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_T 6848-2023 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docx
-
资源ID:1143223
资源大小:81.62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SY_T 6848-2023 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docx
ICS 75.020CCS P 72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8482023代替SY/T68482012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fordesignofundergroundgasstorage2023-11-26 实施2023-05-26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fordesignofundergroundgasstorageSY/T68482023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23年11月26日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北京国家能源局公告2023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等310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SeismicDesignofHydropowerProjects)等19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附件:能源行业标准目录(节选)国家能源局2023年5月26日附件能源行业标准目录(节选)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67SY/T00692023原油稳定设计规范SY/T00692008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68SY/T00712023油气集输管道组成件选用规范SY/T00712010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69SY/T00762023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00762008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0SY/T00812023原油热化学沉降脱水设计规范SY/T00812010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1SY/T05232023汕HI水处理过滤器SY/T05232008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2SY/T06102023地下水封洞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06102008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73SY/T4113.102023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冲击强度测试SY/T00671999SY/T00402013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4SY/T4113.112023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第11部分:漏点检测SY/T00631999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5SY/T4113.122023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耐水浸泡SY/T00642000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6SY/T41252023钢质管道焊接规程SY/T41252013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7SY/T53332023钻井工程设计规范SY/T53332012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8SY/T5374.22023固井作业规程第2部分:特殊固井SY/T5374.22006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79SY/T54122023下套管作业规程SY/T54122016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80SY/T55852023地震勘探电缆SY/T55852014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1SY/T63742023油气田生产系统经济运行规范机械采油系统SY/T63742016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2SY/T68042023海洋平台钻机设施布置要求SY/T68042010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3SY/T68412023电法勘探时频电磁仪SY/T68412011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4SY/T68482023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SY/T68482012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5SY/T69662023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Y/T69662013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6SY/T69672023油气管道数字化系统设计规范SY/T69672