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应急指挥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方案.docx
某市应急指挥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xx年4月第一章系统需求及概述11.1 项目建设背景11.2 项目总体要求21.2.1 2.1现状分析21.2.2 建设目标31.2.3 建设标准9第二章系统整体架构设计102.1建设思路102.2系统整体架构122.2.1系统架构122.2.2网络拓扑142.3系统设计的原则142. 3.1基于IP技术的统一的基础平台143. 3.2基于NGN和SIP的统一业务交互154. 3.3基于Comware和IMOS的统一软件实现18第三章视频会议系统设计204.1 需求分析204.2 系统方案设计203. 2.1系统框架协议203. 2.2系统组成205. 2.3系统组网及配置213.3系统功能及应用213. 3.11080P震撼超高清214. 3.2全面可靠性225. 3.3网络质量自适应236. 3.4网络拓扑自适应247. 3.5Polycom超强的适配性258. 3.6智能化管理维护259. 3.7强大的组播能力2610. 3.8丰富的接口2711. .9单屏三显/四显273.4视频会商多媒体融合27第四章图像接入系统设计294.1系统方案设计294. 1.1全IP交换架构智能监控系统296. 1.2系统整体方案设计314.2图像接入系统系统方案详细设计324.2.1指挥中心设计324.2.2监控系统联网接入设计324.2.2.1模数结合系统接入324.2.2.2数字监控系统接入334.2.3系统可靠性设计334.2.3.1可靠性综述334.2.3.2系统架构可靠性344.2.3.3前端设备可靠性344.2.3.4视频管理系统可靠性354.2.3.5存储管理系统可靠性364.2.3.6视频数据存储可靠性364.2.4系统安全性设计374.2.4.1网络安全性374.2.4.2应用安全性374.2.4.3设备安全性384.2.4.4业务安全性384.2.4.5数据安全性394.3视频承载网络方案详细设计394.3.1网络承载方案设计394.3.1.1视频承载网络设计394.3.1.2前端接入网络设计424.4系统功能和应用444. 4.1整体系统功能444. 4.1.1实时图像点播445. 4.1.2云台控制456. 4.1.3图像检索和回放467. 4.1.4智能视频分析(视频诊断)478. 4.1.5报警联动48GIS地图上以醒目的图标显示报警的摄像头位置;499. 4.1.6GIS功能5010. 4.1.7人机交互界面5111. 4.1.8专业对讲5312. 4.1.9用户与权限管理5413. 4.1.10日志管理5514. 4.1.11轮切业务5515. 4.1.12多画面业务5516. 4.1.13终端注册认证5617. 4.1.14分级授权、密码管理功能5718. .1.15时间同步5819. 4.1.16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5820. 4.1.17系统容错功能5821. 4.1.18可以合作扩容的增值业务584.4.2适合专业客户需求的专业系统624.4.2.1音频视频清晰流畅624.4.2.2管理控制灵活自如624.4.2.3存储图像高效、安全、可靠624.4.2.4历史调阅快捷方便634.4.2.5灵活的权限管理和控制634.4.2.6兼容报警、对讲等多种安防系统644.4,2.7多种增值接口,方便二次开发644.5先进的技术架构体系644. 5.1基于NGN的系统架构645. 5.2基于STP的系统控制656. 5.3基于IPSAN的统一存储管理657. 5.4真正适合应急指挥的存储方案66第五章数据中心系统设计675.1数据中心网络及存储需求675.2数据中心方案设计675. 2.1数据中心建设目标675. 2.2数据中心建设原则685. 2.3数据中心方案详细设计695. 2.3.1存储平台建设695. 2.3.1.1IPSAN网络存储架构设计715. 2.3.1.2存储空间配置设计726. 2.3.1.3RAID类型配置建议735. 2.3.1.4数据库优化部署建议745. 2.3.1.5H3C数据中心方案特点总结768. 2.3.1.6选型建议80第六章应急办电子认证体系828.1 前言829. 2现状分析826. 2.1网络现状827. 2.2应用现状838. 2.3安全系统现状836.3 需求分析836. 3.1本地制证的需求837. 3.2安全系统现状848. 3.3认证管理的需求846.4 设计依据和建设原则846.4.1设计依据846.4.2建设原则846.4.2.1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原则846.4.2.2实用、高效、可扩展原则856.4.2.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856.5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856. 5.1建设目标857. 5.2建设任务856.6 专用设备描述866.6.1证书签发管理系统866.6.1.1系统简介866.6.1.2系统功能866.6.1.3系统组成876.6.1.4系统特点886.6.2密钥管理系统896.6.2.1系统简介896.6.2.2系统功能896.6.2.3系统组成906.6.2.4系统特点916.6.3证书注册管理系统926.6.3.1系统简介926.6.3.2系统功能926.6.3.3系统组成936.6.3.4系统特点946.6.4证书查询验证系统956.6.4.1系统简介956.6.4.2系统功能956.6.5密码机服务器956.6.5.1产品简介956.6.5.2产品功能956.6.5.3产品规格976.7系统设计986.7.1RA的设计986.7.1.1主要功能986.7.1.2设计特点986.7.2身份认证系统996.7.3USBKey996.7.3.1Key的存储内容996.7.3.2Key的读取保护996.8应用系统基于数字证书的改造996. 8.1将原有的身份认证模式改造为基于数字证书的强认证997. 