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C组团群塔防碰撞安全施工方案.docx
项目C组团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群塔作业分析2四、防碰撞施工措施2(一)、方案选择5(二)、多机同时作业的运行原则3(三)、防碰撞措施61、塔吊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62、塔吊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63、4、组织措施65、曰63EL、111、应急组织机构.112、113、125、126、JWl王127、应急救援电话机路线13/W寸11141、施工总平布置图(塔吊平面位置关系)14项目C组团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项目位于湘潭市岳塘区芙蓉路北、晓塘路南、月华东路与月华西路之间。项目分为A、B两个地块,A地块主要为住商业、甲级写字楼、酒店;B地块为住宅。是集中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社交于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城市综合体。其占地256亩,总建筑面积88.6万m2,其中地上71.9万m2,地下16.7万m2。2.拟安装塔吊楼栋的基本信息栋号建筑面积建筑类别建筑总高度8#栋3.175m2住宅109.25m9#栋3.375m2住宅110.OOm10#栋3.475m2住宅110.OOm11#栋2.775m2住宅100.35m3.群塔情况施工现场8#楼11#楼计划布置4台QTZ80型塔吊,其中12#塔吊型号为QTZ5610(大臂长56米)、13#塔吊型号为QTZ5610(大臂长56米)、14#塔吊型号为QTZ5610(大臂长50米);15#塔吊型号为QTZ6013(大臂长55米)。塔吊在主楼外墙涂料工程完成后拆除。塔吊进出场时间表机械设备编号安装时间拆除时间塔吊12#2016.082018.0413#2016.102018.0414#2016.112018.0415#2016.122018.04二、编制依据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标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2行标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J100-1999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60-2008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l96-20107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87号文10其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1项目施工设计图纸三、群塔作业分析本期工程预计配备4台塔吊,随工程进度安装,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从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为尽量减少施工盲点,并满足施工效率的要求,各塔吊覆盖范围多处相交,在塔吊作业时或有风时易发生碰撞,必须进行群塔管理,以免出现塔吊安全事故。群塔作业潜在危险源如下:1、低塔起重臂与高塔起重臂;2、低塔起重臂拉杆与高塔起重臂的碰撞;3、低塔起重臂与高塔钢丝绳的碰撞;四、群塔防碰撞施工本工程塔吊群塔共同作业时,相邻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存在重合区域,存在相互碰撞的危险性,而且南北两侧交通主干道塔吊覆盖范围塔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承担着大量材料吊运任务。使用频率高、时间长,人、机、物都有可能发生突发不利因素。为预防垂直吊装事故发生,保障人、机、物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垂直运输中的风险。制订本措施,以确保施工平安顺利。(一)方案选择:按照塔吊布置方案,模拟各阶段塔吊使用情况,判断各塔吊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碰撞的可能,根据模拟结果对布置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从方案选择上避免塔吊碰撞。基础施工阶段塔吊布置地下室施工阶段塔吊布置装修收尾阶段塔吊布置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塔吊布置(二)多台塔吊作业的运行原则:1、起重机之间最小安全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为防止塔吊的长臂与相邻塔吊的塔身相碰,部分塔机采用缩短臂长,以确保运行安全距离。2、处于高位的起重机(吊钩升至最高点)与低位的起重机之间,在任何情况下,其垂直方向的间隙不得小于2m。3、二台同样高度的塔吊,其起重臂端部之间,应大于4m,二台塔吊同时作业时,其吊物间距不得小于2m。4、多台塔吊作业范围应设立警戒限位,防止碰撞事故发生。5、多塔作业时,各机指挥要默契合作,不得在大臂交叉范围内同时吊运,要合理安排吊运时间,使各台塔吊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空间工作。6、高塔避让低塔:高塔在转臂前应先观察低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7、动塔让静塔:进行运转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机。8、空载让重载:两塔同时运行时,空载塔吊必须避让重载塔吊。9、前臂让后臂:当作业半径内有其他塔吊后臂时,必须判断其运行方向,前臂避让后臂。10、低塔吊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吊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11、每两台塔吊起重臂交叉点必须设置小红旗以作标示,显示出警告区域。(三)防碰撞措施:1、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严格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由塔吊现场平面布置可知,相邻塔吊的距离均大于各自起重臂长度,即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塔身之间的碰撞。从塔机平面布置图中可以看到,所有塔吊均有可能发生碰撞,应尽量通过塔机高低差来避免塔机起重臂与另外一台塔机的拉杆、平衡臂发生碰撞。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发生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部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了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部配备了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另外,塔机租赁公司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机司机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并要取下吊绳。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有交叉处,所以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为此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高差不小于2.5米。如此,能保证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距高塔大臂下端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上,防止高低位塔吊起重臂发生碰撞。3、技术措施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多机作业的安全距离要求,使各机间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塔吊起重臂与平衡臂、拉杆、塔身之间的碰撞。3.1 当塔吊与建筑在平面上发生冲突,建筑物施工高度超于临近塔吊,此时要对临近塔吊进行回转限位;本工程塔吊限位情况详见附图。3.2 相邻两台塔机的高度(含升至最高点),控制在至少4米的高差,保证处于高处塔机的起重臂距处于低位塔机的顶部至少有4米的距离,且保证安全施工作业高度;3.3 当塔吊覆盖超出施工范围,应在覆盖范围的道路等设置标识标牌。