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docx
某市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编制:审核:审批: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目录前言3一、总体要求3二、以务实举措推进“三美共建”9三、强化“三农”制度性供给26四、强化乡村振兴工作保障28附件31XXX县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安排31、2、一前三为贯彻落实党的XXX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特制订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xx2OXX年)。一、总体要求(一)现状分析。我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强农惠农富农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农业产业方面。通过持续多年扶持培育,我县已基本形成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经济林、生态畜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85%以上。其中,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磐五味”产量较大,占全国产量2成以上。“XXX云峰”获评“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品牌价值达14亿元,全国排名第44位。全县每年鲜香菇出口占全国出口量45%以上XXX香菇”品牌价值达23亿元,全国排名第2位。XXX台地高山美白产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高山美白基地。XXX先后获得“中国药材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香椎之乡”“中国高山英白之乡”等国字号招牌。农村建设方面。我县围绕“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成为全省首批“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县以历史文化村落、农家乐特色村、中心村为重点,启动实施一大批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创建中国传统村落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创建市级以上精品村16个,市级秀美村27个。培育形成省级中心镇1个、市级中心镇1个。尖山镇、双峰乡成为全省首批美丽示范乡镇,管头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农民增收方面。全县以低收入农户脱贫为重点,相继实施了两轮特别扶持政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xx年6016元增长到20xx年16160元,年平均增长11.8%o全面消除了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工资性收入比重持续提高,20xx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55.9%,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得益于茶叶、药材、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发展,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近年来快速增长。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49个,经营户545户,床位数已达L25万张,从业人员9500多。积极推进高山、远山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转移集聚,建成下山移民小区40个,安置下山移民及地质灾害搬迁农户17014人,整体搬迁自然村92个。持续加强增收保障,出台残疾人生活、护理、康复等补贴制度,民生保障托底能力持续增强。近年来,我县“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表现依然突出。20xx年城镇化率为47.9%,远低于全省68%水平。全县2L3万户籍人口,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农村。从产业情况看,20xx年第一产业占全县GDP比重为13%,是金华市唯个超过10%的县;从收入水平看,全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20xx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离全省平均水平(24956元)少8796元,离全市平均水平(23922元)少7762元;从收入增长潜能看,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实现持续增长的压力加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并存,农民工技能与岗位需求存在不小差距。农业持续增产增效难度加大,中药材单产已处较高水平,扩大种植面积潜力有限,发展高效农业面临高农本、高劳工、高地价问题;从社会保障看,全县教育、医疗、民生领域保障水平与全省、全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二)重要意义。党的XXX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党“三农”政策的创新发展。XXX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浙中江河源头重点生态功能区,XXX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县更加坚定生态自信、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提供了新的历史性重大机遇。我县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建设美好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顺应发展规律,符合XXX实际,有利于全县更好地循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有利于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三)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内涵,牢固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聚焦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推进高质量发展美丽经济、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高品质共享美好生活“三美共建”,开展旅游村庄、森林村庄、庭院村庄、文明村庄和平安村庄“五村同创”,实施“十大行动”,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中国乡土儒学中心,着力将XXX乡村打造成为身心两安“大花园”。(四)基本原则坚持民本理念、回应呼声,突出精准度。把增进农村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农村群众关心关注“民生小事”,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努力让农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三农优先、补齐短板,突出均衡度。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补齐制度供给、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和金融支持等短板。一一坚持群众主体、社会共建,突出参与度。坚持全民创业大众创新,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渠道汇聚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农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突出融合度。