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docx

    • 资源ID:1168198       资源大小:622.19K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docx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纤维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参数31. 1石英砂浆浓度32. 2纸浆54. 3纤维松解度85. 4料浆浓度86. 5料层含水率、料坯含水率95平板106.1 规格尺寸与形状偏差107. 2夕卜观质量155.3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及孔隙率165.4不透水性195.5干缩率、湿胀率205.6厚度吸水膨胀率235.7抗折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三点加载法)245.8抗冻性275.9 抗冲击强度295.10 热水试验315.11热雨试验一方法1325.12热雨试验-方法2335.13 浸泡一干燥试验345.14 抗拉强度及抗拉弹性模量365.15螺钉拔出力395.16层间粘结力415.17耐磨性435.18抗滑值445.19胶层剪切强度455.20平行板面剪切强度465.21垂直板面剪切强度485.22布氏硬度505.23热稳定性能515.24耐冷热循环试验535.25集中荷载545.26均布荷载556波瓦576.1 规格尺寸和形状偏差576.2 外观质量606.3 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及孔隙率626.4 不透水性646.5 抗冻性656.6 6抗折试验666.7 落锤法抗冲击性试验707脊瓦717.1 规格尺寸和形状偏差717.2 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及孔隙率727.3 抗冻性727.4 破坏荷重738纤维水泥管748.1 规格尺寸和形状偏差748.2 外观质量758.3 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及孔隙率768.4 抗冻性788.5 抗渗性798.6 抗张强度808.7 7抗折荷载及抗折强度818.8 外压荷载及外压强度838.9 9轴向抗压强度848.10 耐酸、碱腐蚀快速试验方法869穿孔板879.1 孔形及孔尺寸879.2 承载力8910数值处理与试验报告9010.1数值修约9010.2 数值判定9010.3 试验报告90参考文献92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纤维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参数测定方法及制品性能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纤维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参数测定,平板(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穿孔板)、波瓦(含半波板)、脊瓦、纤维水泥管等纤维水泥制品的性能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16309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术语GB/T17657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B/T3889涂附模具砂布3术语和定义GB"163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料浆浓度slurryconcentration指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而用于生产纤维水泥制品的浆体中固体原料与水的重量比。3.2纤维松解度fiberizationdegree指纤维松散的程度。3.3石英砂浆浓度quartzmortarconcentration指石英粉加水混合预制的浆体中石英粉固体与水的重量比。3.4纸浆浓度fibrouspulpconcentration指纸纤维加水混合预制的浆体中纸纤维固体与水的重量比。3.5回水backwater在制造纤维水泥制品过程中,网轮过滤、真空脱水、清洗毛布等所回收的含有水泥浆浆液的混浊水。3.6热水试验Warmwaterperformance将产品长时间置于设定温度的热水中来测试产品老化性能(质量损失、强度损失)的种试验,是一种比较性试验。