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五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docx
专题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并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判断,更是面对激烈国际竞争引领未来的历史选择。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要讲究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紧紧牵住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这个“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优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印发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总体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乐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大中专院校为国家输送上亿名毕业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从国内看,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实施,对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发展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技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更为激烈,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人才培养结构和学习者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重塑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握教育既是民生、又是国计的重要属性,系统谋划、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一)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也为教育系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方向任务、提供了依据保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全面落实法律规定,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颁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必修课和核心课题。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取得了积极成效。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总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经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特点,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系统规定。下一步,要在既有工作基础上,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教育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全面掌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切实履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定职责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在校生2.93亿人。青少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群体,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要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的起点,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把法律规定转化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坚持思政课主阵地和融入教学全过程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这门课办好、讲好。要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深化理论诠释,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要强调实践育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强情感认同,实现同频共振,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坚持知识传授和文化浸润相结合。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门讲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国家象征和标志、宪法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其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着力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挖掘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为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情感培育和规范行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培育和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让他们立志成长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牢牢守住底线和红线,自觉抵制爱国主义教育法所禁止的行为。对损害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要及时依法予以制止和惩戒,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3,充分用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保障措施,推动凝聚多方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创造学校教育小环境,又要营造社会大氛围。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练好''内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又要借好“外力”,充分用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的支持保障措施,加强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夯实爱国主义教育之“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发挥学校与家庭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指导家长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凝聚爱国主义教育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依法统筹协,调、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大力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供给,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用好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优秀课外读物、动漫、音视频产品等,创新方式、凝聚力量,推动构建社会大课堂,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丰富性、针对性。推动学习宣传阐释,营造爱国主义教育之“势”。要以学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契机,组织开展全系统贯通式的专题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总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照法律查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推动形成依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支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广泛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着力点1.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贯彻落实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一方面,这一论断对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问题作出了本质性的规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另一方面,这一论断蕴含着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强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全面领导直接关系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方向和最终成败,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度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聚焦核心功能强化教育强国顶层设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教育强国,既与实现人的现代化直接相关,又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现代化紧密相连;推进教育现代化,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实现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立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充分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对建设教育强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综合考量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对接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教育强国制定的总体目标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绘就的宏伟蓝图进行系统规划、精密部署和超前布局:必须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安排,聚焦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性问题及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建强涵盖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机制等顶层设计,在总体规划、系统推进的基础上分区展开、分步细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3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围绕重要任务建设好而质量教育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高质量教育,这是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内在要求和生动体现。另一方面,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支撑系统,能够通过高效传承、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工具革新,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面向全体人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富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强化高等教育龙头竞争力,保障和完善特殊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服务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要素科学谋划,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必须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与高水平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立足我国人才缺口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健全多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有效助推高质量发展。4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由“大”到“强”的强劲动力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我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要运行好、发展好这样庞大而复杂的教育事业,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必须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协同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打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教育综合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紧跟时代前沿,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好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平台和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充分适应数字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必须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在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推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供强劲动力和旺盛活力。(三)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在2023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代表,勉励大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蹿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再到寄语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出新要求,为培养造就适应教育强国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要在教育强国战略中舞好龙头、担好重任,必须深刻理解并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始终,着力塑造一支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全面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支撑。1.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立德树人之“魂”从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到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再到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不断具体、明晰、丰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铸牢立德树人之“魂”,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指导教师行动,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思用贯通滋养初心,以知信行合一践行使命,把坚定的政治信仰展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突出价值导向。