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docx
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声誉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信用评级作为评价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同样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声誉机制、信用评级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并试图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利启示。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将首先梳理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的相关理论,阐述它们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声誉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企业的社会声誉和信任度,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信用评级则通过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影响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将选取一定时期内的中期票据发行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声誉机制、信用评级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具体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策略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声誉机制理论:声誉机制是指市场中的个体通过长期的行为表现累积形成的声誉,从而影响其未来行为和结果的机制。在金融市场中,声誉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声誉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任,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反之,声誉不佳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和更严格的融资约束。信用评级理论: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债务发行人按时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的评价。信用评级的结果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降低投资决策中的不确定性。信用评级与融资成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信用评级越高的企业,其融资成本越低,因为投资者对这类企业的信任度更高。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中期票据是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务工具,用于筹集中长期资金。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债券的评级等。对于发行人而言,了解影响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融资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文献综述: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声誉机制能够通过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和信任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信用评级作为重要的信息中介,能够为企业提供外部认证,从而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一些研究还表明,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受到市场环境、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债券的评级等因素的影响。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制度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对声誉机制、信用评级和融资成本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进一步阐释这些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证部分,我们选取了中国债券市场中的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从权威的数据提供商处获取了包括发行人声誉、信用评级、融资成本等在内的详细信息。同时,为了控制其他潜在影响因素,我们还搜集了与发行人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相关的数据。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我们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为了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我们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调整样本范围等方式,我们检验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上均进行了严谨的设计和选择,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四、实证分析为了深入探讨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选取了一系列可能影响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变量,包括发行主体的财务指标、市场环境变量,以及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等关键变量。我们构建了一个基础模型,仅包含财务指标和市场环境变量,以此作为参照。随后,我们逐步引入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变量,观察这些变量对融资成本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引入声誉机制变量后,模型的解释力度有所提升,说明声誉机制在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中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地,当我们将信用评级变量加入模型后,模型的解释力度再次得到显著提高,这表明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我们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包括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样本区间等。这些检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所得结论可信。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声誉机制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而信用评级则能够提高发行主体的信誉度,进而降低融资成本。