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众道德,用好人文资源,保护老记忆老遗存。增强生态自信,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之路,拓宽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坚持党建引领、综合治理,突出和谐度。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位农村党员都能在乡村振兴重大实践中发挥作用并经受考验。加强村级基层配套组织建设,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六无善治”乡村治理体系。(五)目标任务农村产业更兴。到20xx年,培育田园综合体2个以上,农业主导产业产值比重90%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以上。培育壮大一批乡村新兴产业,创建旅游村庄100个以上,新增“共享农屋”床位1万张;新增农家乐床位1万张。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创建全省绿色农产品示范县。城乡生态更美。到20xx年,创建森林村庄100个以上、庭院村庄100个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小微水体治理等三项达标率100%。基本建成“五大花谷”和浙中生态廊道。所有村庄卫生整洁有序。社会风气更清。弘扬社会风尚,促进乡风文明,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厚培乡愁乡韵,群众素养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创建文明村庄100个以上,新建文化礼堂50家以上。乡村治理更优。乡村综治组织更规范、网格服务管理更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更有力、群防群治工作更有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四个平台”建设持续深化,实现信访“三归零一化解”。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到20xx年,全县村庄(社区)村规民约100%全覆盖,创建示范平安村居100个以上。农民生活更好。到20xx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异地搬迁安置2000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现象,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以务实举措推进“三美共建”高质量发展美丽经济、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高品质共享美好生活,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抓手,要以务实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实施绿色农业提升行动1.提升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发展中药材、茶叶、蔬菜、食用菌、畜牧业、生态经济林等6大主导产业,推动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到20xx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含木本药材),产量L9万吨,产值5.5亿元;茶园面积达到8.8万亩,产量3000吨,产值3.1亿元;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袋,产量3万吨,产值2.5亿元。江南药镇和古茶场文化小镇等2个特色小镇基本建成。大力发展香榷等林业经济。到20xx年,全县培育发展“一亩山万元钱”山林2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江南药镇建设指挥部、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指挥部、县林业局,各乡镇街道)2 .培育农业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合作社统一使用“XXX云峰"“磐五味”等主打品牌。建设“三品一标”产品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到20xx年,通过认证“三品”达到30个以上,面积8万亩以上。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机制,培育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农产品,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3年内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3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3 .实施放心农业工程。按照质量兴农理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建立标准化应用与产业项目扶持联动机制,“两区”标准化生产实现全覆盖,合作社基地标准化覆盖率85%以上。加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使用和非法添加投入品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建立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全绿色防控体系。到20xx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达9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4 .大力培育田园综合体。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综合采用委托流转、股份合作流转、季节性流转等方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创造生产要素集约化经营条件。到20xx年,土地规模流转30%以上。大力推进垦造耕地“双万工程”,开展土地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农业科技、生态养殖、休闲娱乐等产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成农业科技展示区、高标准水稻种植区、浙八味中草药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休闲观光度假区等6个功能区,突出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6大体系建设。20xx年前,完成田园综合体投入1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国土局)(二)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5 .提升乡村旅游设施。以“万村景区化”为契机,紧扣“十有”目标,围绕优化游客吃住娱等全方位体验,深入推进113个A级景区村创建。完善乡村旅游点基础路网,做好“小交通”配套,鼓励公共交通利用游客集散中心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直通车,提升乡村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实施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提升行动,加强乡村旅游重点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有条件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20xx年,开辟4条乡村旅游参观游览专线。(牵头单位: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县交通局,各乡镇街道)6 .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探索整合重点3A级景区村闲置农屋等资源,通过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建设特色主题馆,提升游客体验。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主题度假、田园采摘等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游业态。