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kt_a甲醇制烃基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560kta甲醇制燃基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Tri-TechENERGY.IIc2013年12月上海编制:李青峰、陶然、李思隆、崔小健、周鹏、李灿彪、杨娟丽、邓聪、杨文营校审:陶建芳、李同庆审核:张清洁、单学彪目录总论1.l概述1.1.1 项目名称、项目业主、企业性质及法人1.1.2 建设单位基本概况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3.1 项目提出的背景1.2 国内甲醇产能、产量严重过剩,国外甲醇价格低廉,进口冲击严重。1.3 国内二甲处企业开工不足50%1.4 甲醇制汽油技术重获青睐1.4.1 “3M”技术获得较大发展1.4. 2中小二甲醛企业生存之路1.4.3甲醇制汽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5. 3技术依托单位和技术来源1.5.4研究范围1.6. 研究结论1.6.1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源环保政策。1.6.2 产品市场前景良好1.6.3 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可靠1.6.4 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落实项目在经济上可行1.7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2.市场预测2.1产品的性质2.1.1汽油2.2产品的用途2.2.1汽油的用途3.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3.1产品方案3.2 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3.2.1 产业政策3.2.2 2.2发展规划3.2.3 清洁生产3.3 装置规模3.4 产品规格及质量指标3.4.1 汽油指标3. 4.2液化气质量指标3.4. 3燃料气质量指标4.工艺技术方案4.1 甲醇制汽油工艺技术4. 2甲醇制汽油的发展史4.4. 甲醇工业制各类煌的工艺概况4.5. 甲醇制汽油的工艺方法及原理4.4.1埃克森一美孚甲醇制汽油工艺(MTG工艺)4.4.2费托合成工艺(FT工艺)4. 4.3托普索一体化汽油合成技术工艺(TlGAS)4.4.4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技术工艺5.我公司甲醇制汽油工艺及催化剂5. 1MTG+LTA+重芳姓轻质化耦合增值工艺5. 2工艺流程简述5. 2.1MTG反应部分5. 2.2精储及耦合部分5. 3消耗定额5.4自控技术方案5. 4.1生产控制方案5.4.2仪表选型5.5 主要工艺设备5.6 标准化5.6.1 工艺规范5. 6.2设备设计、安装、施工验收规范5.3.3 自控设计规范5.3.4 电气设计规范6.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7. 1原料供应8. 2燃料供应9. 3动力供应10. 3.1公用工程规格10.3.3.1 一次水10.3.3.2 环冷却水10.3.3.3 电10.3.3.4 蒸汽10.3.3.5 表空气及氮气6. 3.2公用工程供应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7.1 总图运输7.1.1 设计依据7.1.2 设计规范7.1.3 国家法律法规7.1.4 总平面布置7.1.4.1 布置原则7.1.4.2 装置配置状况7. 1.4.3建构筑物朝向和装置单元间的防火间距11. 1.4.4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1.4.5项目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指标情况13. .5竖向布置14. .6工厂运输15. 1.7工厂防护设施及其它16. 给排水1.1.1.2 2.1给水1.1.1.3 2.1.1新鲜一次水1.2.1.2 循环冷却水1.2.1.3 锅炉给水1.2.1.4 消防用水1.2.1.5 工程用水量统计2 .2.2排水7 .2.3给排水设备7.3电气7.3.1 概述7.3.1.1 设计范围7.3.1.2 设计标准7.3.2 装置总负荷7.3.2.1 3.2.1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7.3.2.2 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7.3.2.3 电源情况7.3.2.4 供电方案7.3.3 供配电系统7.3.3.1 电能计量7.3.3.2 无功补偿7.3.3.3 保护设置7.3.4 装置区环境特征及主要设备选型、操控、电缆敷设方式7.3.4.1装置区环境特征7.3.4.2设备的操控、起动方式7.3.4.3主要设备选型7.3.4.4 电缆选择7.3.4.5 线路敷设7.3.5照明系统7.3.5.1 照明电源7.3.5.2 3.5.2爆炸危险区域室内照明7.3.5.3 爆炸危险区域室外照明73.5.4 一般照明73.5.5 5应急照明7.3.6防雷、防静电接地1.4 电讯系统1.5 消防备用电源1.6 供热1.7 仪表空气、氮气站7. 7.1仪表空气8. 7.2氮气9. 8贮运设施10. 9工厂外管10.1.1 道系统的叙述7.9.2输送介质的分类7.9.3管道的敷设原则7.9.4管道敷设的方式7.9.5允许直接埋地敷设管道的条件7.9.6管道等级7.10维修7.11分析化验1.11.11.11.2 主要分析仪器设备的选型原则1.11.3 分析化验室的组成和布置设置原则7. 12土建8. 12.1土建工程方案的选择9. 12.2土建工程原则10. 12.3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11. 12.4抗震设防7.12.4.1 编制依据及原则7.12.4.1.1 编制依据7.12.4.1.2 编制原则1.1.1.1 抗震设防7.12.4.3 抗震设计7.12.4.4 建筑体型设计7.12.4.5 抗震结构体系7.12.5建、构筑物的防火、防腐设计8.节能1 .1编制依据8 .2能耗指标8.2.1 能耗指标8.2.2 能耗指标分析8.2.3 3节能措施综述1. 3.1装置节能措施8. 3.2管理措施9. 环境保护9.1 厂址与环保现状9.1.1 水环境质量状况9.1.1.1 地表水9.1.1.2城市饮用水源9.1.1.3城市地下水9.1.