这一结论对于理解中期票据市场的运行机制、优化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中期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案例研究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公司是一家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企业,其在过去的经营中始终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因此,该公司在进行中期票据发行时,由于其良好的声誉和信用背景,成功获得了较高的信用评级。这一评级不仅提升了投资者对该公司中期票据的信心,还使得该公司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成功发行中期票据。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在降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公司不同,YY公司在过去的经营中曾出现过一些财务问题,导致其声誉和信用评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中期票据发行时,由于信用评级较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中期票据持谨慎态度,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这使得YY公司不得不以较高的融资成本发行中期票据。这一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的影响。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在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信用评级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声誉受损或信用评级下降则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注重维护自身声誉和信用状况,以便在进行中期票据发行时能够获得更有利的融资成本。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声誉和信用评级等因素,以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选择。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声誉机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良好的声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声誉的损害则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信用评级作为衡量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具有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越高,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成本越低;反之,则成本越高。声誉机制与信用评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企业应重视自身声誉的建设与维护,通过规范经营、诚信守约等行为提升声誉水平,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应积极参与信用评级,争取获得更高的信用等级,以优化中期票据的发行条件。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金融市场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在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时,应综合考虑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投资决策参考。八、附录声誉机制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原理,强调个体或组织在多次交互中所形成的声誉对其未来行为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发行人的声誉对其在中期票据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声誉良好的发行人往往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因为市场参与者信任其未来的还款能力和诚信度。信用评级机构使用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评估发行人的信用风险。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状况、经营历史、市场竞争力、行业前景等。评级机构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为发行人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信用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国内外主要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研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发行费用两部分。利息支出取决于票据的利率和期限,而发行费用则包括承销费、律师费、会计师费、评级费等。为了准确计算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我们采用了市场公认的计算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各种费用因素。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债券市场公告、评级机构报告、金融机构数据库等。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数据筛选和清洗工作,并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了合理的插补处理。我们还使用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和分析。本研究的核心假设是声誉机制和信用评级对中期票据融资成本具有显著影响。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并引入了控制变量以消除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模型的设定充分考虑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并遵循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最佳实践。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替换变量、调整模型设定、使用不同样本等。这些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在不同情况下均保持一致,表明研究结果是稳健可靠的。尽管本研究在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影响;模型设定可能无法完全捕捉所有影响因素等。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例如考虑更多影响因素、使用更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等。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关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参考资料:资本结构调整是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和整体运营状况。公司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可以优化资金来源,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将探讨资本结构调整如何影响信用评级,并进一步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资本结构调整会直接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独立第三方机构对发行债券公司的偿债能力和信誉度的评估,它反映了公司的信用风险。