013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87SY/T70222023油气输送管道工程顶管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SY/T70222014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8SY/T70232023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盾构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SY/T70232014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89SY/T73192023气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SY/T73192016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0SY/T7675.12023注入气一地层流体相态物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注气膨胀实验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1SY/T7676202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全自动超声检测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2SY/T76772023湿陷性黄土地区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3SY/T76782023二氧化碳驱油田站内工艺管道施工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94SY/T76792023二氧化碳驱油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5SY/T76802023石油类污染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与修复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6SY/T76812023油气田生产系统经济运行规范注汽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7SY/T76822023高含水油泥脱水干化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8SY/T76832023液化天然气带压密封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299SY/T76842023大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检测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0SY/T76852023陆地节点地震仪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301SY/T76862023储气库库存评价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2SY/T76872023气藏型储气库动态分析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3SY/T76882023气藏型储气库老井封堵技术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4SY/T76892023盐穴储气库腔体设计技术要求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5SY/T76902023盐穴储气库造腔工程技术要求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6SY/T76912023盐穴型储气库地面工程设计规范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7SY/T76922023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海洋钻井隔水管检验、修理与再制造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308SY/T76932023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防喷器胶芯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09SY/T76942023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的修理和再制造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310SY/T76952023石油工业标准化文件的俄文译本通用表述石油工业出版社2023-05-262023-11-26-XJL.刖S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增补、调整计划项目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本规范是对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SY/T68482012的修订,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第4章地质与气藏工程,增加一般规定;增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地应力模型,评价储气库密封性的相关规定。将“建库方案研究”调整为“储气库地质与气藏工程设计”,增加了调峰产量与工作气量匹配、采气井数与调峰产量匹配、实施三元耦合设计的详细规定,增加了在气库方案阶段必须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等相关规定。2第5章井工程,对老井处理和钻采工程进行合并;增加筛管完井等完井方式;修订新钻注采井固井方式的要求;增加注采工艺管柱设计中管柱强度校核、气密封检测、上扣扭矩检测等技术要求;增加储层保护、酸化改造等技术要求。