8.2对传输和保存的企业年检数据进行保密处理100第七章机房建设1017.1应急指挥中心DLP拼接大屏幕系统1017.1.1 DLP系统概述1017.1.2 设计目标1017. 1.3设计标准及规范1037. 1.4DLP大屏幕系统技术优势1047. 1.4.1全屏显示,高分辨率应用1047. 1.4.2功能分区显示模式1047. 1.4.3视频信号显示1057. 1.4.4计算机信号显示1057. 1.4.5网络信号的显示1067. 1.4.6各类信号混合显示1067 .1.4.7开窗显示:1078 .1.4.8预案编辑:1077. 1.4.9控制管理:1087. 1.4.10分区功能:1087. 1.5中控系统1082、控制原理109(1)集中控制109(2)人性化设置109(3)节约能源109(4)管理方便降低成本HO(5)自动巡检功能确保故障及时排除110(6)模式设定1107.2控制席一机三屏1107. 2.1主机至显示器的连线1107. 2.2一机三屏的设置方法1108. 2.3一机三屏配置1107.3数据中心机房Ill7.3.1数据中心机房概述Ill7.3.1.1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Ill7.3.1.2设计依据Ill7.3.1.3设计原则1127.3.2数据中心机房装饰工程1137.3.2.1系统概述1137.3.2.2设计依据1137.3.2.3设计方案1137.3.2.3.1天花装饰1147.3.2.3.2墙面装饰1147.3.2.3.3地面装饰115PT40通路地板技术参数116HPL抗压层板1167.3.2.3.4门、窗1177.3.3数据中心机房配电工程1177.3.3.1系统概述1177.3.3.2设计依据1177.3.3.3设计方案1177.3.4UPS不间断电源1187.3.4.1系统概述1197.3.4.2设计方案1197.3.4.3设备参数1197.3.5防雷系统与保护接地1207.3.5.1系统概述1207.3.5.2设计依据1207.3.5.3设计方案1207.3.5.4防雷等电位连接1217.3.6精密空调工程1227.3.6.1系统概述1227.3.6.2设计依据1227.3.6.3机房温度和湿度设计条件1237.3.6.4设备选型1237.3.6.5空调机的上下水问题1257.3.7新风系统工程1257.3.7.1系统概述1257.3.7.2设计依据1257.3.7.3设备选型1257.3.7.4设备功能1267.3.8综合布线系统1277.3.9环境监控系统1277.3.9.1系统概述1277.3.9.2设计原则1277.3.9.3设计依据1277.3.9.4实现原理1287.3.9.5功能实现1297.3.9.5.1UPS电源系统监控1297.3.9.5.2机房专用空调监控1307.3.9.5.3市电输入、UPS输出配电柜监控1307.3.9.5.4温度和湿度检测1317.3.9.5.5机房内漏水检测1317.3.9.5.6机房内新风机监控1317.3.9.5.7红外入侵探测1327.3.9.5.8机房门禁监测1327.3.9.5.9机房视频监测1327.3.10KVM系统1337.3.10.1系统概述1337.3.10.2设计原则1337.3.10.3设备功能1337.3.10.4设备参数1347.3.11气体灭火与消防报警1357.3.11.1系统概述1357.3.11.2设计原则1357.3.11.3设计依据1367.3.11.4设计方案1377.3.11.5设备参数和性能1397. 3.11.5.1启动瓶组140安装于启动阀上,用于显示启动瓶组的贮存压力。在压力表接口内,设有自动关闭阀门,当压力表失准或需校验而拧下更换时,阀门就自动关闭,灭火剂不会外泄。重新装上压力表时,会压下阀门,压力表即可显示内部压力。可在现场更换压力表,而不会中断对防护区的保护1418. 3.11.5.2容器瓶组1419. 3.11.5.3集流管14310. .11.5.4集流管安全阀14411. 3.11.5.5液体单向阀14412. 3.11.5.6高压软管14513. 3.11.5.7气体单向阀14514. 3.11.5.8选择阀14515. .11.5.9压力讯号器14616. 3.11.5.10控制气管14717. 3.11.5.11喷头14718. 3.11.5.12气体输送管道147用于将七氟丙烷气体输送到防护区进行灭火。其管径小于80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8011m时,采用法兰连接,材质采用内外热镀的无缝钢管。.14719. 3.11.5.13七氟丙烷灭火剂14720. 3.11.5.14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14821. 3.11.5.1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14922. 3.11.5.16火灾声光警报器14923. 3.11.5.17火灾报警系统输入模块15024. 3.11.5.18输入输出模块15125. 3.11.5.19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15226. 3.11.5.20气体灭火控制器15327. 3.11.5.21气体喷洒指示灯15428. 3.11.5.22手自动转换开关155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15729. 1施工进度计划表1578.2工期保证措施1578. 2.1技术、施工准备1579. 2.2进度控制方法15810. 2.3时间进度控制部门15811. .4保证进度后备措施159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6030. 1具体实施过程16030.2 质量活动实施和控制方法16030.3 施工、调试阶段质量实施过程16130.4 测试验收标准1619. 5质量体系162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16410. 1安全保证措施16410.1.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16410.1.2建立安全制度及安全活动制度16410.1.3安全施工措施16510.1.4防火措施16610.1.5有效控制噪音污染16710.L6防风、防雨、防雷、冬季施工措施16710.