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论文)》8600字】.docx

    • 资源ID:1144691       资源大小:28.7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论文)》8600字】.docx

    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目录一、引言1二、倾城之恋中女性主义的探析1(一)浮萍似的生存状态1(二)博弈般的婚姻爱情2(三)女人自身之间的斗争3三、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3(一)白流苏的生存处境4(二)男权社会下女性无法改变的命运4(三)女性的弱点5四、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的解读6(一)在矛盾中窥探人生6(二)在创作中表达立场7(三)在比较中回归统一7五、结语8参考文献:9一、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夏志清在1957年就称她“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因为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尤为关注女性命运,而被视为女性意识极强的一位女作家。在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小说中,她以女性的视角展现了都市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所受的压力以及精神的重负,细致地描绘了她们的痛苦与挣扎,在种种畸形变态的两性关系的描写中,透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她对女性的生存境遇,有宽容,有悲悯,有同情,同时也有对女性自身人性弱点的不赞同。张爱玲的小说,以其对生命本体、人性的剖析,写尽人间苍凉。倾城之恋围绕白流苏爱情进展情况,描绘了这个女性在封建大家庭所受到的沉重压抑和困境,展示了其不幸的命运,投射出作家的女性关怀。因此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对于小说中女性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二、倾城之恋中女性主义的探析(一)浮萍似的生存状态在倾城之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中,张爱玲设置了一明一暗两天线索,两者之间相互交叉,明线主要是写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而暗线主要是描写白流苏浮萍一般的命运,无法真正的做最真实的自己。一直以来徘徊在上海与香港,始终无力摆脱就家庭与范柳原的束缚。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白流苏对于婚姻并不是心甘情愿。前夫死后,她也不愿回去为他戴孝守寡,为此,兄嫂对她总是冷嘲热讽。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父母,然而事与愿违,即使是母亲也不能给予她最大的帮助“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总不是长久之计。倒是回去是正经。”母亲选择了袖手旁观,而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为了生存迫不得已的去挣,去拼命的与生活抗争,所谓的亲情,在金钱的逼迫之下显得微弱无力。婚姻的失败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就如同对生活的摧毁,会让她们变得体无完肤。年近三十的白流苏,没有了婚姻,生活都变得没有了保障,而亲人的嘲讽与袖手旁观逼着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青春还在流逝,白流苏就像一叶漂泊不定的浮萍无依无靠得生存在这世上。而对于那些经历过风雨的过来人而言,生活在她们的眼里已然十分的明晰,在那样的年代,女人几乎是养不活自己的,就像徐太太说的:“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她看得很明白,中国传统女性是悲哀的,她们想要生存唯有依附这一条道路,想靠自己几乎没有可能。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在那些女性人物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耀眼的光芒,只剩下被现实摧残的体无完肤的黑暗,她们注定了悲剧的结局,注定了无力和命运抗争,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女性,被现实压迫的绝望的女人。(二)博弈般的婚姻爱情在生活绝望的时候,白流苏也只能寄希望于婚姻,但是这段婚姻的结局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因为自始至终这一切都不过是博弈和讽刺。不管是白流苏还是范柳原,这两者都是抱着各自的目的结合到了一起,在生活中尽是算计和城府,同床异梦。对于白流苏而言,保障自己的生活是婚姻的最终目的,而唯一的途径就只能去找有钱人。这就是白流苏之所以与范柳原恋爱的最根本的原因,仅仅只是为了追逐生活的保障。但是范柳原不一样,家庭富裕,他所追求的是生活的享乐,吃喝嫖赌无一不是其所好,唯独对于家庭毫无感情。范柳原时常对白流苏说“我要你懂我”,他希望白流苏在精神上能够与他一致,而不是仅仅只为了生活的保障或者欲望的满足。从这我们更能看出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自私,所谓的一切目的都不是为了自己,对于其他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微不足道。