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

    • 资源ID:1172143       资源大小:78.37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

    XX省XX县XX国际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XX研究设计院二O一七年十一月1 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况11.3 项目概况21.4 研究范围31.5 编制依据及原则31.6 结论4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73.1 建设场址73.2 建设条件74 工程技术方案94.1 设计原则94.2 总平面布置94.3 建筑设计114.4 结构设计144.5 给排水设计164.6 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184.7 电气设计204.8 通信设计225 消防、抗震及职业安全卫生245.1 消防245.2 抗震265.3 职业安全卫生266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及招投标306.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306.2 项目招投标307 土地利用与相关规划327.1 土地利用依据327.2 用地规划选址327.3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328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338.1 企业组织338.2 劳动定员349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359.1 编制说明359.2 投资分析369.3 投资估算369.4 资金筹措3610 资源利用与能源耗用分析3710.1 资源利用3210.2 能源耗用分析3210.3 节能措施3211 环境影响分析3711.1 评价依据3211.2 环境影响分析3211.3 环保措施3212 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3712.1 经济影响分析3712.2 社会效益分析3713 结论和建议3813.1 结论3813.2 建议38附图: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2:规划总平面图附件:附件1: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开发建设XX国际住宅小区的决议”。附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 项目名称1.1.1 项目名称:XX国际住宅小区1.1.2 项目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1.2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导方向的实业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拟建地址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县(2007)10号地,位于XX镇XX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城市配套设施齐全,周边开发状况成熟。1.3.2 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为45600m2(合68.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5476m2,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为78537m2,商业建筑面积为9626m2,地下库房建筑面积为4800m2,地下人防建筑面积为4246m2,卫生所及办公建筑面积为100Om2,配套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70011A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6567m2o建筑密度:38.0%容积率:1.96绿化率:35.2%停车位:地下200辆规划总户数:717户规划总人数:2295人(按3.2人/户计算)1.3.3小区居住用地平衡表项目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面积(m2)规划总用地4.5610019.871.住宅用地3.29272.214.342公建用地0.547122.383.道路用地0.502112.194.公共绿地0.2194.80.951.3.4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商品房住宅小区,住宅主要以6.5层多层和17层高层住宅为主,另外小区内配套建设物业办公、卫生所和设备用房等设施和商业服务用房。总体布置详见规划总平面图。1.3.5 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6973.91万元,资金来源采取开发商全部自筹方式。1.3.6 建设期本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05476m2,建设期为18个月。1.4 研究范围本报告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环境影响和社会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以期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1.5 编制依据及原则XX研究设计院受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承担XX国际住宅小区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工作。1.5.1 编制依据(1)编制委托书;(2)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及规定;(3)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1.5.2 编制原则(1)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定,执行有关标准和规范;(2)合理安排资金,努力节省投资,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3)依据XX县总体规化,满足发展需要;(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分期实施,远近结合;(5)满足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要求。