当公司调整其资本结构时,比如增加债务或权益融资,公司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信用评级。一般来说,增加债务融资会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违约风险,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降。而增加权益融资,如发行股票或利润积累,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提高偿债能力,从而可能提升信用评级。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密切相关。债券融资成本是公司发行债券所需要承担的利息和发行费用。信用评级高的公司通常能够以更低的利率发行债券,从而降低融资成本。相反,信用评级较低的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以吸引投资者,从而增加融资成本。信用评级还可以影响债券的流动性。一般来说,信用评级高的债券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流动性更好,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而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公司需要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资本结构调整会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和债券融资成本。公司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融资策略,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也需要注意资本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和治理风险,做好风险管理,保证公司的稳健发展。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租赁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接受度,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信用评级和声誉机制对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的影响。信用评级是评估发行人偿债能力及违约风险的重要依据,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一般来说,较高的信用评级意味着较低的违约风险,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担忧,使得证券更容易销售,融资成本相应降低。然而,获得高信用评级并非易事。发行人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料,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发行人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评级机构,确保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声誉机制是一种无形的约束,通过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未来业务发展,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在租赁资产证券化中,声誉机制对于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声誉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发行人的信任,降低投资者的担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声誉机制还可以促使发行人更加注重自身的长期发展,避免短期行为对自身形象造成损害,从而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发行人应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以便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评估。同时,,发行人还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声誉:发行人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建设,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方式提升声誉。发行人还应积极应对负面舆情,及时消除影响。寻求专业支持:发行人可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和公关公司,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维护良好声誉,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信用评级和声誉机制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中具有重要地位。发行人应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建立良好声誉等方式,提升自身信用评级和声誉机制,以降低融资成本。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确保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中期票据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公司债务工具。通过发行者的代理向投资者连续发行。投资者可以从若干个到期期限中选择:9个月一1年、1年一18个月、18个月一2年,依此类推直到10年。美国的中期票据根据415规则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该规则给连续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也更能切合公司的融资需求。中期票据对银行中期贷款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旦高信用品质的客户转移运用中期票据融资,商业银行就面临传统资产业务利润受到侵蚀的威胁,从而迫使商业银行进行深刻转型,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寻求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新型客户和新型业务,适应直接融资占比上升而贷款相对规模萎缩的形势。中期票据是一种经监管当局一次注册批准后、在注册期限内连续发行的公募形式的债务证券,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发行人和投资者可以自由协商确定有关发行条款(如利率、期限以及是否同其他资产价格或者指数挂钩等)。同公司债券一样,早期的中期票据都是无担保、无抵押的纯粹信用证券,但各种结构金融产品(包括传统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也采取中期票据形式。中期票据的历史要比公司债券短得多一一从其出现迄今,也就30余年历史。但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经济体中,中期票据的地位已经不亚于公司债券。早期关于中期票据与商业票据、公司债券的关系,主要是从证券期限的角度来界定的:一般来说,商业票据的期限在1年以内(美国是270天以内),中期票据的期限在1年到10年之间,公司债券则在10年以上。以期限来区分各类债务工具同中期票据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公司债务市场除了银行贷款以外,只有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两种证券。1972年,为弥补商业票据融资和公司债券融资之间的缺口,通用汽车承兑公司首次发行了期限不超过5年的债务工具。由于其期限介于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之间,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中期票据”。