生活还在继续,而他们之间的博弈也丝毫没有停息。张爱玲在小说中这样描写他们:“两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始终不肯冒失。”经过一番博弈,白流苏在生活中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用在为生存而有所顾虑。他们的博弈本应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的,然而并没有,白流苏虽然在经济上已经得到了保障,但是却只能独守空房,虽然两人出于各自的目的结合在一起,但是精神上始终无法达到一致,两人彼此之间也因此无法真诚以待,他们的恋爱最终只能成为利益的牺牲品。然而战争的到来,两人的恋爱似乎有了变化,城市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他们两人的博弈也将显得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一切都破灭了,这场因为各自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婚姻也透漏着无限的悲凉。(三)女人自身之间的斗争在倾城之恋中对于女性的悲剧意识表现本质上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探索。小说全文始终以白流苏为中心,从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中渐渐的显露出人性最深处不为人所见的虚伪、自私和阴暗。父母如此,兄弟姐妹如此,情人亦是如此,面对生活的种种遭遇和压迫,在物质的无限压力下所有的情感都将只能被自我所替代,一切的情都将化为陌路。这一切在小说中很多的地方都是有所体现的。而这一点以文中的女性形象最具有代表性,女性之间的勾心斗角无处不在。三奶奶与四奶奶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对此最好的阐释。四奶奶因为四爷的原因,丧失了管家的权利,只能将此无奈的放弃让给三奶奶,由此二人的权力争斗可见一般,然而不管是谁对于白流苏的态度来说,二人的立场几乎是一样的。二人之间虽然明争暗斗,但是对白流苏的问题达成了一致,配合相当的默契。同样的,对于白流苏破坏范柳原和宝络相亲的这件事情上,三奶奶和四奶奶沆湿一气的在从中阻挠。二在白流苏和姓姜在相亲的时候眼看没有希望的时候,者使得两个人表现出了极力的嘲讽“三奶奶四奶奶听了这话,彼此使了个颜色,撇着嘴笑了一笑。”这一细节的描写,将两人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围绕争夺范柳原这一事件,叙述者把白公馆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暴露无遗。四奶奶心希望自己的女儿取代宝络的位置,眼看大女儿无望,立即推出比柳原小二十岁的小女儿,用意自然明显。老太太决定按原计划,也只是“怕亲戚议论她亏待了没娘的七小姐”。在流苏破坏了宝络与柳原的相亲之后,“今天的事,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J不仅道出了女人们自身之间的倾轧,也透视了女性依附男性的根深蒂固性。最后的结局,流苏如愿以偿时,而四奶奶决定与四爷离婚,叙述者这样写道,“流苏蹲在灯影里点蚊香。想到四奶奶,她微笑了。”女人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结束。他们自始至终依附男性,在这依附背后却做不了自己的主,却又无力摆脱这种依附关系,于是就在这两难之中苦苦挣扎,相互斗争,争取一席之地。对于女性的这份无奈与凄苦的不断体味与深刻发掘,彰显出张爱玲深层的女性关怀。三、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一)白流苏的生存处境倾城之恋中刻画的白流苏是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生存困境的最佳表现。她在年轻的时候,经常被丈夫欺负和殴打.,一气之下离婚,回到了娘家。几年后,财富被势力的兄嫂们骗了个干净一贫如洗。之后,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讽刺和嘲笑,连一块容得下自己的地方都没有。即使是如此她也还是不想回到自己丈夫的家庭,因为那样的话她将会永远的只能做一个寡妇,这是她所不甘心的。就在这个跟时候,她遇到了南阳富家门第的范柳原,而这给她带来了一丝的希望,正是从这个时候,她决定用自己的所剩无几的青春赌上一次,为自己寻找一条谋生之路。为此,白流苏两次赴香港找范柳原,与之勾心斗角,但最终只赢得了情妇的地位。但后来,一场战争来到了香港,也因此成全了他们两个人,最终结为夫妻为小说划伤了圆满的句号。流苏出生在旧家庭,但并不完全是中老年人,甚至一些个性和理想,但在男权社会的经济控制之下,女性屈辱的去为一个男人而活着,她们的爱全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因为爱才去爱。“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J为了自己的物质能够有所保障,他们必须要失去什么才能换到她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圆滑的机智和各种场景的灵活处理,但让我们看到她真正的痛苦,在这种危难中,她不能保持她可怜的自尊和冷漠。同时,生存无情地躺在她的面前。这是白流苏,生活在上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旧文化碰撞时期里充满了矛盾的女性,总是不得不面对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困境。(二)男权社会下女性无法改变的命运女人和女人之间所交流的永远是男人,爱的是男人,恨的也是男人,就这样在爱恨中无限的循环着。