1.6 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满足城镇规划发展要求,建设场址交通便利,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有可靠保证,而且项目建设能够有效解决XX县商品房短缺的问题,对XX县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XX县位于XX省东北部,属燕山山脉东缘,西接北京,南临天津,既是京津的绿色屏障,又是两市的重要水源供应区。借助被XX省列入“环京津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第二产业由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的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在工业上依托京津,家业上服务京津,第三产业适应京津,实现优势互补、借力发展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XX市场在全国城市中处于第四梯队当中,经过县政府近两年的大力发展引导,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起步发展之后,进入了稳步上升的阶段。该项目地块位于县城西部,是我县新城区发展的主力方向,符合我县的发展战略,项目的建成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场址根据XX县城镇发展规划,并结合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反复考察、论证以及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商的基础上,公司初步考虑将XX国际住宅小区工程选址于XX县城西区,XX街的南侧,规划路的西侧,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为45600m2(合68.4亩)。建设场址呈三角形,东西宽约370m,南北长约290m,该区交通便利,周围基础设施完善。场址内地势平坦,地质构造良好。项目区域位置详见附图。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及地质状况3.2.1.1 气象条件XX县位于XX省北部、XX市南端,属属燕山山脉东缘,西接北京,南临天津。本区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5月份平均气温-9.9oC,7月份平均气温22.40C年极端最高气温36.6C,年极端最低气温-28.6°Co多年平均降水量603mm,雨季多在6-9月份,最大积雪深度40cm,基本雪压0.4kpa0标准冻土深度1.26m。3.2.1.2 地质、水文条件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山间河谷低阶地,地势较平缓。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藏较浅,水位埋深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旱季深些,雨季浅些,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0米左右。地下水水力坡度小,径流条件差,补给主要靠降水,排泄主要靠蒸发。本区地下水的水质良好,人畜均可饮用,对碎无腐蚀性危害,但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影响。拟建场地不存在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活动沙丘等不良地质作用,为构造较稳定地段。根据地基土的岩性特征及力学指标,地层由上而下主要分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卵石、漂石、卵石、片麻岩强风化层等,各层地基土分布基本均匀,适宜工程建设。3.2.1.3 地震设防根据中国地震局制定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唐海县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SlO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2.2 公用设施条件本项目地处XX县县城内,且紧邻县主干道XX街,给水、排水、供电、热力、燃气等外部条件易于满足。3.2.3 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建设场地交通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4 工程技术方案4.1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2)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3)按照功能第一,兼顾造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并紧紧围绕经济性、适用性展开工程设计。(4)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个与自然、与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型居住社区,注重人的行为习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把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绿色生态概念渗透在设计方案中。(5)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新产品、新设备。4.2 总平面布置4.2.1 规划布局本小区用地北侧临XX街,东侧为规划路,东西长,南北短,利用车行道路和绿化将小区自然划分出几个不同层次的组团。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力求达到空间上的均衡,疏密结合,在均衡中寻求变化,使小区内部空间更加丰富。在竖向空间布局上,高层与小高层建筑交替变化,左右穿插,既利用了有限的日照间距,同时又使小区在空间轮廓上更加丰富。小区内部的公共服务建筑靠近中心绿化布置,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4.2.2 小区道路规划4.2.2.1 规划原则(1)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地形现状特点,结合周围环境及项目规划理念,使路网结构布局既适用合理,满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又突出小区环境艺术效果。(2)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省投资。(3)路网布局尽量利用现有土路并有利于与各组团的联系,并满足车行,人行及工程管网的敷设。4.2.2.2 交通组织小区交通组织以中间弧形的小区主路为主,结合小区环路形成方便快捷的人车分行系统。小区主入口设置在临XX大街一侧,东侧规划路设有次入口,同时在东西两侧沿小区环路分别设有辅助入口,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消防规定。小区内停车采取集中地下停车方式。4.2.2.3 路类型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即小区级,组团级和宅前小路。