打造一批建筑风格和主题特色独特的高品质度假民宿,强调民宿功能和风格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积极开发农耕体验、赶庙会等农事民俗体验活动。落实A级景区村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细则,完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强化乡村旅游监管。到20xx年,省A级景区村达到100个以上,其中省3A级景区村15个以上。(牵头单位: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农办,各乡镇街道)7 .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积极培育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基地、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健康养生基地等新型产品业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加快现有景区的提升。全力推进樱花谷、浙中疗养度假中心等重点在建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新签约重点项目的落地。注重推进乡村旅游与景区、旅游项目的链接,以“四大基地”“五大花谷”等项目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品质提档升级。积极推进乡域化景区创建,鼓励乡镇打破行政界限,充分融合各类资源,抱团发展乡村旅游。到20xx年,基本建成台地与精品南线等2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国家乡域景区零突破。(牵头单位: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三)实施乡村新兴产业培育行动8 .实施“共享农屋”工程。成立共享办并实行实体化运作,着力盘活农村闲置房产。按照先试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摸排农村闲置农屋资源并鼓励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常年出租、季节性出租和“以房出资”“合作社以装修出资”等模式,将闲置农房中长期租赁给城乡居民,实现城乡功能互换、资源要素互补、生态空间互享。到20xx年,引导全县100个以上村、3000户以上农户积极参与“共享农屋”,新增床位1万张以上。“共享农屋XXX山居”品牌日渐成熟,互联网与农村的深度融合得到充分运用,基本实现“安居乐养、主客共享”培育目标。(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旅游县、团县委,各乡镇街道)9 .培育多种经济形态。大力发展就地增收的“四小经济。进一步拓宽乡村群众增收渠道。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家门口从事来料加工。到20xx年,全县从业人员发放工资额超4.5亿元,人均年收入超1.5万元。发展“月嫂经济”。深化政企合作,构建月嫂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链。到20xx年,新培训100O人,逐步打响“药乡月嫂”品牌。发展“电商经济”。强化农村电商孵化园产业培育作用,完善电商服务网络,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到20xx年,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扶持农村电商创业5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农村电商销售产值1.5亿元以上。发展“小吃经济”。深入挖掘推广XXX药膳、方前小吃等传统特色乡土美食,制定小吃产业发展规划并推动社会化运作。(牵头单位:县妇联、县人力社保局、县经商局、县供销社,配合单位:XXX工业园区、新城区,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10 .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按照“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园区,林果、蔬菜、养殖业等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养生、教育、体验、文化等功能,打造田园美丽、文化厚重、风景独秀的农业主题观光园、最美乡村旅游景观风景线,推动“农业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到20xx年,建设农业休闲观光园30个,产值达2.8亿元。(牵头单位: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街道)IL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协调推进机制,修订完善扶持意见,突出强化文化产业项目招弓1、保障能力,鼓励利用乡村存量房产等资源发展产业,依法利用荒山、荒地、闲置产房等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深度对接横店影视产业,做好重点外景基地提升。到20xx年,争取培育影视文化企业400家以上,其中影视制作企业200家以上,有一定实力示范影视企业10家以上。引进超5000万元的大项目(企业)1个以上,力争在磐新拍摄影视剧100部以上,影视文化年产值超过5亿元。(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四)实施“五村同创”行动12 .加强村庄特色风貌引导。加强乡村整体布局和建筑风貌整体规划引导,评选一批适合山区乡村实际、体现人文自然协调的农居建设方案。建立完善农户带方案建房和按图施工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村庄整体品味。充分挖掘县域风貌特色、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并融入建筑风格,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建筑风貌。制定农村特色风貌导则,明确新建房屋规划标准,强化新建房屋层高、外立面等管控,减少建房随意性。制定农村建设负面清单,对农村建设设立禁止红线。到20xx年,乡村建房各项监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违法违章建房现象得以消除。(牵头单位:县规划局,配合单位:县农办、县行政执法局,各乡镇街道)13 .全域推进“四清零四覆盖”。坚持“以拆促整、以整促美“,在全县范围深入剿灭危房、附房、非法一户多宅和违章建筑现象。强化“四清零”基础性作用,将其列为“十美村”“A级景区村”等评选前置条件。完善“四清零”工作机制,建立动态排摸机制。到20xx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清零任务,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拆后土地利用,按照“拆建两手抓、两同步”原则,同步推进实施赤膊房粉刷全覆盖、美丽庭院创建全覆盖、节点改造提升全覆盖、线路规整全覆盖。到20xx年,建设美丽庭院1万个以上,节点改造提升5000处以上,基本消除线路乱拉、乱接、乱挂现象。(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美庭办,各乡镇街道)14 .全面开展“五星三A”创建。制订出台旅游村庄、森林村庄、庭院村庄、文明村庄、平安村庄“五村同创”实施意见。围绕“达到一类示范村标准给予一颗星,并以A、AA、AAA不同等级体现差异”原则,创设“五星三A”载体,创建一批村貌美、生态优、产业强、乡风好的高品质新农村。到20xx年,创建五星村50个以上,其中五星三A村20个以上;三星村100个以上;全县行政村基本达到一星以上标准。(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旅游局、县林业局、县美庭办,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五)实施乡村精品线创建行动15 .培育一批“明星村”。强化村庄单体在整线风貌协调中的基础性地位。在“三路两侧”重要沿线、重要节点等选择一定数量的村史有底蕴、现貌有特色、发展有潜力、干事有氛围的村庄重点加以培育,使村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挖掘、特色风貌得到整体提升、乡村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力争培育成为全省有特色、有名声、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振兴战略样板示范村。到20xx年,培育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16 .