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测量》课程标准.docx
轨道工程测量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轨道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学分:5适用年级:三年制高职适用学时:75-90一、课程代码:C01498二、适用专业轨道工程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轨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测量基础知识、高程、角度、距离、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地形图、桥梁、隧道测量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加深对测量知识和本专业的认识、拓宽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日后从事轨道工程工作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一门课程。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网络混合教学)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时数授课方式其中:线下教学学分小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小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51绪论220200002水准测量1257399273角度测量1055377254距离测量523233035工程控制测量19910514144106地形图测绘方法及其应用1037399277道路线路测量835377258道路施工测量2200009隧道施工测量2202000010桥梁施工测量2202000011机动3033303合计7535402552521240备注:I、本课程的实训课时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增加14个课时。2、如学时为90课时,优先增加实训课时的课时数。五、课程设计思路(目的、如何来培养学生)1.总体设计思路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轨道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轨道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1)设计十一个项目学习情境:测量学的基本知识;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理论(穿插到各知识点);工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道路线路测量;道路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桥梁施工测量。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项目“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课程设计思路(1)目标设计轨道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2)内容设计根据轨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十一个项目学习情境:测量学的基本知识;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方向测量;测量误差理论(穿插到各知识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道路线路测量(平、纵、横);道路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桥梁施工测量。(3)项目设计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道路线路、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4)考核评价设计轨道工程测量课程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即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2 .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还有其他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 .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线路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技能;4 .掌握测量数据的计算方法;5 .掌握地形图、总横断面图的测绘和应用;6 .掌握道路线路的测量方法(包括既有线);7 .掌握道路的桥梁施工测量方法;8 .掌握隧道施工和监控的测量方法和技巧;9 .了解道路的施工测量和检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能力目标1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2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钢尺、全站仪等常用测绘仪器和一些测量辅助工具;能描述光电测距仪、平板仪等仪器的原理3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4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5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6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道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7 .能测量路面标高、路基标高、桥梁墩台的沉降情况;8 .了解使用全站仪进行曲线侧设,导线测量等;9 .能够使用水准、全站仪进行轨道工程施工放样测量和竣工验收测量;10 .能够使用水准仪、全站仪进行隧道施工和监控测量;11 .能够使用水准仪、全站仪进行桥梁施工测量;12 .具备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三)素质目标表2素质目标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能适应本专业艰苦的工作环境;爱岗敬业,作风严谨、踏实,吃苦耐劳,富有进取心和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强,为人诚实,遵章守纪;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团队与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收集、分析、应用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应变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说明:知识、能力目标按“认知”、“了解”、“理解”、“能”、“会”等进行表述,以此说明各教学内容应达到的要求。”认知”和”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会”用于表述技能的掌握程度。)七、学习情境项目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学习情境项目划分,按项目编写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各章应包括的条目与内容如下:项目一绪论(测量学的基本知识)(一)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训0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 .能力目标掌握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 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 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 .轨道工程测量在道路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学重点1.知识重点轨道工程测量的任务。项目二水准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5学时,实训7学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能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尺读数; 掌握水准点、普通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及精度评定要求;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 掌握水准仪的检验方法,了解水准仪的校正方法; 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水准测量误差的消减方法; 了解电子水准仪的使用。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在各项工程建设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独立的观测、记录,并按精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平差计算,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3 .