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研究(国家开放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适用).docx
-
资源ID:1142488
资源大小:33.1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研究(国家开放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适用).docx
毕业论文标题: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研究(国家开放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适用)学院学号姓名张元方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年月日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特点与各种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验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我们系统地分析了儿童在这一关键成长阶段对生命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结果揭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生命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又凸显了阶段性特征。我们发现,儿童生命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其自身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庭教育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对生命的理解逐渐从直观具体的生物现象,拓展到更为抽象复杂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一转变过程不仅标志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也反映了他们情感和社会性的成熟。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教育者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和引导。通过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养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积极态度,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也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助力每一个孩子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关键词:儿童发展;生命概念;认知发展;学前教育目录一、引言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二)研究目的与问题1(三)研究方法与框架1二、儿童生命概念的理论基础2(一)生命概念的定义与内涵2(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生命概念的形成2(三)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三、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现状3()不同年龄段儿童生命概念的表现特征3(二)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性特点3(三)儿童生命概念发展中的个体差异3四、影响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因素分析4(")认知因素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4(二)生活经验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4(三)家庭教育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4五、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5()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5(二)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5(三)实验结果的讨论与解释5六、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6()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制定生命教育目标6(二)创设有利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教育环境6(三)家园合作共同推进生命教育6七、结论与展望7(一)研究结论与贡献7(二)研究不足与局限7(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7参考文献8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起点,承担着培养儿童基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多重任务。其中,生命概念作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儿童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关于3-6岁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交织影响下的综合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生命概念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实践上,通过揭示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本研究能够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加科学地制定教育策略,促进儿童生命概念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儿童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生命概念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系统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因素的综合考量上。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3-6岁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具体特点是什么?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生命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又是如何共同作用于儿童生命概念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揭示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影响因素,从而为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指导。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三)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采用综合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深入探讨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儿童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数据,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实验观察法记录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对生命概念的表达和理解,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并得出研究结论。在研究框架上,本研究遵循“提出问题一一文献综述一一研究设计一一数据收集与分析一一结论与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科学设计研究方法,严谨收集和分析数据,最终得出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整个研究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辅助,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二、儿童生命概念的理论基础(一)生命概念的定义与内涵生命概念,作为一个深邃而又广泛的议题,涉及到个体对生命本质、生命现象以及生命价值的根本理解和认知。它不仅仅是对生物体存在的一种简单描述,更包含了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生命关系以及生命意义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思考。对于儿童来说,生命概念是他们初步接触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儿童对生命概念的理解逐渐从表面的生物特征,深入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来源,探索生命的成长与变化,理解生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关系,甚至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初步的感悟。生命概念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的范畴,更融入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思考。它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既包含了生命的物质层面,也涉及到了生命的精神层面。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帮助儿童建立正确、全面的生命概念,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生命概念的形成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研究和解释儿童如何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的学说。在这一理论中,生命概念的形成被视为一个渐进的、阶段性的过程。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都强调了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构建起对生命的理解。在儿童的早期阶段,他们通过感官体验来探索世界,对生命的认知停留在具体的、直观的生物特征上。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用符号来表征事物,对生命的理解也逐渐扩展到生命的属性、功能以及生命之间的关系。到了学前阶段,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生命的生长、变化以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儿童生命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建构性的过程,它受到儿童自身认知能力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生命概念形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制定教育策略,促进儿童生命概念的健康发展。(三)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作为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承担着为儿童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在这一阶段,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建立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和珍视,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教育,儿童可以更早地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生命教育也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在学前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还能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多元生命。学前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不仅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教育者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为儿童创设有利于生命概念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的生命教育体验,让儿童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学会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三、3-6岁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现状(一)不同年龄段儿童生命概念的表现特征儿童对生命概念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3-4岁阶段,儿童对生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具体的生物现象上,他们可能会被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所吸引,但难以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到了4-5岁,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生命过程的好奇,他们可能会问关于生命起源和死亡的问题,对生命的探索欲望增强。进入5-6岁,儿童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生命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表达生命概念时也存在差异。年幼的儿童可能通过绘画、游戏等直观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则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生命现象和表达生命情感。这些表现特征不仅反映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也揭示了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促进儿童生命概念的全面发展。(二)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幼儿期,儿童对生命的认知主要基于直观感受和具体经验,他们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等,初步形成对生命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进入学前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开始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概括。儿童对生命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生物特征,而是开始探索生命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他们可能会对生命的起源、成长、衰老和死亡等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解释这些现象。到了学龄初期,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能够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和推理来理解生命现象。儿童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他们不仅能够解释生命的生物学特征,还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生命意识,能够更加自主地探索和思考生命的问题。(三)儿童生命概念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生命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速度。这种个体差异可能源于儿童自身的遗传因素、生理特点,或是他们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儿童可能由于家庭环境或早期教育中对生命概念的频繁提及,很早就能对生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他们可能更早地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也更为明显。而另一些儿童,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在生命概念的发展上稍显迟缓。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才能逐渐建立起对生命的全面认知。儿童的生命概念发展还可能受到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对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现象特别感兴趣,而另一些儿童则可能更关注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些不同的兴趣和关注点,也会使儿童在生命概念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方向。四、影响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因素分析(一)认知因素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认知因素在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等,都直接影响他们对生命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他们能够专注于某一事物或现象时,才能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在生命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儿童需要通过对生物体的生长、变化以及生命现象的观察,来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性对于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至关重要。