3.7热雨试验heat-rainperformance模拟产品在雨水、日晒循环下的耐久性能的试验。3.8浸泡一干燥试验soak-dryperformance试验产品在泡水一一干燥循环下的产品老化性能的试验,是一种比较性试验。3.9耐冷热循环试验coldandhotcycleresistancetest试验产品在高温一一低温循环下的产品外形变化的试验。3.10自然状态naturalcondition将试件存放在室温、自然通风的室内一定时间的试件状态。注:板的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IOmm时,存放3d;板的公称厚度大于IOmm且小于20mm时,存放5d;当板的公称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时,存放7d。3.11饱水状态Wa【er-satura【edcondition将试件置于不低于5的水中一定时间的试件状态。注:板的公称厚度小于等于IOmm,浸泡24h:板的公称厚度大于IOmm且小于20mm,浸泡48h;当板的公称厚度大于等于20mm,浸泡72h。3.12干燥状态drycondition将试件置于105°C±5的干燥箱内烘干一定时间时的试件状态。注:板的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IOmm时,烘干时间24h;板的公称厚度大于IOmm且小于20mm时,烘干时间48h;当板的公称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时,烘干时间72h。4纤维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参数4.1 石英砂浆浓度4.1.1 恒重法测定4.1.1.1 取样用带柄取样杯在预制好的石英砂浆容器内取样约200mL,倒入搪瓷杯中备用。4.1.1.2 仪器设备1.1.1.1. 1,1.2.1带柄取样杯:容量200mL。1.1.1.2. 2搪瓷杯:容量300mLo1.1.1.3. 3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1000g,分度值0.01g。1.1.1.4. 4布氏漏斗:直径90mm150mm。1.1.1.5. 5真空泵。4.1.1.2 .6电热鼓风干燥箱(或红外线快速干燥器):温度可控在105C±5C.4.1.1.3 试验步骤称取试样100g(精确至0.2g)。将料浆倒入放有源纸的布氏漏斗中,开动真空泵抽除石英砂浆(料浆)大部分水分后,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或红外线快速干燥器)上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并做记录。4.1.1.4 结果计算石英砂浆浓度按公式(1)计算:CS=mi2XlOO-(1)式中:Cs石英砂浆浓度,%;Hlsi一石英砂浆过滤前质量,单位为克(g);ms2一石英砂浆过滤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4.1.2泥浆比重计法测定1 .1.2.1取样按4.1.1.1取样。4 .1.2.2设备4.1.2.2.1泥浆比重计:测量范围(0963.00)gcm3,测量精度:0.01gcm3;4.1.2.2.2泥浆杯容量:140Cm3。4.1.2.3试验步骤4.1.2.3.1将石英砂浆注入泥浆杯中,尽量不要洒出来,可以用漏斗注入,注满为止。使浆面和杯口保持齐平,不要留有气泡。4.1.2.3.2盖紧杯盖,这时一般会有浆体从杯盖中间的小孔溢出来,或者冒出气泡。4.1.2.3.3把溢出的杯盖上的浆体和杯体上的浆体全部擦拭干净。4.1.2.3.4把杠杆的主刀口放到底座的主刀垫上,缓慢移动祛码,水泡随着发生移动。当水泡位于中央时,说明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祛码左侧的刻度,即为石英砂浆的比重。4.1.2.3.5使用完毕后,把泥浆比重计的泥浆杯以及沾有浆体的部位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4.1.2.3.6根据测得的结果比重,计算出对应的石英砂浆浓度。4.1.2.4结果计算石英砂浆浓度按公式(2)计算:=NRr)X00(2)PS(PSgT)式中:cs石英砂浆浓度,%;Ps一一石英砂浆实测比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Psg石英砂干料比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o4.2纸浆4.2.1纸浆浓度4.2.1.1取样用带柄取样杯在预制纸浆料浆池内取样约200mL,倒入搪瓷杯中备用。4.2.1.2仪器设备同4.1.1.2。4.2.1.3试验步骤分别称取试样100g(精确至02g)。