20世纪70年代,中期票据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Crabbe等,1993):第一,以公募形式发行、且发行证券的期限超过270天就必须在美国证监会注册,高昂的注册成本使得中期票据只能转向私募债券市场;第二,没有二级交易市场,缺乏流动性。第一个障碍在1982年得到解决。按照美国证监会公布的415规则即货架注册规则(SheIfregistration),发行人可以对未来两年内拟发行的证券向证监会申请一次性注册,在这两年时间里,发行人可以自由选择发行时间,并且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自由决定每次的发行利率、期限等条款。在货架注册规则下,中期票据的发行人可以将发行成本在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内进行摊销,从而极大地节省了每次的发行成本。第二个障碍自1981年美林公司开始为中期票据做市之后也得到了解决。事实上,在中期票据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随后会看到,中期票据区别于公司债券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为投资人、筹资人量身定制的,因而对流动性的要求自然要远远小于标准化的公司债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期票据市场迅速发展,并在90年代初达到顶峰。在美国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务证券余额中,中期票据的比重从1983年的18%直线上升到1990年的42%(Crabbe等,1993)o20世纪90年代迄今,美国中期票据在投资级别公司债务证券余额中的份额一直稳定在15%25%之间,在全部公司债务证券余额(包括垃圾债)中的份额稳定在10%20%之间。随着中期票据市场的发展,美国公司债务市场已经形成了商业票据、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三足鼎立的态势。2004年,商业票据、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外国在美发行的债券)的余额分别为14026亿、6394亿和70061亿美元。欧洲的中期票据市场起步较晚,最早的中期票据出现于1986年,但发展速度毫不逊色。欧洲的中期票据余额在1990年尚不足100亿美元,到1993年即达到680亿美元。此后,在结构票据(参见以下内容)的推动下继续高速发展。据估计,在欧洲中期票据的发行中,大约有30%40%属于结构票据,而1999年仅仅是交易所交易的结构票据就已经达到645亿美元(Das,2001),更不用说规模大得多的场外市场了。在新兴经济体(例如马来西亚),中期票据也已经成为公司债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在马来西亚公司债务市场中,中期票据的比重已经高达26%(MUhammadbinIbrahim和AdrianWong,2005)o中期票据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30余年里就迅速崛起,其根源就在于它拥有公司债券所没有的优点:灵活性。继推出短期融资券之后,央行另一项扩大直接融资的工具一中期票据也在酝酿之中。在1月3日召开的央行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央行将创新直接融资产品,研究开发能够实现企业直接融资的中期票据(期限为3-5年的票据)o正如短期融资券是一年内短期贷款的替代品一样,中期票据有望成为5年以下中期贷款的替代品。业界预计,中期票据如能在2008年推出,其对企业和银行的冲击都将是剧烈的,尤其是在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从短期融资券的发展历史看,中期票据的发展潜力可谓巨大。作为直接融资的工具,短期融资券从2005年上市至今,已经走过了两个多年头,发行量和发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截止至2007年U月末,市场上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已经达到565只,发行总额已经超过7500亿,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债的发行规模。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为改变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失调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维护金融整体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发展,短期融资券也日益成为国内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界分析,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直接融资的比重有望在短期融资券和拟推出的中期票据的带动下继续扩大。在央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央行表示将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抑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无疑,央行的紧缩政策将促使企业融资更多地考虑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备战多日之后,首批392亿元中期票据22日招标发行,正式亮相债券市场。生逢市场资金充裕、机构配置欲望较高,投资者对首批登台的7家发行人发行的8只中期票据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投资热情。但是在首批资信较高的发行体之后,是否会有更多信用等级高低不一的企业快速加入的中期票据的发行队伍,从而对市场形成供给压力,也令部分投资者在热情同时,也保留了一份冷静谨慎的投资态度。发行机构发行金额(亿元)期限缴款日及起息日评级情况主承销商发行方式铁道部503年4月24日AAA建设银行、工商银行45亿元利率招标铁道部1505年4月24日AAA建设银行、工商银行105亿元利率招标中国电信1003年4月23日AAA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簿记建档中化集团195年4月23日AAA中信证券、中信银行簿记建档中粮集团153年4月23日AAA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簿记建档发行体制比较市场化,发行审核方式为注册制,一次注册通过,在两年内可分次发行;企业既可选择发行固定利率中期票据,也可选择发行浮动利率中期票据。发行企业的主体评级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债项评级被市场认可,交易商协会对企业性质、发行规模均不设门槛限制;企业应通过中国货币网和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当期发行文件。发行文件至少应包括发行公告、募集说明书、信用评级报告和跟踪评级安排、法律意见书、企业最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最近一期会计报表;在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内,企业须按要求持续披露年度报告、审计报告以及季度报告,并按交易商协会的要求进行其他信息的披露。通过直接融资的价格发行机制,能够彰显发行企业自身良好的信用能力。据第一财经报导,根据铁道部公布的首批中期票据招标书,第一期铁道部中期票据为3年期,发行规模50亿元,招标利率区间设在08%10%之间。第二期中期票据为5年期,发行量达到150亿元,招标利率区间在28%30%之间。分析人士表示,7家企业中铁道部、中国电信是资质最好的企业,因此其发行利率可能相对处于低位,其他几家企业的发行利率可能会略高。今天还有6家企业将发行中期票据,总量达到192亿元。其中,中国电信、交通建设、中粮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将分别发行100亿元、25亿元、15亿元、15亿元的3年期中期票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化集团将分别发行18亿元和19亿元的5年期中期票据。市场预计3年期中期票据收益率可能会在Onn5%左右,5年期的可能会在4%5%左右。仅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可以购买中期票据,商业银行应是本周中期票据的主要投资者,其对税收敏感度较高,而对流动性敏感度较低。