记忆力和想象力也是影响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需要通过记忆来保持对生命现象的印象和理解,而想象力则可以帮助他们将已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通过想象,儿童可以在头脑中模拟生命现象,进一步加深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二)生活经验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生活经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与发展。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逐渐构建起对生命的独特认知。在家庭中,儿童与家人的互动、照顾动植物等经历,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变化。例如,喂养宠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培养了儿童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对生命的成长和依赖有了直观的认识。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儿童通过参与各种与生命相关的活动,如种植、养殖、观察自然等,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生命体验。这些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观察、探索和思考生命现象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三)家庭教育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它不仅关乎儿童的情感与性格塑造,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与发展。在生命的初期,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家庭。家长的言传身教、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都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种子。当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儿童便会逐渐学会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活动也是促进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引导儿童参与种植、养殖等生命体验活动,让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与变化,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五、实睑研究与结果分析(一)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在实验设计阶段,我们精心挑选了3-6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以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收集数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儿童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基本情况。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验观察,记录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对生命概念的表达和理解。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运用了生动有趣的生物实验和互动游戏,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们也注重与儿童的互动和沟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实验任务。最终,我们成功收集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整个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研究能力,也为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我们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二)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经过精心的实验设计与严谨的实施过程,我们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数据统计阶段,我们采用了专业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编码。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我们计算了各年龄段儿童在生命概念理解上的平均分、标准差等指标,初步揭示了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分布情况。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们运用了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深入探究了儿童生命概念发展与认知因素、生活经验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认知因素、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均对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认知因素是基础,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则是重要的促进因素。(三)实验结果的讨论与解释经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重要发现。在讨论实验结果时,我们认为儿童的生命概念形成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认知发展、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扮演了关键角色。认知发展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了儿童对生命概念理解的深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从简单的直观感知过渡到更加抽象和逻辑的思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特征。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儿童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变化和互动,这些经验有助于他们构建更加生动和真实的生命概念。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摇篮,其影响不容忽视。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儿童对生命的初始认知,这种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六、学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一)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制定生命教育目标儿童的生命教育应当与其身心发展阶段紧密结合,以确保教育内容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对于幼儿期的儿童,生命教育的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他们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简单的游戏和活动,让儿童初步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并学会关爱和保护身边的动植物。进入学龄前阶段,儿童开始具备更加复杂的认知能力,此时的生命教育目标可以提升到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和变化规律。通过种植植物、观察昆虫等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在这个阶段,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当着重于引导儿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生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儿童对生命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生命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创设有利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教育环境为了促进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我们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探索性和支持性的教育环境。这样的环境应当充满生命的元素,让儿童能够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力量。我们可以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角落设置小型生态园,种植各种植物,饲养小动物,让儿童有机会亲手照料它们,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这样的实践体验能够让儿童更加直观地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教育环境中应该提供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如图书、视频、实物等,让儿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生命主题的讨论活动,引导儿童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教育环境还应当营造一个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关爱每一个生命,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会自然地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三)家园合作共同推进生命教育家庭是儿童最初接触生命的地方,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儿童对生命的认知。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儿童的生命教育中来,与儿童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向儿童传递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导他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学校则是儿童接受系统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儿童提供全面、系统的生命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如组织亲子活动、家长讲座等,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生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家园合作共同推进生命教育,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所都接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还可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七、结论与展望(一)研究结论与贡献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关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重要结论。研究发现,儿童生命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受多元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认知发展、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单一认知,强调了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我们验证了家庭教育、生活经验等因素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深刻影响,这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加全面地理解儿童的生命观,进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还为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思路。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从儿童的实际出发,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生命概念的全面、健康发展。(二)研究不足与局限任何研究都有其不足之处和局限性,本次关于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研究也不例外。在样本选择上,我们主要聚焦于3-6岁的儿童,这可能使得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生命概念的发展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拓展到更广泛的年龄范围。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主要依赖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也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教师的回答可能带有一定的偏见或期望。本研究主要关注了认知因素、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但可能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如社会文化环境、儿童个性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对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上,我们的理解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命概念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能随着儿童的成长和认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基于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我们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建议未来的研究在样本选择上更加广泛和多元,不仅关注3-6岁的儿童,还可以拓展到其他年龄段,以更全面地揭示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全貌和阶段性特征。在数据收集方法上,可以尝试结合更多的客观指标和量化工具,如标准化测试、生物标志物等,以提高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儿童个性等因素对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影响,以揭示更多潜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我们期望未来的研究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现有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指导,为儿童生命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 .成新月,杨彦捷.儿童画里的生命概念:基于5-6岁儿童生命主题绘画的探析UL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9):26-35.2 .樊豫争.5-6岁儿童的生命观及其教育启示研究D.喀什大学,2022.3 .凌冬梅,杜雯,张一民.大肌肉发展量表在3-6岁学龄前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一墙报交流(体育统计分会).北京体育大学;,2022:3.4 .朱真.3-6岁学前儿童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特征及其相关关系D.首都体育学院,2021.5 .孙颖,葛明贵,宣宾.56岁儿童汉语句法启动中的生命度效应J.中国校医,2020,34(09):651-654+688.6 .王玉丽.亲子依恋下的3-6岁头胎儿童对二胎的接纳情绪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01):45.7 .吴梦.3-6岁小童泳衣蓝牙呼吸监测报警系统研发D.西安工程大学,2019.8 .石建伟,谢翌.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幼儿教育,2016,(27):39-44.9 .李明坤.3-6岁城市幼儿家庭户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M.河北大学,2016.10 .孙贞贞.3-6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对其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5.IL殷瑞,李璐.咸宁市3-6岁单纯性肥胖幼儿体质健康现状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140-143.12.何新春.06岁儿童生命监测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5,(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