将料浆倒入放有滤纸的瓷漏斗中,开动真空泵抽除纸浆大部分水分后,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上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并做记录。4.2.1.4结果计算纸浆浓度按公式(3)计算:=%100(3)八mzl式中:Cz纸浆浓度(结果精确到0.1%),%;711Z1湿纸浆过滤前质量,单位为克(g);mz2湿纸浆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4.2.2纸浆打浆度(SR)及纤维湿重(WW)4.2.2.1样品制备2g绝干纸浆试样的制备:a)将纸浆烘干,用电子天平称取干纸浆2g;b)根据421所测纸浆浓度,按2g绝干纸浆换算为纸浆浆料重量,称取相应湿纸浆浆料;c)根据4.2.3所测纸浆含水率,按2g绝干纸浆换算为湿纸浆重量,称取相应湿纸浆浆料;d)将取得的试样放入备料量简,加入200mL、20±0.5°C的蒸储水,捣散片状浆料并搅匀。继续加入蒸储水,使水量达到100OmLo4.2.2.2仪器设备4.2.2.2.1电子天平:量程1000g,分度值0.1g。4.2.2.2.2纸浆打浆度测定仪:型号SDJ-IO0,测量范围(1-100)oSR,分度值:PSR。4.2.2.2.4布氏漏斗:直径80mm150mmo4.2.2.2,5示数量筒:带有肖伯尔刻度值的量筒。4.2.2.3试验步骤:4.2.2.3.1检查漉水室铜网,应无锈斑、破损或不平整等缺陷,将滤水室放入水中,浸湿铜网。若铜网存在缺陷,应立即更换铜网。4.2.2.3.2将滤水室放在分离室上,滤水室外锥面与分离室内锥面贴合。4.2.2.3.3逆时针转动绳轮,使密封锥形体进入滤水室直至楔块被扣留锁定。密封锥体锁紧操作应该使用正确用力方式,听到啪的一声,说明卡位成功。否则,当楔块扣留装置偏紧时,不正确的用力方式将可能使密封锥体不能被锁住。4.2.2.3.4测定备料量筒中试样的温度并记录。4.2.2.3.5将示数量筒放置在分离室测管出水口下,直管下放置另一量筒接水。4.2.2.3.6取已制备好的料浆悬浮液100omL±5mL于量筒内,搅匀均匀后,小心注入滤水室中。五秒钟后,按动扣留手柄,使密封锥形体上升,浆料进入滤水室底,纤维被留置在铜网上,水通过分离室两出水管流出。4.2.2.3.7至分离室测管出水口不再出水,从示数量筒上读取打浆度值(SR)。4.2.2,3.8拿出滤水室,从铜网上取下纸浆浆料,称取重量并记录,即为纸浆湿重(WW)。4.2.2.3.9倒去两量筒中盛接的水,冲洗密封锥形体及分离室。4.2.2.3.10按以上步骤更换试样进行下一次试验。4.2.2.4试验结果a)如所取浆料为2g绝干浆,则可直接从示数量筒上读取打浆度值(SR);b)每一种浆料应作两次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但两个测定值间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4%。4.2.2.5打浆度仪的校准打浆度仪是常用的仪器设备,需要定时校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每月校准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校准。a)调整仪器放置的位置,使用铜网保持水平。b)用水倒入漉水筒检查密封性锥形盖是否漏水,完好状况下应不漏水。C)仪器的清洁状况仪器内应无纤维等沉淀物,必要的时候可用清洁剂清洗,并用自来水彻底冲干净,铜网的清洁度可以用蒸储水按操作步骤及结果所述方法进行空白试验,如果测定结果超过4°SR,说明铜网必须清洗。也可用丙酮和软刷来刷洗,并用自来水进行彻底的冲洗。如果铜网不合格则应更换铜网。d)侧流管的位置用手指堵住底孔,将20C±05°C的蒸储水IoOmL倒入分离室中,待过量的水从侧流管完全流出后,放开底孔,将分离室流出的水收集起来。这些水的体积应该都在7.5mL8.5mL之间,否则应校正侧流管的位置。e)检查底孔的尺寸取出伞形架,用塞子堵住侧流管孔,用手指堵住底孔,将2(C±0.5°C的蒸储水50OmL倒入分离室,片刻之后,放开底孔,让水流尽,再堵住底孔,用20°C±0.5°C的蒸储水IOoomL±5mL倒入分离室,并记录底孔的排水时间,此时间应是149s±ls,如果时间太长,可用适当的工具放大孔眼,如果时间太短,则应更换底孔。D检查锥形盖的提升速率,速率应保持在IOomms±10mms°4.2.3纸浆含水率4.2.3.1取样在预制纸浆料浆池中分别从上、中、下三点各取试样约50g,共约150g,放入瓷盘中均匀混合。4.2.3.2仪器设备4.2.3.2.1电子天平:量程100g,分度值0.01g。4.2.3.2.2带盖容器:用于试样的转移和称量。该容器应由能防止水份蒸发,且在试验条件下不易发生变化的轻质材料制成。4.2.3.2.3电热鼓风干燥箱(或红外线快速干燥器):能使温度保持在105±5。4.2.3.2.4干燥器。