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环境信息公示-江门市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174262       资源大小:63.69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信息公示-江门市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江门市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6月目录第一章背景与形势1第一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1第二节对标美丽蓬江建设任重道远8第三节“十四五”生态环境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9第二章总体要求13第一节指导思想13第二节基本原则14第三节目标指标15第三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17第一节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17第二节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升级19第三节推进绿色科技创新22第四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3第四章实施达峰行动,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25第一节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25第二节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26第三节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26第五章以臭氧防控为核心,助力实现“蓬江蓝”28第一节提升大气污染精准防控和科学决策能力28第二节加强油路车港联防联控29第三节深化工业源污染治理30第四节强化其他大气污染物管控31第六章坚持三水统筹,守护蓬江秀水长清33第一节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33第二节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34第三节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35第七章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生态美丽乡村37第一节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37第二节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38第三节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39第四节加强地下水污染全方位治理39第五节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40第一节加强自然生态体系建设42第二节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43第三节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44第四节强化生态保护监管44第九章强化风险管控,筑牢环境安全应急防线46第一节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利用处置46第二节加强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48第十章坚持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49第一节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49第二节发挥市场机制激励引导作用51第H一章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52第一节加强监测预警能力52第二节提升执法监管能力53第三节完善生态环境应急体系54第十二章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56第一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56第二节践行绿色低碳生活57第三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58第十三章保障措施60第一节强化组织落实60第二节实施重大工程60第三节强化资金保障60第四节强化评估考核61第一章背景与形势“十四五”时期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蓬江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统筹谋划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力开创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一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广东省委、江门市委工作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蓬江区改革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任务抓紧抓实。深入贯彻领会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一号令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和江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2020年第一号令关于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主任的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关键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十四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蓬江区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完成淘汰燃用高污染燃料小锅炉23台,完成率100%;开展重点监管企业VOCS治理工作,15家省级、9家市级、30家县级重点监管企业完成整治。加快推动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全区共淘汰黄标车1366辆,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6%。2020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lo、一氧化碳、PM2s等五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7.4%;PM2s平均浓度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同比2015年下降38.9%,创历史最好水平。水环境综合整治形势持续改善,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任务100%完成,西江篁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五年稳定保持100%;完成50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列入省“水十条”考核的上浅口断面水质保持良好,达到II类水质标准;在地表水市控断面中,横江水闸断面水质达到II类标准,优于市下达的IV类水质目标要求。系统整治天沙河、杜阮河、丹灶河等5条黑臭水体,已累计完成投资额9.8亿元,累计新建污水管网约120.2km,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21座;完成9条河道内源治理,累计河长17.8km,完成河道清淤约7.8万m3;雨污合流、污水管网共检测297.2公里,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分别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及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的黑臭水体督导检查,全部指标均合格,治理成效获得国家及省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加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严格落实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规范要求,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杜阮电镀厂土壤修复项目已通过验收,可安全利用;江门甘蔗化工厂等8个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地块现已移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单。完成耕地安全利用类别划分,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100%,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全区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60.03%,超额完成江门市“十三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的任务。(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环境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十三五”期间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绿色发展示范模式。有序推进落后产能企业淘汰退出工作,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产业,扶持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24.45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4%。推进江门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提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坚决推进“散乱污”专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整治,关停取缔一批,升级改造一批。明确各部门、镇(街)工作责任和要求,由区分管领导带队进行督察,强力推进五大行业关停工作。全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聚焦“工业投资F召商引资F页目建设"企业技改小暖企安商”五大重点,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力促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19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比2015年减少1.41%,2019年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2015年累计下降25.56%。严格执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9年单位GDP用水量为28.35立方米/万元,较2015年降低33.68%,年度实际值优于考核目标值26%。(三)坚决落实国家、省、市环保督察任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按期办结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的全部案件,同时强化后续监管,严防已整改问题回潮反弹。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万多人次,共处理环境污染投诉事项近2万项,检查企业一千三万多家次,整治“散乱污”企业一千四百余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四百多宗,作出行政处罚近三百宗。全区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9起由区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调指挥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四)系统治理精准施策,探索形成符合蓬江实际的治污路径。