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 资源ID:1164562       资源大小:16.8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前由负责钢筋加工的工长对加工机械(切断机、弯曲机、对焊机、调直机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并由机械技师对所有机械性能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绑扎边柱、边梁钢筋应搭设防护架,高空绑扎钢筋和安放骨架,须搭设防护架或马道。3、多人转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角和塌落。4、绑扎2米以上柱、墙体钢筋时,搭设操作通道和操作架,禁止在骨架上攀登和行走。5、绑扎框架梁必须在有外防护架的条件下进行,外防护架高度必须高出作业面1.2米,无临边防护不系安全带不得从事临边钢筋绑扎作业。2模板工程1、支设柱模和梁模板时,不准站在梁柱模板操作和梁底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2、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在没有固定好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模板受外界影响容易倒塌伤人。3、高空临边作业时,有向外坠落和掉下材料的危险,支模人员上下应走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栏杆、支撑上下,站在活动平台上支模。要系安全带,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禁止抛任何物体。4、模板拆除应经工长统一安排,操作时应按先外后里分段进行,严禁硬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清理刷隔离剂,按规格堆放整齐备用。高空作业严禁投掷材料。3高大模板工程1、安全技术准备工作(1)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2)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架子工和木工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架子工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对钢管、扣件及模板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4)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2、支模安全控制要点(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4)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5)安装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构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6)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2、安全监测(1)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布置在变形较大和稳定性较差部位,在满堂架的某些立柱上做好监测点标记,约每6米一个,高度在楼面处;观测基准点:在已浇好的楼面上设置二个基准点,通过基准点可测出满堂支撑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2)安全监测分为目测和仪器测量,主要是观测钢管支撑的沉降、位移和变形。目测主要由木工班组安排守模人员进行跟踪观测,守模人员不少于3人,由木工工长安排并落实,发现有胀模、蹦卡、管卡滑动、钢管变形等情况应立即通知上部,暂停混凝土施工,待整改、加固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仪器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将仪器放在楼面高度,对已布置好的观测点进行跟踪观测,发现变形或位移过大者,应立即通知混凝土班组暂停混凝土浇筑,并通知木工及架子工班组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结束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3)监测措施。在浇捣高支模梁板混凝土前,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并采取应对措施。(4)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按每半小时测一次,并形成记录。监测过程中要求定人、定仪器、定期观测。(5)变形监测预警值。高支模区域梁板挠度变形偏差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预警值在24mm以内。(6)预警应急措施。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达到或接近预警值时,要求检查支撑架刚度、扣件紧固情况,及时排除滑移或垮塌隐患;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或发现模板局部沉陷或支撑失稳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撤离作业人员、设备,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组织人员对支撑系统进行加固。3、拆模安全管理(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拆模时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由技术人员下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2)模板拆除前应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拆除时派专人监护看守。(3)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松动顶部支撑杆扣件,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使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4)拆除的对拉螺栓、连接件及拆模用工具必须妥善保管和放置,不得随意散放在操作平台上,以免吊装时坠落伤人。(5)任何情况下,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6)遇六级以上大风时,要暂停拆模,有雨、雪、霜时要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作业。

    注意事项

    本文(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