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探析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docx

    • 资源ID:1136659       资源大小:19.7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探析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docx

    探析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成都民俗园林论文摘要:本文以成都古典园林为例,分析了城市民风民俗文化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从民风民俗在城市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城市民风民俗文化对于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园林的文化内涵有着较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自然与人工物质的结合产物,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它是中国人把自然人化和把人自然化的艺术方式,这也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文化内涵。因此,除了经济、地理自然环境等物质层面的因素以外,对园林文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精神层面。本文拟从成都和扬州园林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两座城市精神层面中的民风民俗文化为主,分析它们对各自城市古典园林所产生的影响。从民俗的集合来看,它本身形成了一个文化系统,与宫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三驾齐驱,互相矛盾、影响、渗透,推动着社会文化向前发展。而民间风景园林景观,实际上就是这个文化系统的外化。1成都的园林概况成都在历史上有数次城市发展的高峰期,经济、文化发达,地理条件优越,加之多年来,成都始终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唐宋时有“扬一益二”的称谓,因此园林发展所需要的各项条件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也使园林文化的发展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成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景观特色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成都园林在其园林发展过程中是中国园林重要的一个分支。园林学者刘天华认为:我国园林按地区分类,有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成都园林则是蜀中园林最典型的代表。无论是建筑、山水、花木植物,还是园林中众多的人文景观、楹联匾额,成都的园林都有着中国传统园林所共有的特征,也体现着本土风貌。园林风格既有北方园林空间开阔,布局严谨,气势宏伟的特点,又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灵活多变,风光明媚的优势,融南北园林特色于一身,并具有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在中国的城市园林中可谓独树一帜。直至今天,城市园林仍然是成都最主要的城市景观和旅游景点,可以看出园林在成都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成都的民俗文化成都地区“秦豳同咏,故有夏声”,在中国的文化区域的分类中属于巴蜀文化区,其中成都是蜀文化区的中心城市。自秦以后,一直都是关中腹地后方,民俗大体与中原相同。由于成都是一座以农业、手工业以及农副产品贸易为主的城市,所以民俗受农业传统思维的影响,乡土气息浓厚,民众的性格淳朴,审美情趣崇尚自然、古朴典雅,粗犷大方,这种民俗风气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审美观。成都当地民居的风格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建筑布局自由敞朗,还有许多布局注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二是建筑造型轻巧,多青瓦屋面,外墙用竹编白粉墙体;三是色彩淡雅,成都四季常青,自然色彩丰富,因此建筑色彩就较为朴素。此外,成都民俗特色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喜好在园林举办的游乐活动。记载宋代成都民间游乐风俗的著作岁华纪丽谱中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这是因为成都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民众与世无争,生活悠闲,到了唐宋时期,成都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当时的成都“列肆云罗,珠贝萤煌于三市;居人栉比,尤豪繁盛于五陵。俗尚嬉游,家多宴乐。犬子扬雄之故里,文翁石室以犹存,所以时有才名,好藏文籍。劝分务橘,俗久返于淳和;说礼敦诗,门竟成于邻鲁。既富且庶,役寡赋轻,古为奥区,今尤壮观。”城市的繁荣造成了当时社会游乐风气的盛行,从正月元旦开始直到冬至,各种节庆游赏活动连续不断,当地“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而上元节的灯会、二月踏青节和四月浣花日百花潭游江、三月三日游览学射山和泛舟万岁池等也都是当时全民同乐的传统习俗。这种乐观向上、享受生活、好吃好玩的生活方式,古往今来,成都人概莫能外。3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成都的民俗文化中通过民间审美观、民居风格和民众游赏风俗传统这三个方面在成都的园林中得到非常直接的体现。3.1 民间审美观一般来说,园林的主人不可能是普通民众,造园的整体思路和要求必然出于园主或造园者的自身需要来考虑,成都的园林主人多为平民类,即与政治关系并不紧密的退休官僚、士大夫等,由于成都与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园林主人对皇家官府并没有多少迎合奉承的需要。除此之外,即使园林主人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较高,但他的生活背景和环境也始终无法完全脱离当地的民风风俗,或者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如成都本土的质朴民俗与成都园林的朴素风格。因此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园林主人和建筑师建造园林时,从园林的整体风格到局部装饰风格,都不可避免地会从基本的民间审美角度去考虑如何打造园林的风格特色,所以成都园林简朴淡雅的风格与当地民间审美观颇为相似。3.2 民居的建筑风格在我国传统建筑中,住宅是各类建筑构成与形象表现的一种原型。无论是庙宇、祠堂、庄园、宅第、城镇,其格局都基本遵循了住宅的范型,通过轴线而渐次延伸展开,等级秩序分明。传统住宅及居住环境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和百姓的精神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成都园林建筑的庄重典雅,不好奢侈,体量不大,色彩淡雅,建筑外檐多层次的装饰手法都深受成都当地民居建筑的特色影响,因此也创造出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的园林环境。成都园林因在使用功能上多属纪念名人性的公园,且看重与自然风景尤其是水景的结合,无须考虑园主的生活方便与否,所以多分布在当时的城郊一带。由成都民居与园林的关系,可知在建筑和布局上园林受民居的影响比较深远。说到底,园林只是为园居者全部生活艺术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条件,离开了园居者的生活,它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外壳。3.3 民间的游赏风俗唐宋两朝由于成都经济的发展,使得游乐渐成气候,后来更成习俗,加上地方行政长官的倡导,以浣花溪、大慈寺为代表的一些园林成为了新兴的商业区及游玩区。由于民众喜好游乐,加之成都园林的历史名人纪念性意义较强,相关的民俗活动众多,如都江堰的放水节、人日游草堂、踏青节的游江等,因此园林作为官民同乐的主要场地,在风格布局上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度,在景观的设置上也尽量以自然景色为主,所以成都园林的地势和园内的景点设计使得园林对周围的环境呈开放性和半开放性,如在桂湖的古城墙上以及古城墙上所建的观稼亭上可以登高一望川西平原的田畴风烟;杜甫草堂前的浣花溪就是行船、捕鱼、耕作的一派田园野渡风光。总的来说,成都民众的休闲娱乐喜好一直推动着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发展。4结论成都作为蜀文化的代表城市,其城市民俗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园林属于政府或者私人而不是大多数民众所有,但是园林的规划和建造却离不开园林所在城市民俗文化的特性,它对园林的风格特色、布局和景观设置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成都传统民风民俗对其城市园林文化影响的研究,可以看到成都的城市园林在总体的风格特色、意境的塑造、整体和局部的布局、景观的设置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都传统民俗的深刻影响;而传统的城市民俗又因为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得到了体现和传承。参考文献1金柏苓.理解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03,(04):51.2沈福煦.风景园林徜徉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128.3刘天华.华夏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0.4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427-439.5常噱.华阳国志卷3蜀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6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57.7袁镜身.成都建筑、园林的特色J.建筑与建设,2000(10):39-40.8费著.岁华纪丽谱,蜀中广记卷5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9刘锡.至道圣德颂,全蜀艺文志卷4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0杨慎.升庵集卷70成都十二月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注意事项

    本文(探析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