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68第十一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质量检测设备计划170第十二章雨季、冬季、风季施工措旅17112.1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保证17112.2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保证17112.3 风季施工技术措施保证172第十三章劳动力安排计划1731.1 1整体安排1731.2 人员结构1731.3 职责划分17313.3.1主管经理17313.3.2项目管理部17313.3.3项目经理17313.3.4施工主管17413.3.5技术主管17413.3.6综合管理部17413.3.7工程预算部17413.3.8工程技术部17413.3.9维保服务部17413.4劳动力计划17413.4.1前期阶段17513.4.2施工阶段17513.4.3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76第十四章质量验收标准177第一章系统需求及概述1.l项目建设背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有关精神,提高社会应急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指挥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XXX发展有关活动,建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指挥体系的核心,在处置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事件时,应急指挥中心需要为参与指挥的领导与专家准备指挥场所,提供多种方式的通讯与信息服务,监测并分析预测事件进展,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同时,按照国家规划,拟在“十二五”期间将应急指挥系统节点拓展至县级系统,建立必要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以实现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统一协调指挥,实现公共安全应急数据及时准确、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不仅如此,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安全业务应用系统,将与各地区域信息平台互联,实现与省级信息系统、监督信息系统、人防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发挥重要的作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共安全、监控管理、报警联动、计算机、通讯、监控等多个专业领域。为了把应急指挥中心按时、优质地规划好、建设好,以构建起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地方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随着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应急指挥系统是指XXX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XXX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指挥系统系统可以全面的提供如:现场图像、声音、位置等具体信息。为此我XXX市拟建一套及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项目总体要求1.2.1现状分析XXX地处XXX、XXX和XXX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东西长34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隔XXX、XXX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达580公里。是我国最东端的城市。20xx年7月27日,国务院关于同意XXX省调整XXX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xx63号):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同意撤销XXX市XXX区,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XXX市郊区管辖。郊区人民XXX驻XXX路。调整后,XXX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XXX市:面积31528平方千米,人口259.7万人(20XX年)。XXX区: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XXX。XXX区: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XXX。XXX区: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XXX。郊区:面积75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XXXoXXX市:面积625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XXX。市人民XXX驻XXX镇。