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疆域“大一统”与《皇舆西域图志》的编纂.docx
-
资源ID:1179066
资源大小:22.7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2024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疆域“大一统”与《皇舆西域图志》的编纂.docx
在2024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面,我讲几点要求。一、创新发展添动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县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敢于打破陈旧思想束缚和惯性思维壁垒,努力从改革创新中解难题、开新局。支持国有资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发挥服务保障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能发展、农民得收益。推动“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高地。推动产业转型是县域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把握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扬优势、延链条、增效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要在新型工业发展上强基础、促转型、求突破。培育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县域内“农、旅、能、商”四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方式。狠抓“项目攻坚”,培育发展动能。通过“以资源换项目、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推动经济走上基础更牢、运行更稳、质量更高的发展轨道。要千方百计抓招商。瞄准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深入挖掘行业协会商会资源,引进一批体量大、层次高、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要久久为功建项目,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深度谋划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等活动,实行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持续跟踪、定期督导、赛马比拼,推动项目尽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二、协调发展增活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局限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按照全市“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突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要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机遇,加大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就业、城镇农村社会保障和城乡规划。从投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城乡民生共享机制、农村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养老、托幼、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扩容。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治理”为主线,推动农业农村提速发展,助推农民持续增收。突出“生态强县”,守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是县域发展的最大财富,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执法检查力度,切实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要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明。树立低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旅游兴县”,拉动经济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完善旅游功能,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文化根基,突出文旅融合,使文化和旅游产业各领域、多方位深度融合,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强旅游“粘性”,让游客流连忘返。尝试“政府+市场”“国有+民营”合作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提升投融资管理能力。聚焦全市旅游产业万亿级目标,因地制宜丰富冰雪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核心旅游产品体系。三、开放发展挖潜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是激发企业乃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县域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放管服”改革工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便民服务中心等一线延伸,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造惠企利企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尊商助商的社会环境,形成以政策扶持促经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干事创业、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开放载体。工业园区建设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要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重点特色专业园区,并优先支持其升级为省级特色园区。要坚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扎实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升级。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重点特色专业园区,并优先支持其升级为省级园区。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增强园区产业辨识度、吸引力和集聚力。要着力破解园区资金筹措和规划建设等难题,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推动企业集聚、项目集中,巩固龙头引领地位。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疆域“大一统”与皇舆西域图志的编纂乾隆朝继续进行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国家统一战争,并取得了对西北用兵的胜利,从而继汉、唐、元诸王朝后再度实现了对西域新疆的统一。清朝纳西域新疆入王朝版图后,中国的疆域也臻于极盛,乾隆帝表达了“关门以西,万有余里,悉入版图”的自豪感。这一时期的国家修史也纷纷把书写西域新疆作为共同的时代主题,用来昭示国家的疆域“大一统”之盛。