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次性详细勘察).docx

    • 资源ID:1166960       资源大小:311.54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次性详细勘察).docx

    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次性详细勘察)6.6 场地内基岩面起伏情况166.7 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166.8 成桩条件分析167结论与建议177.1 结论177.2 建议17附图及附件:1、I:100O工程地质平面图1张2、1:200工程地质剖面图40张3、钻孔柱状图63页4、岩石试验资料1册5、声波测试资料1册6、土试验资料1册7、水质分析资料1册1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勘察阶段和勘察范围113技术标准和勘察依据1勘察目的、任务11.5以往工作程度21.6 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21.7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32育然tt942.1 行政区划及交通现状42.2 气象42.3 水文43工程地质条件43.1 地形地貌43.2 地层岩性43.3 地质构造53.4 水文地质条件53.5 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63.6 地震74相邻建(构)筑物74.1 地下建构筑物74.2 地下管网74.3 地面建筑75刑试成果的分析整理与选用75.1 重型动力触探(N63.5)测试成果及分析75.2 室内岩石试验85.3 水、土腐蚀性分析105.4 波速测试成果统计分析IO5.5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106工程地质评价:M议116.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16.2 红云路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116.3 地震效应评价166.4 地下水作用评价166.5 地基均匀性评价16(3)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如下:市政工程勘察规范aJ56-20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O-2O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GJD30-20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1.4勘察目的、任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收集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水文资料,对本工程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工作,勘察目的是查明拟建道路工程沿线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特殊地质条件,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依据与必要的相关设计参数。具体任务是:(1)查明拟建道路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等基本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的整体稳定性:查明拟建道路工程沿线各段岩土的类型、分布状况,工程地质特征和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查明拟建道路工程沿线有无不良地质,若有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其成因、类型、性质、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拟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查明拟建道路工程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查明拟建道路工程坡顶邻近建构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和埋深,地下设施的分布和埋深:评价道路工程中挡墙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的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提出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建议:拟建道路工程持力层、基础型式等做出建议;评价相应工程地质问题。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次性详细勘察)1概述1.1 工程概况受城市建设投费有限公司(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本工程设计单位为红云路起于协信阿卡迪亚与云栖谷之间现状断头路,沿线向北先形成1座同轴旋转立交,然后上跨快速路T纵线,最后终点接嘉陵路,全长1745673m,其中K0+000-K0+957.450段为同轴旋转立交与桥梁段,KO+957.45(K1+745.673段为路基段,道路整体走向从西南至东北。红云路等线为城市支路1级(见图Ll/),走向从南西向北东,设计起点接协信云栖谷西侧现状断头路,终点与已建成的市政支路嘉陵路相接,全长1745.673m,标准路幅宽度13m,双向两车道。红云路桥梁段需与快速路一:纵线共建,我院已对共建段的1#、2#预应力锚索桩板挡墙及3#、4#重力式挡墙进行了勘察,本次勘察为红云路道路工程,包括旋转立交、桥梁段及路基段。红云路外侧为协信云栖谷、阿卡迪亚小区和红岩纪念馆,安全等级为一级,地质环境且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综合以上因素,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2 勘察阶段和勘察范围依据工程勘察合同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符合渝建(2013)346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详见附表:勘察阶段判定表。