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
-
资源ID:116719
资源大小:28.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
总课时4:第2课时课题: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并在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过程与方法: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知识与能力:知道亲社会的表现;理解“社会化”的内涵。教学重点:青少年应该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难点:社会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不会说。想一想:为什么6岁的孩子还不会喊爸爸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新课讲授自主先学阅读书本P6-9,自学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怎样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新课探究探究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活动一:展示四张图片,说一说图片分别表达了什么?提示:分别是父母的养育、同伴的互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展示另外两张图片一一“衣食住行”和“千人糕”学生思考从这两幅图里面可以看出什么?提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笔记区,知识点展示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的关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探究点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问:什么叫亲社会行为学生回答: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点拨: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活动二:观看视频吕保民:见义勇必为思考:这种行为对青少年发展有什么意义?笔记区:知识点展示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动三:书本P8探究与分享结合你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笔记区:知识点展示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课堂小结意义(作用)条社会疔为当堂检测伴你学相应练习板书设计在社会中成长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怎样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后反思:本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抓住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