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圣教序》结构解析 .docx
王羲之圣教序结构解析(一)2024-01-2109:45墨语闻声书写工具的选择一一墨。古人研墨,故深浅,浓淡自如。今人研墨者已甚少,大多是墨汁加水。水加得多少,是一学问,过少粘厚枯滞,拖不动笔,过多则肥烂稀薄,字无筋骨。因此首先得调好墨的浓淡度,笔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过多过饱。王字多在笔尖上做文章,墨的烂、枯皆不行,故临习者要重视这个问题。一、牵丝联结1 .牵丝是在行笔过程中随着笔势附加在笔画之间的线条。它使不太联贯的笔画联贯起来,比较松散的笔画紧密起来,使不太美观的字形结构变得美观。2 .在楷书中没有牵丝,在行书中常用牵丝。牵丝联结是行书中处理汉字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3 .在圣教序中,牵丝联结随处可见。如若字,由草字头和右两部分组成,中间有了牵丝,使上下两部分联结在一起,牵丝仿佛成了纽带和桥梁。4 .如r富字,左边的挑点、右边的撇点、下点和横钩,均赖牵丝联结在一起。5 .此外,如FMJ真字,用牵丝联结上下笔画。6.被字用牵丝联结左右笔画。7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字和所有的笔画都需要用牵丝联结,有些字的笔画本来就很联贯和茂密,本来就很美观,就不需要用牵丝联结。'e物”布#.i : k*,tn , I! i / > I - 4 子篇,晟塔就8 .如果不必要用牵丝而用了牵丝,或有悖于笔势用了牵丝,往往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对于这一切,学书者不能不引起注意。圣教序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牵丝联结就是其二、笔画替代一种笔画代替另一种笔画,是行书中经常用的方法。1 .比如用点代替捺画、撇画、竖画和横画。2 .用挑画代替横画,用横画代替侧点等等。3 .笔画的代替不外乎两种需要,一是出于笔画和结体变化的需要,是出于笔势变化的需要。彳J 三,,< 避十诧坦力 4日-' >>*日 、<刍一督N刁4 .如果上下两个字在相同的位置上各有一捺,为了变化,避免重复,就有意将其中一个字的捺画改写为点。5 .点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长点、短点、侧点、平点、斜点、仰点、俯点、藏锋点、露锋点等等。这是出于笔画和结体变化的需要。6 .另外,从笔势变化的需要方面来说,如写到这里,笔势未尽,捺画就可用向下斜点代替,使笔势向下贯。如果笔势已尽,仍然用平捺,或者以臧长点代替,笔势即带住。7 .在圣教序中,笔画替代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菩字,末尾的横画以平点代替。8.与字,末尾的横画以侧点代替。9.测字,以大小两挑点代替侧点和短竖。10善字,以直点代替中间横画。IL阔字,以挑点代替捺画。12.流字,以挑点代替右下的短竖。13.生字以弧曲线代替短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