本次勘察具体范围见平面图,符合渝建(2013)345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详见附表:勘察范围判断表。图1.17拟建红云路效果图1.3 技术标准和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依据:(1)我院与甲方签订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设计单位提供的“红云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说明和设计方案图”:程勘察方案。勘察手段以机械钻探为主,同时辅以地面调查、测绘、物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以查明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2、勘察工作布置(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采用追索法为主,辅以穿越法进行.地质测绘范围为道路中线两侧各3050m,对影响道路工程及边坡稔定性和潜在地质灾害地段进行重点勘测,并适当加宽测绘范围,测绘比例尺为1:1000«(2)勘探工作布置及技术要求A钻孔布置及钻探深度勘探点线主要红云路道路轴线布置,并兼顾同轴旋转立交基础、道路边坡及整体场地,同轴旋转立交桥段原则上是逐墩布置钻孔,间距约2530m,每条勘探剖面布置钻孔12个,道路部分间距约3050m,每条剖面上布置钻孔23个,共布置勘探孔72个,其中控制性钻孔36个,一般性钻孔36个。勘探点孔深:同轴旋转立交桥钻孔孔深按桩底设计标高控制,控制性钻孔进入桩底设计标高以下中等风化基岩IOm,一般性钻孔进入桩底设计标高以下中等风化基岩6m:挡墙边坡控制性钻孔进入边坡假想破裂角以下中等风化基岩3m,一般性钻孔进入hn;重力式挡墙控制性钻孔进入路面设计标高以下中等风化基岩8m,一般性钻孔进入路面设计标高以下中等风化基岩5m。B采样及原位测试工作采样:将控制性钻孔作为取样孔,采集岩石试样作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数据样本数应满足规范要求和数理统计要求,以保证所提出的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原位测试:终孔24小时后,观测孔内水位,并选2个钻孔进行抽水试验:选择3个钻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N63.5)测试;选取4个钻孔作剪切波测试,3个钻孔作声波测试。3、工作完成情况我院接受业主任务委托后,立即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踏勘,依据业主提供的“工程方案设计图”及“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由于现场正在进行红云路与三纵线共建段挡墙土石方平场,局部桥墩孔位于浮渣边,无法施工,但充分利用了红云路与快速路三纵线共建段挡墙工程钻孔,基本能满足本次勘察工作要求。本次勘察外业工作开始于2017年2月IO日,于2月23日外业工作结束,总计投入钻机3台,之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见表1.6-1。本工程位于渝中半岛西北部、高九路北侧,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勘察资料丰富,本次勘察主要收集利用了下列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勘察资料:1977年四川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出版了重庆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6年1990年原四川省地矿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测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重庆市幅H-48-94-A(l:5万)区域地质调查;2007年3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窕院重庆分院完成的阿卡迪亚Dl、D2、D3组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勘)(渝涪勘审070307)。2007年11月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完成的重庆协信黄荆社项目El组团(协信.阿卡迪亚TWlTW4号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讥2010年7月我院完成的快速路三纵线柏树像立交一五台山立交段工程(南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K2+865K7+840.745)(渝勘质审2011-0875)。2011年5月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完成的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南岸不稔定斜坡治理项目(滴水岩危岩带(渝中区段)勘察报告。本次利用了钻孔6个,钻孔编号ZK1、ZK2、PKl-PK4o2011年6月我院完成的重庆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先期开工段红岩村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渝勘质审2011-1052)。本次利用钻孔2个,钻孔编号WXH9、WXHl4。2012年7月我院完成的快速路三纵线柏树堡立交一五台山立交段工程红岩村立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审查编号:DA2012-0586)。本次利用钻孔7个,钻孔编号NlI9、Nl20、NI21、NI23、NI50、N15kN154o2016年2月我院完成的红云路与快速路三纵线共建段挡墙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项目编号:KC(2016)-03-00501C)本次利用钻孔11个,钻孔编号BP5、BP8、BPl5、BPl7、BP31-BP37以上资料对场地的地层结构、岩性、地质构造有较详细的了解,部分勘察成果资料直接运用于本次勘察。