4.2.3.3试验步骤在备样中称取50g试样,放置到过滤网上,直至无自由水滴落,称取湿纸浆质量;挤掉大部分水分后,放入蒸发皿中,置于加热烘干器上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做好记录。4.2.3.4试验计算纸浆含水率按公式(4)计算:_mzL11zmz2O式中:Wz含水率(精确至0.1%),%;TnZl一试样烘干前湿纸浆质量,单位为克(g);mz2试样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同时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修约到0.1%,且两次测定值间的绝对误差应不超过0.4%。4.3纤维松解度4.3.1 取样a)散堆纤维,按前后左中右五点取样,共约200g;b)袋装纤维,按五点随机取等量试样,共约200go4.3.2仪器设备4.3.2.1.1具塞量筒:1000mL。4.3.2.1.2玻璃棒。4.3.3试验步骤4.3.3.1.1在按4.3.1抽取的样品中,测量湿纤维的含水率;按公式(5)计算并称取相当于IOg干纤维的湿纤维mx,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清水浸润5min,用玻璃棒搅拌2min,后倒入IoomL具塞量筒中,加清水至1000mL;Ex=10(1+Wx)(5)式中:mx相当于IOg干纤维的湿纤维重量,单位为克(g);Wx纤维原材料含水率,%<,4.3.3.1.2将100OmL具塞量筒做180。的旋转运动,时间Imin往复摆动10次。结束后放在平台上静停15min后读取量筒内沉淀后纤维体积片。4.3.4结果计算纤维松解度按公式(6)计算:式中:Fr一一纤维松解度,%(结果精确到0.1%):Vl量筒内沉淀后纤维体积,单位为亳升(mL)。4.4料浆浓度4.4.1恒重法测定4.4.1.1取样用带柄取样杯在打浆机待测料浆中取样约200mL,倒入搪瓷杯中备用;4.4.1.2仪器设备同4.1.1.2。4.4.1.3试验步骤同4.1.1.3。4.4.1.4结果计算同4.1.1.4。4.4.2泥浆比重计法测定4.4.2.1取样按4.1.1.1。4.4.2.2仪器设备同4.1.2.2。4.4.2.3试验步骤同4.1.2.3。4.4.2.4结果计算料浆浓度按公式(7)、公式(8)计算:Po=XI=IPiNii(8)Cp0=znXIooP(Po-I)式中:PO一一料浆中所有物料混合后的干料比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pi一一配方中一种原材料的干料比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Ni配方中每一种原材料的含量,%:C料浆浓度,%;P一一料浆实测比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注:公式(7)为根据配料方案计算料浆中所有物料混合后的干料比重.4.5料层含水率、料坯含水率4.5.1.1料层:在真空台前后约50mm、距毛布边缘大于200mm处,用金属取样铲先取真空台前试样,再取真空台后试样,各不少于20g,用塑料袋密封放于搪瓷盘中备用;4.5.1.2料坯:在成型桶扯坯下来的料坯(单片)后端,距料坯两边约100mm处的中间部位分别在左中右三点各取试样约40mm×40mm,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搪瓷盘中备用;4.5.1.3辑压后料坯:小波瓦,经辑压后横切下的后端瓦坯料上,于第3、6、9波处剪取长度约40mm,宽度包括1/2波顶及1/2波底的试样各一块,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搪瓷盘中备用。中波瓦在2、5波顶处剪取长度约40mm,宽度包括1/2波顶及1/2波底的试样各一块,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搪瓷盘中备用;4.5.1.4加压后料坯:在压力机加压卸压后,抽取成堆板中最上、中间、底部各一张,在每张板边缘20mm处切取试样各三块,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搪瓷盘中备用;4.5.1.5管材脱模后料坯:管材脱模后,在管的两端直径垂直方向的四个部位,剪取长50mm、宽50mm样品各一块,每根管共8个小样,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搪瓷盘中备用。4.5.2仪器设备4. 5.2.1电子天平:量程1000g,分度值0.01g;5. 5.2.2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保持在105°C±5°C;6. 5.2.3干燥器。7. 5.3试验步骤取备用试样分别称重后,放于干燥箱内,干燥箱温度调至105°C±2°C,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称量,并做记录。