小区路,路面宽6m,为车行路;组团路,路面最小宽3.5m;宅前小路宽度最窄2.5m。4.2.3 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小区内各组团皆有属于各自的公共绿地交流空间,各组团绿地之间通过步行系统相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大的景观网络,用线形绿化将点式绿化串联起来,整个线性绿化,相互交织从而形成面状绿化。使小区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空间及形态上都达到卓尔不凡的效果。注重整体环境景观设计,模糊住宅区与绿化的界限,将绿化环境延伸到每个角落,人行、环境及景观三者充分配合,使居民的日常行为均自然而然地置身于环境景观中。为避免行列式的单调模式,设计中大胆引入了以景观及交通轴线为核心的组织方式,通过丰富的构图式组合及部分弧线形的道路组织,使整体规划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组合方式都具有个性充满魅力。社区公共绿地打破传统小区集中绿地的设计方法,提出带(片)状绿地的概念,这一绿化带贯穿整个社区,将不同组团联系成统一整体。由于绿化与每一个组团均有直接联系,使每栋住宅具有基本一致的环境品质。各组团绿化主要结合底层各户庭院围墙凹凸、曲折、宽窄有致,铺地绿化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邻里交往活动空间。部分住宅底层住户设一定面积的私家花园,丰富景观。4.2.4 竖向规划4.2.4.1 规划原则(1)小区竖向规划与小区用地布局、道路规划相协调,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空间环境设计,有利于工程管线的敷设及防排洪需要。(2)满足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要求。(3)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4.2.4.2 布置形式根据自然地形进行适当平整,采用连续平坡式布置形式,小区各级道路坡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停车场不大于0.5%坡度。排水考虑向相邻道路找坡。雨水主要采用有组织暗管排雨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制4.3 建筑设计4.3.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商品房住宅小区,住宅主要以6.5层多层和17层高层住宅为主,另外小区内配套建设物业办公、卫生所和设备用房等设施和商业服务用房。本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05476m2,建设期为18个月。4.3.2 设计依据4.3.2.1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3.2.2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相关资料。4.3.2.3 设计指导思想(1)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客户居住行为的具体分析,力求体现21世纪的居住概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构筑新世纪的理想家园,创造一个与自然、与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型生态型居住社区。(2)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居住建设的经济性、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居住空间的适应性和居住技术的科学性。(3)户型设计方案应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性、舒适性。(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使本项目作为一个现代化居住社区,具有以下特点:交通便捷:小区环路与小区主路相结合,使小区居民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抵达每个单元。管理方便:整个社区具有一定私密性,保证小区环境的安静与安全。环境优美:小区应具有尺度宜人和良好文化品味的景观环境。户型合理:针对住户的具体居住行为设计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的户型。4.3.3 户型设计户型设计立足于对内部使用功能及住宅周边环境的分析基础之上,严格控制每户的建筑面积。在住宅内部功能上,动静分区明确,起居、餐厅自成一区,卧室区域通过短走廊组织,减少起居室开门数量,布局合理。在有效利用使用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住宅品质,且外设阳台,符合生活特点;起居室采用落地塑钢凸窗',不但内部空间丰富,而且极大地改善了采光通风和景观效果。卧室采用50cm低窗台,改善了内视野。在户型设计上还根据住宅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在起居室、主卧室的安排上综合考虑日照、景观、噪声视线等诸多因素。4.3.4 公建设计沿街商业、商场等公共性建筑突出商业活动特点,各主出入口位置有利于人流组织和疏散,并尽量设置于建筑物的显著部位。外观造型与小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协凋,且独具特色,成为周围城市环境中的区域性标志。4.3.5 立面设计小区内所有建筑立面均采用现代风格,追求简约、明快、亮丽、现代的高雅格调,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美化城市空间。在融于城市空间的前提下,力争通过新颖别致的建筑语言来显示整体建筑风格。阳台采用塑钢窗封闭,栏板高低错落,采用悬挑构架及与铁艺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立面主题。住宅外窗采用“飘窗”,使居住的室内空间得到延伸。建筑的顶部采用穿插的构架,造型新颖独特,成为社区的标志和城市天际线的一个亮点。小区建筑外墙采用一系列明快的色彩搭配,使整个社区的建筑具有一种迷人的风采。另外对女儿墙、檐口、墙角、勒脚或建筑的适当位置采用色彩、造型等不同的手法进行专门处理,使小区建筑形成具有家园氛围和人情味的性格特点。住宅的屋顶采用坡顶与平顶结合,高低错落有致,丰富了小区的第五立面。4.3.6 内装修内装修标准为中档次,应突出经济实用与舒适兼顾。4.3.7 建筑构造应根据建筑物不同的结构形式,选用合适的节能材料和做法,以满足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4.3.