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核心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然沦为弱势,变成了男人们的附庸,没有自我和尊严,所以,想要做一个被男权社会承认的女人,就需要将自己变成像张爱玲笔下的那样的女性一样。因此,白流苏根本上不是为了爱情而结婚,只是为了生存而去爱,爱变成了形式。女人们只能凭着有限的青春去换取生活物质上的丰裕。即便是像白流苏那样有着个人理想的女性也没有办法去避免这样的结局,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样的不归之路,其原因其实就两点:一是物质上的匮乏,二是本身的社会地位的卑微。在张爱玲笔下的男权社会中,男人们持有经济操控权,也就在制度、观念和经济实力方面获得了从容支配女性的特权,而女人就远没有这份幸运:处于经济劣势的她们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危机,所有的人生愿望都不得不还原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婚姻是求取生存的保障,恋爱是获得保障的途径,谋爱是为了谋生,谋求婚姻就成了女性的必由之路。白流苏在资财耗尽,受尽兄嫂的欺辱之后,决定赌一把,目的就是为了求得经济的保障,“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耽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尽她胸中这一口恶气。”为了经济的安全流苏敢于冒险,并与范柳原展开了情场游戏。即使在“恋爱”中,流苏也时刻保持着心中的防线,算计着自己的利益,“既然他没有得到她,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这就是旧式女子的生存境遇:没有经济自主权,只能依附男性得以生存的状况。虽然我们也能看到流苏的机智与善于周旋,但透过这些,我们更能看到她生存的窘迫。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还看到女性生存的困窘也来源于社会地位的丧失。没有经济自主权的女性在社会、家庭中都沦落为弱势性别,沦落为男性的附庸。“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女性的生存境遇取决于丈夫的喜恶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流苏在夫家没有得到安稳,离婚回到娘家,依附于兄嫂,决定家庭大事轮不到她,议论婚嫁也轮不到她,就连是否回去为前夫守寡的大事似乎也轮不到她,“白流苏坐在屋子的一角,方才三爷四爷一递一声说话,仿佛是没有她发言的余地,”之后,流苏受尽了兄嫂尖刻的辱骂,钱又被盘光了,真正处于留难留、走难走的尴尬境地,最后,在仗义的徐太太的帮衬下才得以来到香港,仍把命运维系在范柳原的身上。在这个世界上,男人从小就受到传统给予他们的特殊的声望和地位。有较好的职业,赚较多的薪水,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而女人却不同,没有独立,没有自主,没有地位,失去了经济依附就会处于白流苏一样的尴尬境地。(三)女性的弱点“从历史上来看女人没有男人重要,而且永远不会变得和男人一样重要,部分也是因为她们自己没有去争取这种改变。”妇女为什么会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女性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独立的人格尊严,“五四”以来,这一主题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鲁迅写下了伤逝,指出没有经济的独立,即使曾经争得到的幸福、权利也会慨然尽失。张爱玲以超乎寻常的远见,清醒的看到女性争取自主权利的艰难之路,并在部分作品里揭示了形成女性生存困境的又一原因一女性自身人性的弱点。首先,女性在几千年高压的男权社会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为男性附庸已经成为她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这种无法摆脱的历史因袭的重负在倾城之恋中是这样表现的:流苏的前夫死后,母亲劝她回去守寡,“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流苏无路可走,徐太太也给她指出了一条活路,“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流苏听从了徐太太的建议,并决心以自己的残余青春去搏一搏,而且在与妹妹的争夺夫君的战役中感到了胜利的骄傲,“可是她知道宝络恨虽恨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J在这些旧式女性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受到精神的侄桔和重压而不自觉,并成为这种不合理的传统制度的维护者。其次,女性不能摆脱生存困境也在于她们缺乏独立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在谈女人中写到:“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伏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J足见她对女性自身的弱点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将自己的出路维系在范柳原身上,在无路可走时,想到的不是谋职,而是要保住淑女的身份,“但是寻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她不能先自贬身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最后,没有抗争地选择了做情妇。庆幸的是战争给了她婚姻,但流苏仍是很怅惘。正是因为这种圆满结局的取得,不是通过地位的改变获得的,她仍要面对经济依附的困境。