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docx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新讨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商业银行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持。会计活动作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银行要加大对会计的改革,确保会计管理体系能够匹配银行发展的方向。但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会计风险,会计风险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甚至带来重大损失,对会计风险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征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具有一系列特征:一是隐蔽性,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贯穿整个业务核算过程,在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当的情况下呈加剧趋势。二是突发性,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发生的速度之快往往令人猝不及防。三是复杂性,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会计风险也是各种各样的。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成因(一)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在开展会计风险管理中,要结合银行会计管理措施形成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有效防范与控制会计风险。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在会计核算时存在着核算制度不健全、核算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产生会计核算风险。(二)内部控制管理不科学商业银行执行内部控制机制要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约束与监督,同时要形成科学的信息沟通体系进一步防范风险。但是很多银行的制度流程存在漏洞,且可操作性不强,很难通过制度实现对工作的有效约束。在信息沟通环节,各类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传递与管控,容易产生会计风险。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审计周期不合理、审计工作要点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三)风险管理体系不到位商业银行在执行风险管理时,应按照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及有效性原则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但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体系呈现出基础薄弱、技术水平偏低等弊端。(四)会计人员素养不足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于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商业银行部分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不足、工作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低下,再加上考核模式不合理,过于重视人员绩效,导致员工存在顶风作案的风险。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一)完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作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强化会计核算工作,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模式,才能确保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首先,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资产、负债、收支等事项的核算规则,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贷款利息收入的核算规则,应计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当期损益,非应计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转入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核算,后续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收入,通过这一方式能够确保贷款利息的核算更具谨慎性。其次,要配置标准化的会计核算流程,简化前台业务经办人员会计核算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控会计核算风险。由总行财务人员对全行所有业务场景的核算流程进行标准化配置,并植入业务系统,前台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只需根据业务实质,如开销户、存取款、转账划款、代收付业务等选择相应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处理,无须关注会计核算,所有会计核算事项均由系统后台自动完成,规避了手工操作可能带来的核算差错风险。再次,要实行完备、有效的事后监督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会计核算合法合规。配备专人对各类核算业务逐日进行序时、及时、连续、全面的事后监督,尽量做到对会计核算业务的全覆盖,同时对违规行为建立严格的处罚机制,以此从本质上认识风险发生的严重性。最后,为确保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提高商业银行对各类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各分支机构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定期进行风险预警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具备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完成数据补录、问题上报等工作的水平,提升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二)健全内部控制1 .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当前很多商业银行都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时存在流于表面,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制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银行要对制度形成科学的控制措施。首先,银行要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从而避免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起到作用的问题。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机制,避免制度形同虚设的风险,并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执行标准及强制控制机制,对于制度流程进行规范控制与约束,并针对违背制度的主体予以相应惩罚,以此提高制度权威性与严肃性。其次,在对制度进行设计时,商业银行内部不同层级以及不同部门的制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为确保各部门之间在配合时能够做到彼此衔接,在设计制度中要根据各层级人员工作要求设置细化的制度以及合理的分工机制,做到对工作的有效制约。通过形成科学的权责规范机制,确保制度体系更加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银行层面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确保银行建立协调有序、机动灵活的管理体系,并根据不同层级人员的特点合理划分人员的权责。在开展决策时,要形成有序、及时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对操作层面和会计信息反馈风险点,对可能存在隐患进行及时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对银行各部门、岗位工作流程形成全面控制,以提高制度对各环节工作的控制效果,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沟通与合作机制,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最后,银行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和检查,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及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快速反应机制,分析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隐患。银行要判断内部控制措施是否能够实现对管理环节全覆盖以及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有效约束。