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教育论文:分数计算教学问题探讨.docx

    • 资源ID:113787       资源大小:15.5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论文:分数计算教学问题探讨.docx

    教育论文:分数计算教学问题探讨摘要分数四则运算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性质和定律一脉相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分数更难。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不断降低对学生学习分数计算的要求下,应把握好“尺度”,有效实施分数计算教学。关键词分数;计算教学;尺度一、一道多解的分数计算题引发的尺度讨论笔者偶然读到把握分数计算教学的“度”一文,文章围绕”这道分数测试题展开讨论。作者认为,新课程标准对分数计算的教学要求已经大大降低,仅要求“能正确计算简单分数(不含带分数)的独立四则运算以及混合运算(一般不得超过三步按照这一标准和尺度,上述题目超纲,作者呼吁广大教师在教学分数计算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分数计算教学时要把握好“尺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尺度”具体是什么?评判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一道测试题,笔者认为没有超纲超标,它是一道多功能的考题,不但能考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学生对分数运算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更能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学生解答这道题大多算括号里的加法。常见解法如下。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解法如下。部分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错用了乘法分配律,学生只要稍加检查,分析得数,很快就会发现错误。因为故而稍加推理,就会发现,6与120悬殊太大,因此这个得数必然失实。综上所述,这道题对于训练学生的运算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益处多多。二、与中学分数计算题的衔接与冲突一位中学高级教师曾与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她:近年来小学毕业生的运算能力每况愈下。我:不妨直说。她:许多学生连都算错。我:这很正常,因为“课标”已经取消这些内容了。她:还有像8÷x=此类的方程,学生也束手无策。我:"课标”也删除了相关教学要求,给出的解释是原来的四则运算性质与等式性质相矛盾。她:这怎么会呢?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们用学步车,上小学后骑自行车,长大后骑摩托车,宽裕了开汽车,从来都未见有什么矛盾。我:她:削减了计算教学的课时和课程,省出的时间又用来干吗?我:增加了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会解决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鸡兔同笼问题和服装搭配问题。她(略显吃惊):鸡兔同笼问题应该是初中才有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搭配问题应该是高中才学的排列组合问题。这么高难度的问题,他们怎么掌握呢?我:鸡兔同笼问题普遍使用假设法和推理法,穿搭问题普遍使用列举法,一个个枚举。她:那任何整数问题都可以进行无穷列举,这是最没有思维含量和技术含量的方法,只是解决问题,并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多大帮助。我平心而论,这位专家所言或许有失偏颇,但是只要翻开初一上册的数学课本,就会觉得她的话不无道理。以沪科版初一上册的数学课本为例:第34页例题:第37页练习:12+4X(3-10)÷5o第53页练习这些习题无一例外都涉及了小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而且步骤繁多,括号“套”括号。回过头来看看小学课本,比如苏教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章,课本安排了2课时,第1课时要将四则运算的算序、运算定律以及简算规则做一次系统复习,而“分数加减法”是上学期所学内容,早已是明日黄花,很多学生都把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混淆不清,张冠李戴,更遑论加了里三层、外三层括号的四则运算,因此学生计算时漏洞百出。三、创造新题型,弥补课标与教材不足笔者认为,在目前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统领”下,教师从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握好分数计算教学的“尺度”,是头等大事。首先,把课程标准兜底的目标不折不扣贯彻到底;其次要创造一些内容弥补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不足。譬如,增设整数和分数加减法计算,如,不妨提示学生将5改成;也可把改为,再与5相加得同样提醒学生把5改写成。在增加这些内容后,学生在遇到化简比、求比值时就可运用小数与分数形式的比例化简和求比值。四则混合运算,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规范意识,严格按照顺序计算,同时要指导书写格式,书写步骤既不能太烦琐,也不能太简略,通常解决一个算符,书写一步算式。同时要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习惯,将混合运算知识的价值最大化。总之,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时,不能亦步亦趋,照搬照套。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重中之重,实际上只要计算教学扎实推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培养和长足进步,不一定非要煞费苦心去课外资料中收集难题、偏题、怪题。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论文:分数计算教学问题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