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4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心得体会8篇.docx
学习2024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共8篇】第1篇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扎实有序推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人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坚持质量并重、育培并举、管服并行,持续强化人才驱动“新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人才支撑。秉持“质量并重”理念,挖掘人才发展潜力。“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人才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只有找准“发力点”,不断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转变,才能实现人才发展“最优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发展,既要注重量的“基数”,促进人口规模优势释放,又要注重质的“系数”,强化人口整体素质提升。一方面,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乡土人才的“金种子”在基层的沃土上“破土飘香L实现人才发展量的横向扩充;另一方面,要打造人才集聚“洼地”,建设人才发展“高地”,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人才大军,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实现“加速跑”,促进人才发展质的纵向提升。实施“育培并举”策略,增强人才创新能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将人才的思想教育与专业培养有机融合,引导广大人才胸怀“国之大者:在创新实践中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坚持以德为先“育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要聚焦德才兼备“培本领“,加大教育投入,拓宽培养渠道,分类施策、因材施教,创优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人才干事创业能力,为各类人才发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要突出升级转化“谋创新”,以人才发展驱动创新发展,将数以亿计的人才队伍转变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资源,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力。构建“管服并行”体系,激发人才干事活力。“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评价制度等保障体系。要架起人才凝聚“连心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绘就人才发展“新蓝图”,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中梗阻”,为各类人才搭建各展所长、各尽其能的干事创业平台;要畅通人才服务“快车道”,树牢服务理念,制定激励政策,健全评价机制,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为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从而充分调动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和作用,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第2篇日前,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部署,把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来。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把稳政治建设“定盘星”、建优锻强干部“主力军”、织牢织密组织“体系网”为切入点,“执笔”写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篇章”。执“凝心铸魂”笔,把稳政治建设“定盘星”,写好“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理论学习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组织部门作为抓党员教育培训的职能部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掌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常学常新、深钻细研”中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巩固好、扩大好、转化好。同时结合“四下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开展,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基层“第一线”、矛盾"主战场”抓好理论的深化、知识的转化、运用的转化,真正推动理论学习成效转变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过硬的斗争本领,从而不断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执“知人善任”笔,建优锻强干部“主力军”,写好“选贤任能激活力”的强筋壮骨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推进党的政治路线落地落实的决定性因素。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让勇担当、善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要健全“选育管用”链条,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确保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坚持实施好年轻干部“蹲苗”成长计划,推动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展头角,在实践历练中锻造一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执“凝心聚力”笔,织牢织密组织“体系网”,写好“沧海横流显砥柱”的基层基础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下,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准确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挑战,以创新思维、破题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把目光锚定基层、精力倾注基层、政策倾斜基层,建设一支“群众基础好、发展思路活”的农村带头人队伍,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能致富”的集体经济项目,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多资源要素。要着眼基层治理、延伸组织触角、强化末端管理,着力提升“两个覆盖”质效,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确保基层党组织的“两大功能”不断增强。第3篇日前,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牢记根本使命,聚焦重大任务,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广大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彰显新风采,奋力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扛起“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广大组工干部务必要强化担当意识、砥砺担当精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尤其是对于干部考察、党员审查等政治性较强的工作,要有敢于干事、不怕风险的强硬态度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考出考准组织需要的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纠纷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工作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想在前面、冲在前面、干在前面,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组织的新业绩。以“蹉步江山即寥阔”的豪情展现“新”作为。当前,组织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增多,正处于越进越难、不进则退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新作为。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广大组工干部要认清组织工作的时与势,明晰组工干部的职与责,找准坐标和定位,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专长特长,将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聚焦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堵点痛点难点,摸清病症根源,采取新举措和好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和思想瓶颈,营造组织好形态、干部好状态、人才好生态的良好氛围。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果敢彰显“新”风采。担当是一种勇于承担、尽职尽责的干事态度,而作为则是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行动的表现,在现实工作中,新担当和新作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具备了担当的态度,才能有作为的表现。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随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广大组工干部务必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永葆开拓进取、恪尽职守的品格,锤炼勇于担当和善于作为的品质,把责任和任务落到实处,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创造组织工作新业绩。今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精准服务贯穿于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大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以更高的站位尊才爱才,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树牢“一盘棋”思维,不断完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区委主要领导亲自领衔人才项目、开展双招双引,区委常委带头联系至少2名专家人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区党建工作成效考核重要指标内容,以精准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人才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制度,推动各级党委扛紧扛牢党管人才责任。健全人才工作考核机制,持续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压实党管人才责任。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以开放的视野引才育才,推动人才量质双提升。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碧江区放宽人才引育视野,坚持自主培养人才和广开进贤之路两手并抓。建立多渠道引才机制,积极参加贵州人才博览会、“千名英才智汇铜仁''等活动,广泛发布人才(项目)需求,在东莞、深圳等地成立“双招双弓I”工作站,形成“以商招商”"以才引商”“以商招才”“以才引才”互推互荐良好氛围。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东西部协作、各级人才研修计划,采取上挂下沉、内学外训等培训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地培育人才。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行动,深入落实“百千万''人才引进工作,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学科提升,引进一批优秀人才。