五四遗事中的密斯范可以说是没有女性意识而最终丧失到了手的幸福而重新面对人生困境的典型。曾经相爱的密斯范和罗先生历经曲折,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但婚后的密斯范无所事事,打麻将,磕瓜子,邀退,庸懒。结果罗先生接回了曾经离掉的两位前妻,重新过起了三妻四妾的生活。缺乏独立的、自觉的女性意识,是这些女性始终无法摆脱生存困境的重要原因。四、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一)在矛盾中窥探人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在那个时代还残留着浓厚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氛围,到后来五四运动对于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潮变得越来越激烈,西方的先进文化也开始逐渐的流入中国,开始慢慢的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因此对我国的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海市我国的最大的城市,他的包容性非常大,在那里各种文化都存在着,新旧文化的碰撞在上海这样的地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女性在租界文化的影响之下逐渐的开始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西方的先进思想开始影响着她们,让他们穿上了开衩的旗袍,踩上了高跟鞋,将头发烫成波浪卷等等,她们已经从原来的封建妇女形象上挣脱了出来。张爱玲正是在这样的矛盾的环境当中开始了她的创作,也正是为此受着时代思想的影响,使得她的作品也存在这一些这样的体现。因此在倾城之恋中女性的形象都带有浓厚的上海女性那样的风情,也在小说中真实的反应了她们在那样的时代中的生活现状。一般来说一部作品的产生是离不开时代因素的影响的,因为大部分作品的产生,其小说的背景都是以真实世界的大环境为依托的,所以这也是她们的作品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这样的因素不是唯一,家庭、生活、校园等等都会成为她们在创作时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及大背景设定时的灵感来源。所以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在上海这样新旧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中形成了,也是坐着通过这样的矛盾对于人生的探索。(二)在创作中表达立场睿智而有追求,成就了她们自己的人生。白流苏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她绝对是个独立、前卫的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她是聪明的,看清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白公馆显然是待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在爱情中她的小心翼翼都是为了保全自己。站在白流苏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就能够理解她把婚姻当作一笔好的交易的心态了。白流苏从来不受别人操纵人生,她深知自己要什么、如何去争取。离婚这在别人看来有损颜面的事情她不顾家人反对自己做了决定;当兄嫂劝她从前夫的侄子中挑一个过继来养时,她又凭自己的魅力赢得了范柳原的青睐,反倒成了四奶奶的“榜样”,“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婚姻是谋求更好生活的手段。“没念过两句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白流苏看来“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她没有经济基础,婚姻便成了一桩买卖,嫁个拥有社会地位和财产的男人才是自己生存下去的条件,才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白流苏”承认柳原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所以范柳原对于白流苏而言更意味着自己的前途,心里纵然有爱,但更多的是不能抵抗的经济上的诱惑。同样,像伊丽莎白这样一个中产阶级出身、财产微薄的女性,要想获得一种体面的生活和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嫁给一个好男人。不同的家庭境遇塑造出不同的性格。没落的白公馆里拥挤着老老少少十多口人,白流苏离婚后回到这个旧公馆更被冷眼相待。家中的哥嫂又自私自利,只要有钱,就算是把她给卖了也值得。亲情的缺失使白流苏在心理上缺乏一些安全感,她敏感而自尊、倔强而要强,这样的性格使她在爱情中显得没有那么可爱。“现实教会了她虚荣,这样的虚荣无法选择”,流苏源于女性自身的卑弱和虚荣走向了庸俗,她那西式的外壳包裹着的是充满了典型的封建式的对金钱的依附。适合不等于爱,有爱也要彼此适合。白流苏对范柳原到底存在多少爱,我们不得而知。傅雷曾说:柳原意在求欢,流苏意在求生。“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显然他们的结合是各取所需的结果。即使没有爱,他们也会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是适合的,一个获得了物质上的安全感,另一个拥有了精神上的满足感。(三)在比较中回归统一鲁迅在伤逝中说道:“爱必有了依附,才能生存”。对于倾城之恋中对于女性形象的众多解读来说,白流苏的婚姻显然是以物质为最根本的目的,其形象极具代表性。