1.6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勘察手段的选择我院接受业主任务委托后,立即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立即到现场踏勘,并在搜集其它勘察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以及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道路设计方案”编制岩I-I送实验室试验、化验。(5)现场测试波速测试由重庆市勘测院检测分院承担。岩土体剪切波采用高分辨地震仪三分量检波器,震源采用地面横向锤击木板两端的方式产生,测点间距0.5m。岩体声波采用WSD型数字声波仪,一发双收源距0.5m,测点距离0.5m,孔内以水为耦合介质,岩块测试采用单发单收,使用测试段岩芯进行声波对穿测试,各仪器设备均处于标定期内,测试操作方法、测试仪器设备性能满足要求。原位测试:在填土层厚度较大的钻孔中选取作3个钻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N63.5)测试,了解了填土层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6)水文地质全部钻孔按要求进行了孔内水位的观测工作,终孔24小时后,观测孔内水位,钻探结束后抽排循环水并观测水位变化和流量的变化情况,抽干后间隔24小时以上再观测孔内水位。抽水试验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7)内业整理及室内试验本次勘察成果资料的编制绘图软件采用理正工程地质勘察CAD6.7和AUTOCAD2004中文版,文字编写软件采用MiCrOSOflWord2(X)0。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由重庆市勘测院检测所承担;土工试验及土腐蚀性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由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完成。(8)外业见证本工程勘察外业见证单位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外业见证员为冯兴法,手机号18623016000,印章号:YKJZ-23IOl34-0010。(9)利用资料本次勘察充分收集利用场地及周边已有的勘察成果资料,并对利用成果进行校核,资料真实可靠,质量满足要求。由于现场正在进行红云路与三纵线共建段揩墙上石方平场,局部桥墩扎位于浮渣边,无法施工,但充分利用了红云路与快速路三纵线共建段挡墙工程钻孔,基本能满足本次勘察工作要求,对整个场地的控制影响较小。综上,本次勘察工作按照勘察方案和现行规范组织实施,勘察方案制定的工作内容、勘察意图均得到落实和完成,勘察重点突出,经复核,钻孔定位达到精度要求,详细杳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达到了详细勘察的口的,勘察报告可供施工图设计使用。表167勘察工作量一览表测量本次钻孔(m孔)利用钻孔(m孔)现场试验室内试验1/500,程地质测绘(km2)勘探点(个)剖面(条)卢波(nV孔)剪切波(m孔)抽水试验(孔)动力触探(m孔)岩样(组)土样(组)水祥(组)7249129250隹876.3(X2645.1/353.04127.6/331110.171.7勘察工作质评述我院接受勘察任务以后,工程人员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拟建工程场区进行踏勘,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3和相关规范、规定及勘察技术耍求编制了勘察方案(大纲)。勘察方法运用地面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与室内测试等多种手段同时进行。勘察中坚持ISO91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要素,对勘测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果验收的三环节控制,杜绝不合格资料产生。勘探线、点间距、钻孔深度以及测试样品的采集位置和数量均符合规范要求。(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使用比例1:100O的地形图观测定点,填绘精度为岩性层,点位精度图上误差小于3mm,重点观察记录拟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作用、邻近建构筑物特征等。(2)钻孔测量和管线探测勘察测量系统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56黄海高程,每个钻孔测放采用RTK仪测量,测放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钻探前对照现状管线图,对管线附近钻孔采用探管仪逐孔核实孔位处地下管线等设施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对可疑孔点位进一步采用先人工开挖至基岩面或L5m后,再行钻探来控制。(3)钻探质量钻探全部采用清水回旋全取芯钻进工艺作业,土层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干钻作业,钻探岩芯采取率填上层大于50%,粉质粘I二大于90%,强风化层大于65%,中等风化层大于80%。钻探中无掉钻头、垮孔、伤及作业人员、伤及地下管线、伤及周边建筑物安全等安全事故。(4)取样采样数量按勘察大纲执行:岩样采用岩芯取样,取样岩芯管直径不小于91mm:土样选用薄壁取土器,采用快速、连续静压方式贯入取I级土;水样容器采用塑料瓶,取样时采用所取的水冲洗三次以上,然后缓缓地将取得的水注入容器。样品采集后及时蜡封、贴标签、装箱并及时2.3水文勘察区屈于长江流域,场区及附近无大型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溪沟等。3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虢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沟谷地貌,地形总体南西侧高,北东侧低,道路穿过洼地、丘脊和斜坡地带,最高标高335,最低标高203,相对高差约130m,现状地形坡度较大,大部分地表被人工改造。其中K0+000-K0+957.450段为同轴旋转立交与桥梁段,K0+957.450-K1+745.673段为路基段。其中K0+O00-K0+957.450段为同轴旋转立交与桥梁段,受周边协信小区建设影响,人工改造强烈,现大部分为填方区。阿卡迪亚小区东侧存在大量人工堆填区,局部厚达30m,在拟建3#、4#重力式挡墙附近形成填方边坡,边坡最高约30m,坡顶地面标高320.0305.0m,地形较平坦,地形坡角般05。,坡底地面标高280.0270.0m,边坡坡角约25。,局部较陡。K0+957450K1+745.673段为路基段,受三纵线红岩村隧道施工影响,人工改造较强烈,地形坡度较陡,高程在284203m,地形坡脚沿红云路前进方向一般570。