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9.1.2.1优良天数9.1.2.2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9.1.3声环境质量状况9.2执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9.2.1执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1.1.1 2.2环境质量标准9.2.3 排放标准9.2.4 3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9.2.5 3.1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点9.3.2 废气9.3.3 废水9.3.4 废渣9.3.5 噪声9.3.6 “三废”排放情况9.4环保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9.4.1 环保治理措施9.4.1.1 废气9.4.1.2 废水9.4.1.3 废渣9.4.1.4 1.4噪声9.4.2预期效果9.5环境管理及监测9.5.1环境管理9. 5.2环境监测9.6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1 .6.1清洁生产9 .6.2总量控制9.7 绿化设计9. 8环保投资9.9结论与建议9.9.1 结论9.9.2 建议10.劳动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10.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0. 10.1.1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1. 1.2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0. 1.3概述10.L4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和危害特性10.1.4.1甲醇10.1.4.2氢气10.1.4.3二甲S!10.L4.4汽油10.1.5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因素及危害程度10.1.5.1 火灾与爆炸危险分析10.1.5.2中毒与室息10.1.5.3噪音危害10.1.5.4灼伤危险10.1.5.5高温与中暑10.1.5.6触电伤害10.1.5.7机械伤害10.1.5.8高空坠落10. 1.5.9高空落物打击10.1 .5.10检修潜在危险101.6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0.1.1.1 甲醇10.1.1.2 二甲醛10.1.1.3 汽油10.2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措施10.2.1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10.2.1.1工艺生产装置中采用的主要防火防爆措施1. .2.1.2有害作业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2. .2.1.3生产过程中事故的防护及应急措施10. 2.1.4安全管理措施11. 2.2预期效果及评价12. 2.3投资概算10.3消防10. 3.1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及建筑物类别11. 3.2工程的消防设施和措施12. 3.3消防设施13. 3.4消防措施14. 3.5消防评价15. 3.6消防设施费用11.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16. 1工厂体制和管理机构16.2 生产班制和定员16.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16.3.1 人员来源16.3.2 人员培训12.项目实施规划12. 1建设周期的规划12. 1.1项目前期工作和设计阶段13. 1.2建设阶段12.2项目实施进度规划12. 2.1各阶段实施进度规划13. 2.2项目实施规划进度表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1 投资估算14.1.1 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和说明14.1.2 1.2投资估算范围14.1.3 编制说明14.1.4 建设投资13.L5投资分析13.1.6流动资金估算13.1.7报批项目总投资13.2资金筹措1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14. 1经济评价的基本参数14.1. 1原材料、动力及产品价格说明14.1.2工资及附加费估算14. 14.1.3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递延资产摊销计算15. 1.4维修费计算15.2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1. .2.1编制依据14. 2.2编制说明15. 2.3成本估算16. 2.4生产成本分析15.3 财务评价14. 3.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15. 3.2主要计算报表分析16. 4社会效益分析15.结论与建议15.1 工艺技术15.2 经济评价15.3 社会效益15.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1.1 总论1.1 概述1.1.2 项目名称、项目业主、企业性质及法人(1)项目名称:560kta甲醇制燃基燃料项目(2)项目业主: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3)企业性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法人代表:王锁兰1.1.3 建设单位基本概况大土河公司是一家综合型煤炭、股份制企业。在中国油气资源逐步减少、能源结构多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高效洁净能源,实施石油替代战略,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期国际金融危机逐渐缓解,原油价格持续稳定回升,公司发展甲醇制汽油项目,具有市场先天优势、原料比较优势和环境后发优势。