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之二——关于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和净菜配送体系建设.docx
-
资源ID:1174483
资源大小:55.5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xx市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之二——关于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和净菜配送体系建设.docx
关于XX市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之二关于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和净菜配送体系建设根据市政协常委会调研总体工作安排,我们第二子课题组在副主席XX、秘书长陆建新的带领下,会同市市管局、商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相关委员组成调研小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等方式,对我市食品流通环节,特别是市场准入过程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和安全放心净菜配送体系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赴南京市江宁区、合肥市瑶海区、武汉市江岸区等地进一步学习考察了农残检测体系建设情况,赴苏州市、常熟市、连云港市等地学习考察了净菜配送体系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关于农残检测体系建设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注册登记的各类农贸市场55家,其中城区2家批发市场,9家农贸市场,其余各镇共有44家农贸市场。市市管局从20XX年开始,分别在12个基层分局、城东、花园路、长兴、 盈港4个重点市场和8个大型超市建设了24个农残快检室,在市局建立了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企业自检、分局抽检、市局法检”的“三位一体”检测体系。近年来,市市管局在推进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机构法检能力、处置不合格农产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二、存在问题通过调研座谈、明查暗访、外出考察,我们了解到,对照相关工作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农残检测体系建设上还有许多方面没有到位:一是农残检测体系尚未完备。快检室建设未全覆盖,专业检测力量相对薄弱,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时效较低。二是监管工作尚不全面。农残检测量偏少,销毁过程疏于防范,监管范围还有“盲区 三是信息公示尚未到位。有的市场已启用电子显示屏,但载体不匹配,无法实时公示。更多的没有可操作的载体。 四是市场主办方责任意识不强。市场主办方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没有认真开展农残检测。三、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我市农残检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调研组对完善我市市场农残检测体系作了深入的探讨,建议如下:(一)进一步完善农残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推行试纸快检、机检抽检、定性法检等手段相结合的检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城东蔬菜批发市场20XX年蔬菜成交量6万多吨,供应量为我市市民消费量的近50%,全市零售农产品70%来自于农批市场。因此,农残监管的重点在农批市场,农批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农贸市场的进货渠道就安全,就可以保障全市大部分农产品的销售安全。对于重点农批市场,建议学习合肥瑶海区百大周谷堆市场的管理制度,在流通环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做到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与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衔接。农产品进入农批市场时,必须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和进销货信息录入制度,收取货物产地证明和检测证明。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在进驻市场时,还需出具专用标识和认证证书等相关证明 文件。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的,一律不得进入市场。同时,在此基础上,要配齐配足机检设备和检测人员,做到机检全覆盖,凡是进入场内的货物必须全部接受样品抽检,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批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全市面广量大的一般农贸市场,如全部采取机检抽检手段,则在时间要求、检测量等方面跟不上,试纸快检的精度和效果与机检相比尽管有不足,但其具有快速优势,覆盖面广,建议对“自产自销”的摊位进行试纸快检,确保试纸快检全覆盖,有效扫除快检工作的“盲区”。 二是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做到农批市场机检全覆盖和“自产自销”试纸检测全覆盖,农残检测的工作量较大,我市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根本无法做到。第三方检测机构特有的灵活性、专业性、公正性,以及迅捷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较高的服务能力,既可以提高检测水平,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在发现问题时,又能够及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消除百姓消费疑虑,从而具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良好的市场效应。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更多地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这既是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又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为高效服务提供平台。通过调研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基层政府接受并引进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如武汉江岸区、海门市、崇川区等地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针对我市农贸市场“规模小、分布散、设施差、交易少”的实际情况,建议通过政府招标,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将大部分农残检测工作交由具备相关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三是升级完善现有检测设施。在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同时,市管局综合检测中心原配备的设备和各分局配备的快检设施,应当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升级完善。一方面,这可以作为第三方检测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监督第三方的复检手段,通过必要的复检来约束第三方机构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二)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一是加强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制度监督。除了通过必要的复检,进行结果监督外,还要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签订包含监督检测对象、监督检测项目及收费标准、监督检测时间要求、责任与权力统一的合同,形成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考核督查,确保农残检测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明确市场主办方和经营户的主体责任。1.市场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入市查验、抽检登记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积极配合农残检测工作,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勒令经营户立即停止销售,并第一时间向市管局报告。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不支持不配合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不履行管理义务的主办方,市管局必须严格查处,“屡教不改”者,取消其市场承包权。2.建立市场经营户信息档案系统。全面收集入场经营户的营业执照、经营信息、从业人员、仓储配备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同时,应制订诚信经营管理办法、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等。对进入农贸市场的经营户,加强责任主体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其必须知晓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接受检测机构的农残抽查和不合格农产品的处理,明确经营主体可能承担的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法律后果,接受市场管理和市管局监督。三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扫除“盲区市管局、城管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用足心思、下大力气,联合整治“马路市场”,坚决杜绝场外交易,使所有农产品交易全部纳入市场监管体系之中,消除监管盲区,从而确保全市农产品安全流通。