,道路周边局部边坡达2025°,在K1+1OOK1+18O段发育滴水岩危岩带,局部为陡崖,地形坡度为405(。图2.1-1拟建红云路地形卫星图3.2 地层岩性通过地质钻探、地面地质调查和搜集前人成果及相关地质资料,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G(I)人工填土(Q/):褐灰色,以索填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含少量睑块、砖头等建筑垃圾。骨架颗粒粒径2O5OOmm为主,局部可达800lOOOmm,含量一般为3O5O%;在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碎块石含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到7080%,粒径也有所增大。人工填土主要呈稍密状,稍湿,堆镇年限约十年。该层底部与基岩接触地段,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05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内,钻探揭露最大厚度34.6Om(孔号BP34)。(2)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F+d为褐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岩石碎屑,可硬塑,稍有光滑,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残坡积成因,厚0.5l0m,厚度较薄,主要2自然地理2.1 行政区划及交通现状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渝中区高九路附近,起于协信阿卡迪亚与云栖谷之间,终点接嘉陵路,道路可直达现场,交通方便(见图2.1-1)。图2.17拟建红云路交通区位图2.2 气象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旱、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1、气温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OO5OOm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818.0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3.(C(2006.8.15),极端最低气温-1.801955.1.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C,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温差119'C(1953.7)。2、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3、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熨李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4、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o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3.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形总体特征南高北低,地形较起伏较大,降水从高处向低处排泄,排水条件好,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总体较小。场地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类。(1)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在岩土界面上从高处往低处排泄和下渗进入基岩裂隙中。该类型地下水水量大小受地貌和覆盖层厚度、透水性制约,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场地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貌,坡度大,排泄条件较好,松散层储存地下水条件差,土层中无统一地下水位,在土层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后一般沿基岩面向低洼处运移,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填土较厚的原始沟谷底部。结合钻孔水位观测,同轴旋转立交段地下水埋深约12.O-28.Om,高程约281296m,集中位于原始沟槽地带的填土层中下部,大气降水易通过填土层下海,从协信阿甘迪亚小区附近自西向东沿基岩面向填土边坡底部排泄。路基段地下水埋深约812m,高程约210228m°本次勘察选取了岩面相对低洼、填上厚度较大、易于汇水的ZK59钻孔作了抽水试验,在终孔后第二天作简易抽水试验,当水位降至某深度后再稳定不少于两小时,测得稔定流量,据此计算各钻孔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试验结果详见表3.4/及抽水历时曲线图3.4-1。表3.4-1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钻孔编号含水层岩性静止水位(m)含水层厚(m)水位降深Sw(m)稳定流量Q(m3d)濠透系数K(md)影响半径R(m)ZK59素填土3.409.001.911.161.699.63分布于原始沟谷及斜坡地带,场地分布较少。2、侏岁系中统沙溪庙组(J云)(1)砂质泥岩(底一Sm)褐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上矿物:表层强风化带厚度一般约0.5LOm,最大可达3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岩体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砂质泥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上部上层覆盖层以下。(2)砂岩(Ls-Ss):灰褐色、灰色,细粒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股结,主要矿物成份有:石英、长石等;强风化层厚度一般约0.53.0m,强风化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完整,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砂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上部土层覆盖层以下,与砂质泥岩相间分布。