打造四条“精品线”。继续在国省道、通乡镇公路、通景区公路视线可视范围,按照“无一处违建和垃圾堆、无一处乱堆乱放、无一间赤膊墙、无一寸黄土裸露、无一处不搭调不协调”视觉要求,全面开展“养生药乡线、休闲茶乡线、浪漫花乡线、百里樱花线”建设。精品线两侧房屋立面协调,庭院整齐美丽,驳岸藤蔓绿化,农田水面整洁有序,空闲地有树有花。到20xx年,四条精品线路全面建成。(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17 .提升整体“识别度”。坚持文化引领作用、体现特色、注重整体。差异化引导建筑主材、绿化品种、花漫品种等选用,力争建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美丽乡村精品线,提升整体形象度和美誉度。引导养生药香线融合药文化,浪漫花香线结合玫瑰花等元素,茶香线结合茶文化和乌石文化,大力推动百里樱花线沿线村庄充分融入樱花谷布局,在村庄周边、周边山林彩化等方面融入樱花元素。(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旅游局、县林业局,各乡镇街道)(六)实施人居环境质量提升行动18 .打好乡村环境整治组合拳。深入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持续抓好“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无违建县和小城镇整治验收并强化长效管理。全面落实农村生活污水“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善河长制、塘长制等常态化长效治理机制,巩固提升农村剿灭劣V类水成果。到20xx年,全境交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100%。深化实施“美丽6+1行动”(美丽公路、美丽森林、美丽河流、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浙中生态廊道)。到20xx年,基本完成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完善“十美村”激励和“十差村”倒逼机制,加快农村环境改善提升。(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小城镇整治办、县三改一拆办、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美庭办、县五水共治办、县廊道办)19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补齐民生品质短板,深入推进乡村厕所革命,积极创建生态公厕。到20xx年,农村公共厕所实现全覆盖,A级旅游景区村按标准配套建设旅游公厕。健全农村公厕日常运维管理机制,按照“财政出一点、乡镇补一点、集体筹一点”思路,探索乡镇统一管理、村集体管理、委托管理等多元管理方式,推进全县农村公厕规范化营运。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集镇村、重要节点等公厕运维。开展乡村旱厕清零行动,推进农户卫生改厕,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场所内部厕所管理。到20xx年,基本普及农村家庭水冲式厕所。(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旅游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新城区管委会、XXX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20 .全面深化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机制。以“党建+垃圾分类”为主抓手,借助县妇联“山妹子”妇建品牌,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教育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全面落实县、乡镇、村三级考核及收费、红黑榜、资源回收等制度落实。到20xx年,农村垃圾分类优秀村比例达到100%,城乡垃圾减量40%以上。注重同步抓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城乡一体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县农办,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妇联,各乡镇街道)(七)实施乡愁乡韵厚培行动21 .打造中国乡土儒学中心。发挥婺州南孔发祥地、江南孔氏后裔最大聚居地优势,重点将樟溪村创建成乡土儒学示范地。深入挖掘大皿村、横路村、梓誉村等XXX乡村的儒学基因和生产习俗、生活民俗当中的乡土儒学资源,推动乡土儒学在XXX农村规则化、传承化、民俗化、生活化。以打造“儒学生活化传承基地、儒学人文旅游基地、儒学主题体验基地、儒学研修养心基地”为目标,实施“诗礼传家育民、环境景观提升、儒韵民风传承、资源人才集聚”工程,着力把XXX打造成为具有乡土儒学历史传承又能融入现代生活的中国乡土儒学中心,打响人文圣地品牌。(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文广新局,各乡镇街道)22 .实施老遗存复兴工程。加强农耕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启动以“百个文保单位、百座古祠堂、百幢古建筑、百座古桥、百棵古树”为重点的“五百保护修缮计划”。编制历史遗存保护规划,按照“统筹兼顾、综合保护”要求,分清轻重缓急、分类分批实施。组织开展历史遗存实地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历史遗存的现状,建立保护名录和清单档案。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优先用于保护名录中历史遗存的修缮补助。建立历史遗存复兴专业资质工程队名录库,提升历史建筑修缮能力。(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23 .实施老记忆传承工程。继续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展现乡村地域特征、产业特色、人文特点的民俗文化特色村。推进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提升项目、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挖掘、提升非遗精品项目,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储备。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促进传承人接续换代,延续文化传承血脉。结合全域旅游“一号产业”,做大做强“旅游+非遗”文章,打响“非遗一台戏”品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到20xx年,打造1台非遗大戏,建成1个非遗特色景区,创建1批非遗体验馆、2个非遗表演基地,新申报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加强和规范农村档案工作。实施“百村档案”建设。到20xx年,完成100个以上村庄的资料采集、实体建档和档案数据库建设。(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县旅游局、县档案局)(八)实施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24 .打造“书香XXX”。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乡村文化素质整体提升。推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乡村群众远离酒桌牌桌,建设家庭书吧100O个以上。完善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建设,全县高水平建成150家以上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县85%以上人口。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级标准。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集图书分馆、文化分馆为一体的示范点2处。(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各乡镇街道)25 .打造“健康XXX”o把健康融入涉农政策,完善健康档案。