3第6章地面工程,明确注采装置设计规模的确定标准;增加注气流量控制规定:修订细化不同工况条件下脱水、脱垃工艺的选择要求;增加离心压缩机选型和相关技术要求规定;将地面设施中仪表自控、站场总图、消防及给排水、供配电、通信、热工暖通、建(构)筑物、非标设备、腐蚀控制等章节合并为“公用工程”。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常管理,由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大街83号中国石油天津大厦;邮政编码:300457)O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科慧卫晓王峰姜为民李彦朱广海杨树合张强王振胜李春胡颖齐德珍丁国生周磊田树乐陈博王东军马小明张博王丹陈雪松王铁军张东波张文红刘忠辉李雪方海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王起京张朝阳王小林林冉郭凯班兴安李国韬贺梦琦葛劲风赵丽丽郭艳林周庆林郑欣公明明王梅闫广宏郭雁冰目次I总则12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地质与气藏工程44.1 一般规定44.2 地质研究44.3 油气藏特征研究54.4 气藏工程设计64.5 气库地质监测方案85 井工程105.1 一般规定105.2 钻井工程105.3 注采工程135.4 老井处理工程145.5 井控设计166地面工程186.1 一般规定186.2 注气系统196.3 采、集气系统206.4 安全泄放216.5 公用工程22标准用词说明26引用标准名录27附:条文说明30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34 Geologyandgasreservoirengineering44.1 Generalprovisions44.2 Geologicalresearch44.3 Reservoircharacteristicsstudy54.4 Gasreservoirengineeringdesign64.5 Geologicalmonitoringschemeforgasstorage85 Wellengineering105.1 Generalprovisions105.2 Drillingengineering105.3 Gasinjectionandproductionengineering135.4 Oldwellhandingengineering145.5 Wellcontroldesign166 Surfaceengineering186.1 Generalprovisions186.2 Gasinjectionsystem196.3 Gasproductionandgatheringsystem206.4 Safedischarge216.5 Publicfacilities2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261.istofquotedstandards2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0.o.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建设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安全、环保、经济,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工程的设计。1.0.3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undergroundgasstoragecomesfromoil&gasreservoir利用油气藏类型地质构造进行天然气回注、储存、采出的储采系统。2.0.2气库运行压力区间undergroundgasstorageoperatingpressurerange气库号期或注气期的压力变化区间。2.0.3三元耦合设计threeparametercouplingdesiqn在采气期内以采气调峰曲线为指导、以工作气量为基础、以日调峰产量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以采气井数满足日调峰产量所需井数为指标,进行“工作气量、日调峰产量、采气井数”三个指标的耦合设计。2. 0.4注气站gasinjectionstation为将天然气注入地下储气库而设置的站场。2.0.5集注站gasgatheringandinjectionstation既可对储气库采出的天然气进行收集、调压、分离、计量、净化处理,又可对外部管道来气进行压缩回注的储气库站场。3基本规定3.0.1地下储气库功能定位包括季节性调峰、应急供气和战略储备。应根据天然气资源、市场调峰需求、地理位置、库容量及工作气量,结合输气管网建设及总体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3.0.2地下储气库建设应遵循地下、地上一体化原则,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紧密结合、整体规划、统一论证、综合优化。3.0.3地下储气库调峰设计规模应结合地质、钻采、地面工程及业主委托优化确定,装置及设备年工作时间应满足下游用户要求及装置检修需要。3.0.4地下储气库选址应综合地质、钻采及地面工程相关影响因素,并符合下列规定:1地质构造应满足地下储气库最高运行压力时封闭要求。2老井应能实现安全处理。3地面工程设施与相邻设施的安全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3.0.5地下储气库外输天然气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或所连接管道气质指标要求。3.0.6地下储气库群宜共用地面设施。3.0.7开展先导试验的地下储气库宜利用已建设施。3.0.8建设及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应进行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应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废”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4地质与气藏工程4.1 一般规定4.1.1 储气库库址筛选应遵循气库圈闭密封性强、储层物性好、气井产能高、地理位置优、经济效益达标原则。4.1.2 储气库地质与气藏工程设计应进行气库地质研究、油气藏特征研究、气藏工程设计、气库监测方案设计、井位优化论证、钻井地质设计。