1.1.4 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4.1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强劲。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日渐匮乏;寻求替代新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我国来讲,在整个石油消费市场中,汽油、柴油的消费超过总消费量的50%以上,其中交通燃料占70%以上,2012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全年产销双超1900万辆,中国本土汽车工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占中国GDP的20%左右。201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8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8%,据国际能源组织报告,现在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超过进口依存度安全标准50%的警戒线;对于石油资源缺乏的我国来说,大量依靠石油进口,无论是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考虑,能源短缺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汽车拥有量猛增、成品油消耗量增加的同时,尾气的排放量也在加大,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和研制替代石油的环保新能源。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从我国资源条件出发,走煤制醇、酸、氢燃料,代替汽、柴油之路,是解决汽车大发展、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开展煤变油研究,促进煤炭能源洁净化,一直是国内能源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今年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直接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国家上万亿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燃油指标低,车辆排放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要求燃油指标在2013年底达到欧IV标准,2014年底达到欧V标准。1.2国内甲醇产能、产量严重过剩,国外甲醇价格低廉,进口冲击严重。1)国内甲醇产能、产量严重过剩世界经济格局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强劲。中国“缺油、少气、富煤”,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2/3以上。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探明储量可采年限分别为20.1年、49.3年和114年。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开展煤基能源研究,促进能源利用多样化,一直是国内能源化工研究的热点。煤制甲醇,是固体能源向液体能源转变非常重要的一步。2000年以来,国内甲醇在下游需求及油价飞涨的驱使下,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价格居高不下。在客观的利润回报驱使下,甲醇装置新建及扩产愈演愈烈,甲醇产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2年中国甲醇生产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产量达到2586万吨,同比增加30.3%。2008-2012年甲醇产量复合年均增幅23%。与甲醇实际产量相比,其生产能力增长更是迅猛,继2008年突破2000万吨之后,2010年生产能力总量突破4000万吨大关,达到4254万吨,2012年甲醇产能继续保持高增长率,总产能接近6000万吨,达到5866万吨,产能增长率H.4%。200T2012年中国甲静产能和产量走势在新增产能中,大型甲醇装置多是以煤为原料,分布于西部资源地;中小型装置多是以焦炉气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中大型装置大多配套有下游产品,延伸了产业链。其中,内蒙、山东、山西、陕西、新疆新增产能位列前五,5省合计占新增产能的近6成。2012年新/扩建主要企业列表(单位:万吨)产量方面就地域分布而言,2012年甲醇产量前十省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共计2017万吨,占到全年总量的78%。同2011年比较,其中产量增幅较高的省份是青海、内蒙古、重庆、陕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6.45%、127.94%>56.02%、37.98%区域公司名称2011年产能2012年产能投产时间河北河北峰煤焦化有限公司20103020121月山东山东滕州凤凰化肥有限公司36367220)21月上海上海焦化-(安徽无为华谊化工园)608014020121月四川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305020)22月新疆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0012020122月云南云南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2663220122月山西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80820122月山东山东铁雄新沙2()02020124月山东山东盛隆煤焦化15102520123月内蒙内蒙古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6006020124月内蒙世林煤化工有限公司3003020124月陕西华电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606112120124月内蒙内蒙鄂尔多斯金诚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06020)24月山西山西永燕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20103020124月江苏徐州华裕煤气1501520124月山西山西省金通焦集团有限公司Kl01020124月山西山西大土河焦化2002020124月2012年全国甲薛产量前十省份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内蒙古甲醇产量首次超过山东,居全国首位。