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市建设.docx
-
资源ID:1142284
资源大小:18.6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市建设.docx
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同志们: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科教兴国战略的第一条,重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2023年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深远意义,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深刻指明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重点任务和根本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意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个人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不是由人们随意设计、随意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社会生活条件,主要是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着眼于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自觉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之义和不懈追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教育领域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为了人民办好教育、依靠人民办强教育、让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决心和信心,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首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基本教育的期望,这是人民最基本的教育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都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最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多元教育需求,满足所有人的各种不同需要,能够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推动教育的本质回归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成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培养人才,依靠人民办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这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时代要建设教育强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建设教育强市是服务XX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J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教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必须把教育事业置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造福人民为目标,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惠及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抓好“双一流”“双特色”高校建设,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办好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靠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全面带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教育强市是发扬XX教育特色优势的迫切需求。教育强市建设,XX先天优势明显。新时代十年来,我市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优势明显、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市一大强项,“985”和“211”高校录取率分别排在全省第4位和第6位。全市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形成人才加速回归的态势。在全省教育迅速发展、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冲刺时期,迫切要求我市的教育工作持续继承传统、发扬优势、创新特色,确保XX教育在全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三、以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强市建设坚持高位推动,落实优先发展,持续提升教育的引领能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要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师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努力培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把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三者一体统筹推进。应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促进人的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要努力通过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坚持人民立场,促进教育公平,持续提升教育的供给能力。我市基础教育有较好的基础,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要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各层次基础教育和各类别办学模式,继续推动多样化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统筹各区域教育资源,围绕“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开展学位供需动态监测,规范义务教育入学秩序。鼓励城市(县城)义务教育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发展,逐步实现校舍、师资、设备均衡配置。立足市情特色,提高质量效能,持续提升教育的服务能力。当前,XX振兴发展急需各方面人才,归根结底要靠教育。要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匹配,坚持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面向前沿、对标产业、调整专业、按需施教,及时关注产业需求,不断引领全市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深度对接,不断探索各式各样的科创联盟、孵化平台、转化中心,让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就地转化,第一时间抢占市场位置。推动教育链与社会服务链深度结合,把学校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城乡社区,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志愿服务,让学生在为民服务中受教育、受锻炼、增才干、长本领。努力攻坚克难,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提升教育的治理能力。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岗位管理、进人用人、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结合数字XX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着力扩大教育领域开放,坚持开门办教育,让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尽可能为我所用,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区域教育中心。坚持重点突破,汇聚发展合力,持续提升教育的保障能力。要充分发扬重教兴教的优良传统,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政策措施倾斜到位、精兵强将充实到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市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经费支撑,稳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紧密合作、同向发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把XX的教育办得更好。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