但是在逼着看来,白流苏的形象应当是两个方面的综合,其实在小说中白流苏的形象应当是介于物质和爱情之间的,虽然处于物质条件才与范柳原结合,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两人之间没有意思的情意,否则的话在小说的结尾,两人也不会因为战争的到来而成全了两人的婚姻,如果他们单纯只为了物质的话就结果将只可能劳燕分飞。她对婚姻的出发点显然是为了获取别人的羡慕、物质财富和后半生的安稳,但香港沦陷这一突发事件使这样的目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灾难面前本能萌发出的这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愫或许也叫做爱情,“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所以结婚后范柳原和旁的女人说俏皮话,流苏也会觉得怅惘。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物质,那有何来怅惘?但是她知道自己接近柳原、嫁给柳原的出发点并不单纯,她不确定自己的怅惘到底是出于怎样的情感,她更不知道柳原和她在一起是有多少的真心。所以即使有爱情她也说不出口,她怕自己付出太多,说不出的话是因为每个人都想在婚姻中保全自己。张爱玲的矛盾是显性的,她鄙视无爱的物质婚姻,却又在爱情萌发的时刻退缩了,最终陷入若有若无的悲哀之中。五、结语倾城之恋这部爱情传奇于白流苏而言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它是无数古老的谎言、虚构与话语之下的女人的辛酸的命运。”以白流苏为代表的女性,经济不能独立,饱受封建大家庭的摧残,依附男权而生存。对于女性的这份无奈与凄苦的不断体味与深刻发掘,清晰地投射出张爱玲对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体察与情感认同,折射出作家深层的女性关怀。总之,在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形象始终摆脱不了经济的压抑和生活的窘迫,结婚是她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对女性受到的经济、道德、传统的压力,张爱玲是理解、同情、悲悯的,但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小说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女性自身的解放上。诚然,在结婚这条路上,生活的压力和紧张少些,但做稳了附庸的女性们也会时时感到压抑和命运的不可捉摸,女性应该在这样的生活中有所超越,寻求生存的意义,争取真正的解放。参考文献:1张楚一,肖维青.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爱米丽与白流苏的悲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8):75-77.2朱一炜.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6.3李莉.小说倾城之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情感新解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0(05):97-100.4张蕊.困兽之斗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J名作欣赏,2015,(26):21-23.5王卫.浅谈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悲剧性特色J.语文建设,2014,(18):33-34.6江艺萌.试论倾城之恋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形象J.文学教育(中),2014,(06):17-18.7陈金花.女性主义视野下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探析J.大众文艺,2013,(24):28.8杨美林.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J.枣庄学院学报,2013,30(06):34-37.9吴晓雷.倾城成就的白流苏一一倾城之恋中空间与身体的意象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02):32-34.10陈超颖.白流苏的“破俗”与“随俗”一一从白流苏的心路历程看中国女性的民俗心理J.文化学刊,2011,(02):107-111.11胡梅.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0,(06):64.12白春香.女性怨曲二重奏一一对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J.社科纵横,2010,25(05):117-119.13杨小兰.柔弱背后的强悍一一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J.社科纵横,2004,(04):111-112.14徐晓杰.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媾一一倾城之恋再解读J.克山师专学报,2003,(02):42-45.15蓝棣之.对于现代文明的厌倦一一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J涪陵师专学报,1999,(03):6-10.

    注意事项

    本文(【《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论文)》8600字】.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