(三)进一步加强检测结果的运用 一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合肥百大周谷堆农批市场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平台体系,将检测结果数据直接上传至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数据查询、分析、统计和监管等功能。我市各个农贸市场可借鉴相关做法,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电子显示屏、信息公示专栏等平台,将检测结果实时联网公示,让广大消费者及时了解安全食品信息。同时,市政府公众信息网设立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公示专栏、曝光台等,实现民众需求与信息公示的有效衔接。二是强化检测结果运用。市管局对掌握的检测数据快速反应,及时分析处理,对某一时段,若干个市场出现的同一批次、相同产地或供货商的不合格农产品,应立即追根溯源,找出共性问题,及时公示警示,消除安全隐患。对不合格的农产品,加大处罚力度,由市市管局与市场主办方按相关规定处理,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或大屏幕、公示栏等信息平台,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更多更全的食品安全常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问题食品”,通过致电12345政务热线、报告消费者协会、投稿XX日报等途径,及时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消费者保护意识。(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关于净菜配送体系建设 市财政对农残体系建设,要做好综合保障工作,重点落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经费:一是检测经费。通过政府招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所需的经费和市管局及其下属分局检测工作相关经费,均应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保障,以确保检测工作正常运转。对于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因作息时间的特殊性,工作范围广等不确定性,可适当实行弹性工作制,对节假日或八小时以外夜班的工作,参照有关规定,研究具体操作办法,进行适当的绩效考核奖励。二是设备经费。为满足检测各类农残的需求,市财政应当支持配备目前市场最先进的检测仪器,通过最好的检测手段,用最短的时间,公示出最精确的检测结果。同时,按照“保障必须,逐步完善,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补充完善;对易耗品、试剂和其他材料,列入日常经费予以保障。 三是培训经费。根据现有人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安排必要经费,多途径、多方式提升工作能力,适应工作需要。 目前,我市净菜配送体系建设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只有大型超市设有净菜专柜,净菜配送进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净菜配送进社区仍处于空白。年初,XX市新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借助市苏合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的产销基地和已有的营销网络,与城投公司合作,创建了“XX优菜网”,并成立了电子商务配送中心,4月份,该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即将正式上线运行。为了推进我市净菜配送体系建设,我们先后赴苏州市调研考察了苏州鸿海食品公司,赴常熟市学习考察了常客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赴连云港海州区学习考察了易耕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他们的经营理念较为先进,经营模式相对成熟,值得借鉴。 常熟市新合作常客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前期主要为学校食堂定点配送,逐步向部分机关、企业事业食堂延伸配送,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熟曹家桥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通过电子商务模式,经营净菜配送进社区。目前已在城区65个社区,建立了123个网点。该公司通过与基地合作、定点农产品基地集中采购方式,严把对每一批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关,建立了食品快检室,配置了多功能食品快检仪,对20多个农残项目进行检测,保证了配送净菜的质量和安全。连云港易耕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其中海州区供销合作总社入股35%,是一家专注于农副产品收购、生产、深加工、配送及销售绿色无公害食品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与旗下指尖商城电商平台、仓储物流、实体连锁超市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基地+工厂+物流+实体店(自提点)”模式,打造电商平台和农产品精品加工与冷链配送中心,一天三送,当日到达,通过客户自取、快递配件、团购发车等多种方式将货物配送到客户手中,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辐射规模。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调研组认为应当加强政策扶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配送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具体建议如下:(一)构建完善配送体系一是培育配送龙头企业。通过方案招标、综合评估等公开公平方式,确定培育扶持一家如苏州鸿海、常熟常客隆、连云港易耕等公司的净菜配送龙头企业,实施净菜配送,服务农民,方便消费,改善食品安全环境。二是创新商业模式。借鉴苏州、连云港的净菜配送社区模式,采用网上订购、社区取货的。2。电商方式,以互联网+基地+工厂+物流+实体店(自提点)的配送链,形成居民网上订货、公司基地采购、工厂分拣加工、物流冷链配送、食品溯源监管为一体的生鲜农产品智能配送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搭建农民增收、居民节支、交易便捷、流通快速、优质保鲜的服务平台,解决农产品生鲜配送最后一公里和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两大难题。(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净菜配送体系建设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实事工程、安全工程。大型配送企业有一整套严密的集中采购和质量控制体系,企业有自建食品安全快检室,有冷链物流体系,产品从基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整个流通环节安全系数高。同时,全市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食堂和社区实行净菜配送供给后,农贸市场交易量将明显减少,大大减轻对农贸市场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安全隐患。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给予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行政推动。一是优先保障用地。对净菜配送龙头企业,在土地供应上应优先保证,在土地价格上应给予适当优惠。二是优先提供集团配送。全市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公共食堂的净菜配送,应优先选择配送龙头企业作为第一供应商,扶持其做大做强,从而为净菜配送进一步延伸到社区打下基础。三是完善社区配套。应当明确有条件的社区,依托现有的物业管理处、邻里中心等,在醒目、方便位置免费提供一定面积的场所,设立社区净菜配送自提网点;条件不成熟的社区,由配送企业租用社区商业用房,政府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新建的社区,在规划、审批、建设时应考虑预留一定面积的场所,建设免费自提网点。四是支持净菜配送进社区的设施投入。应充分考虑整个配送网络链条长、环节多、投入产出收益慢等因素,各社区自提点的自提柜、保鲜柜等自助终端设备,建议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三)落实监管措施一是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明确配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销售登记制度,建立日常检查制度、不合格食品处置及召回制度,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 二是规范经营操作流程及硬件设施。针对配送经营的品种多、日 进货量大的情况,对从事配送经营单位的操作布局流程、硬件设施采取提前介入审查,提前明确基本要求,指导企业合理布局操作流程,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对硬件设施按照企业化生产的要求进行审查,要求具备通过式更衣、消毒,加工区域形成全防护措施等,具备保证食品安全的基本设施条件。三是建立食品检测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食品检测室,配置完善的食品检测仪器,配备专人负责检测工作。对未索取有效检测合格证的或未索取到产地证明、供货凭证的食用农产品均进行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对外配送,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停止销售并处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培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针对从事食品配送经营单位的净菜涉及面广、销售品种多、安全风险相对高的情况,要求配送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自觉守法,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 五是开展信用体系评定,督促企业自律。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