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到20xx年,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7.2%以上,住院报销比例75%以上,大病保障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深化医疗卫生系统“双下沉两提升”,实现县乡村卫生资源全覆盖,家庭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达到5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鼓励退休医师和执业医师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坚持举办农民运动会,推进体育下乡,推广一批适合乡村的运动项目。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到20xx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1%以上。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牵头单位:县卫计局,配合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体育局,各乡镇街道)26 .打造“善孝XXX”o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积极培育乡贤文化,发挥乡风文明促进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实现乡风文明促进会、道德红黑榜、核心价值观宣传全覆盖。着力强化“好家风”建设,深入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活动。结合文化礼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风家训馆,编纂体现本土人文精神的家风家训书籍,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深化“最美XXX人”系列活动,挖掘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好姑婢等身边典型。改善乡镇养老院条件,加快实现“虚拟养老院”乡镇全覆盖。优化乡村群众养老环境,大力提倡尊老爱老敬老良好风尚,提升乡村老年群众生活质量。(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街道)(九)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27 .提升农村交通水平。按照“建设一条公路、形成一片美景、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加快连接中心城镇的农村公路提级改造。20xx年前,通乡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大力推进路网改善。20xx年前,提升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建设美丽公路240余公里,重点推进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A级旅游村、农家乐示范村等通四级以上等级公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实现“有路必养”,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到20xx年,县乡道路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92%。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网络,满足群众公交出行需求。到20xx年,全县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28 .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以建设安全有效、保障有力小康水为目标,以健全机制、强化管护为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整合资源、联村并网、配套改造、标准化管理等措施,推进规模化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严格立项审批、竣工验收程序,避免农村供水设施低标准重复建设,推动实现净化、消毒设施成为供水工程标配。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提升农村集中饮水建设比例。到20xx年,新增小型山塘水库水源10个以上,实现集中供水受益人口5万人以上,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县水务局,配合单位:县农办,各乡镇街道)29 .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推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智慧XXX”o推进无线山城覆盖进度,满足乡村群众上网需求。坚持融合发展,实施宽带高速传输网和数据IP城域网建设工程,建成覆盖各镇、乡、村的电信综合数字网、邮政投递网和信息传输网。加速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完成城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会动态管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xx年,基本实现所有村庄4G网络和90%左右行政村5G网络覆盖,实现光纤“村村通”。(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华数公司)(十)实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动30 .加强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旗帜鲜明的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引领功能。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实施以“每年培养千名优秀入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百名结构性党员、强化教育整转支部十条标配管理”为内容的“千百十”行动。完善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机制,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在美丽庭院、环境整治、垃圾分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健全党员联农户机制,推动农村形成“抓人促事,凡事党员先带头,群众紧跟上”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31 .创新乡村治理组织形式。动员社会组织、群众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探索建立乡村农民工劳动争议调解室、妇女儿童维权站、法律顾问工作站、平安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力争到20xx年,所有集镇村完成1个以上的站点建设。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巩固和规范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广个人品牌调解室,到20xx年完成15个品牌调解室建设,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推动村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参与、群众自我治理的良性互动。(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妇联、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各乡镇街道)32 .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坚持基层治理“一张网”,深入推进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建设。建立以县365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相关部门服务窗口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代办点为基础的“一网式”服务体系。完善“综合指挥中心+四大平台+全科网格员”运行机制。