由于近年来内蒙古煤炭资源大开发,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煤制甲醇项目不断上马,致使甲醇产量急剧上升。2012年,无疑是国内甲醇企业近十年最凄苦的一年,除极少数企业盈利外,80%以上甲醇企业亏损或持平。2012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149.1万吨,表观消费量3622万吨,产能过剩严重。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甲醇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的产量达2640.46万吨,同比增长15.08%。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甲醇的产量达552.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93%。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分别占总产量的15.27%、10.2%和6.75%。目前我国甲醇年消耗量仅为2200万吨,国内甲醇企业目前开工率为64册部分企业迫于出货压力,纷纷调低装置负荷。我国甲醇产能过剩严重且短期难以有所改变的现象亟待引起关注。专家建议:一是提高甲醇行业准入门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保证甲醇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二是从甲醇制烯烧、甲醇燃料、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等方面积极拓展优化产业链,解决甲醇市场上下游结构失调问题;三是加强对甲醇价格的监测预警,提高采购规模增强议价话语权,同时合理运用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我国甲醇产业。2)国外甲醇生产装置规模大,原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极低国外甲醇95%以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中东、中南美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甲醇的主要产地,两个地区的甲醇生产能力分别占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的20.2%和24%,其甲醇装置规模大多在25005000td之间;国外甲醇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装置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物耗能耗低,具有明显的原料优势和技术优势;生产成本在69.9%85.7美元t,折人民币429526元/吨。国内天然气甲醇的生产成本在8031431元t,煤制甲醇1154-1969元/1,焦炉气甲醇生产成本约为1222元人国外甲醇具有很强的生产成本优势;目前国内甲醇产能大量过剩,再加上进口甲醇的冲击,甲醇生产企业处境艰难。为了减轻甲醇市场的压力,国家建议:第一、在甲醇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大型甲醇制汽油、烧类装置,减少甲醇商品量,生产国内短缺的石化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能力;第二、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的甲醇生产企业,增加甲烷化装置,生产合成天然气,作为城市调峰气源。如北方地区冬季可以生产天然气,其它季节生产甲醇,增加的投资不大,但可以达到提高装置开工率,减轻甲醇销售压力,缓解清洁能源供应短缺的效果。3)进口甲醇的冲击2012年1-12月累计进口甲醇500.11万吨,平均进口价为323.97美元/吨;2012年12月累计出口甲醇6.73万吨,平均出口价为371.46美元/吨。2012甲醇进出口表产乩年份月份进口量进口金额出口量出口金额(千克)(美元)(千克)(美元)甲醇2012年1月40013315714727121082788773368152甲醇2012年2月391406754148439632153562425901452甲醇2012年3月491538657188333569556774269861甲醇2012年4月500029133193928622190026148571甲醇2012年5月421044098168023423254535174471甲醇2012年6月267401158107215864105081404288212甲醇2012年7月25923726198,879,043148366123,954甲醇2012年8月424571352158,802,317183612145,192甲醇2012年9月368803457134,930,296111510125.418甲醇2012年10月472958935173,566,149143772131,758甲醇2012年11月468418758173.271,01251962231,980,436甲醇2012年12月535752078194,639,191264216169,814,801甲醇2012年总量50011207661,887,300,328.006734969326,472,278.001.3国内二甲醛企业开工不足50%2012年国内二甲醛投产并正常运营企业共有79家,规划建设阶段二甲醛项目超过20个,届时国内二甲醛总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关口。