8. 5.4结果计算料层含水率、料坯含水率按公式(9)计算:式中:Wp含水率(精确至0.1%),%;71111样品烘干前质量,单位为克(g);r11i2样品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5平板8.1 规格尺寸与形状偏差8.1.1.1 钢卷尺:量程3m、5m,分度值1mm;8.1.1.2 钢直尺:IOoOmm,分度值Imm:9. 1.1.3宽座直角尺:1000mm×630mm;5.1.1.4 宽座直角尺:16OmmXl60mm;5.1.1.5 壁厚千分尺:量程25mm,分度值0.02mm;5.1.1.6 游标卡尺:量程125mm,分度值0.02mm;5.1.1.7 塞尺:最小值0.01mm。5.1.2试验方法5.1.2.1 长度(L)、宽度(B)用钢卷尺在离板边100mm及板中间处(见图1)各测量长度(或宽度)一次,取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Imm。图1长度、宽度测量位置示意图5.1.2.2厚度(e)a)平面板材厚度测量方法如下:用壁厚千分尺在板任一端,取距板边20mm的二角及宽度、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处(见图2)各测量一次,取五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lmm,图2厚度测量位置示意图b)表面浮雕板厚度测量方法如下:表面带浮雕图案不足以精确地测量厚度时,样品厚度通过排水体积法测量并进行计算确定,试件在测试前调整至饱和状态。将试件放入5以上的水槽中至饱水状态,然后将试件用夹子夹住悬吊于水中称取试件在水中的质量,称量时试件不能接触容器壁加2,修约至0.1g。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湿毛巾小心地擦去试件表面附着水后立即称取饱水试件的质量m3,修约至0.1g排水体积按公式(10)计算,结果修约至0.1mm3:Po厚度按公式(11)计算,结果修约至0.1mm:式中:Po水的密度,单位为每立方厘米克(gc?),取lgcm3.e试件厚度,单位为亳米(mm);V排出水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mm3);I一一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b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5.1.2.3厚度不均匀度用壁厚千分尺在距板边缘20mm处测量板的厚度,共测量9个测点的厚度值(测点见图3中小圆点),以9个厚度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9个厚度值的平均值为该板的厚度不均匀度,结果修约至1%。图3厚度不均匀度测量位置示意图5. 1.2.4边缘直线度将两垫块紧贴在平板一侧各距端部IOmm处,垫块上拽紧弦线,用钢直尺测量弦线与板边的距离,所测值减去垫块厚度即为平板的边缘直线度(见图4),依次测量四个边取最大值,结果修约至Imm。1标引序号说明:1 样品:2垫块;3弦线;Izo一一弦线与板边的最大间隙,单位为亳米(mm)。图4边缘直线度测量示意图5.1.2.5对角线差用分度值为Imm的钢卷尺,测量平板对角线长度,取二个对角线长度之差为对角线差,结果修约至Imm。5.1.2.6边缘垂直度将宜角尺贴至平板的一个角上,直角尺的短臂紧贴平板的宽度方向边缘,测量直角尺长臂端部离板边的间距或平板角的顶点离直角尺短臂的间距(见图5),依次测量四个角取最大值,结果修约至1mm。标引序号说明:1平板;2直角尺;1.l边缘垂直度,单位为亳米(mm)。图5边缘垂直度测量示意图5.1.2.7平整度将样板置于平整的水平台面上,将100omm钢直尺侧面贴在样板表面,用塞尺测量钢直尺侧面与样板间的最大间隙,结果修约至0.1mm。5.1.2.8板面翘曲度5.1.2.8.1宽度方向翱曲度将平板凹面向上放置在试验平台面上,用钢板尺紧靠平板两长边,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C),精确至0.01mm。最大弦高与实测宽度之比即为宽度方向翘曲度九,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0.01%,测量位置为长边任意对应部位,见图6。图6宽度方向翘曲度测量示意图5.1.2.8.2长度方向翘曲度将平板沿长度方向侧立放置在试验平台上,并将两端紧靠钢板尺,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ImG,精确至0.1mm。最大弦高与实测长度之比即为长度方向翘曲度人,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0.01%,测量位置为端边任意对应部位,见图7。