4.1.3 地质与气藏工程应与钻采工程、地面工程、经济评价、市场需求规律、气源供给规律相结合进行优化设计。4.2 地质研究4.2.1 应简述储气库所在区域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层序、沉积背景、构造特征、成藏规律、水文地质等。4.2.2 应详述储气库地质特征,包括:1地层层序、地层划分。2构造形态、圈闭特征及断裂特征。3储层、盖层、底托层组合关系及分布特征。4储层沉积特征、砂体发育特征、物性特征、敏感性等。4.2.3应进行储气库密封性评价,包括静态密封性与动态密封性。1盖层、底托层密封性评价:应用孔隙度、渗透率、扩散系数、突破压力、岩石力学等实验数据,结合盖层岩性、厚度、分布范围等,以及现场测试的破裂压力等资料,定性或定量评价盖层、底托层密封性。2断层密封性评价:应用断层两侧地震、测井、录井、地层对比等静态资料与开发生产、压力、流体、产量等动态资料,评价断层的密封性。3围岩、流体边界密封性评价:应用地层对比、岩石物性、流体性质、压力分布等资料评价气库围岩密封性。4宜应用地应力监测、微地震监测等资料评价储气库密封性。1.1.4 应建立包括盖层、储层、隔层、底托层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检验模型质量。条件具备时应建立地应力模型,各种模型应具备数值模拟研究的精度要求。1.1.5 应进行油气藏特征描述,包括:1油气藏类型判断、流体分布特征、流体性质、流体相态特征等。2压力系统与温度系统。3容积法油气储量。4.3 油气JK特征研究4.3.1 3.1对于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应主要以油气藏试油、测试、开采数据为依据结合地质特征,总结储量动用规律、压力系统、流体性质、流体分布及运移规律、产能变化规律、措施效果等生产特征。4.3.2 产能分析应根据油气井测试与生产动态资料,计算分析不同层系、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开发阶段气井产能及变化规律。4.3.3 油气藏开发特征应包括:1开发历程:应描述油气藏从开发评价到目前开发全过程主要开发特征与阶段划分。2开发现状:应描述油气藏目前井数、日产量、累产量、压力及采出程度等情况。3开发特征:应主要描述单井或油气藏的产量变化规律、油气储量动用规律、流体运移规律、压力变化规律等,评价储层连通性、驱动类型,计算动态储量、可采储量及剩余储量。4.4 气藏工程设计4.4.1 设计原则:1气藏工程设计应与井工程、地面工程设计进行整体优化。2气库运行规律应与气源条件、目标市场用气需求相协调。3以经济效益达标为前提,兼顾社会效益、环保效益。4以50年以上运行安全为目标。4.4.2 建库层系应具备完整的盖层、储层、底托层地层组合。层系划分应依据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系统、库容量规模、注采气能力等综合确定。4.4.3 运行方式:4.4.4 能定位应明确供气用户主体,通常以满足季节调峰为主,同时兼顾应急调峰。2应根据气库自身条件确定先注气后采气或先采气后注气的方式。3应根据气库地质条件结合上游气源及市场需求规律,确定储气库注采气运行曲线。4在注气期与采气期之间及采气期与注气期之间应设立平衡期,平衡期应满足气库压力平衡需求。4.4.5 气库压力:1上限压力的设计应不破坏气藏密封性,一般不超过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在地质条件许可并经过充分论证后,可以适当提高上限压力。上限压力宜兼顾地面注气压缩机效能与经济效益。2下限压力应考虑储气库采气末期最低调峰需求、地面装置的最低处理能力、单井最低生产能力、边底水侵入对产能和库容参数的影响等因素,并满足天然气处理及外输对井口压力的要求。4.4.6 库容参数:4.4.7 应包括库容量、垫气量、补充垫气量、工作气量。2库容量计算应选静态法(容积法)、动态法(物质平衡法)、数值模拟法、类比法等方法。应对方法的适用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选取可靠性高的方法和结果作为库容量指标。3应根据库容量与地层压力关系曲线,结合油气藏建库时地层压力、气库运行压力,计算库容量、垫气量、补充垫气量、工作气量等参数。4.4.8 日调峰产量指标应以满足储气库供气用户的日用气量为目标,按三元耦合设计方法,合理匹配日调峰产量,保证在采气期内实现工作气量,采气期日产气量与储气库调峰采气运行模式图相匹配。4.4.9 单井采(注)气能力:1单井采(注)气能力计算应选用节点分析、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计算生产井的采(注)气能力。2应根据地质特征,结合钻井、采气工艺和地面环境条件,优选井型,建立不同井型的产能预测模型。3应对采(注)气井井型、油管尺寸进行分析,确定单井采(注)气能力。4宜选用高产井型。1.1.1 4.8特殊井进行采油、采水或注水时应与气库生产相协调,采出注入能力应按相应规范进行设计。4.4.9 采气井数设计应在储气库调峰采气运行模式指导下,以实现日调峰产量并能同时采出工作气量所需井数为准。注气井数以在注气期内能够实现注气量所需井数为准。4.4.10 井网部署:1注采井网设计应满足地下储气库动用库容与高速注采的需要。2井网原则上部署在纯气区,以储层发育区为主,兼顾储层发育程度较差区域。3对边底水能量较弱,水淹过渡区具有扩容潜力的地下储气库,应进一步提高井网对水淹过渡区的控制程度。4.4.11 气库方案:1气库方案设计内容与主要指标应包括注采层系、运行压力、库容参数、最大日注采气能力、注采运行方式、注采周期及建库周期、注采井数及井网部署、20个周期注采运行指标、井流物性质变化、监测井部署及监测要求等。2气库方案优化应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设计多套方案,对方案主要设计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优选出三套以上技术经济指标较好的方案。应结合钻、采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参照技术经济性排序,确定推荐方案、备选方案和基础方案。3气库方案实施要求应包括方案实施步骤、实施要求与风险分析等。4.4.12 气藏工程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气库方案设计的全过程。4.4.13 在编制方案资料不足或需要加深油气藏认识时,宜进行先导试验,增强方案编制依据,提高方案质量。