在大气治理方面,加快推进VoCS减排工作,完成30家县级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35家新增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和80家Ve)CS重点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率先在全市实施生物质燃料退出机制,完成生物质锅炉整治工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现了从严重滞后到迎头赶上的大提速,天沙河、杜阮河基本消除黑臭现象,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考评组的高度评价。在全市首创全天候河长制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市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牵头制定蓬江区“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荷塘镇、潮连街取水口迁建工程,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安全;全面开展杜阮河沿河排水工业污染源检查,严格执法,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到位,水环境综合整治形势有所改善。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准入管理,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措施;开展“清废除患202(F专项整治,印发实施蓬江区“清废除患2020”专项行动方案,督促产废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年度管理计划备案。通过系统治理和精准施策,探索形成符合蓬江实际的治污路径,为“十四五”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美丽蓬江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全面补齐短板强化监管,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蓬江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有较大提升:建成江门市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江门市中润环保有限公司和江门市粤徽环保有限公司废矿物油收集、贮存项目。全面加强工业固废规范管理,积极指导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法将相关记录录入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体系。推进江门河上浅口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建成天沙河水质自动监测子站;建成滨江新区大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完成1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站建设及升级改造工程,建立起环境空气VOCS在线监测能力;建成噪声环境监测网络,配合完成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联网工作,全区功能区噪声基本实现自动监测;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已完成全区348个自然村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制定自然村雨污分流实施方案且组织实施,农村黑臭水体初步排查工作全面完成并上报排查清单,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六)上下联动多方合力,构建环保责任体系。2017年,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成立江门市蓬江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并纳入区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以江门市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为抓手,严格落实“双公开'双考核”“双问责”制度,在全市率先由区政府与各镇(街)、区直单位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并由镇(街)与辖区村居签订环保责任书,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在全市率先推行镇(街)“环保专管员”制度,“环保专管员”由镇(街)聘用,经费两级负担,人员统一培训发证,建立横到边、竖到底的三级监管体系,强化基层环保力量建设。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联合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共同发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力落实污染防治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以河长履职、巡查到位,全力推动“见河长响”见行动'''见成效"转变,建立覆盖全区的“河道警长制”与“民间河长制”,以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充分发挥“环保+公安”、"环保+检察”联动执法效应,主动与区公安、检察部门沟通,搭建联动平台,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从严从快打击各类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铁腕治污的良好氛围。逐步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监管体制。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制度。第二节对标美丽蓬江建设任重道远“十三五”期间,我区生态环境提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对标美丽蓬江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问题尚未根本缓解虽然“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前,但我区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企业多、散、舌L,区域发展空间小,工业污染源数量多、分布广,面源污染治理难、效果差。村级工业园空间分布零散、产业低端杂乱、土地利用低效、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问题。五金加工、摩托车组装、材料、印刷、灯饰、玻璃等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阵痛,新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仍有不足。基于公路运输为主的货物运输结构受制于成本、设施等因素,多式联运的运输结构难以一蹴而就。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建设占用农田,压缩农村发展空间,进而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源头管控和结构调整力度亟需加强。(二)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基础仍不牢固我区污染源数量多、分布广,累积性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部分要素、部分因子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仅为87.4%,与市下达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考核目标值90%仍有差距,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水平有待提升,臭氧尚未进入稳定的下降通道,成为影响AQl达标率的关键因子。天沙河、杜阮河等河涌水体“微容量、重负荷”现象仍然存在,超标情况未能稳定改善,天沙河仍有断面未消除劣V类。荷塘镇、潮连街道饮用水源取水口迁建工程紧任务重,荷塘镇浑水管线沿路征拆工作进展严重缓慢,影响浑水管线敷设进度,潮连街道取水口的迁建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尚未获得审批许可,堤外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三)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我区固体废物转移管理和综合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强化。污染源精准溯源监测能力有待强化;无人机(船)、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执法设备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专业人员保障存在较大短板。绿色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绿色消费、节水节电等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完全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全民生态环境素养有待提升。第三节“十四五”生态环境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蓬江区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的重要时期,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推进美丽蓬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一)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全面升华,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制度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基本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求温饱到也求环保、从求生存到也求生态,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生态环保机构的改革调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初步形成、法治体系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蓝图进一步绘就。(二)重大战略全面实施,地理优势明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蓬江区既有作为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也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要素流动加速的机遇。“一核一带一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正加快落地实施,蓬江区要融入重大历史机遇,开创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好中心城区的优势,举全区之力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随着新发展理念不断贯彻落实,蓬江区淘汰重污染产能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行业污染减排效果明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完成煤改气工程,煤炭消费进入平台期,单位GDP能耗、水耗不断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有望舒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同时,“十四五”期间我区也面临不少挑战,需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瓶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十四五”时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污染物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仍将高位运行。