但也应注意到,未来基金、保险对中期票据的需求同样很大。中期票据对银行中期贷款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旦高信用品质的客户转移运用中期票据融资,商业银行就面临着传统资产业务利润受到侵蚀的威胁,从而迫使商业银行进行深刻的转型,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寻求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新型客户和新型业务,适应直接融资占比上升而贷款相对规模萎缩的形势。投资策略上,在预计未来债市仍然趋好的前提下,配置型机构仍可关注中长期国债的走势,交易性机构也可加大中长期国债的投资比例,以获取债券牛市下的价差收益。从相对价值的角度看,公司债,企业债和AA级短融等信用产品的投资价值更高,基金和保险等机构可继续加大信用产品的配置比例。据上海证券报报导,由于首批发行的企业均为资质较高的大型央企,高信用评级对它们的发行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因此剔除这一因素,如果未来发行人的资质下降、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可能会造成中期票据利率水平的上移,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中期票据热情欢迎之余的冷静考虑。发行计划显示,今日亮相的8只中期票据均为无担保品种,主体评级清一色为AAA级别。有市场人士认为,从试点批次的产品来看,预计中期票据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更倾向于引导资质较高的企业进入。作为相同性质、只是期限更短的短期融资券品种,则会继续朝发行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帮助更多信用级别不高的企业完成短期直接融资。但是也有基金经理并不如此乐观,认为中期票据的利率后市可能还会上行,投资亦有风险。他的理由是,中期票据的筹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贷款,未来票息适度走高对于发行人来说是可以接收的。另外未来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发行人资质的回落,都会对收益率形成压力。这对投资人来说,都是应该警惕的。90年代以来,中期票据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余额由1993年的2109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6394亿美元,增长了203%;年发行额也由1993年的861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764亿美元,增长了221%;近年来,每年发行中期票据的机构基本保持在160家左右。从中期票据占公司债券的比例来看,美国市场中期票据已成为了公司债券中的主要品种,1993年中期票据占公司债券的比例为63%,2005年该比例逐渐上升至48%o中金公司(CICC)于2010年为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发行两期中期票据。销售协议(DistributionAgreement):即发行人和交易商之间签署的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双方同意的票据发行条款,包括金额、利率、期限等。协议同时列明了发行人对交易商的声明和保证条款以及发行的前提条件满足等条款。受托契约(IndentUre):即发行人和受托人之间签署的协议。规定了受托人被投资人所赋予的责任,并规定受托人需代表发行人计算到期支付的票据本金和利息额。募集说明书和补充说明书(MTNPrOSPeCtus,Supplement),包括以中期票据形式发行的票据基本条款描述(这些基本条款也会写进今后各个交易中的定价补充说明书中)、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e)所要求的关于发行人或担保人业务行为和财务状况的描述。其他工作:提供发行人的法律地位证明(条令);有权人签署与本次发行有关文件的授权证明;批准此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条令、担保函;信用评级的确认;对发行人和交易商出具的律师意见书;对发行人的审计师意见书;担保人意见书;最终的MTN募集说明书;其它证明文件等等。中期票据的经济价值是量体裁衣式的设计。中期票据最早的功能在于从期限上弥补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的空档。随着市场的发展,中期票据在灵活性方面的经济价值日益体现出来,与公司债券相比,中期票据能够为筹资者和投资者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设计。从筹资者的角度看,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选择中期票据发行的期限、利率和规模,从而不仅节省了财务成本,而且也极大地便利了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在美国市场中,中期票据的这种好处对于财务公司非常重要,因为财务公司的资产方主要是汽车信贷、设备租赁、循环信贷(信用卡贷款)等,这些资产在期限和利率方面容易随经济景气和市场供求环境发生波动。对于这些易变资产,发行期限、利率相对固定的公司债券会导致企业负债方难以与资产方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财务公司主要依靠发行商业票据来匹配易变资产,而商业票据的缺陷也很明显:期限太短、发行方式单一。自90年代初开始,中期票据开始替代商业票据:1993年财务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余额和中期票据余额分别为1491亿和785亿美元;到2004年,商业票据余额微微上升至1639亿美元,而中期票据则翻了4倍多,达到3018亿美元。财务公司已经稳定地成为中期票据市场最大的发行人,其发行余额占全部中期票据余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50%左右。除了财务公司这种金融企业之外,中期票据也是非金融、的重要融资工具。但在这个市场进行融资的非金融业同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发行企业的评级看,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的发行人都是以投资级(穆迪评级公司的BBB级及以上级别)为主,但是,发行中期票据的非金融企业的评级显著偏低。例如,在2004年发行中期票据的非金融企业中,各档次评级占全部中期票据余额的比重为:AAA级4%、AA级9%、A级45%、BBB级31%、BB级5%.其他6%,而同期金融企业的评级分布为:级33%、AA级26%、A级37%、BBB级2%、BB级5%、其他2虬由非金融企业的这种评级分布可以推测,如果说公司债券主堕是针对大型、优质企业,那么,中期票据则更加适合中型企业。对此,一个理论上的解释是(GUedeS和OPler,1996):大型优质企业可以便利地通过短期商业票据和长期公司债券融资,但是,对于资质稍差的企业来说,既不愿意发行短期的商业票据,也没有能力发行长期的公司债券。就前者而言,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短期融资可能会导致无效率的清偿;就后者而言,这同投资者不接受这些企业有关。用期限来解释企业的融资行为固然合理,但这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中期票据的灵活性赋予融资者一个极大的好处:细分客户,从而扩大潜在投资者群体。例如,在一个中期票据发行计划中,企业可以针对流动性偏好较强的客户发行期限较短的票据,同时针对中长期投资者发行期限较长的票据。这种通过细分客户、扩大投资者群体的功能非公司债券可为,这也正是许多企业偏好发行中期票据的主要原因。例如,美国学者(Crabbe和TUrner,1995)的实证分析表明,同一家企业发行的期限相同的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具有相同的发行利率一一这表明中期票据在发行成本上并不比公司债券优越,而企业之所以会同时发行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其理由只能在于后者拥有前者所没有的灵活性。无论如何,中期票据能够对筹资企业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它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工具,而这种功能通过投资银行的“反向调查”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并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活动形式一一“结构金融(StructurectFinance)。