XXX市:面积822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156100。市人民XXX驻XXX镇。XXX畔XXX县:面积441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154400。县人民XXX驻XXX镇。XXX县:面积226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XXXo县人民XXX驻悦来镇。XXX县:面积4415.6平方千米,口46.1万。邮政编码XXXo县人民XXX住XXX镇。XXX县:面积32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XXX。县人民XXX驻XXX镇。XXX县:面积626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XXXo县人民XxX驻XXX镇。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xx),人口截至20xx年底。1.2.2建设目标建立一个统一的监控系统,在省电力公司设置控制中心,并在的10个地市设置二级分控中心,实现分级部署和管理。实现对重点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各级单位能统一度,为突发紧急情况传达指令提供基础。应急指挥中心”设置监控点位一览表序号所属街道监控数监控点所在位置设备类型数量球机枪机高球高枪高头1机场路4XXX飞机场42XXX路2机场路与XXX路路口23XXX路3收费站及收费XXX200M处34XXX路1水泥厂道口15XXX路2卡口东侧100M及加油站26XXX路1佳灯03617XXX路1佳灯04218XXX路1佳灯05019XXX路1佳灯056110XXX路1佳灯068111XXX路1佳灯080112XXX路1佳灯084113XXX路1佳灯092114XXX路1佳灯089115XXX路1佳灯094116XXX路1佳灯106117XXX路1佳灯112118XXX路1佳灯118119XXX路1佳灯126120XXX路1佳灯130121XXX路1佳灯140122XXX路1佳灯143123XXX路1佳灯164124XXX路1佳灯170125XXX路1龙江福浆纸126XXX路1佳灯180127XXX路1佳灯182128XXX路1佳灯129XXX路1佳灯187130XXX路1佳灯196131XXX路4XXX路与XXX路路口432XXX路60XXX路6033XXX路2百隆高贸234XXX路2XXX二中二校区235XXX路2XXX路与XXX街路口及桥洞子236XXX路1康居嘉园137XXX路3XXX路与XXX路路口1238XXX路1XXX路与XXX南桥路口139XXX路2XXX路与XXX路240XXX路2XXX小区门前241XXX路1农资大市场142XXX路1电机厂东门143XXX路1XXX园加油站部队144XXX路1XXX路与大学路路口145XXX路2XXX农科院246XXX路1农垦二院147XXX路1XXX路与中华路路口148XXX路5环路收费站及前加油站549XXX路1硕亚食品公司150XXX路1多多小区23号楼151XXX路1小广场152XXX路1肉联厂153XXX路1农垦服务医院154XXX路1农垦科学院155XXX路1大棚156XXX路1采摘园路口157XXX路1佳南供电所158XXX路1农资加油站159XXX路1XXX路418号160XXX路1农垦加工基地161XXX路3XXX收费站道口362XXX路2XXX收费站263XXX街1力佳食品164XXX街2机动车考试中心265XXX路1联农胶带166XXX路1农机大市场167XXX路1兴垦公司168XXX路2火车道1269XXX路2火车道2270XXX路1国家电网171XXX路1国家前100M172XXX路2消防队客运枢纽273XXX路1机动车检测站174XXX路2四中加油站275XXX路4XXX街与XXX路路口476XXX路1XXX超市177XXX路1红红超市路口178XXX路1桥头179XXX路4岔道口480XXX路4XXX路与XXX大道路口481XXX大道50XXX园区5082XXX路1兽医站183XXX路1老根发艺184XXX路1XXX农贸路口185XXX路1黄楼186XXX路1乡XXX及路口187XXX路1造纸厂东南门188XXX路1铜簧厂189XXX路1造纸厂南门190XXX路1火车道191XXX路1佳灯206192XXX路1佳灯198193XXX路1XXX路与XXX街路口194XXX路5XXX路与长胜路路口595XXX路1XXX庭南侧3个入口196XXX街21XXX街2197长胜路17长胜路1798XXX路34XXX路3499XXX路48XXX路48100XXX路34XXX路西侧34101XXX路13XXX路13102XXX路10XXX路10103XXX街25XXX街205104XXX街30XXX街30105XXX街21XXX街21106XXX街38XXX街38107XXX路64XXX路64108XXX路36XXX路36109XXX路13XXX路13110XXX街16XXX街16IllXXX路XXX路150XXX路XXX路150112XXX路48XXX路48113XXX乡15XXX乡15114XXX公园8XXX公园8115XXX街33XXX街33116XXX路27XXX路27117XXX街6XXX街6118XXX街14XXX街14119XXX路桥南街23XXX路桥南街23120XXX街10XXX街10121XXX街7XXX街7122XXX街2XXX街2123XXX胡同1XXX胡同与永和巷1124XXX路10XXX路10125XXX街10XXX街10126XXX街35XXX街35127XXX路新西林路15XXX路新西林路15128XXX街10XXX街10129XXX街10XXX街10130XXX周围28XXX周围28131XXX路130XXX路130132XXX路36XXX路36133XXX路(长发)9XXX路(长发)9合计130312967公园点位137XXX公园6XXX公园6138XXX公园30XXX30139XXX公园4XXX公园4140XXX公园4XXX公园4141XXX大学周围11XXX大学周围11142XXX公园8XXX公园8合计6363小区点位143合计300小区案件多发区(预留)300144合计80XXX大楼80