4.5气库地质监测方案1.1.1 5.1监测范围应涵盖地下储气库建设阶段与生产运行阶段的全过程,监测部署应实现对气库全方位立体监测,监测手段应优选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1.1.2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结果、监测标准、监测时机、实施要求等。1.1.3 监测内容应包括气库温度场监测、气库压力场监测、气库流体场监测、气库产能场监测、气库容量场监测、气库井身状况监测、气库连通水体监测、气库密封性监测等。1.1.4 监测井部署:1监测并部署应以监测需要、有效为原则。2利用原有老井作为监测井,应进行老井质量评估,达到监测技术要求。3利用新钻井作为监测井,应在井网部署方案中提出具体用立。5井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应以地质设计为依据,利于地质设计目标的实现,利于保护储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保证安全、优质、快速钻井,实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5.1.2 利用地层压力系数低的气藏建库,宜采用屏蔽暂堵、双凝水泥、联作完井管柱等措施实现钻采全过程的储层保护,储气层段可采用欠平衡或近平衡的钻井方式。5.1.3 根据地质要求,注采气工程设计宜满足进行分层注采的需要。5.1.4 储气库建设前应对相关的老井全部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老井进行封堵或再利用处理。5.1.5 老井不宜作为注气井重复利用,但经评价合格后,可再利用为采气井、监测井或排液井。5.2 钻井工程5.2.1 钻井设计应提供下列数据:1设计井深、目的层位、完钻层位及原则、取资料要求等。2全井段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浅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复杂情况。3注水(气)井的层位、深度和井口压力、日注量、累计量的注水(气)压力。4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其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等。5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5.2.2 井场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对于油气藏型储气库宜选择丛式井。2井场位置应尽量远离各种公共设施,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与居民区及工业区之间的距离;2)与公共设施间的距离;3)与地表饮用水、淡水体及环保区的距离;4)附近设施对储气库设施的潜在危险;5)目前及将来附近设施发展情况;6)地表、溪流、河流情况;7)处理紧急情况的方便性。3两个相邻井口之间的距离及井口与地面设备之间的距离,应能够保证钻井过程钻机及各种车辆可以进入井场,以及今后修井过程中,修井机和各种车辆可以进入井场。4钻井井场征地面积考虑井口附近设备设施的安装方式、距离要求及将来加密井需求等因素确定。5.2.3 井身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依据注采井的产能、储层压力、井深进行套管尺寸优化设计。应满足储气库长期安全生产的需要。2应根据地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淡水层、流体性质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3套管强度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SY/T5724执行。4套管材质选用应结合油气藏流体性质、外来气质和注采工艺进行选择,满足腐蚀工况的要求。5.2.4 应对新钻井与附近老井进行防碰轨迹扫描,轨迹在30m以内及没有随钻测量(MWD)或多点测斜仪测量数据的老井,应用陀螺仪进行轨迹复测和井口坐标复测。5.2.5 钻井液应满足以下要求:5.2.6 质资料和钻井要求设计钻井液类型,满足国家现行标准钻井液设计规范SY/T7377的要求。2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并要求施工时绘制de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调整后的钻井液密度应保证钻井施工安全,并保护储气层。3钻井液密度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各裸眼井段中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附加O.07gcm0.15gcm3或增加井底压差3.OMPa5.0MPa。具体选择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地层的埋藏深度及预测的产能、地层油气中硫化氢含量、地应力和地层破裂压力、井控装备配套情况等因素。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油气层钻井液密度设计,其安全附加值或安全附加压力值应取最大值。4钻井工程设计中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5含硫化氢气层应添加相应的除硫剂、缓蚀剂并控制钻井液PH值。5.2.7 固井工艺应满足以下要求:1各层套管固井水泥都应返出地面。2固井时应保证生产套管与地层及外部套管环空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固井设计规范SY/T5480的要求。3生产套管固井应采用韧性水泥浆体系,执行国家现行标准油井水泥石性能试验方法SY/T6466o4生产套管固井胶结合格段长度不小于70%,且自储层顶以上盖层段连续优质水泥段不小于25m,或累计优质段不小于50mo5.2.8 钻完井后应保留方井,各级套管头不应掩埋,安装小量程压力表监测,并具备泄压条件。5.3 注采工程5.3.1 完井方式:1若采用固井射孔完井方式,应在进行射孔效果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射孔工艺、射孔参数、射孔液进行优化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SY/T6645的规定;若采用筛管完井方式,筛管类型的选择既要考虑地质需求,又要考虑后期修井作业过程中压井安全的需求,筛管寿命不低于储气库运行寿命。