素质目标 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尺的读数,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加强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及计算,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的能 不断提高高程测量的野外实际动手能力; 锻炼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水准测量原理的认知;2 .水准测量的方法;3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实验实训】实训一:水准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任务11认识水准仪的一般构造,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尺的读数;任务12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任务13实际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技术要求。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任务2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任务2-2掌握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的实际操作。实训三:水准仪的检验任务3-1掌握水准仪的检验方法;任务3-2了解水准仪的校正方法。(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及精度评定。2 .技能重点(1)水准测量路线的布设和测量。项目三角度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5学时,实训5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及测量原理;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掌握全站仪的安置、使用及读数; 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及精度评定; 掌握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与表达; 掌握测回法测量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及精度评定; 掌握全站仪的检验方法,了解全站仪的校正方法。2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全站仪; 基本掌握测角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能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并掌握水平角及竖直角的记录与计算。3 .素质目标 具备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加强全站仪角度测量的操作,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角度测量野外实际动手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角度测量原理的认知;2 .全站仪的认知;3 .水平角测量;4 .竖直角测量;5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平角测量误差分析。【实验实训】实训四:全站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任务41掌握全站仪的安置、使用及读数;任务42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及精度评定。实训五:全站仪的检验任务51掌握全站仪检验方法,了解全站仪的校正方法。实训六:全站仪的角度测量任务61掌握全站仪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及精度评定。(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角度测量的原理。2 .技能重点(1)全站仪水平角的测量、竖直角的测量。项目四距离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训3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钢尺量距、全站仪测距的一般方法的操作与计算;方位角的定义及计算。2 .能力目标能够操作全站仪进行一般测距;能够利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距后推算方位角。3 .素质目标 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加强全站仪角度测量的操作,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 具备一定协调组织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钢尺量距、全站仪测距方法;2 .直线定向。【实验实训】实训七:全站仪的距离测量任务71掌握全站仪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评定;任务72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操作方法与计算。实训八:坐标方位角推算任务81掌握全站仪测测角、测距的方法;任务82掌握坐标正反算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坐标正反算计算。2 .技能重点(1)全站仪测角、测距计算方位角。项目五测量误差理论(一)教学时数(理论*学时,实训O学时)(穿插到各个测量教学中)(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 认识观测条件对观测值的影响; 结合测量的实际工作,掌握衡量精度的指标; 掌握误差传播定律,了解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掌握隧道贯通误差及限差的概念; 掌握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2 .能力目标通过岁实际测量工作中产生的各项误差的分析,准确判别误差的性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运用误差基本理论评定角度、距离等基本测量观测量的精度。3 .素质目标 具备测量误差的相关知识; 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不断提高对观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能准确判定测量结果的精度。(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测量误差认知;2 .评定误差指标;3 .误差传播定律;4 .贯通测量。(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2 .技能重点(1)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项目六工程控制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9学时,实训10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控制测量的作用、布设方法、等级和精度要求; 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其内业计算方法; 掌握交会定点的坐标计算; 掌握地下控制测量的方法及其精度要求。2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 能够采用交会法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能够进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工作。3 .素质目标 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具备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具备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控制测量认知;2 .导线测量;3 .交会定点;4 .地下控制测量5 .三、四等水准测量。【实验实训】实训九:导线测量任务9-1学会进行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任务92学会进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实训十:三等水准测量任务10-1掌握三等水准的测量外业工作步骤及其内业计算的方法。(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I)导线内业计算方法;(2)三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方法。2 .技能重点(1)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方法;(2)三等水准测量外业测量方法。项目七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一)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训7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缓坡、陡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理信息;学会判读较为复杂的地形图,学会判读与绘制地形剖面图。2 .能力目标理论练习实际,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一些问题;增强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的能力。3 .