在传统的资本市场中,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是被动和消极的,它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投资者推销企业发行的标准化证券。结构金融活动则不同:投资银行先去了解投资者在期限、收益和风险等方面的偏好,然后将各种资产(银行贷款、股票、债券、实物资产等)集合成原始资产(池),再利用衍生品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进行重新构造,最终形成符合投资者要求的新的证券一一结构票据。显然,在活动的整个流程中,投资银行的角色是积极和主动的。结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90年代后期中期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不仅便利了企业的筹资活动,更关键的是,它为投资者提供了各种形式的量体裁衣式的投资工具。例如,当投资者预期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将持续下跌、利率期限结构可能变得更加陡峭的时候,投资银行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反转浮动利率票据(inversefloatingratenote)o再例如,当投资者对股票价格预期具有严重分歧的时候,即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未来股价会上涨,而另一部分则认为至少不会上涨那么多,投资银行可以针对看涨的投资者发行牛市票据,而针对看跌的投资者发行熊市票据。由于中期票据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重要工具,这就必然意味着,在这个市场中,金融中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要比非金融企业重要得多。换言之,尽管非金融企业也依靠中期票据市场获得适当的融资,但是,推动中期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金融部门。以美国市场为例,在1993年,非金融部门发行的中期票据余额占全部中期票据余额的比重尚有40%左右,1999年下降到20%强,到2004年降至20%以下。与中期票据相比,公司债券显然是非金融部门从事长期债务融资的主要渠道,因此,非金融部门发行的公司债券余额占全部公司债券余额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如果从中期票据的年度发行量来看,非金融部门的占比就更小了。1995年非金融部门发行量占全部中期票据发行量的比重只有20%,到2004年,该比重更是下降至微不足道的4%左右。发行人职责:任命主要参加人(承销商、交易商、支付代理人/受托人、审计师、印刷商、发行人律师);与承销商和律师商讨发行条款;与承销商和律师讨论适当的发行人保证条款;向董事会申请并取得董事会同意此次发行的决议。承销商职责:就发行结构和发行方式与发行人协商以最好地满足发行人的需求,同时适应市场惯例;建立MTN发行方式的过程;协助起草有关协议文本;将交易商的意见加入到有关协议中;通知发行人有关市场信息和注册程序;负责募债说明书的年度资料更新。律师方职责:负责发行人和承销商有关法律诉讼方面的咨询;起草和讨论有关协议;通知发行人和承销商协议谈判的进程;提供律师意见书,起草和审阅有关规定文件。交易商职责:提出对协议文本的修改意见;向发行人提供最新市场信息和发行机会预测;交易和销售票据;作为最主要的票据交易人和销售人,最大限度地支持二级市场交易。受托人职责:代表票据持有人的利益;规定票据的付款(还本付息)方式;规定票据的结算方式(资金交割和票据保管);通过DTC支付票据的本金和利息。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方面的创新明显加快,特别是2005年以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为代表的非政府信用级债券的发展,使得中国债券市场从仅支持政府信用级和准政府信用级债券的市场,开始向支持更多信用级债券品种的市场飞跃。同时,债券新品种的推出也将为债券市场生态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刺激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在中国债券市场中非政府级信用产品规模尚小,且中期品种严重缺乏之时,如果能尝试借鉴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中期票据市场,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众多融资渠道中,私募债是一个具有特殊优势的选择。私募债的发行和交易大多在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而不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效率。然而,由于私募债的投资者主要依赖发行者的信用状况,因此信用评级对于私募债的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担保机制、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担保机制是降低融资成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提供有效的担保可以增加其债务的信用等级,从而降低私募债的融资成本。这是因为担保机制能够分担投资者的风险,使得投资者更愿意投资于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然而,担保机制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产较少的企业来说,寻找有效的担保人或担保物可能较为困难,这可能会增加其私募债的融资成本。信用评级是影响私募债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信用评级是由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行业前景等因素进行评估,并给予一定的信用等级。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其私募债的融资成本越低。这是因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违约风险较低,投资者更愿意投资于这类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信用评级,以便在私募债市场上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是影响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担保方式,提高自身的信用评级。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也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提供担保支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私募债的融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首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等措施来提升企业的信用评级。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担保方式,如通过企业间的联保、互保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担保能力。中小企业还应注重与金融机构、投资者等的沟通和合作,以获取更多的融资机会和资源。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引导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或担保支持,降低其私募债的融资成本。担保机制、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成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完善担保机制、提高信用评级等措施,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