图7长度方向翱曲度测量示意图5.2外观质量5.2.1仪器设备5.2.1.1钢直尺:量程1000mm,分度值1mm。5.2.1.2钢直尺:量程150mm,分度值Immo5.2.1.3宽座直角尺:16OmmXl60mm。5.2.2试验方法5.2.2.1正表面、背面距样品表面60cm,肉眼观察样品正表面和背面是否有裂纹、分层、脱皮等缺陷。5.2.2.2掉边将长的钢直尺一边紧靠在掉边处,用短的钢直尺测出掉边最宽处与长钢直尺边的距离为掉边最大值Si(见图8),结果修约至Imm。标引序号说明:1样品;2一一钢直尺;81掉边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图8掉边测量位置示意图5.2.2.3掉角将宽座直角尺贴至缺角部位,测量缺角处两个方向的长度,结果修约至Imm。如图9所示。标引序号说明:d宽度方向掉角,单位为毫米(mm);I长度方向掉角,单位为亳米(mm)。图9掉角测量位置示意图5.3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及孔隙率5.3.1仪器设备5.3.1.1天平:分度值0.01g。5.3.1.2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保持在105±5。5.3.1.3水槽:控制水温在5以上。5.3.2.1试件尺寸与数量试件尺寸及数量按表1的规定。表I含水率、吸水率、密度及孔隙率的试件尺寸及数量项目长度mm宽度mm样品数量/张每张样品试件数量/个平板8080225.3.2.2试件的制备试件应无肉眼可见裂纹,表面无灰尘及细碎颗粒,无切取试件造成的裂纹、分层、缺角等缺陷。在距板边30mm的板材中间区域对称部位切取。5.3.3试验步骤5.3.3.1干燥状态-饱水状态5.3.3.1.1切割试件后,将试件调整至气干状态,称取每个试件的质量mo,修约至OJgo5.3.3.1.2将试件置于105土5的干燥箱内烘干至干燥状态,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件的质量mi,修约至0.1go5.3.3.1.3将试件放入5C以上的水槽中至饱水状态,然后将试件用夹子夹住悬吊于水中称取试件在水中的质量,称量时试件不能接触容器壁112,修约至OJgo5.3.3.1.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湿毛巾小心地擦去试件表面附着水后立即称取饱水试件的质量m3,修约至OJgo5.3.3.2吸湿含水变化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将试件放置在设定的二种不同湿度环境中(如从低湿至高湿),测定湿度变化引起的吸水程度变化。测定相对湿度从低湿至高湿之间的含水率,首先将试件放置在设定的低相对湿度环境中,湿度变化±5%、温度23°C±2C,当试件达到产品标准规定放置时间时,所测得的质量记录为md。然后将试件放置在高相对湿度环境中,湿度变化±5%,温度23°C±2C,当试件达到产品标准规定放置时间时,所测得的质量记录为m。注:在记录测定结果时,md.mg可标注为设定的对应相对湿度值,如相对湿度为30%、90%,则可标注为M30、M90。5.3.4结果计算5.3.4.1含水率含水率分为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率及吸湿率三种。绝对含水率按公式(12)计算,修约至0.1%:=四匚四X100(12)式中:Wjd试件含水率,%;TTlQ气干状态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mi干燥状态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o5.3.4.3相对含水率相对含水率的按公式(13)计算,修约至0.1%:=nini10Q(13)式中:WXD试件含水率,%;mo气干状态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Tnl干燥状态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5.3.4.4吸湿率设定湿度区间含水率按公式(14)计算,修约至0.1%:W=四0"(14)smds式中:WS试件吸湿率,%;mds一一在低相对湿度环境中恒重后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mgs在高相对湿度环境中恒重后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O5.3.4.5吸水率吸水率按式(15)计算,修约至0.1%:W=mr2nxl00(15)mi式中:Wm吸水率,%;Wi干燥状态试件的质量,单位为克(g);m3饱水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表观密度按公式(16)计算,修约至0.01%:(16)m1Xp0P=m3-m2式中:P一一试件的表观密度,每立方厘米克(gm3);Po水的密度,单位为每立方厘米克(g/cm3),取g/cm3r11干燥状态试件的质量,单位为克(g);m2饱水试件在水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m3饱水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5. 