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二甲醛未来前景的良好预期,国内二甲醛产能呈井喷式增长,由于其应用领域的开发迟迟难尽人意,二甲醛行业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资料显示目前二甲醛除主要用于掺烧液化气石油气外,在胶黏剂、气雾剂、制冷剂和医药麻醉剂等领域应用很少。此前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二甲醛汽车,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甚至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产能的大幅扩张和下游市场开发的严重滞后,使得二甲醛产业出现了“两降”、“两增”现象:即装置平均开工率持续低位徘徊甚至屡创新低,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二甲醛与液化石油气价差不断拉大,行业亏损面不断蔓延并加剧。在产能飞涨的同时,二甲醛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国内90%以上的二甲醛主要用于与液化气的掺烧,由于液化气需求增长有限,二甲醛在掺烧领域的需求增长也较为有限。数据显示今年年后国内二甲醛价格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从2月下旬(2月18号)年内最高点4150.00元/吨到目前(6月4号)的3818.75元/吨,震荡下跌了331.25元/吨,跌幅达到7.98%。近期,二甲悔价格再次大幅下跌,已跌破历史最低点,据产业洞察网数据监测,截止6月4日,二甲醛价格为3818元/吨,再创历史新低。面对迟迟不见好转的国内酸市,国内多数二甲醛企业早已跌入亏损行列,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表示部分厂家亏损己达200元/吨水平,部分厂家因不堪成本压力选择停工、减产,安徽中联、蚌埠新能、蒙城金源、江苏中油以及湖北几家炼厂均已停产,并短期内无开工计划。据统计今年3月份开工率为37%,而5月份的开工率只有28%。二甲醛成本缩水严重,价格下行引发更大规模的观望情绪,由于二甲醛产能产量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大跌,致使大量二甲醛企业亏损停产,2012年二甲醛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50%o1.4甲醇制汽油技术重获青睐1.4.1 “3M”技术获得较大发展从全世界甲醇需求结构看,甲醛一直是全球甲醇消费的最大领域,但是其供需已经基本饱和。近年来随着DME、MTO>MTP、MTG等新兴消费领域的出现,甲醇消费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甲醛占全球甲醇消费的27册其次是二甲醛,占19%;第三是甲醇汽油,占12%;醋酸和MT0、MTP也占据较大份额,均占全球消费的11%。中国近年来,随着MT0、MTP等新兴消费领域的兴起,甲醇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甲醛和醋酸再加上最近两年兴起的MT0、MTP,三者合计比重已达甲醇消费的40%以上。国内甲醛、二甲醛、醋酸产能均已饱和,大力开发甲醇其它下游工业,是利用过量的甲醇产能的必要且唯一的手段。甲醇市场发展趋势中,甲醇制乙烯(MTO)>甲醇制丙烯(MTP)、甲醇制汽油(MTG)三大甲醇下游新技术(简称3M技术)目前在国内都处于工业化试验推广阶段。现在国内在建和拟建的MTO项目多达18个以上,总规模1410万吨/年,存在很大风险。目前国内有两套MTO装置在试验,一套是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万吨级MTO工业化试验装置,另一套装置在燕山石化进行中试。MTO是一个新技术,国内外都处于开发阶段,国外宣称技术己经过关可以大型化的说法言过其实。MTO最大的风险是催化剂的寿命,MTO不是最终工艺,后面要有聚合装置和碳四处理装置,不仅投资巨大,还缺乏配合的经验,因此应先经过示范而后才能大规模工业化。MTP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目前采用清华大学技术在安徽淮南淮化集团建设的年产1万吨装置正在试车,大唐和宁煤集团从鲁奇公司引进技术正在建设47万吨/年的装置。MTP的工艺数据已经比较完善,但尚未经工业化示范装置验证,其最大风险是催化剂寿命以及后面聚合装置缺乏配合经验。甲醇虽然能直接掺合到汽油中作甲醇一汽油混合燃料,但是因甲醇有腐蚀性,且燃烧热值低,显然把它转化成汽油要比将它掺合到汽油中使用更具吸引力。美国Mobil公司1976年开发成功的ZSM-5型合成沸石催化剂从甲醇制汽油(methanoltogasoline,简称MTG)的方法最引人注目。这种方法制得的汽油抗爆震性能好,不存在常用汽油中的硫、氮等组分,而煌类组成与常用汽油很相似。其总流程是首先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合成气,再用合成气制甲醇,最后将粗甲醇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国际上MTG技术是成熟的,但国内都还在工业化试验。云南解放军化肥厂已完成3500吨/年MTG工业化试验;2009年1月13日山西晋城进行了万吨级甲醇合成汽油工业试验;山西晋南煤业集团引进国外MTG技术建成30万吨/年甲醇、10万吨/年汽油装置,于2009年6月30日产出第一桶合格汽油。甲醇转化制汽油技术相对简单,在大量甲醇产能过剩需要大规模转化的情况下,如石油在70美元/桶以上,MTG在少油、富煤的中国大有发展。MTG法无需将粗甲醇中其它含氮化合物除去,存在的少量副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和高热值燃料气。Mobil法提供了从非石油资源变成高辛烷值汽油新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与HT煤液化工艺相比,汽油质量好,且更为廉价。1.4.2中小二甲醛企业生存之路目前,二甲醛企业的过快扩张可能将导致国内二甲醛供大于求,新兴“3M”技术中MT0、MTP技术投资极大,产品线较长且结构复杂,不利于甲醇产能的快速释放,且技术也不甚成熟。甲醇经二甲酸制汽油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技术,设备投资较小,操作比较简单,且目前国内外汽油价格高起,甲醇价格与汽油的价差足以支撑其装置的运行并有适当利润,此方案不失为给二甲醛企业一条较好的出路。