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陈先达观后感.docx
哲学与人生陈先达观后感最近,在网上读到这句话:人活得不快乐,是因为智慧不够,想不通的事太多,老是看不开,老是放不下,老是很纠结,所以很烦,也很累,还很苦。是啊,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恼大概都是自找的,就像杨绛先生简单朴素的回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综合起来讲,读书能使人获得智慧,智慧能使人得到幸福。那么作为人间的智慧一一哲学书就更应该读了,自从我读了陈先达的哲学与人生,确实感到增加了不少人生智慧。1.人之所以不幸福,是人不能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我关系,出现了矛盾冲突,所以迷茫、烦恼、痛苦,恰好作者就针对这些来给我们以哲学解答。闲话少说,还是先讲个故事:例如,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儒生找裁缝做衣服,衣服前短后长,他不乐意,说为什么前短后长?师傅说,你未发达,逢人低头,自然前面短点,便于弯腰。后来他考中状元,又找了这位师傅做衣服,变成了前长后短,他又不乐意,问为什么这次前长后短?师傅说,这次你做了官,不用低头而是挺胸、昂头,自然前面长点好。这是作者在自序中讲辩证法、讲矛盾变化时的一个故事,正好说明了哲学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裁缝悟得一切都是变化的的这个哲学道理,才能做成秀才合体的衣服,也避免顾客因衣服不合身而弹嫌的烦恼,这就是哲学智慧的魔力。不错,作者的主张就是让哲学回归生活,所以写的哲学问题都与我们的人生有关,该书一共六辑:理解哲学、思辨人生、生活智慧、历史视野、文化反思、叩问信仰,共收录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哲学随笔67篇。我用三个星期进行了认真通读,摘录笔记,实际反思,才真理解了作者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生死观、老年观、历史观、文化现等人生直接面对的问题,用哲学的观点,对我们进行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述,如果你是一个迷茫者,他就像一个智者一样对你进行着开导,下面就是我的感悟观点和一些摘录笔记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时运中时是大背景,个人无法决定,人只能是生活于时代中。运则不同,运与个人的机遇和奋斗紧密相连,决定于个人在时代中的主体性发挥。因此,时是同时代的人共有的,运则各种各样。个人与国家、民族是相向同行,还是相背而行,命运完全不同。人生真有其高贵的意义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世界并不会随着个人的死亡而消失。个体的生命价值在于他能以短促的生命,为人类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意义,即一个人在生命消耗的过程中所发的热和光多大,究竟对整个人类有何贡献。幸福就是不断的追求和奋幸福不是对满足的再满足,而是对不满足的追求,因此它永远是一种正在追求中的满足。什么都不需要追求的可能满足的人是不幸的,理解这一点,就能弄懂为什么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的贾宝玉会出家。他什么都不需要了,因而失去了生的追求和意义。知足知不足关乎真正的快乐就满足欲望尤其是生理欲望而言,应该知足,所谓知足常乐是就此而言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言,应该知不足。因为在个人贡献中,最能体现人的价值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带来的成就感!创造是快乐的源泉。一个人在贡献产品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是一种有成就感的快乐,这是任何口腹之欲的满足都无法相比的。读了上面的句子,我们还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吗?对人生意义迷茫吗?如何面对人生欲望的困惑?如何追求幸福?真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想想自己的迷茫和烦恼,真恨自己是格局太小!2.当然,作者并不是用说教和强压的办法,把诸如上述的人生哲学灌输我们的头脑,这本书好就好在把哲学的深沉、文学的优美、历史的丰富融合在一起,让我们读起来,在文学语言的生动感染、历史事例的不容辩驳中,润物细无声般接受人生哲理,掌握人生智慧比如作者大量采用古诗词等文学意象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点:谈老年观时列举曹操的龟虽寿和陆游的示儿,论生死观时,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生死观的热情颂扬:是对死的认识的最高境界,是对死的意义理解的通达至极,是勇者与智者的结合。名人名言更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如在讲职业观时引用雨果的话: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是生存,而人是生活,提醒青年人不能单纯以谋生作为选择职业的目的。即使一些历史故事、文艺作品中的事例、形象也成了作者解说人生智慧的例证,在说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时,引用触龙说赵太后,再比如讲智慧的人能够以理智战胜情感,就讲了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老婆死了,惠施去吊丧。想不到的是,庄子竟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叉开双腿地敲着盆唱着歌呢!惠子批评庄子不通人情,庄子却说,开始我也很难过,但我想通了,人的死亡与春夏秋冬四时运转规律一样是必然的,既然是生死规律,我为什么要哇哇在哭呢?庄子对惠子批评的解释是:你说的无情是没有人的情感,我说的不是人不应该有人和情感,而是不能以情伤身,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人人都会死,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历程。悲伤的眼泪对亡人无益,看破生死,人生就会有另一番气象,就不会悲痛欲绝了,人们常安慰亡者家属,说:节哀顺变,就是这个意思。作者在行文中,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来深入浅出给我们讲解人生智慧,让我们在欣然接受后又深深领悟哲学的深沉,激起学哲学、用哲学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