素质目标 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 具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 具备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地形图基本知识;2 .地形图测绘;3 .地形图应用。【实验实训】实训十二:地形图测绘任务12-1学会全站仪测绘地形图的方法;任务12-2学会运用绘图软件进行地形图绘制。(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地形图的识读;(2)软件绘制地形图的方法。2 .技能重点(1)地形图外业测绘的方法;(2)绘图软件绘制地形图的方法。项目八道路线路测量和线路施工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5学时,实训5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道路交通中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的计算过程和测设方法; 掌握并理解与道路交通工程曲线测量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了解道路交通工程曲线测量在遇到障碍物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掌握道路线路基平测量与中平测量的概念、方法及成果的整理与计算; 掌握线路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的绘制。2 .能力目标 能够识读在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中遇到的各种设计及施工图纸,提出与曲线测量有段的问题; 在测量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及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能够进行线路曲线放样,识读并绘制纵横断面图。3 .素质目标 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 具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 具备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道路交通中线设计概述;2 .圆曲线测设;3 .加缓和曲线后圆曲线测设;4 .遇障碍时曲线测设;5 .路线纵断面测量;6 .路线横断面测量;7 .联系测量。【实验实训】实训十三:单圆曲线测设任务131学会全站仪测设单圆曲线;任务13-2学会单圆曲线的测设计算。(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圆曲线测量数据的计算;(2)纵横断面的测量方法及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2 .技能重点(1)圆曲线的放样的方法;(2)基平测量、中平测量、横断面测量的方法。项目九隧道施工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训O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熟悉隧道施工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熟悉隧道洞内、洞外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熟悉矿山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及盾构掘进隧道施工测量方法;2 .能力目标能识读隧道结构施工图,并能够进行隧道结构施工测量与施工放样;能够在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中,提出一些自己的专业见解。3 .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具备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隧道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内容;2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及联系测量;3 .隧道地下控制测量、矿山法及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要点。【实验实训】实训十四: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模拟布设任务14-1学会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控制方法;任务14-2学会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进行的具体工作。(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内容;(2)隧道施工控制测量要点及隧道掘进方法在测量定位上的特点。2 .技能重点(1)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实施过程及要点;(2)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测量内容。项目十桥梁施工测量(一)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训O学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桥梁施工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与精度要求; 掌握直线桥、曲线桥的墩台中心定位和轴线测设的方法; 掌握桥梁编细部施工放样方法的要点; 掌握桥梁墩台的变形观测的内容及方法。2 .能力目标具有进行桥梁施工控制测量的基本能力;具有实施各类桥梁的墩台及轴线现场放样的能力;具有进行桥梁变形监测的能力。3.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 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桥梁控制测量的一般方法及精度要求;2 .桥梁墩台中心定位及轴线测量常用方法。(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桥梁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的认知及应用;(2)桥梁变形监测的目的及原则。2 .技能重点(1)控制测量实施及墩台中心与轴线测设实施;(2)变形监测的方法。八、教学实施建议1 .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本课程教材要求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工学结合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十五典型的学习情境,按完成学习情境的需要和测量岗位操作规程,结合中(高)级测量职业技能证书考证来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工程测量任务、掌握所学知识、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教材编写上要求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了解材料发展的方向。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如选用公开出版的其他教材,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也要按照本标准组织教学。参考教材:轨道工程测量王劲松李士涛主编(2016年版);工程测量曹毅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 .教学组织与设计轨道工程测量课程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加大了实训操作的比例,加强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材料试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I)行动导向教学法:针对课程教育目标,教师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在实际或知模拟实际的职业性情境的行动中,积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能用之独立解决培训中(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2)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按照工程项目分为11个核心情境。(3)任务驱动法:本课程每个学习项目中材料试验部分主要根据己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行业现行规范、标准或规程进行测量操作,检验测量成果数据的是否满足技术参数要求,这一部分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4)案例教学法:对于课程中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部分引入案例教学法,如道路工程施工、道路桥梁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等;此外,工程实际应用案例将引导学生从课程走向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教学法最为适合。(5)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某些课程可以实现边学边做,甚至以真实的任务为载体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如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6)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工程图片、测量录像、动画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掌握课程教学内容。