1.4.3甲醇制汽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汽车消费门槛的持续降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2009年汽车产量达到127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的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2%以上,在2010年底,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汽车工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占中国GDP的20%左右。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动了汽油的大量消费,如此大规模的汽油生产能力仍然不能够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为追求利润,国内某些炼厂将品质较好的汽油出口至发达国家赚取价差,进一步导致国内汽油缺口加大,汽油价格不断升高。我国液体燃料面临两个迫切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油和成品油;二是品质不高,我国汽油的近80%来自FCC过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烯燃含量高。此外硫含量高也是我国汽油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地方标准和国In汽油标准中,对烯烧、苯以及硫的含量均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采用现有的炼油技术,要满足上述标准的要求,不仅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且在成本上也会有很大的增加。原油价格的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汽油价格不断上涨。2011年8月份国内成品93#汽油价格为85008900元,虽然国际汽油价格在某个阶段可能受国际金融和政治局势影响出现短时下跌,但从长远来看,汽油价格会不断攀升。国内旺盛的汽油需求和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迫使我国能源供应寻找新的出路。甲醇制汽油工艺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经济上可行的能源替代技术。其基本的流程是,煤炭气化,脱硫、变换,得到清洁的合成气,再采用成熟的甲醇合成工艺得到甲醇,以甲醇为原料,采用本技术转化,得到汽油。上述流程中,在甲醇合成以前已经将合成气中的硫脱除到0Ippm(千万分之一)以下,甲醇产品中已经基本上不含硫,由此转化得到的汽油当中也基本上检测不到硫。同时,采用本技术生产的汽油中,烯燃含量很低,通常在10%以下,完全可以满足北京地方标准和国In汽油标准对烯燃含量的要求。在芳煌含量方面,甲醇转化得到的汽油中苯含量不到%,目前执行的汽油国标对苯含量的要求是小于2.5%,北京地方标准和国m汽油标准对苯的含量要求则是小于1%。显然,本技术生产的汽油在苯含量方面也很好的满足了新标准的要求。甲醇制汽油技术对于解决国内严重过剩的甲醇和二甲醛产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投资上考虑,甲醇制汽油一般采用两步法,第一步甲醇生成二甲醛,第二步二甲醛生成汽油。第一步所采取的工艺和目前国内的二甲醛流程类似,只需要在其后另加一套制汽油反应器即可。该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及公用工程,而且可以灵活多变,产品可以是二甲醛,也可以是汽油,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还可以多产芳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经济效益。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5.1 编制依据(1)公司提供的甲醇制燃基燃料可行性研究基础资料;(2)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3)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5)石油计字200168号文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炼油化工销售)。国石化规发(1999)195号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修订本)。(6)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文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5.2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现行法令、法规及各专业的标准规范。(2)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甲醇经二甲醛制燃基燃料生产工艺,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期连续运行。(3)在设备选型上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设备全部国产化。(4)设计中坚持“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国产化、社会化”的五化方针。(5)注意节能、降耗,努力降低成本,争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6)合理安排工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程建设,早投产,早见效益。