2若进行酸化改造措施,应明确酸化目的、原则及设计依据,明确酸化工艺,优化酸化施工参数,酸化设计、施工等技术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油水井酸化设计、施工及评价规范SY/T6334的要求。5.3.2 应完成气井产能与地层压力、气井产能与油管尺寸、气井产能与井口压力的关系分析,为注采气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使地下工程与地面工程衔接为有机整体。5.3.3 应根据生产系统节点分析、冲蚀能力计算,对油管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选用与设计推荐做法SY/T7370的规定,并结合酸性气体性质及含量等对油管柱材质及壁厚进行优选。5.3.4 应分析注、采气不同阶段井筒压力、温度变化对管柱受力的影响(即管柱强度校核),核算完井投产、注入及采出各种工况下生产管柱配置的合理性,优化井下工具,满足长期安全运行需要。5.3.5 注采管柱上应安装井下安全阀和封隔器,油、套环空应注入环空保护液保护生产套管和油管。5.3.6 应选择气密封螺纹,气密封螺纹上扣质量应采用扭矩仪检测并进行气密封检测,检测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套管和油管螺纹连接气密封井口检测系统SY/T6872O5.3.7 井口设备:1根据储气层中气体组分及储气库运行最高井口压力、采气时最高井口温度和历史环境温度,并考虑采取增产措施和后期修井作业的需要,明确选择井口装置的型号、等级和尺寸系列。2井口设备应符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APlSpec6A的规定,若含硫化氢,应符合含硫化氢环境油气田开发材质选择标准方法NACEMR0175的规定。3井口连接配件、阀门、法兰的压力等级应等同于或大于井口采气树的压力等级。4所有井口设备应采用法兰连接,全金属密封方式,宜配置井口安全阀。5安装前应进行整体气密封检验,宜增加便于井口阀门更换及验封的装置。6井口采气树宜增加出砂监测装置。5.3.8应针对水合物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防水合物形成的技术措施。5.4老井处理工程5.4.1 老井处理工程设计应提供以下基础数据:1地层物理性质、地质分层,明确各气藏的位置及盖层、底托层的位置。2产层的生产动态数据和流体性质(油、气、水)、油气比,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3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固井质量、井斜数据历次作业、井筒及井下落物情况。4老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中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5井场周边环境及风向变化等情况。5.4.2 老井处理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根据每口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前期准备,要求包14括井场、道路、井口准备、井筒准备等。对于井内有灰塞的井,若灰塞上部压井液不能平衡预测的地层压力,应采用不压井装置钻开灰塞。2封堵材料应能满足储气库长期高压和交变应力条件下永久密封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3应开展封堵材料室内试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稳定性、失水性能、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初凝时间、注入性能、气密封性能等。4堵剂用量应通过留塞长度、井眼直径、地层吸水指数(漏失)等情况综合确定。5挤注压力应通过井口装置、套管承压情况、地层吸水指数综合确定,保证封堵层段的井筒压力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5.4.3根据地质要求,按照储气目的层下部井段、储气目的层、储气目的层以上井段三部分分别进行封堵设计,并满足以下要求:1应对储气目的层下部渗透地层采取封堵措施。2对于储气目的层,应根据检测评价的井筒状况及储层岩性特征(如砂岩、碳酸盐岩等),采取不同的封堵工艺和封堵材料。3储气目的层顶界以上连续灰塞长度应大于30OnU若储气层顶界以上水泥返高小于20Om或固井连续优质水泥胶结段小于25m,应对储气层顶界以上盖层段进行套管锻铳,锻铳长度不小于40m。4顶部灰塞不应留至井口,灰塞上部井筒应注满保护液。5.4.4封堵完后井口设备及交井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安装井口,并带压力表,监测生产套管内、生产套管与外层套管环空压力。2应处理好污水、垃圾、水泥基础,填平井场使其恢复原状。3老井封堵后,井口宜采取物理圈围,设立警示标志,井15场应能满足后续二次作业的需要。4应定期进行井场巡视检测。5对于井口不便于观察的井,宜采用远程监测。5.4.5老井再利用为采气井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复测老井固井质量,盖层段水泥环连续优质胶结段长度不少于25m,且以上固井段合格以上胶结段长度不小于70机2生产套管采用清水介质进行试压,试压至储气库井口运行上限压力的1.1倍,30min压降不大于O.5MPa。3对老井开展工程测井,校核评价井身质量,校核结果应满足实际运行工况要求。5.4.6 老井再利用为采气井及含气区域内监测井,应按照注采井的要求设计。5.4.7 根据监测井类别及分布,对井口及监测管柱进行设计。5.4.8 应根据监测井和采气井的构造位置,预测可能的井口压力,选择井口装置。5.5井控设计5. 5.1井控设计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应根据目前井下地层情况,以及对工序、工期的预测,明确钻井液或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6. 5.2应明确井控装置的配套标准,并按井控装置配套要求进行设计,包括井控装置、内防喷工具、灌注装置,以及地面管汇等。7. 5.3应根据地质设计中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的预测,在工程设计中明确所采取的相应安全和技术措施。8. 5.4井控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