3.4 场内建筑物布置比较密集,在塔机安装过程中采取阶梯式的安装方法。后需附塔吊安装信息表,相邻塔吊初始安装立面图(塔吊初始安装高度、相邻塔吊立面关系及距离)。塔吊安装详表机械设备编号基顶标高初始安装高度备注塔吊12#119m21m13#117.6m25.2m14#120.4m28.Om15#114.8m22.4m3.5 率先进行12#塔吊提升,然后进行13#塔吊提升(提升后,确保13#塔吊低于12#楼塔吊),然后进行14#塔吊提升(提升后,确保14#塔吊低于12#楼塔吊),然后进行15#塔吊提升(提升后,确保15#塔吊低于13#塔吊和14#塔吊)。4、组织措施项目部应组织多机作业的相关人员,如施工调度员、塔机操作人员、司讯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塔机使用过程中应合理的安排工程进度,保证回转范围内发生干涉的塔机在顶升加节时保持足够的高度差。应按“就快不就慢”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统一确定塔机的顶升高度和到位时间,各塔按照正确的高度、时间如期完成顶升,不得提前或延时。4.1 多机同时作业的运行原则4.1.1 低塔让高塔:塔身高度较低的塔机,在转臂前应观察塔身高度较高的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4.1.2 后塔让先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4.1.3 动塔让静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遇有运行时,在一塔机无回转、变幅等动作时,另一进行回转或变幅的塔机应对其进行避让。4.1.4 轻车让重车:在两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塔机。4.1.5 客塔让主塔:以不同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时,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4.1.6 1.6在前者优先:执行上列原则,当出现多项时,按排列顺序在前者优先。5、安全措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无论塔机的高度调整,还是塔机的回转限位,真正要求塔机能正常安全运行还得依靠人的指挥和操作,尤其是指挥起重工和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因此,为了保障现场多塔塔机的安全、有序运行,避免发生碰撞,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下操作规定:5. 塔机操作完毕后的安全规则6. 1.l所有作业人员(司机、信号指挥、司索等),必须进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要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作用原理以及操作方法。4.1.7 1.2司机熟悉机械工作原理,保养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5.1.3全体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当班期间必须在驾驶室值班,严禁酒后当班,严禁疲劳当班,严禁当班时间接打手机。5.1. 4起重机安装后必须进过运转试验并经调整方可使用。5.1 .5塔式起重机必须用可靠的接地,所有电器设备外壳都应与机体妥善连接,其接地线断面不小于25mm2,接地电阻不大于4。,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0.5。5. .6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应重新调节好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限位开关。6. 1.7塔式起重机一般准许工作气温为-20-+400C,风速低于6级。6.1. 8合上总闸后用试电笔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是否有漏电现象,确认安全后方可上梯子进入驾驶室。6.2. 9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润滑是否良好。5.1.10用空车运行的方法检查三个控制器的转动装置有无毛病,制动器是否灵敏,传动部分润滑油量是否充足,声音是否正常。5.1.1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起重机工作电压要求。5.1.12严禁人员乘坐或利用起重机升降。5.1.13塔机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并卸去吊钩上的吊索,大臂按顺风向停置。5.1.14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动频率,且要做到专机专用。5.1.15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和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5.1.16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的编号,待塔机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5.L17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与被吊物。塔机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须环顾周围相邻塔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5.1.18操作控制器时,首先从停止点(零位)转动到第一级,然后逐级增、减速度,禁止越级操作。5.1.19任何一个机构换向时,都应将控制器平盘指针先转到零位,并待运动停止后在转向另一个方向。5.1.20吊钩起升的最大高度应距离起重臂1米以上。5.1.21工作中休息和下班时,不得将起重吊物悬挂在空中。5.1.22驾驶室中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不得放置妨碍操作的物品。5.1.23起重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故隙,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设法放下其中物进行修理。起重机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处理,严禁带故障作业。5.1.24雷雨、暴雨、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使用,并将吊臂放在安全位置。5.1.25塔吊在起吊重物后应首先变换幅度,将重物回拉到靠近大臂根部适当位置后,在旋转大臂。5.1.26塔机起重臂、平衡臂端部、塔机最高处安装安全反光警示器(灯)。5.1.27施工现场应设能够满足塔机夜间施工的照明灯塔,亮度以塔机司机能够看清起重绳为准。5.1.28起重工作业前、中、交班时,必须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经司机全面检查,确认起重机已具备安全可靠使用条件,并做好保养作业和检查记录后,方可按指挥信号作业。司机操作时要集中精力,注意信号和作业场区,避免发生过卷和碰撞。起重机起落臂杆、行走、回转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由塔机指挥负责指挥和监护。5.1.29在吊运过程中,被吊物的高度要高于地面设备或其他物体1米以上,吊件下不得有人,不得将吊件从人头顶上运行吊运。当确认塔机各性能正常且塔吊作业幅度范围内无障碍物及人员滞留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工作是否都正常。5.1. 30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塔机司机,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规定,做到严谨自律,一丝不苟,禁止各行其是。5.1.31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亦应给以断续铃声或报警。5. 1.32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对违章指挥,司机有权拒绝执行。6. 1.33对严格限制塔臂回转角度的塔机,要采取塔臂回转限制措施。7. 1.34起重机在工作中,不容许任何人员上下爬梯,也不得检修和调整机件。