到20xx年,所有乡镇及100个以上村庄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综治中心“统一受理、归口分流、交办督办、跟踪回访“。加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把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甚至村级代办点直接受理。(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县365行政服务中心,县编委办、8890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33 .高水平建设“平安XXX”o深化乡村警务室建设,到20xx年实现实体化运作,提升社会面巡逻防控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六无善治”乡村治理体系为重点,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党纪法规、村规民约、家风家规“三规并举”,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重”,全科网格、基层治理网、微信民情网“三网覆盖”,创建一批“无案、无讼、无访、无邪、无危和无事故”平安村庄。完善“党建+乡村治理”,落实“党员联农户”制度。对照H类打击重点,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到20xx年,建立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长效机制,扫黑除恶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开展维稳薄弱带专项整治,深化信访积案治理,成功创建星级平安金鼎。到20xx年,90%以上村庄创建成为平安村居。(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司法局、610办公室、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交通局,各乡镇街道)三、强化"三农”制度性供给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加快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农村活力,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再一次解放。34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改革,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成果,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推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国土局,各乡镇街道)35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制改制,发挥统筹优势,统一协调村级股金来源,吸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入股,实行国有控股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股,公司实行实体化运作,股份分红向村级倾斜,为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加稳固的收入来源。到20xx年底,基本实现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深化省级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新增林地流转1万亩,新增林权抵押贷款项2亿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农办、县林业局,各乡镇街道)36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进行改革,打通股份的资本化渠道,让农户可以将所持股份通过质押等形式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以盘活股份资本。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浙贝母等中药材特色保险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涉农贷款品种,强化涉农领域贷款发放强度。近3年,每年新增农户贷款1500户,农户贷款覆盖率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以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建设为载体,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力争实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逐步推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到20xx年,新增150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普惠金融发展取得实效。(牵头单位:县人行,配合单位:县人保公司、县财保公司、各金融机构)37 .深化农合联体制改革。深化农合联与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会员信用评定和授信服务全覆盖。探索将适合农合联承担的相关服务,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交由农合联承接。推进供销社和社有资本运营一体化,努力培育一批销售过亿,利润过千万的龙头企业,加快与超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有效对接和利益联结,形成核心竞争力。到20xx年,全县建成省级农业服务中心3家,组建产业资金互助会5家,建设庄稼医院10家。(牵头单位:县供销社,配合单位:县农业局、县金融办、县民政局、县农商行,各乡镇街道)四、强化乡村振兴工作保障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财力投放等各个方面,切实形成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工作合力,推动城乡共建、共融、共享。38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担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负责对乡村振兴计划落实的领导、指导、协调督促等工作。乡村两级成立相应组织,形成县乡村三级“一把手抓振兴”工作格局。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办承担日常工作。(牵头单位:县委办、县府办,配合单位:县农办)39 .强化要素保障。按照“项目协调化、资金项目化、项目时间化、时间责任化”要求,谋划实施一批乡村振兴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改善项目、重大环境治理项目、重大社会治理项目。统筹涉农资金并建立健全扶持乡村振兴的财政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逐年提高涉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全力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支持农村道路交通、教育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把乡镇、村社党支部书记推进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列入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发挥党员干部和群众投工投劳机制,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牵头单位:县发改局,配合单位:县督查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各乡镇街道)40 .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提升乡镇干部招考针对性,强化涉农领域人才培训力度,着力破解涉农在岗人员“专干不专业、专业不专干”等问题。突出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和使用,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