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docx

    • 资源ID:1158369       资源大小:24.3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docx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拼音名】BaiTan【别名】野养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帆科白檀SynlPlOCoSpaniculata(Thunb.)Miq.,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台湾、云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主治】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用。【用法用量】38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页首中华本草:白檀【拼音名】B6iT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矶科植物白檀的根、叶、花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paniculata(Thunb)MiqPrunuspaniculataThunb.J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挖取;叶,春、夏季采摘;花、种子,于57月花果期采收,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加;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长3Tlem,宽2-4Cnb朱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无毛或有乘毛,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每边4-8条。圆锥花序长5-8cm,通常有柔毛;苞片通常条形,有褐色腺点,早落;花萼长2-3mm,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半圆形或卵形,稍长于萼筒,淡黄色,有纵脉纹,边缘有毛;花冠白色,长4-5un,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40-60;子房2室,花盘具5个凸起的腺点。核果熟时蓝色,卵状球形,稍扁斜,长5-8师,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5月,果熟期7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60-250Onl的山坡、路边、疏林或密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湿,好光,要求肥沃土壤。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于7月采收果实,去掉果肉,种子常用沙藏层积90d以上,春播。【性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主乳腺炎;淋巴腺炎;肠痈;疮卅;疝气;尊麻疹;皮肤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单用根可至30-4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摘录】中华本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talumalbumL.采收和储藏:原产地植后3040年采伐,锯成段,砍去色淡的边材,心材干燥入药。【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约Iom。枝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节间稍肿大。叶片椭圆状卵形,膜质,长4-8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脉在背面突起,侧脉约10对;叶柄细长,长1-1.5cm。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cm;苞片2枚,钻状披针形,长2.5-3mm,早落;总花梗长2-5cm;花梗长2-4M;花长4-.5mm,直径5.6mm;花被管钟状,长约2mm,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部初时绿黄色,后呈深棕红色;雄蕊4,外伸;花盘裂片卵圆形,长约Inin1;花柱长3mm,深红色,柱头浅3(-4)裂。核果长1-1.2cm,直径约ICnb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先端稍平坦,宿存花枝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棱3-4条。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等地。我国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半寄生性树种,喜热带、亚热带气候。能耐02的低温,遇短期霜冻,能安全越冬。在海拔600100om丘陵山地、年雨量6002000mm、年平均气温1035°C之间适宜生长。喜光,不耐荫蔽,较耐干旱,忌积水。在酸性红壤、黄壤或河边冲积砂质壤上均生长良好,忌粘土,在干燥多石砾的土壤上生长缓慢,但心材含油量高;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迅速,但心材质量差。栽培技术檀香除本身根系吸收营养外,还需要纤细的小根产生吸盘吸附寄生植物的根部,从而吸取营养。我国可选择寄主催吐萝芙木、长春花、儿茶、台湾相思树、桅子、南洋檀、楠皮木、紫珠、木棉、诃子、厚树皮、山大颜等。主要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1月,采摘粒大、饱满、紫红色的成熟果实作种,采回后立即用清水洗去果皮,种子阴干后用(50100)XlO(-6)赤霉素浸种24h然后砂藏催芽,待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播种,可促进种子发芽。幼苗出现真叶时,必须把幼苗分别移栽于预先种有寄生植物的盆内34月定植,按行株距4mX4或5cmX5m开穴,穴径60Cnb穴深50Cnb每穴施腐熟有机肥。定植时将苗连同寄主带上团栽入穴内,覆土压实。田间管理栽培后要有一定荫蔽。