(7)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及工业卫生有关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卫生与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避免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8)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本着实事求是,稳妥可靠的原则进行估算和评价。1.5.3技术依托单位和技术来源三一能源重工与美国Tri-TeChENERGY.1C公司主要从事煤化工领域成套设备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是集科学研究、工程开发、技术转让、生产和信息调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国际一流气动和煤化工专家;是全球领先的能源设备、多相催化剂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为煤制油、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专有技术、催化剂、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MTG成套设备设计、生产、开车,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下列专有技术、催化剂及成套装备。煤、焦炉气制甲醇煤、焦炉气制甲烷甲醇制二甲醛甲醇制汽油焦炉气制汽油甲醇制芳煌甲醇制乙烯甲醇制丙烯苯加氢重苯加氢煤焦油加氢尿素联产三聚鼠胺1.5.4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研究范围包括甲醇制二甲醛制汽油生产装置及其所需的公用、配套设施。本报告着重对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甲醇制汽油的生产工艺技术、装置规模及所需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项目经济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作出市场预测分析,提出工艺技术推荐方案,投资估算,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财务分析,最后作出研究结论性意见,供建设单位决策。1.6研究结论1.6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源环保政策。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为环保能源产品的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将煤资源转化为环保型能源产品。建设甲醇制燃基燃料生产装置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6.2 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原油价格的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汽油价格不断上涨。2012年12月份国内成品93#汽油价格为9600元/吨,虽然国际汽油价格在某个阶段可能受国际金融和政治局势影响出现短时下跌,但从长远来看,汽油价格会不断攀升。本项目产品质优价廉,与普通汽油竞争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销售市场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1.6.3 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可靠本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甲醇经二甲酸制汽油的两步法MTG工艺技术,该工艺先进、可靠,甲醇转化率及汽油收率高。并配合国内技术比较成熟的液化气芳构化和重芳燃轻质化工艺,将其变成MTG+LTA+重芳燃轻质化耦合工艺,进一步降低产物中市场价格较低的液化气和重芳燃含量,提高市价较高的汽油产率。所得油品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抗腐蚀性,MTG汽油产品超过欧III、IV、V标准,油品成份杂质品种少、含硫低、品质高、属优质汽油,且抗震爆性能好,辛烷值合乎国V92#汽油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适中、汽油产率高、质量高、能耗低、三废少等特点;装置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以长期稳定、安全、满负荷地运行。1.6.4 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落实本项目“三废”量少,对“三废”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所有排放物可达标排放,投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设计中注意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采取了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建成投产后可保证安全生产。1.6.5 项目在经济上可行装置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当原料甲醇价格按2300元/吨、产品汽油价格按8500元/吨、液化气6500元/吨、燃料气按3000元/吨、计算时,年均总成本费用142741万元,年均销售收入199914万元,年税后利润57173万元。1.7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表IT560000ta甲醇制燃基燃料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建设规模1甲醇处理量万吨/年562汽油万吨/年21.108二商品量吨/年汽油吨/年2110802液化气吨/年292803燃料气吨/年4880三年操作时间小时8000四主要原材料消耗1甲醇万吨/年562各种催化剂、药品吨/年60+22.5五公用工程消耗1设备容量/计算负荷KW58002装机容量KW87003电耗万kwh37154一次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