“十四五”期间,蓬江区将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江门人才岛、滨江新区、蓬江产业园、文旅产业等“1+3”产业平台建设,带来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因此,蓬江区“十四五”期间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二)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诉求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止于物质丰富,还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传媒发展,公众环境知识增长,环境维权意识也有较大提升。但由于公众环境意识中存在着责任归因的片面性、环境行为的消极性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简单抱怨和指责倾向,因此,新形势对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信息反馈机制、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三)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性问题导致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推动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将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为艰巨。第二章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双区驱动”机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养成,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共生,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美丽蓬江建设的总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全力落实“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速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快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靓丽名片,为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贡献蓬江环保力量。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持系统观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协同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全领域、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强化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手段,坚持依法推进、依法行政、依法保护,夯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方针。坚持重大战略引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双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加快落实“三区并进”协调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农业四大结构调整,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能,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节目标指标展望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美丽蓬江基本建成。空气质量大幅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碳排放力争达到峰值,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增加,城区发展模式持续向节约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绿色低碳型转变,初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基本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建成美丽蓬江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具体目标如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臭氧浓度上升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省控、市控断面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100%o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行。单位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控制在市下达的要求以内。-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99%以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重点生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安全格局持续巩固。第三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打造侨乡文化浓郁、产业优势突出的精品城区,努力把蓬江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区域核心城区。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强化污染源头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蓬江区绿色低碳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一节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准入、限制和禁止要求,构建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高辖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细化能力和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水平,为规划项目环评落地和审批提供硬性约束,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实施“东部岛岸联动、西部工业集聚、南部更新提质、北部城市拓展”的城市空间优化战略。重点推进滨江新城建设,扩容提质蓬江产业园,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江门人才岛。强化中心城区科创金融、文教医卫、宜居宜业功能,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潮连人才岛开发建设机遇,优化区域交通联通、城市共享和产业合作,实现潮连街道、荷塘镇和西江西岸地区岛岸联动发展,共建西江两岸滨水宜居城区。西部地区的杜阮镇及棠下镇江门大道以西地区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着力建设高品质的工业园区载体,引导工业集聚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白沙街道、环市街道等南部老城区以“三旧”改造为重点更新提质,积极发展城市金融、商贸、文旅等都市型产业,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展示客厅和城市中央商务区。以棠下镇(滨江新区)为代表的北部城市新区继续向北拓展,深化城市化进程,积极吸引人口集聚,同时深化实施产业园区扩园提质,谋划建设新的万亩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更高质量、更加持续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中心城区产城融合典范区。推动园区集聚高效发展。梳理相关企业用地、耗能、排污等资源消耗情况,实施区域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防止污染转移和过度开发,推动区域产业聚集化和绿色化发展。充分利用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平台优势,拓展更广阔产业经济发展载体空间,为全区社会和经济提速发展注入强大推动提升能力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实施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杜阮镇的骑龙山工业园、金镜山工业园整合纳入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整合各园区资源,补齐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善园区与主城区的交通网络,优化提升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增强园区物流集散能力,完善园区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切实提高园区产城融合水平和高质量发展能力。推进江沙工业园与鹤山雅瑶工业园协同发展,大力策划申报省、国家级平台。积极谋划滨江新区新的高水平万亩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建设,致力打造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集群化等现代化新兴产业城,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打造江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到“十四五”期末,建成产城融合、集约紧凑、生态美好的创新宜居城区。力争实现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省级同类工业园区中发展质量较高水平的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争创“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与智慧园区。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积极推进双龙片区(宏达片区)、绿岛片区“城中厂”改造,重点完成大长江集团等企业搬迁改造,推动嘉宝莉等龙头企业就地改造或搬迁入园,提升绿色生产水平。深入推进荷塘镇康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或搬迁改造,同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第二节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纺织服装、造纸和纸制品、机电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强和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中山等湾区创新高地的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创新要素,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依托江门人才岛,以腾讯和华为等龙头项目为引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5G创新应用发展,重点引进和培育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推动建设蓬江区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创新创业产业园,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应用和精准治理示范区。推动摩托车及零配件、智能家电、金属制品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以大长江等整车生产企业为引领,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把握技术水平降低制造成本,开拓新能源低速电动车型。依托豪爵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夯实摩托车零部件发展基础,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摩托车用新能源电池、发动机、操控系统等关键技术,推动燃油摩托车有序向节能环保型电动摩托车转型。