皇舆西域图志一书即是在清朝统一西域新疆后,第一部由官方主导编纂的新疆史地书籍,系统记载了西域新疆的丰富多元面相,蕴含着较为鲜明的疆域“大一统”意识。疆域信息研究早在清朝统一西域新疆的过程中,就认识到该地域极具辽阔性,需要掌握充足的疆域信息才能便于施政。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西域地区与中士往往是“通绝不常”,就连负责知识记录的史官也多是“未尝亲履其地,惟借传闻“,最终成书的文献多有缺略和讹错,史料的真实性也无从研判,“自西汉以来,两千余年之沿革征信无由"。这显然并不能满足清王朝对于疆域信息的渴求,因此,编纂一部准确记载西域新疆的史书可谓是势在必行。清朝在最初编纂皇舆西域图志之时,也是想通过获取新知识来校正以往史书记载的错误,“补前朝舆记之遗,而正历代史书之误”。为此,清政府要求,该书的编纂一定要坚持“考古验今”原则,“验今”应是凭“自身所经历”而得,而绝非是简单的“沿袭故纸者”。清朝秉持的这种严谨“求真”态度固然是中国史学的根本遵循,然而,也蕴含着极为浓烈的政治诉求,那就是解决清王朝对于疆域信息未知所引发的担忧。就皇舆西域图志一书的编纂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初稿”和“定本”两个阶段,共历时26年方完成。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正月,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乾隆帝就遣三等侍卫努三、左都御史何国宗等人“挈带仪器,前往伊犁测量唇度'',这也为皇舆西域图志的编纂做出了准备。二月,乾隆帝下谕旨让刘统勋等人开始编纂皇舆西域图志,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该书的编纂工作被方略馆接手,次年十一月,全书完成,总共46卷,这是皇舆西域图志的“初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朝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四库全书”文献整理活动,皇舆西域图志也被纳入其中。与此同时,由于西域新疆地区”版图日辟,规制益详”,因此,皇舆西域图志也确实需要进行增补。该项工作自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开始,至四十七年五月完成,共成书52卷,是为“正本”,也就是“四库本”。在“四库本”成书后,“初稿本”的完整内容已然不复存在,仅能从残留的零散史料中窥探其中的些许变化。根据国朝宫史的记载,“初稿本”设置18个类目:天章、图考、列表、分野、疆域、山、水、官制、兵防、屯田、贡赋、语言、字书、音乐、服物、风俗、土产、外藩。而“四库本”则在此基础上共设20个类目:天章、图考、列表、遇度、疆域、山、水、官制、兵防、屯政、贡赋、钱法、学校、封爵、风俗、音乐、服物、土产、藩属、杂录。很显然,仅从类目上来看,就有着较大幅度的变动。“四库本”中新增“钱法”“学校”“封爵”三个类目;使用“暑度”来代替“分野”,把“屯田”改为“屯政”,“外藩”改为“藩属”;“初稿本”的“语言”和“字书”也不再单列类目,而是被收入到“杂录”中。从总体上是对原有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边疆内地一体化的重要实践皇舆西域图志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记载了整个西域新疆地区的全貌,是了解西域新疆史实的首选文献。全书按照门类谋篇布局,门类之下,又按照地域划分成“四路”:安西南路、安西北路、天山北路、天山南路。文本信息也多以各路所含具体地点再展开叙述。“天章”一门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了乾隆帝关于西域新疆的御制诗和御制文,“统论西事全局者,敬谨汇录”。当然,这是当时整个国家修史遵循的固有“范式”,以突出乾隆帝在统一西域新疆中的“武功”伟业以及扮演的主导角色。“疆域”一门泼墨最多,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方式就是使用“地图”来直观描述疆域,再配以“图说”进行解释,“山川方位,远近形势,匪图弗显。图举其形,志详其事”。新绘制地图多达21幅,再附上以往历代的12幅,共33幅,以着力向世人展现出西域新疆的完整面貌。“列表”一门的叙事主要是为了明确国土的分合和建置的沿革。“分野”是中国传统王朝用来书写疆域合法性的主要方式,也就是把疆域拥有归为上天所赐,“列宿之在天中,犹九州之在地中也”。在“初稿”本中,清朝显然延用了这种惯用的方式来书写疆域。然而,这并不能够展现出疆域的实体性与完整性,从而也让“分野”备受诟病,“分野之说,空虚揣测,依据为难”。作为现代书写方式的“唇度”却使用北极高度,距京师偏西度,夏至昼长和夜长,冬至昼长和夜长,午正日景夏至长、冬至长、春秋分长等元素,其对地理位置描述的准确性绝非“分野”所能堪比。因此,最终成书的“四库本”专门使用“暑度”取代“分野”来书写西域新疆。在“山”“水”两门中,除按照安西南路、安西北路、天山北路、天山南路介绍外,还专门描写了“天山正干”。"钱法”一门包含制式、炉局、名数、行使四项。“学校”一门则按照“安西州属”“镇西府属”“迪化州属”三部分介绍清朝在边疆设立学校、推行儒家文化的情况,代表着清朝实现边疆内地一体化的重要实践。“风俗”“服物”“土产”三门主要对“准嚼尔部”和“回部”进行介绍。如准嚼尔风俗有事佛、畜牧、相见、刑罚、岁时、嫁娶、丧祭;回部风俗有拜天、田畜、相见、政刑、岁时、嫁娶、丧祭。准嚼尔部和回部的“服物”均包括被服之具、坐卧之具、饮食之具、日用之具、攻战之具、成物之具。准嚼尔部和回部的“土产”均包括百谷草木之属、羽毛鳞介之属、金石珍宝之属。杂录中分“准嚼尔部”“回部”,记载了“世系”“字书”“语言”“故事”。如准嚼尔字书“名托忒,共十五字头,每一字头凡七音”,回部”其书特异,共二十九字头”。清朝“崇儒重道”,倡导融合多元文化为一体,即中华文化。与此同时,又极为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杂录”里充分展示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实际上就是清朝对于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肯定。“大一统”格局的历史书写皇舆西域图志专门为记载西域新疆而纂,是盛清“大一统”格局的历史书写,蕴含着极为强烈的“大一统”意识。可以说,昭疆域“大一统”之盛成为其中最为鲜明的宗旨。“西域全地,悉归版图”,这是乾隆朝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标志。皇舆西域图志就是欲通过记载清朝的“拓宇之功”彰显出“大一统”之盛。因此,在整个文本建构与历史书写中无不洋溢着“昭中外一统之盛”的理念。如国朝宫史针对“初稿本”的编纂目的,就记载如下:“乾隆二十四年,平定西域天山迤北,西海之滨咸隶版图,皇上特命纂西域图志。”在皇舆西域图志的开篇特设“皇舆全图”,来呈现清朝纳西域新疆于版图后的整个国家疆域面貌。“皇舆全图说”明确把西域新疆作为清朝“大一统”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华当大地之东北,西域则中华之西北,为大地直北境也。自嘉峪关西,迄准部回部外,列藩部,圆广二万余里,其疆圉之阔,远几与中土。”质言之,该时期的疆域之“广”,成为“大一统”的一个显著特征。皇舆西域图志在展示清朝疆域“大一统”之时,采用了与以往历代对比的方法,表达出“远超前代”的疆域赛跑思想。在该书看来,以往的“大一统”功业仅是“宰制宇内”,而清朝统一西域新疆后,“中土之与西域始合为一家“,这也是为何该书对于清朝的“大一统”赞美始终不遗余力,“此固以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而不能得于中天之世者也“。当然,皇舆西域图志在昭示疆域“大一统”之时,还尤为注重对疆域统一合法性的书写。在书写疆域时,该书先是介绍此地的历史沿革,以及与历代中央王朝的关系,是为表明此地并非“化外之域”,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叙述完以往历代后,该书又以“本朝”作为开始,这表明清朝很自觉地以中国历代王朝的继承者自居,这实际上表达出极为强烈的疆域继承意识。总之,作为清朝官修的第一部新疆史志书,皇舆西域图志倾注了清王朝的诸多心血,这既呈现出西域新疆的丰富面貌,也是在清朝完成统一后的疆域书写确认,展示出盛清时期中华民族的疆域版图面貌,这是国家“大一统”最为真实的见证。皇舆西域图志也是当代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历史根据。作者:李金飞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