3.4.7孔隙率孔隙率按公式(17)计算,修约至0.1%:n=三z三×100m3-m2(17)式中:n试件的孔隙率,%;mi一一干燥状态试件的质量,单位为克(g);m2饱水试件在水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n3饱水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5.4不透水性5.4.1仪器设备5.4.1.1平板用围水框架:内框尺寸为60OmmX50OmmX40mm的长方型框架。5.4.1.2钢直尺:分度值Immo5.4.1.3温度计:分度值5.4.1.4恒温试验室: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3°C±2°C,相对湿度大于50%。5.4.1.5密封胶:非水溶性密封胶。5.4.1.6温湿度计:分度值温度1、湿度l%o5.4.2试件尺寸与数量a)试件尺寸及数量见表2ob)试件处理:将制备好的试件调整至气干状态。表2不透水性试件尺寸及数量项目长度mm宽度mm样品数量/张每张样品试件数量/个平板70070022(在距板边20Omm的中间部位切取)注:e为样品公称厚度。5.4.3试验步骤5.4.3.1准备:将试件正面朝上水平放置,将围水框放置试件表面,与试件的接触处用密封胶完全密封不渗水(见图10)o5. 4.3.2试验:检查密封胶至完全干燥状态下,将自来水注入框架,水面高出板面20mm并保持,水温不低于5。标引序号说明:1 围水框;2一一平板。图10平板不透水性试验示意图5. 4.4试验结果注水24h后检查平板反面是否出现湿痕或水滴并且记录。5.5干缩率、湿胀率5.5.1仪器设备5.5.1.1外径千分尺:分度值O-OlmiTio5.5.1.2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至105oC±5°Co5.5.1.3水槽:控制水温在5以上。5.5.2试件尺寸与数量干缩率、湿胀率试件尺寸及数量见表3。表3干缩率、湿胀率试件尺寸及数量项目试件尺寸样品数量/张试件数量/个取样部位平板260mmX260mm×e22距板边20Omm处的中间对称位置切取注:e为样品公称厚度。5.5.3试验方法5.5.3.1饱水状态-干燥状态5.5.3.1.1将试件调整至自然状态,在试件四边测量部位用不掉色的颜色标注测量点,用外径千分尺测量4个边长工5.5.3.1.2将试件放进干燥箱里,温度控制在105°C±5C,将试样调整至干燥状态,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测量4个边的长度2/,测量结果均修约至0.01mm。5.5.3.1.3将试件浸入不低于5的水槽中调整至饱水状态,取出后用湿毛巾擦净,再次测量四边的4个边长外测量结果均修约至0.0Immo5.5.3.1.4试件在状态调整过程中,应用夹子夹住试件,保证试件处于悬挂状态,以防止产生起拱变形。5.5.3.2吸湿尺寸变化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将试件放置在设定的二种不同湿度环境中,测定湿度变化引起的板材尺寸变化。如将试件在置于相对湿度30%±5%、温度23C±2C环境中,当试件的质量达到平衡时,分别测量试件的重量和长度,记录数值2本。然后将试件放置在湿度90%±5%、温度23°C±2°C,当试件质量达到平衡后,分别测量试件的重量和长度,记录数值标。5.5.4结果计算5.5.4.1干缩率5.5.4.1.1绝对干缩率绝对干缩率按式(18)计算,结果修约至0.01。100(18),l9式中:Mjg一一绝对干缩率,%;Ibx一一饱水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I9干燥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结果以两块试件8个绝对干缩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至0.01%。5.5.4.1.2相对干缩率相对干缩率按式(19)计算,结果修约至0.01%:Am=吁X100(19)UIzl式中:Mxg一一相对干缩率,%;IZl一-自然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Ig干燥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结果以两块试件8个相对干缩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至0.01%。