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沟通让爱流动论文.docx
用心沟通,让爱流动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生理第二阶段的叛逆期,此阶段的孩子任性不讲道理,自尊且易情绪化,所以能用心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础。本文结合身边的实例,介绍了沟通的具体方法:一听,二导,三宠。关键字: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沟通小学生心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生理第二阶段的叛逆期。这时期孩子会循规蹈矩地模仿大人的所作所为,在家里会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学校会像老师一样讲课、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他们任性,想独立做事,但又依赖大人;他们自尊,想显示自我,但因看问题表面而情绪化。因此这时期的沟通很重要,没有良好的沟通,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淤积成大误会,轻则影响师生的情感,大则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因为老师而讨厌学习放弃学业。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去跟小学生进行沟通呢?一、听这里听又叫基本聆听,就是不带主观评判,不带主观意识的听。为什么有很多孩子愿意对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去说话,因为照片不会说话,不会批评。当学生告诉我们:我这次如果不是粗心肯定能考好。如果我们说:对呀,你上次也是这样,你就是粗心,还说什么呢?没考好就别找借口了。这些评判和我们的主观意识都会干扰孩子继续与我们分享和沟通。实际上,孩子是有许多话要说,可是却因为我们急于评价被堵住了,试想孩子此时的心情如何?对我们的看法如何?记得在上学期,晚上九点多了,一位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把奶奶推倒了,不是故意的,叫我批评她吧。我说:我不批评你,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她说:自己和奶奶在一起,每天做家务,可奶奶动不动就吵她,还唠唠叨叨说她花钱多,不写作业。他爸爸妈妈也是一对偏心眼,带他弟弟到外地上学,把她放在家里。过年回来买的好吃的总是给弟弟吃,不给自己吃,自己特别恨弟弟。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我并没有批评她,从头到尾除了听,除了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告诉她:我知道了,你早点休息吧。因为他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情绪的冲动,就是要发泄。到了最后,她跟我说:老师谢谢你,我听你的。事实上从始至终我只做了一个听的角色,而这样做恰好给了她一个表达的机会。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生的一些事情。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蹲下身来,好好的去听孩子们讲的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一位学生说:老师,今天同桌把我的作业本弄坏了,我太生气了。作为老师可能回应:”别那么小气,男孩子嘛大度一点,这有什么可气的?坏就坏了,同桌又不是故意的。也可能回应:嗯,同桌把你的作业本弄坏了,你很生气。确实让人生气。回头我一定批评你的同桌。这两种回应一定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一种是师生关系走进了死胡同,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回应。做老师怎么跟学生沟通?有来有往才叫沟通。第一种回应本质上我们没有注意到孩子在表达什么,他在说我很生气,原因是同学把我的作业本给弄坏了。而我们的回应却是一种及时评判。尤其是说同桌又不是故意的。学生会想你是怎么知道不是故意的呢?这会让孩子有一个感觉,是老师天然地站在了同桌那边,老师跟我不亲近,他不信任我说的事情,我很难过。有多少孩子不被认同就会很难过。所以本质上我们是先去照顾对方的情绪。孩子要表达的是在这件事情上面我很生气、很愤怒,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回应他这一部分,这才是沟通。很显然,第二种显得更好一些。其实老师什么都不用多说,我们只要回应就好了。这远比我们僻里啪啦摆出一堆道理有用。所谓的导就是协商,让孩子有参与感、责任感。当然协商时要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每位学生不一样,所以我们协商时要先给他圈定一个范围。比如我们要让孩子讲究口腔卫生并拥有健康的牙齿,就可以问孩子:如果我们想牙齿健康,可以怎么做呢?实际上这个开放性问题就已经圈定了范围。众所周知要想牙齿健康?只有勤刷牙、勤漱口。但我并没有说:你应该去刷牙,你必须去漱口,而是问我们可以怎么样。孩子就会踊跃地回答:多漱口,多刷牙等等。所以把“你应该”换成我们可以,会给孩子很大的一个感觉是老师尊重我,我有选择权,我很重要,我要多表达,敢沟通。这对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和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者,我们要多给孩子提供机会,把孩子也加入进来。譬如:管理班级往往是班主任最费神的事,但如果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班级?怎样才能提高全班的成绩?怎样组织每周的班会?各抒己见,让老师听听你们的意见。这样我们才能更明确地知道孩子想要什么,而且一旦他们参与过后,就会有一个责任感。这个是我提出来的,所以我必须配合和执行,在配合和执行中他们会体现到自己的价值感。当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来协商时,孩子通常是非常积极的,且很愿意跟我们沟通交流,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开心。三、宠所谓的宠不是溺爱,不是顺从,而是换位思考。实际上就当下而言,如果我们去深入了解孩子,会发现现在孩子的成长也不容易。有的家中留守,得不到父母的呵护,自卑内向;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拔苗助长,学习压力大。所以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是共情,是情感上的沟通。比如:当我们想说:嗯,知道了、明白了。,可以改为:老师看得出你,老师听到你说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不要说:嗯,你要知道,你要明白。再如:当我们问孩子的内心想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是不是?这是我们的问句,同样也是我们在去探索孩子原因的一个句子。也可以说:我想.,我猜.,我希望.这都是我们共情的话术。而且一定要切记,不要阴阳怪气,不要正话反说。面对一个作业潦草的孩子,如果说:你这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将来一定是书法家。他的感觉是:哦?写字潦草,可以成为书法家。因为他听不懂嘲讽,更理解不了正话反说,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正面沟通。当然有时我们难免遇到叛逆的孩子,做出让我们恼怒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用爱感知孩子成长的不易,感知孩子极端行为的背后,是爱的缺失。然后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包容我们的孩子,正确地去引导,去关注他们的个性化的行为特点,让爱流动,用诚心、真心、爱心、耐心、包容心去沟通,让爱流动,而再加上我们的沟通技巧,师生关系自然会亲密融洽。参考文献: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一一林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