实施节水、节能行动,完善水源、能源消耗刚性约束制度。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持续降低高耗能行业在总体制造业中的比重。禁止新(扩)建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制浆、生皮制革以及国家规划外的钢铁、原油加工等项目。定期对已清理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开展“回头看”,健全“消灭存量、控制增量、优化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天然气和电力、热力等能源资源节约。在加快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居民生活、公服、交通领域天然气扩大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开展节能验收。强化工商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能效对标,依法开展能源审计,推广实施节能技改。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或光伏系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立以大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基本公交为主体、多元公交为辅助、出租车为补充、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多模式、高品质、高效率、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在道路沿线进行加气站、充电桩、充电站等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增进LNG、纯电动、新型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车辆使用便捷性。有序推动船舶、港作机械等“油改气”“油改电”,降低港口柴油使用比例,推广使用LNG动力船舶。推进城区交通路网差异性管理,综合运用智能交通诱导、停车诱导、公交智能调度等手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强辖区慢行系统建设,继续完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规划跨区自行车专用道,构建慢行系统骨干网络。持续推进重点综合整治片区自行车道建设和完善,恢复和扩展自行车独立路权,完善自行车道标识系统,提升自行车道绿化环境,加强自行车停放管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绿色养殖等,以杜阮镇绿色生态为主题,打造绿色健康发展生态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划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进行连片提质建设,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产业兴旺为目标,立足蓬江区地域优势、人文特色及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建设棠下城乡产城融合样板区、杜阮绿色健康发展生态区、荷塘/潮连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做大杜阮凉瓜、良溪柑普茶、乐溪红葱、荷塘冲菜、荷塘水产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大健康产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示范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第三节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有机融入生产全过程,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和污染排放。加快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实施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树立和扩大绿色品牌效应。充分发挥环保标准、总量指标、排污许可等的引导和倒逼作用,以印染纺织、电池制造、化工涂料、工业涂装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清洁生产、能效提升、循环利用等技术升级,提升绿色化水平。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以公共服务类项目、产业链关键补链项目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新动能。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壮大、拓展产业链、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进废物智能处置系统、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智慧环保监管系统等新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有效投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强同港澳的深度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澳门环保国际论坛及展览、香港国际环保展览等,宣传展示、借鉴学习环保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搭建生态环保技术合作交流平台。第四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更新完善江门市蓬江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18-2025),为构建安全的生态格局、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生活、完善的生态制度、繁荣的生态文化提供技术支撑与指导,为蓬江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索创新“两山”转化特色模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以龙舟山森林公园、席帽山森林公园、丰乐山森林公园、叱石森林公园等为中心,依托陈白沙祠、江门中山纪念堂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良溪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全面挖掘利用优秀文旅资源,把各景点串联起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属于江门主城区、能够代表江门文化元素的文旅产业载体,把人气吸引到蓬江、留在蓬江,带旺城区发展。串联石头村、陈垣故居等人文景观,重点打造“良溪-五洞-天乡-河山周郡-石头乡村旅游圈以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养生谷田园度假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以农业生产和田园景观为基础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休闲度假旅游的有机结合,形成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追求生态旅游、休闲和养老的一体化,利用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较高质量、价位适度的休闲、旅游、饮食、出行、居住、医疗等服务。第四章实施达峰行动,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紧紧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总体目标和行动方案,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第一节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制定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明确我区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加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大节能减碳工作力度,探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定碳排放峰值目标及行动计划,加大能源、重点高耗能工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推动重点行业率先实现达峰,全区碳排放与珠三角城市整体同步达峰。强化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强度对标行动。发展绿色智慧交通,构建低碳、高效、大容量公共交通体系,推广慢行交通,加大交通行业节能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继续推动建筑节能,强化商业及公共建筑能源消费的智能监测及精细管理,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加强污水、垃圾等集中处置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逐步开展辖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完善温室气体相关统计和核算工作基础,探索推动部门间数据互通互联。加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第二节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加强低碳城镇、低碳社区创建,推动城镇、园区、社区、公共机构、建筑、交通和企业等领域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鼓励居民践行低碳理念,倡导使用节能低碳节水产品及绿色低碳出行,积极探索社区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第三节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针对性提升农业、林业、水资源、气象、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及服务水平。高质量开展绿化行动,为碳中和奠定基础。大力推进新一轮城乡绿化大行动,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推动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精准化实施龙舟山、丰乐山和席帽山森林碳汇工程。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林木采伐管理。大力推进园区、社区、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绿化,见缝造绿,推进建筑立体绿化。推进气候韧性城区建设。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及空间设计。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推广海绵城市等建设模式,到2025年,蓬江区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力争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提升城市能源供应系统、交通运输体系、建筑设施、自然生态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第五章以臭氧防控为核心,助力实现“蓬江蓝”以臭氧防控为核心,加强车油路联防联控,加大工业源废气监管力度,推进面源污染治理,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实现万里碧空的“蓬江蓝”。第一节提升大气污染精准防控和科学决策能力实施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推进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与更新工作常态化,开展VOCS源谱调查。统筹考虑臭氧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建立宏观经济、能源、产业、交通运输、污染排放和气象等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深化大数据挖掘分析和综合研判,提升预测预报及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信息公示-江门市蓬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