162.3臧增亮,王春明,何宏让,张波,钟玮,王举.新工科背景下大气科学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21,(31):117-120.4陈斌,董莉,王辉萱,杨毅,王鹏波,陈怡彤.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一一以卫星气象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26):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