(7)讨论教学法:讨论时教学法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程各项目学习情境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见下表。(一)教学实训条件要求表3教学实训条件要求序号实训项目名称硬件要求学生要求1实训一:水准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实训三:水准仪的检验自动安平水准仪45人/套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每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编写2实训四:全站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实训五:全站仪的检验实训六: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实训七: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实训八:坐标方位角推算实训九:导线测量全站仪45人/套、钢卷尺45人/把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每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编写(导线测量合作完成实训I报告)3实训十:等外水准测量自动安平水准仪45人/套、红黑双面水准尺1套/组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实训报告的编写4实训十二:地形图测绘全站仪45人/套、钢卷尺45人/把GNSS测量仪45人/套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实训报告的编写5实训十三:单圆曲线测设全站仪45人/套、钢卷尺45人/把GNSS测量仪45人/套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每个人独立计算6实训十四:隧道控制网布设全站仪45人/套、钢卷尺45人/把GNSS测量仪45人/套分45人/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备注:本课程的实训课时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增加14个课时。(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表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授课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测量学基本知识线上讲授法2高程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3角度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4距离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5工程控制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6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7道路线路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8道路施工测量线上、线下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9隧道施工测量线上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10桥梁施工测量线上讲授法、演示法3.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目的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考核原则体现高职“教、学、做”结合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3)考核形式采取多元性、阶段性考核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单项能力考核、终结考试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4)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轨道工程测量考核内容,以轨道工程技术专业轨道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情境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另外增加学习态度、期末考试指标。(5)考核成绩的评定及考核其他说明学生本课程最后成绩为阶段性课程考核各项成绩之和。每个阶段性课程考试项目成绩均要达到该项成绩总分的50%及以上,学生该门课成绩方能评为及格。本课程考核标准需经过系部、学院教务处批准方可执行。本考核标准在试行阶段,任课教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实际操作困难等问题,可以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调整变更申请,经系部审核同意之后可进行调整变更。表5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表序考核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考核分号目值权重(%)1学习态度(线上、线下)平时考勤、课堂纪律线上和线下考勤、课堂纪律L平时考勤:迟到一次扣0.5分,旷课一次扣2分,早退按旷课处理。旷课超过本课程总学时1/4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2.课堂纪律:在上课时间玩手机、睡觉经劝阻仍然不思改悔,每次扣2分。3.作业提交:每缺交一次作业扣两分,缺交作业次数达到本课程应交作业次数的1/4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试资格。注:本项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本项总分20分,扣完20之后将不继续扣分,不出现负值。202线上学习时长和作业完成度(线上)微课视频学习,作业提交微课视频学习、线上和线下作业提交1 .视频学习时长,少于总时长的1/4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试资格。2 .作业提交:每缺交一次作业扣两分,缺交作业次数达到本课程应交作业次数的1/4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试资格。102测量仪器基本操作(线下)1、水准仪高程测量(线下)2、全站仪角度、距离测量仪器操作马数据计算(单人)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成果合格);2、两次考核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最终成绩;3、详细考核标准任课教师自定,采用100分制,最终成绩X考核权重二该项得分203测量技(线下)各实训报告1.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完成实训任30能综合运用项目的实训内容+学生小组互评务,提交实训报告;2 .学生小组学期末实训综合互评分数;3 .详细考核标准任课教师自定,(实训报告分数+学生互评实训分数)X考核权重二该项得分4期末考试(线下)综合知识笔试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核应用能力;2、期末考试采用100分制,期末考试成绩X考核权重二该项得分20合计分数100注:(1)任课教师可根据整个专业学生整体期考分数分布,划出该门课期考最低要求成绩,期考低于最低要求成绩的学生,期末总评应评为不及格。(2)本考核标准需征得系部、学院教务处批准才可以执行。(3)任课教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征得系部和教务处同意情况下进行微调。4.课程资源建设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设是国家发展教育的基本条件,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在课程建设中,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渐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开发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课程的主讲教师参考本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在教学工程中,应采用模型、实物等教具,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录像播放、图片演示、仿真软件应用、实物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创造任务情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建设还应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建立课程网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料、试题库、网上答疑、行业动态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互动平台由于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本课程标准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欢迎主讲教师马上提出,加以修改,提高教学质量。备注:本课程的实训课时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增加14个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