场地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0.5LOm,最大可达3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33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金鳌寺向斜西翼(图3.3-1),为川东褶皱束中沙坪坝一重庆复式褶皱曲中的次级褶曲,无断裂构造通过,构造裂隙不发育。据调查测绘,场地岩层倾向140。,倾角8。,局部倾角15°;据实地量测,基岩中发育裂隙三组,裂隙发育情况如下:1.I裂隙:倾向350。0°,倾角5565。,裂隙面粗糙,宽度28mm,偶见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25m不等,延伸长度般510m,局部可达数十米,切割深度520m,连通性较好,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1.2裂隙:倾向260270。,倾角6575。裂隙面较直,延伸长度35m,闭合为主,裂隙间距25m不等,无充填物或局部有部分方解石充填,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1.3裂隙:倾向8090。,倾角6575。,倾向与L2裂隙相反,裂隙性状与L2一致,地内结构面为统计结构面勘查区危岩体的边界主要受控于两组构造裂隙,两组构造裂隙将岩体切割成板状,部分裂隙贯通性较好,延伸较长,在陡崖边由于卸荷作用,把陡崖表层岩体与母岩切割开,形成危岩体,同时由于基岩泥岩的差异性风化,使危岩块低部的基座形成凹岩腔,凹岩腔发育深度较深,且随时间的增长,危岩重心位移将会偏离出凹岩腔之外,而发生坠落崩塌,WI及W5均由此产生。大部分危岩体及底部边坡上的危岩体受后缘卸荷裂隙的影响,易沿该裂隙发生滑塌。近年来该危岩带主要存在局部的掉块现象,并未见大规模的崩塌发生,因此目前危岩多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但随时间的推移,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特别是受强降雨及地震影响后,同时底部危岩下部泥岩继续风化,导致岩腔越来越大,危岩体将处于基本稔定欠稳定状态。(3)危岩治理勘查区的危岩主要采用锚固+支撑进行治理,锚固位置位于危岩单体上,危岩岩性以巨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岩体呈大块状,表面近直立,岩体强风化层密度一般小于0.5m,岩体结构完整,适宜锚固工程。危岩基座多有凹岩腔,凹岩腔下部多为平台或斜坡,表面土层较薄,适宜用为支撑的基座。表3.1-2危岩防治措施建议危岩编号稳定性防治措施建议Wl欠稳定锚固+支撑W2欠稔定锚固W3基本检定锚固W5欠稳定锚固+支撑综上所述,在拟建红云路范围内的危岩已治理,对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无影响。3.5.2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场地特殊性岩土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由弃土平场施工形成,褐灰色,以素填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含少量险块、砖头等建筑垃圾。骨架颗粒粒径2050Omm为主,局部可达8001000mm,含量一般为3050%;在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碎块石含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到7O8O%,粒径也有所增大。人工填土主要呈稍密状,稍湿,堆填年限约十年。其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级配般。人工填土在工程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非均质性和湿陷性:其块石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土体内局部存在大块石架空现象,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其物理力学等性质差异较大;人工填土在地下水的浸泡渗透下,还容易出现不根据抽水试验成果,场地人工填土层渗透系数为1.63md,渗透系数较大,为中等透水层。结合钻孔水位观测,可见勘察期间场地内填土层中地下水总体较贫乏,但岩面相对低洼、填土厚度较大、易于汇水的原始沟谷底部仍赋存了一定的地下水,且由于地表封闭条件差,大气降水易通过松散填土层下渗,地下水对道路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基坑开挖时应配备相应的抽水设备,若在雨季施工,涌水量将明显增大。(2)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由于岩层中构造裂隙总体不发育,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和接受补给,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水量般不大,多呈滴状或脉状,动态不稔定,由于岩层倾斜,局部基岩中本次勘察期间选取ZK5、ZK56钻孔作抽水试验,用时2、3分钟左右,孔内循环水被提干,然后观测恢且水位,24小时后,水位无恢复缓慢,为干孔,由此可见勘察期间场地基岩裂隙中含水贫乏,水量不大。3.5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3.5.1 不良地质现象(1)危岩体基本特征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勘察区发育滴水岩危岩带。危岩带位于道路里程K1+1OOK1+18O之间,危岩在立面上的分布受控于陡崖发育方向,在平面上陡崖发育大致呈直线展布,勘查区分布3处危岩体(见表3.1-1),危岩顶分布高程约248254m,底部高程约219231m,属中位危岩。危岩体形态各异,但总体呈板状或柱状。规模大小不等,体积为1646.3m,55872m3属特大型危岩体,危岩带的总体积约为1.2xl04m3,属特大型危岩带。表3.1-1危岩体基本数据表编号形态中心坐标一部程一Ili商顶部高程宽度局支,7度体积可能的破坏模式XY(m)(m)(m)(Hl)(m)(m3)Wl板状68297.3756719.972232502327.252951.3坠落式W2板状68313.6656738.09219254.52335.585587.2滑移式/倾倒式W3板状68329.1856762.522124831272.42286.9滑移式/倾倒式W5柱状68377.9356854.46231238367.23.41646.3坠落式合计12471.7(2)危岩稳定性宏观分析位置.