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规划总平面图)4.4 结构设计4.4.1 设计依据4.4.1.1 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技术规程JGJ3-2002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程JGJ6-99砌体结构技术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4.4.1.2 气象资料及建筑物设防类别、安全等级(1)基本风压:0.40kNm2O(地面粗糙度为B类)(2)基本雪压:0.35kNm2(3)最大冻土深度:0.70m(4)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5)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6)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多层部分为丙级,高层部分为乙级。(7)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4.2 主要结构活荷载标准值(1)客厅、厨房、卫生间:2.0kNm2(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3)首层考虑施工荷载:5.0kNm2(4)屋面: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5)电梯机房:7.0kNm2(6)商业:3.5kNm2(7)地面堆载:10.0kNm2消防车道:20.0kNm24.4.3结构计算软件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软件进行计算(2006年版)。4.4.4 设计原则满足建筑功能及使用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的要求,做到安全、经济、合理、便于施工,使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直接,有利于抗震。4.4.5 上部结构商业用房、地下车库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5层多层住宅采用破混结构。17层高层住宅拟采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和剪力墙部分抗震等级均为三级。设计中贯彻“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原则,并且突出抗震概念设计。4.4.6 地基基础多层住宅部分基础拟采用条形基础,高层住宅部分基础拟采用筏型基础,框架部分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施工图设计时根据工程地质详勘报告确定最终基础形式。4.4.7 主要材料(1)钢材:钢筋HPB235(),HRB335()o焊条:E43、E50o(2)混凝土:C30,垫层ClO、C15(防水碎);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碎,抗渗等级0.6MPao(3)填充墙:内墙:多层部分地下室采用240厚多孔页岩砖,±0.000以上采用240厚多孔页岩砖。高层部分地下室采用200厚混凝土小型砌块,土0.000以上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多层部分采用370厚多孔页岩砖,高层部分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地下室部分采用M5水泥砂浆,其它均采用M5混合砂浆。以上建筑材料本地建材市场均能供应,可以满足建设需要。4.4.8 施工条件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应有高素质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机械设备应能满足施工要求。4.5 给排水设计4.5.1 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年)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4.5.2 设计范围本工程子项包括:3栋17层住宅楼(带底层商业),8栋6.5层住宅楼(其中4栋带底层商业)和物业办公等配套设施。居住总户数为717户,居住总人口为2295人。设计范围包括: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4.5.3 给水4.5.3.1 用水量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500m3d,最大时用水量:31.25m3ho.4.5.3.2 水源本工程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分别在XX大街引1条DN200mm给水管,规划路引1条DN200mm给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网,供水压力为0.20MPao本工程生活给水系统分区:商业部分由市政直接供水;住宅分为2个区,低区为1-8层,由设在地下室水泵房内的中区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给,供水压力为:0.45MPa,高区为9-16层,由设在会所地下室水泵房内的高区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给,供水压力为:080MPa0在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设1座100m3生活水池,作为本工程生活用水的调节水池。为了保证二次供水的水质,在生活水池内设2台外置式水池自洁消毒仪。4.5.3.4 中水系统中水水源:中水水源选用住宅生活用水。中水用途:中水主要用于停车库地面冲洗水、道路冲洗用水和绿化浇洒用水等。中水需水量IOom3/day。4.5.4 排水4.5.4.1 排水量: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为280m3d04.5.4.2 排水系统: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16层楼室内生活污水采用设专用通气立管的重力流,6层楼采用单立管重力流,地下室及消防电梯坑的污水通过潜污泵提升,排入小区排水管网。底层的污水单独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部分作为中水水源,其它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汇集后,由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汇流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当地暴雨强度公式:q=935(l+0.871gP)t°64.5.5 管材室外埋地的给水、室外消防管道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胶圈承插连接;室外的污水、雨水管道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胶圈承插接口。室内的生活给水,立管、干管采用衬塑钢管,卡套连接,水表后支管采用PPR管,敷设于垫层内,热熔连接;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室内重力流污水管,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室内压力流排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4.6 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4.6.4 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4.6.5 设计范围采暖设计。