145合计276XXX原有276总计2022L2.3建设标准对系统和设备的技术要求满足下列有关规定和建议: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37-2005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17-2005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设计规范YD5098-2005漏泄电缆无线通信系统总规范GB/T15875-199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WT5040-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WT5027200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l15公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xx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75-94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视音频编解码标准一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0/IEC1449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xx)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有关协议欧洲邮政及电信联盟(CEPT)最新文件及其附件。国际电信联盟ITU-T,ITU-R的有关建议电子工业协会(EIA)的有关标准第二章系统整体架构设计2.1建设思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组织上看,涉及国家、省、市、区县各级XXX部门以及卫生、公安、消防等各类行业职能单位;从业务流程上看,需要各级XXX,各个部门之间顺畅和高效的沟通和协作;从IT角度来看,涉及网络、安全、视频、语音、存储等多种IT系统。应急指挥系统面对的是具有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作为整个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其功能本质就是实现应急业务流程和信息化数据流程的转化和对应,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撑,发掘、共享存在于各部门的专业系统中信息实现资源整合,建立起有效沟通的平台。根据国办的相关文件,可以将应急平台分为应急场所系统,基础支持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三部分。其中,应急场所系统指指挥大厅、会议室、移动指挥车等固定场所和移动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指整个应急平台的基础支持平台,包括网络、安全、视频、语音、存储等多个IT基础部件,基础支持系统是整个应急平台正常运作的基石。综合业务系统主要指预案演练、业务分析、自动识别、信息发布等业务流程和智能应用。应用软件二-、一基础数据层支撑1、管理接口支撑基础IT平台基本能力实现基础场所我国的应急指挥建设是从2003年非典事件后才开始的,到现在也就6年的时间。由于经验不足,在当前的应急平台建设建设中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导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缺无法满足功能和业务要求。主要表现在:1、过分偏重指挥大厅大平和应急指挥车等应急场所的建设,仅仅关注到了后端显示和前端接入,却忽视了离开了背后的应急基础支撑系统,整个应急业务将无法运转;2、急于追求所谓智能应用,通过数据抽取等一些列复杂手段企图从目前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数据上进行智能.业务开展,而忽视了数据集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目前智能业务极为不成熟,导致实际效果和大量投入不符;3、目前应急系统中存在多种通信手段,如PSTN、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这些通信相互割裂,缺乏统一调度,与应该实现的互为补充的初衷相违背,同时,目前通信手段对语音通信依赖过重,多媒体沟通交流手段利用不足;目前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应急平台建设思路不成熟所导致的。H3C通过在应急平台多年的积累和对应急业务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整体规划、合理分步建设的思路。在多个省的应急平台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高级阶段A智能化需求中级阶段事件应粉不:=管理全流程初级阶段IL标准化需求/专业化需求可用性需求统一灾备 应急通信 远程呈现a视频会商I图像接入联络中心应急传输网络应急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建设时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划定整体框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现阶段的需要分步、分块建设,最终实现一个有机结合而完备的应急平台。结合我国应急目前所处阶段和本项目的实际需求,目前首先需要满足应急系统可用性的要求,并实现部分的专业化,具体表现在基础网络、图像接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