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的探究教学论文.docx
源于生活化的探究教学摘要:在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浅谈怎样设计探究性实验课才能更好地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生物教学设计探究实验尤为重要,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来源生活,渗透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接下来我将谈谈探究实验的生活化。关键词生物课程标准探究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改变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的主要要求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体验过程与科学方法的过程中,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内化。生物实验探究的效果如何,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巧妙的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真切地认识到科学探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并能从中体验到的成功的快乐,增强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乐于探究。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生物科学探究旨在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时要注意科学探究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真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老师在理解和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出现了偏差,形成一些教学上的误区,如对探究性学习的滥用和泛化;对探究性学习的神化;探究性学习的公式化;不重视问题的提出;重探究过程;轻分析结果等。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深入学习领悟新课标,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要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在新课程背景的框架内,提升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中。以食物中的营养探究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的反思与改进,谈谈生物探究性实验课怎样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实验是七年期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食物中的营养这节课的一个探究实验课。本节主要学习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三类供能物质。食物中有能量吗?各种食物所含能量都是一样的吗?不同的食物中所含能量有差异吗?第一次上课的情况是:有关探究实验的学习是这样进行的,在阅读问题的基础上,由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这个过程花费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分析实验原理,然后立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但是通过这样操作发现许多学生在动手的时候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导致完成不了实验,最后只能改为演示实验,即通过燃烧种子让学生看到花生和小麦中含有能量,得到食物中都包含能量,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实验,讨论不同食物中含有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时不同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是一堂失败的探究实验课。课下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课堂上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操作中有时会加入了自己的猜想,更有甚者把点燃后的花生放入锥形瓶中加热,有些同学对实验器材不知所措,最后不能完成实验,而且整个实验几乎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最后还是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都未能完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在本实验的教学设计上出了问题,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面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时,到底是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还是力求问题研究的透彻性。应从学生认知的需求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慎重考虑,透彻地解决某一问题比面面俱到效果要好很多。虽然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悉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但是,让学生试着对发现的问题做出假设,很多学生是能完成的,然而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设计,再实施计划完成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显然难度很大,很难完成。课后经过认真反思,发现这节实验课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根据课本内容采用了照单抓药的方式,即只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对于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不详细介绍,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实验,看似热闹的实验课,实际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灌输无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识,且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打消了探究实验的积极性。失去了探究教学应有的意义和作用。经过不断反思,在改进的课堂上,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课程内容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验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分析第一节实验课失败原因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了实验流程: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熟悉实验步骤,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前进行沟通讨论。把学生进行分组,按计划分成两个大组,八个小组。探究开始的时候,分别让一大组四个小组研究花生所含能量和让另一大组的四小组测量小麦中所含能量的情况,再把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相同质量的花生和小麦中所含能量是否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适当点拨,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中都含有能量,而且所含能量是有差异的。根据第一次课上呈现的问题,第二次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了实验难度。相比于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在改进的基础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学生很好地完成的本实验,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些可以看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很好的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能否很好的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进行清楚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实验探究活动。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要考虑实验目标设定是否能够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在原有实验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螺旋上升,这样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探究实验效果,如果把本试验提高难度定为定量实验,根据试验的要求,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如果适当降低难度,定为定性实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但经过认真思考,团队合作,精准操作的基础上,每位同学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实验技能得以提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从对这节实验课设计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不难看出,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能让探究实验变得神秘而高不可攀,力求让学生易观察,易理解,易操作,从而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索,以期达到课程标准对探究实验的要求!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作者: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者:张书3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作者:何明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作者:朱展敏来源:中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