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力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在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使之内化为一种共同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三是厚植教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引导广大教师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矢志追求,坚定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想与抱负;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办学方针,在守正创新中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呕心沥血传道授业、至诚至真立德树人。2 .陶冶道德情操,夯实立德树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陶冶道德情操,不断夯实立德树人之“基”,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完善制度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聘期考核、项目申报、教学评价等工作的首要要求,立好导向标、用好指挥棒,不断完善融教育、激励、考核、监督、惩处于一体的制度体系,持续优化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教师道德情操养成机制,通过条件前置、刚性约束、监督延伸、奖惩结合,着力锻造德才兼备、德能相济、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其次是强化师德实践。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坚持“以德为先”,系统化、常态化、机制化加强师德养成教育,增强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立德与修身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在三尺讲台的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建立健全教师参加送教下乡、送课入企、公益讲座、社会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恪守职业精神、培塑优良师德。最后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广泛开展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育人楷模、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选树优秀教师,彰显榜样力量,形成示范引领,激励“赶学比超”。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元传播载体,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传递师德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师。3 .涵养扎实学识,稳固立德树人之“本”教育家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决定了富校必须多措并举,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涵养扎实学识,不断稳固立德树人之“本”。优化培养体系,大力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有效构建“校本培训1+专业送培+国外研修”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切实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本领进行系统赋能,使之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完善评价体系,坚持将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围绕师德师风、专业水平、教学实绩、育人成效等教师职业行为与责任担当中的核心要素制定导向鲜明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回归初心、聚焦主业、潜心教学、矢志育人。健全支持体系,优化相关政策与机制,打通教师学术进修、在职教育、学历提升、职级晋升的平台与通道,拓展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加大对教师教学创新、改革实践、成果产出的支持力度,促进教师教研并进、科教融汇。4 .勤修仁爱之心,深植立德树人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坚持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培养博大爱心,学会从内心深处关爱、理解、尊重和宽容学生,把真情、真心、真爱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让每一位学生以爱为帆,以梦为桨,舟行潮头,搏击学海。学会换位思考,注重用“学生的心灵”去感悟,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用“学生的兴趣”去实践,站在学生视角思考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始终做到心中有责、肩上担责、手头尽责,悉心从教、精心育人、用心治学,以对学生的深爱诠释对教育的挚爱,以对教育的挚爱彰显对国家的热爱。二、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基础研究相关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把握加强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根基。(一)深刻把握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实坚实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均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突破之上。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与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标志是电力的应用,这是电磁理论突破引发的成果。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基础研究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进而会引起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基础研究是根本的源动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要素增长的驱动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增动力、调结构、转方式的贡献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坚持需求导向,组织高水平的科学家、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专家,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基础研究,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强国基石,高水平的原始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纳米材料等基础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但我国科技工作仍面临诸如芯片、高温空间发动机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跟不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强多学科融合的基础研究,统筹部署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努力建设科技强国。(二)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努力拼搏奋斗,我国的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智能造”“中国芯”“未来车”“数据港”等技术加快发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时代10余年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深刻阐明了加强基础研究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后劲、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极端重要性,指引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注重基础研究,加大科技基础建设,聚焦原始创新能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自立自强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新时代10余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历史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建设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等。我们必须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领域的投入,筑牢国家科技基础,抢占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要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新时代10余年来,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我国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三)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基础研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六项工作,为新时代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科研链条的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其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首先,要有前瞻眼光。要善于“高处”想好问题,“低处”找准问题,超前布局变革性的新技术,及早谋划、有的放矢。其次,要有战略思维。针对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从产业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凝练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加强底层技术攻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最后,要有系统观念。基础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形成良性系统循环。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首先,健全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基础研究是公益性事业,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主体。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捐赠、设立科学基金等多元化投入。其次,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制。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管理和国内外同行评议,针对基础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经费拨发、日常管理、评判考核等方面形成与应用型学科有所区别的支持模式。再次,构筑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基础研究重点跨越的重要条件。支持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构建分工明确、定位合理、优势互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首先,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独立责任主体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机制,支持其围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发挥其引领作用。其次,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和前沿科学中心。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骨干力量,差异化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的定位与布局。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吸引国内外一流基础学科和前沿科技人才进行合作交流,打造开放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学科和前沿科技高地。再次,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方向,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学,超前建设科学数据中心,搭建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完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作用。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学术研讨、共同攻关等多种方式,强化不同类型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的协同。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首先,打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其次,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政策。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之间的差异性,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由于基础研究普遍周期较长,解决基础科学问题需要花大力气、找好方法、不断试错,要完善对其长周期支持政策。再次,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源源不断地培育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但竞争中也蕴含合作机会。在加强基础研究内部支持的同时,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首先,实施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战略。聚焦全球性挑战,布局新兴前沿领域,整合全球智力资源,推进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打造优势领域“长板”,补上薄弱领域“短板”。其次,建立深层次基础研究合作机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倡导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和引导国内和外籍科学家参与研究和任职。办好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平台。引导促进民间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吸引国际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为我国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加大基础研究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提升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鼓励我国科学家主动“走出去”,积极参加全球各类基础研究学术团体。积极参与筹备基础研究领域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主动设置前沿议题,逐渐增强我国在基础研究中的话语权。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的基础性社会生态环境。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我国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西迁精神、探月精神等,共同塑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强化社会科普责任,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构建新时代大科普发展格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科技成就的活动,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其次,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领域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传统和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再次,强化科学教育。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