通风、防排烟设计。空调设计。小区内煤气管道设计由专业设计院进行设计。4.6.6 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39。071东经118。12'海拔385.9m大气压力冬季980.0hPa夏季924.4hPa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2.5C冬季通风计算温度-5冬季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2%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4.0ms计算用采暖期天数143天(2)室内设计标准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住宅、办公、商业18,卫生间1825。4.6.4采暖设计4.6.4.1采暖热负荷估算如下:建筑类型面积(?)热负荷指标(Wm2)采暖热负荷(kW)备注住宅85037453826.7卫生所及办公10005555商业962650481配套设施7003524.5总计43864.6.4.2采暖热媒采用85/60C热水,由本区域室外热网供给。在每个建筑物入口处分别设置调节、计量装置。系统补水及定压由小区换热站解决。4.643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系统采用带跨越管的上供下回式采暖形式,供水干管敷设在顶层顶板下,回水干管敷设在一层顶板下。住宅采用分户计量、分室调节的新双管下供下回采暖形式。4.6.4.4 采暖散热器采用钢柱散热器。4.6.4.5 公共建筑明装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住宅埋地采暖管道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地埋管与散热器连接管道采用镀锌钢管。4.6.4.6 管道刷漆:钢制保温管道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底漆两遍;明装非保温管道在表面除锈后刷防绣底漆及非金属面漆各两遍。4.6.4.7 管道保温:采暖主立管和敷设在地沟、吊顶、非采暖房间内的管道,均进行保温,保温材料采用玻璃棉管壳,保温厚度=50mm°4.6.5换热站设计4.6.5.1 一次热源为来自城市热网(集中供热)的O.6MPa饱和蒸汽,经小区换热站内汽一水换热器换热后供各建筑物采暖热水。4.6.5.2 水系统定压采用补水泵变频定压,补水为经软化处理的软化水。4.6.6管网设计供热管网采用地沟敷设,地沟内所有管道均进行保温。4.6.6通风及防排烟设计(1)住宅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8次/h换气次数计算。(2)不具备自然排烟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3)高层住宅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4)通风系统风管进出机房处、穿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70自动关闭。(5)通风及防排烟风管采用钢板制风管。(6)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材料。1.7 电气设计1.7.1 设计依据1.7.1.1 现行国家有关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7.1.2 其它专业的设计条件。1.7.1.3 业主所提设计要求。1.7.2 设计范围电气专业设计范围为供配电、电力及照明、电气控制、防雷接地。小区外部的IOkV线路由当地供电部门设计。1.7.3 电气负荷本工程按照一级电力负荷用户考虑。本工程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生活水泵及电梯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用电负荷电压等级均为220380V0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约为5500kW,总计算负荷约为2600kW。1.7.4 供电电源拟从市政电网引两路IOkV电源,两路电源一回工作,一回备用。1.7.5 供电根据电力负荷分布情况,设置1个变电所,低压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100m,最大不超过250m。1#变电站为总配变电所,座落在地下室,内设总IOkV配电室以及100okVA变压器2台。1#变电站负责IOkV电源的分配,并为所在的组团提供220380V电源。变压器总容量为200OkVA,平均负荷率为80%。2路外部IOkV进线引入1#变电站的IOkV配电室,并放射式为各变压器供电。操作和控制电源采用220V。设变电所综合微机保护装置。1.7.6 配电每栋住宅的电源放射式引自所在组团的变电所。路灯电源分别引自所在组团的变电所。1.7.7 电能计量IOkV电源进线处设计量表,供电部门依此向物业公司收费。住宅各户设表计量,居民依此向物业公司收费。1.7.8 无功补偿在各台变压器的低压侧集中设置电容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1.8 通信设计1.8.1 设计依据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8.2 电话通信系统电话直接引自市话,在小区内预留总电话电缆交接箱,各楼留有分电话电缆交接箱,每户按2对电话考虑。1.8.3 电视系统电视系统接自市有线电视。系统采用750MHZ射频邻频传输方式,用户端电平控制在64±4dB.每户设置12个电视插座。1.8.4 宽带网络系统系统接室外宽带网络,每栋楼设有网络接口设备箱。光纤引至各楼,每户设1个信息口。1.8.5 安全防范系统(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小区设安防中心,在主要出入口、每楼电梯轿箱内安装监控摄像机,对各监视点的场面进行监视观察,可随时对各种情况进行录像存档。(2)访客对讲系统在每栋楼各单元的出入口,设访客对讲电话主机,门上装有电控锁,各户住宅内设对讲电话分机并带有紧急报警按钮。系统连接小区安防中心,住户可直接向管理中心报警。1.8.6 其它消火栓按钮信号直接引至消防水泵房消火栓泵控制箱。各建筑物均做接地,与电力系统共用接地装置,弱电系统进出建筑物均加装浪涌保护器。5 消防、抗震及职业安全卫生5.1 消防5.1.1 建筑消防本项目高层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建筑物间距满足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小区采用环形消防道路,消防车可直接到达火场,小区级道路宽大于6m。建筑材料、安全疏散等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计。