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土壤疏松湿润,培育12年内要浅松土,忌深翻。每年施肥23次,以人畜粪为主。檀香和寄主植物有缺株应及时补苗,寄生植物生长过旺,需进行修剪侧枝,促进主干生长。【性状】性状鉴别心材圆柱形,有的略弯曲,长50TOOCnb直径10-20cm.表面淡灰黄色,光滑细密,有时可见纵裂纹,有刀削痕。横切面棕色,显油迹;纵向劈开纹理顺直。质坚实,不易折断。气清香,味微苦。燃烧时香气浓烈。以体重质坚、显油迹、香气浓郁而持久、烧之气香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淡黄棕色。含晶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或长方形,直径约至45m,壁厚,于角隅处特厚,木化,层纹隐约可见,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位于纤维旁,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面形、鱼类方形、鱼尾状双晶及膝状双晶等,直径22-42HnU韧型纤维直径14-20m,壁厚约6m,具单纹孔。纤维管胞少数,切向壁有具线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交成十字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4m,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木射线宽1-3列细胞,壁稍厚,具单纹孔。此外,有时可见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及黄棕色分泌物。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燃烧时,有浓郁檀香气。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o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2.0%。【化学成份】心材含挥发油(白檀油)3-5%。油含A檀香砧醇和檀香砧醇(a-,-SantalOD90%以上,檀菇烯(Santene)%-檀香菇烯和B-檀香花烯(-,B-Santalcne)檀菇烯酮(SantCnOne)、檀菇烯酮醇(Santenonealcohol)、及少量的檀香菇酸(SantaliC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紫檀菇醛(SantaIaldChyde)C树干、枝和根的心材含挥发油(白檀油)1.6%-6%;根部心材产油率达10%,茎部心材次之。挥发油的主成分为。-及B-檀香醇(-,B-santalol),达90%以上;并含-及B-檀香烯(a-,-SantalCne)、檀烯(Santen。)、檀菇酮(a-Santenonc)、a-檀菇醇(a-Santeno1)、檀香酮(SantalOne)、檀香酸(SantaiiC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异戊醛isovaleraldehyde)、檀油醇(teresantalol),以及三环准檀香醛(tricycloekasantal)。本部分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coxysantalin)及银械醛(SinaPyIaldehyde)松柏醛(阿魏醛,Coniferylaldehyde,ferulaIdehyde)紫J香醛(SyringiCaldehyde)香荚醛(Vanillin)0另报道国产檀香木含挥发油量高达10%,通常为2.5%5%,云南引种7年的小树出油率较低(1.52%),侧枝更低率.51%)°用GC-MS测定了含量较低的各组分,在20个化合物中,12个是已知化合物,如三环准檀香醛、a-檀香烯、a和B-檀香醇、a和B-檀菇醇,以及反-a-佛手烯(trans-a-berg-amotcne)、香植醇(nuciferol)及Q-姜黄烯(a-CUreUmCnC)等。【药理作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檀香油之抗菌作用不强,对伤寒杆菌之酚系数在0.1以下。能减轻无效的咳嗽;过量可引起胃、肾、皮肤刺激。用于小便困难,可改善症状。对大鼠饲喂0.5-2gkg,数日后,可使尿路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减少60%。檀香油的抑菌浓度为1:64000-1:128000,对痢疾杆菌亦有效;1:32000浓度对鸟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无作用。檀香油尚有利尿作用,麻痹离体兔小肠,对兔耳皮肤有刺激作用。【炮制】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性味】辛;性温【归经】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止痛。主胸腹胀痛;霍乱吐泻;噎膈吐食;寒疝腹痛及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L5-3g,后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注意】本草汇言:如阴虚火盛,有动血致嗽者,勿用之。【附方】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一两,白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医学金针丹参饮)治心腹冷痛:白檀香三钦(为极细末),干姜五钱。泡汤调下。治噎膈饮食不入:白檀香一钱五分,茯苓、橘红各二钱。俱为极细末,人参汤凋下。治阴寒霍乱:白檀香、蕾香梗、木香、肉桂各一钱五分。为极细末。每用一钱,炒姜五钱,泡汤调下。(方以下出本草汇言)解恶毒风肿:白檀香、沉香各一块,重一分,槟榔一枚。上三味各于砂盆中以水三盏细磨取尽,滤去滓,银石铁内煎沸,候温,分作三服。(济总录檀香饮)【各家论述】1.陶弘景:消风肿。2 .本草拾遗:主心腹霍乱,中恶,杀虫。3 .日华子本草: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浓煎服;水磨敷外肾并腰肾病处。4 .珍珠囊:引胃气止升,进食。5 .纲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6 .本草备要:调脾胃,利胸膈,为理气要药。<篇名>檀香内容:忌火。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辟邪去恶。除心痛,止霍乱,散冷积,解结气。夏月囊香,可辟臭气。白檀,调卫利膈。紫檀,和营消肿。痈溃、阴虚俱禁用。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