5.5.4.2湿胀率5.5.4.2.1绝对湿胀率绝对湿胀率按式(20)计算,结果修约至0.01%:Z=XX100(20)"Ig式中:%绝对湿胀率,%:IbX饱水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Ig干燥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结果以两块试件8个绝对湿胀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至0.01%。5.5.4.2.2相对湿胀率相对湿胀率按式(21)计算,结果修约至0.01%:(21)AM=3XIoO式中:Alxg相对湿胀率,%;Izi自然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Ig一一干燥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结果以两块试件8个相对湿胀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至0.01%。5. 5.4.2.3吸湿变形率设定湿度区间时的吸湿变形率按公式(22)计算,结果修约至0.01%:=100(22)IdS式中:s一一吸湿变形率,%;Igs高湿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亳米(mm);Ids低湿状态试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o结果以两块试件8个低湿至高湿状态湿胀率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至0.01%。5.6厚度吸水膨胀率测定试件吸水前后厚度变形的程度,厚度吸水膨胀率为吸水后厚度增加量与吸水前厚度之比。5.6.1仪器设备5.6.1.1水槽:能将水温控制在(20±5)°C°5.6.1.2厚度千分尺:分度值0.01mm,量程025mm05.6.1.3厚度千分尺:分度值0.01mm,量程25mm50mm.5.6.2试件试件长度50mm÷Imm宽度50mm±lmm,每张板切割试件5块,将试件调整至气干状态。5.6.3试验步骤5.6,3.1在试件表面划出对角线,标出对角线交叉点为试件中心点。5.6.3.2用厚度千分尺测量原始试件中心点的厚度值eqg,精确至O-Olmmo5.6.3.3将试件放入20°C±5C水中浸泡,板厚小于20mm,浸泡24h:厚度大于等于20mm时,浸泡48ho从水中取出试件,擦去表面附着水,用厚度千分尺再次测量试件中心点厚度劭s,精确至0.Olmmo5.6.3.4单张板吸水厚度膨胀度按5个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结果精确至0.1%。5.6.4结果计算厚度吸水膨胀率按公式(23)计算:g=曳j100(23)eqg式中:Mx厚度吸水膨胀率,%;eqg试件中心点的厚度值,单位为亳米(mm);6bs浸泡后试件中心点的厚度值,单位为毫米(mm)。5.7抗折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三点加载法)5.7.1仪器设备5. 7.1.1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度值1N,精度±1%。试验机由以下部份组成:支座:两根平行的支座杆,其中一根固定杆,另一根杆可自由转动,两支座杆承载面均为钢质半圆型,半径为3mm25mm,长度大于等于260mm;当板厚度eWIOmm时,支座直径为10mm±0.5mm;当板厚度e>10mm时,支座直径为15mm±0.5mm。支撑杆之间距可调节。加载杆:半径与支座相同,其位置与支座平行并和两个支座等距。加载杆通过球型接头和试验机连接。5.7.1.2钢卷尺:分度值1mm。5.7.1.3钢直尺:分度值1mm;5.7.1.4壁厚千分尺:分度值0.0Immo5.7.1.5变形测量仪:可以测量试件跨距中部的变形量,分度值0.0Imm。5.7.1.6秒表。5.7.2试件制备试验支距、试件尺寸和数量见表4。试件在去除板边不小于20Omm的中间部分对称位置切取。样品的试验状态根据给定的产品标准执行。表4平板抗折试验支距及试件尺寸试验项目支距,LI试件尺寸样品数量/张每张样品试件数量/个抗折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正方形试件:(215±1)mm(a) e<20mm,250mm×250mm(b) e220mm

    注意事项

    本文(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