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存在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司机。8. 1.35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滑轮,以防止发生事故。9. 1.36多台塔吊同时工作时,应保持两塔之间的安全距离,吊钩上所悬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5.2 塔机操作完毕后的安全规则5.2.1 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将吊钩起升至离起重臂23米处。5.2.2 所有控制器的手盘指针必须转至停止点(零位),切断总电源。5.2.3 驾驶室所有门窗关闭好,锁好。5.2.4 润滑油、棉纱头等易燃物品不易存放过多,以免引起火灾。5.2.5 2.5消防工具(绝缘把的剪刀、斧子等)要放在易取之处。5.2.6 2.6如发生电器失火,禁止用水灭火,须用干粉灭火器或其他不导电的东西灭火。5.2.7 2.7在六级以上大风或暴风雨时,须用用4根缆风绳,张拉塔身(驾驶室上方四角的耳环与地面锚环固定)。5.3 钢丝绳使用的注意事项5.3.1钢丝绳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断丝、腐蚀、磨损现象,起承载能力降低,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的数量超过10根时,就应当报废,钢丝绳表面腐蚀或磨损程度(以每根钢丝绳的直径计)达到35%时,钢丝绳就应当报废。5.3.2钢丝绳穿过滑轮时,滑轮槽的直径应比钢丝绳的直径大12.5mm,滑轮的直径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12倍,以减少钢丝绳的玩去应力,禁止使用论辩破损的滑轮。5.3.3应定期对钢丝绳加润滑油。5.3.4在使用中,如果股间有大量的油挤出,表明钢丝绳的荷载已相当大,这是必须勤加检查,以防发生事故。5.3.5钢丝绳上卡头要一顺排列,U形部分与绳头接触,夹头数量及夹头间距应根据GB/T5976-2006钢丝绳夹表Al和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表4.1.20及JGJ160-200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表6.1.8-2中钢丝绳公称直径确定。5.3.6钢丝绳上夹头必须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夹头螺栓拧紧一次,已保证街头牢固。5.3.7钢丝绳在起吊过程中,不容许缠绕打结,必须理顺后再起吊。5.3.8吊索街头采用编织接头时,各股钢丝相互交叉搭接的长度不小于2d(吊索直径),接头处必须砸紧。5.3.9吊索应按与所吊物品重量选用,起吊物品重量不能超过吊索容许拉力。5.4认真做好交接记录和相关记录塔机在作业前要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运转记录、检查维修保养记录、日常安全检查记录,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交班司机和接班司机必须当面交接,严禁交班司机和接班司机不接头或经他人转告交办。在作业前必须经下列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开始作业:.5.4.1接通电源前,各控制手柄应处于零位。5.4.2检查机械传动减速机的润滑油量。检查制动器、各工作机构是否灵敏可靠,吊钩及各部滑轮导绳轮应转动灵活,各部钢丝绳应完好,断丝在允许范围内。5. 4.3检查三限位是否可靠。5.5严格执行“十不吊”5. 5.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6. 5.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不吊;7. 5.3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8. 5.4吊车吊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9. 5.5歪拉、斜吊不吊;10. 5.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不吊;11. .7氧气瓶、乙焕发生器等危险物品无安全措施不吊;12. 5.8带棱角、刃口物件未垫好(防止钢丝绳磨断)不吊;13. .9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拨、不吊;14. .10非起重指挥人员指挥时不吊。五、应急预案1、应急组织机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2、应急救援职责2.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2)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3)检查督促做好塔吊施工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5)向公司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公司相关部门人员负责向自治区和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2救援专业组分工(1)应急救援组: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应急援救组是塔吊公司本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本预案的编制、修改与演练的实施;警情判断,判别事故响应级别。(2)后勤保障组: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3)治安保卫组: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4)技术分析组:由技术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技术部经理。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5)善后处理组:由综合办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综合办主任。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3、应急演练项目安全部应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负责组织全项目部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紧急事故应急救援的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4、应急处理流程4.1 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4.2 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求援。5、应急处理方法5.1 指挥与控制:5.1.1 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救援领导小组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5.1.2 1.2首先抢救组和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组织实施。5.1.3 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5.1.4 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5.1.5 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5.1.6 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5.1.7 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和分包单位现场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5.1.8 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6、应急救援电话及路线6.1 指挥部应急救援电话项目指挥部应急电话:移动电话号码:6.2 应急救援医疗电话急救电话:120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电话:0731-586690386.3应急救援路线图六、附图1、施工总平布置图(塔吊平面位置关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