类别规模(mm)距离(m)K0+900、K()+950燃气4260K0+900-K0+950燃气1089.09.5第四联桥处电力1000×50第四联桥处给水2000第四联桥处给水1000桥梁起点处排水4000第四联桥处电信4(X)×20004.3地面建筑场地位于协信云栖谷与阿卡迪亚小区之间,周边建筑物较多,对其影响较大的建筑物详见表4.3-1«上述地面建筑物由于距离拟建红云路较近,施工时对其影响较大,设计、施工时应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施工时应先施工桩板挡墙,先桩后板,再进行场平施工,开挖时应分段跳槽,严禁爆破,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并加强对地面建筑物监测工作,作好应急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表4.37受影响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小区名称建筑物名称地下室/地坪标高(m)基础形式基底标高(m)平面距Mm)挡墙顶底标高(m)J协信云栖谷13#楼311.86/314.9211/-IF桩基2993057.0310.0/296.0212#楼316.01IlF桩基302.5-311.011.0314.0/294.53协信阿卡迪亚TW2#楼324.71/336.0829/-2F独基、桩基3003206.7311.5/293.043#车库331.77-IF桩基6.6310.5/292.5549栋320.41/336.483/-3F桩基2917.2310.5/292.0648栋303.18/317.582/-3F独基、桩基299-30612.0309.0/291.072#车库302.15-2F独基、桩基290-3000.43.5311.5/283.55测试成果的分析整理与选用5.1型动力触探(N63.5)涌试成果及分析为了解场地内人工填土的均匀性与密实程度,在人工填土中选择了3个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N63.5)测试,对试验锤击数首先进行杆长修正,人工填土测试结果见表5.1-10由动探实测击数和动探曲线来看,动探击数与深度无递增关系,击数差异大,粒径不均匀,填土均匀性差,局部块石粒径过大,需钻进后才能维续动探试验,局部存在架空情况。击数平均值N635=7677.88击,纵深上的变异系数较大为0.4800497,该结果表明工程区填土层的结构为稍密状,且钻孔存在轻微塌孔现飘,在深度上分布不均,填料粒径不均、级配较差。均匀沉降。除此之外,拟建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域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不存在砂上液化、震陷等岩上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无暗埋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埋藏物。3.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O6-2OO1之图Al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Bl,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相邻建(构)筑物4.1 地下建构筑物1 .梨菜铁路据我院实测,梨菜铁路隧道为东西走向,从场地中部穿过,隧道洞跨56m,与同轴旋转桥正交(6-6',8-8'剖面),相交处隧道洞底标高底:229.00229.60m,洞高约7m,埋深约6070m°在K0+920与拟建道路正交(16-16,剖面),相交处隧道洞底标高底:227.80m,洞高约7n,埋深约54m。红云路的修建对隧道基本无影响。2 .人防洞室据我院实测,人防洞室位于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Kl+340Kl+500正下方。洞室呈西南至东北走向,与拟建红云路近平行,洞室长约160m,宽2.503.50m,高2.33.4m,洞底标高276.20271.84m;支洞主洞垂直,支洞长为36m,宽3.107.3OIn,高23"4.0m,洞底标高210.11213.10m,该段地面标高为225.72247.00m,道路设计标高为225.36234.00m。据调查,洞室为毛洞,洞内未见变形现象,洞室现状稳定,未见渗水及滴水现象。4.2 地下管网由于存在多处地下管网,且距离拟建道路较近,施工对市政管网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中石油过江燃气管道426)从道路K0+900处穿过,该管道为重庆市重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气运输通道,破坏后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建议设计、施工时考虑二者的相互影响,施工前对既有地下管线进行排杳,并对有影响管线进行改迁或避让,对挡墙有影响的主要地下管网见表表4.27对拟建道路有影响的地下管网一览表ZK39.715.2201125230.3810.016.3196624660.379.415.6195524620.37ZK58.714.48.913.68.514.0ZK625.5025.809.415.225.6025.909.114.725.5025.808.814.2ZK77.612.6156619840.387.412.2152919380.377.911.8153319610.38ZK87.111.96.911.77.311.2ZK925.6025.909.414.5192526030.3825.6()26.009.115.2188425300.3725.6026.009.715.6189725340.37ZK156.19.76.310.35.99.9ZK177.913.28.112.37.712.8ZK185.99.65.79.35.59.0ZK195.910.10.2935.401.535.79.90.296.19.40.28ZK205.59.4119717040.405.39.1116916440.395.78.8116016150.38ZK215.48.75.29.05.69.3ZK62-16.911.6145719370.406.711.4141919040.397.!10.9143219080.39ZK62-23.56.13.46.33.66.5BP57.712.98.311.47.81

    注意事项

    本文(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次性详细勘察).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