所选室内装修材料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5.1.2 结构消防本小区内多层、高层住宅及配套附属建筑执行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设计要求,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构件耐火极限均能达到2小时以上。5.1.3 给排水消防5.1.3.1 消防水量本工程各建筑物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16层住宅楼(高度小于50m),室内:10Ls,室外:15L/s;多层室内:15Ls,室外:20L/S;本工程消火栓用水量取各建筑物最大值,室内20Ls,室外20Ls,火灾延续时间均为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室内144n?,室外144n?。5.1.3.2 室内消火栓系统本工程整个小区公用1套消防水池、消防泵、屋顶消防水箱。在地下室内设有1座消防水池,储存室内消防用水量14411水池进水由市政管网供给,设消防泵2台,1用1备。设屋顶消防水箱1座(位于16层住宅楼屋顶),水箱有效容积为12?,并设增稳压设备1套。在各建筑物内适当位置设置室内消火栓箱,并带有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出水压力超过0.5MPa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各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管道成环,消火栓泵至各建筑物的管道也为环状。16层住宅楼设置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接至室内消防环网。5.1.3.3 室外消火栓系统在室外市政给水环网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o5.1.3.4 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在室内的各层均设置灭火器,除配电室内设置推车式灭火器外,其余部位均设置手提式ABC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5.1.4 通风及空调消防(1)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材料(2)不具备自然排烟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3)高层住宅电梯前室设加压送风系统。(4)穿越通风机房的风管设70熔断放火阀。(5)通风及防排烟风管采用钢板制风管。5.1.5 电气消防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用电由低压配电室两段母线采用耐火电缆双电源供电,末端自投。所有消防用电的配电缆线均采用防火型或阻燃型。消防设备用电可在就地控制和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在消防控制室内进行自动、手动控制。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风机房、正压送风房、消防电梯机房等设有备用照明,散通道设有疏散指示照明标志、安全出口标志。5.1.6通信消防(1)本项目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本项目设火灾应急广播。(3)本项目设消防专用电话。本项目设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5.2 抗震根据中国地震局制定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唐海县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时应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并应突出概念设计,确保抗震安全度。5.3 职业安全卫生5.3.1 安全分析与措施(1)建筑物:商业用房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多层住宅采用砖混结构,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墙体材料为多孔非粘土砖。住宅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外墙面贴瓷砖。(2)高层及多层住宅按三级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装置。采用TN-S保护系统;合理设置配电保护装置;所有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断路器,并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防止电气火灾及人员触电的发生;变电所电气设备布置间距及通道设置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3)高层住宅公共部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该区域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的设计应按7度进行设防。(5)小区内主干道宽度为6m,可供消防车行驶和人行散步。(6)加强小区安全防范工作和物业管理工作,确保小区安全。5.3.2 健康保障(1)设置小区医疗保健点或卫生站,开展疾病诊断、预防和护理工作。(2)设置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和室内健身场所,开展有各类体育文艺活动,增进身体健康。(3)根据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小区内设有老年人活动设施与服务项目,达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4)住宅室内空间通风换气、室内环境空气温度、室内噪声、室内照明度等应符合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求(2001年版)的要求,饮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9)的要求。6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及招投标6.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本项目建设计划周期为18个月具体计划如下:本项目计划2007年11月完成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和立项工作;2007年12月-2008年1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2008年23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2008年5月完成一期项目施工招标工作;2008年6月一期项目开工建设;2009年6月一期项目竣工。6.2 项目招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规定的

    注意事项

    本文(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