2 .构建会计信息沟通机制首先,要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信息沟通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银行在运营中为切实控制会计风险,要强化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借助外部监督帮助银行实现对会计风险的有效检查和反思。在会计信息披露时,要确保各类信息披露及时,并按照利益相关者要求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以此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在会计信息披露时,要确保会计信息披露全面。在会计报表中,通常表内业务披露的比重较大,业务较为详细,但是表外业务和内部控制信息不足,也将导致相关事项缺乏控制力度,使分支机构的发展无法得到严格监控。因此,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要对内部控制信息、表外业务信息进行深层次披露,帮助银行科学管理、合理决策,实现对会计风险的全面控制。其次,要强化信息沟通,有助于提高银行对各类信息的了解程度,防范信息了解不足而产生的风险。通过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沟通机制,强化总行对各分机构经营的掌握水平,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一是对会计信息沟通体系进行全面改进,确保高层决策、中层传导、基层执行各个环节的畅通有效。同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让各部门、各业务环节以及外部监管部门等各主体对会计信息进行充分沟通,提高会计信息流通的效率,以确保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化,能够及时发现违规风险,保证银行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由于对风险了解不足产生违规问题。二是要建立完善的举报监督机制。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针对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可能给银行造成损失的,要鼓励员工诚信举报,相关部门在接到举报之后要及时响应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第一时间防范各分支机构可能产生的会计风险,形成对各分支机构的有力监督。3 .提高内部审计效力为确保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要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要对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进行约束,监督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避免内部审计成为走过场的风险。首先,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过硬的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流程,了解全行整体的风险情况,及时采取更为有效的会计风险防控措施以及控制机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监督的作用。其次,商业银行要合理优化内部审计周期。从内部审计周期来看,缩短审计周期有助于快速排查存在的会计风险,压缩各分支机构在会计管理方面违规操作的时间。商业银行在开展审计时,应该将审计周期压缩至季度或半年度,同时可以设置非固定周期的内部审计模式,以此避免分支机构管理不当带来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最后,商业银行要推广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云计算、智能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转型,合同档案、业务审批、财务报销等基本实现智能化。内部审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三)改进风险管理1 .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指由银行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识别、判断风险情况,实现操作模式的标准化,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及整改,落实风险防范要求,防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预警机制要求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做好管理措施。只有形成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针对风险情况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才能确保风险得到控制,并对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指由银行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识别、判断风险情况,实现对操作模式的标准化,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及整改,落实风险防范要求,防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各分机构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原因是部分银行的绩效考核压力较大,产生顶风作案的风险。同时要针对风险形成科学的预警规划,根据银行操作流程形成规范的操作模式,提高各分支机构风险防控的积极性,并针对工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形成合理的控制方案,以提高风险防范水平。2 .完善风险监督体系商业银行要建立风险监督机制,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如对各项经济活动实施双人控制,并确保相关人员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对风险进行评估,形成对风险的有效检查。部分重要岗位的会计人员实行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模式,以确保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评价考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充分体现倡导合规管理的价值理念。(四)优化人员管理1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会计风险息息相关,很多会计风险源于会计人员舞弊或操作不当,会计人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效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招聘制度。银行要招聘一批高素养的会计人员,将目光放长远,不能仅关注人员的人脉资源、专业学历等因素,要全方位考察分析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忠实度等,尽量避免人员职业道德不足产生的风险。其次,要增强会计人员合规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为规避会计风险,银行要集中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典型的会计风险案件,并对会计风险进行深度剖析,建立专业化的分析机制,以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理念,约束会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按操作规程办事,自觉抵制违法乱纪的行为。最后,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分层次培训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做好培训流程管理,并针对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对培训效果形成科学的改进措施。同时通过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检验培训的效果,不断更新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2 .完善绩效考核方式商业银行在开展绩效考核时,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从大方向把握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可操作性强、公开公平公正、权责分明的管理考核制度,使工作岗位与员工能力相匹配、相适应,让员工具有主观能动性,避免盲目设置考核指标,导致员工迫于压力而产生弄虚作假的风险。从制度来看,为确保会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要形成全方位的考核机制,在考核人员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考核指标,有效提高风险管控积极性,全面助力银行业务发展。四、结束语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根据会计风险成因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强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完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机制带来一定启示,有序推动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