用好驻外“双招双弓I”工作站,推动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优化整合现有人才培养平台载体和人才计划,依托“西部之光”“甲秀之光”“梵净之光”等人才培养项目,培育造就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利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见习就业基地,挖掘和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利用东西部协作的渠道,有计划、重点地培养教育、医疗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外引内育,着力做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以一流的平台聚才用才,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平台是人才交流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容纳人才、吸引人才、发展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近年来,碧江区围绕申创国家级高新区,积极为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桥牵线,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紧抓东西部协作契机,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促进碧江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教育、医疗、农业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人才基地,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聚焦"6+1”主导产业,加大重点人才平台建设力度,竭尽所能为人才提供干事平台、成长舞台。支持服务好贵州省镒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帆系催化剂工业设计中心、武陵山油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重点平台,集聚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以碧江高新区申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争取更多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落地,推动更多研发成果在碧江落地转化。以优良的环境留才安才,营造人才服务生态圈。人才引进来,作用发挥出来,更要关爱起来。县域城市相较于大中城市“硬设施”稍弱,更需要在“软服务”多下心力。近年来,碧江区坚持把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一起抓、同步推,高位推进“一网一窗通力、”改革,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显著位置设置帮办、代办、陪同办理服务区,为广大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出台人才安居落户、子女入学、就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96567”人才服务热线,全天候24小时提供服务保障,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以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成353个市民休闲空间和体育设施项目,全方位塑造出“尊重人才、礼遇贤士”的良好生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人才引进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用好“96567”人才服务热线,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人才关怀机制,不定期举办人才联谊会、座谈会,听取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协调解决人才在住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一步促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第5篇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发挥关键表率作用,当好“两个维护”的排头兵,让“源头活水”连绵清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选贤育人聚才,以“活水”顺势而周流无滞让“伯乐常在,千里马常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组织部门当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活水”畅流,首先让水活起来,筑好“蓄水池“织密年轻干部教育培训链。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忠诚,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坚持不懈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基础;其次让水流起来,激涌“源头水”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坚持把从严管理和鼓励担当统一起来,引导干部有坚定信念、有责任意识、有担当魄力,敢于亮剑、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水流得更加畅快。“举一纲而万目张”让“活水”在时时处处的正确政绩观践行中,站得稳、靠得住,在实实在在的干事创业中对党忠诚、担当奉献,与党同心、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真干会干干成,"活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想揽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时代的振兴,是“干”出来的,干事创业的过程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事业不迁就、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要心怀“国之大者”,秉持“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品性,引领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主动破浪,担当"排头兵水之有定,因势而形,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成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志当存高远,勤必争朝夕。”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啃“硬骨头”,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树好标杆,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不断增强适应新环境的本领,把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激发起来。“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年轻干部要凭借“一马当先”的气魄,直面国内外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策马扬鞭乘风破浪。忠诚干净担当,用“活水”矩阵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毅前行。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要营造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上下一心、齐抓共进的浓厚氛围,让干部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更好推动年轻干部平常看得出来、关键站得出来、危难豁得出来;要突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务实勤政实干为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永葆鱼水情怀,让那些俯下身、静下心,真抓实干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留下澎湃激荡的阵阵回响。第6篇2月5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建设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一以贯之抓学习、强服务、葆活力、严作风,凝心聚力抓实“党的建设”,打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坚强战斗堡垒。保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习模式,筑牢思想信念“定盘星”。真理之光照耀前路,思想洗礼一以贯之。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理论上清醒是思想政治坚定的前提,只有理论上彻底学懂弄通,政治上才会更加坚定,行动上才能更加自觉。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强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对标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中的能力要求,把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以党的理想为理想、以党的事业为事业,切实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索中凝心铸魂,全方位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擦亮“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服务底色,甘当人民群众“孺子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以网格化管理为创新手段,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主动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把服务功能延伸到农村、农户,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四下基层”等实践活动,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把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群众“孺子牛”,扎实推动党的建设在基层各领域落地落实。点燃“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活力引擎,打造党的建设“新高地”。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以及党员管理台账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把企业家、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吸纳到基层党组织中来,激活党的“肌体细胞”,全面提高基层人才自主培养力量。要选优配强"领头羊”,把锻造过硬“骨干力量”作为核心步骤,建立健全“担当作为、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关爱、激励成长链条,让各类人才在基层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切实激活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力源”,打造党的建设“新高地深化“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作风建设,织密拒腐防变“安全网”。风正,则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党组织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突出查纠围绕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勤扫“灰尘L常除“污垢”,厘清修身之本、为政之道,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夯实作风建设之本,不断提高遵规守纪自觉性,坚决防止“疲劳综合征。杜绝松劲歇脚念头,持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织密织牢拒腐防变“安全网第7篇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22年组织工作和党的十九大以来组织工作新进展新成效,并明确提出了2023年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此次会议为本年度全国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要透彻感悟其中精髓,坚持“主动领题”“精准破题”“高效答题”,以“揭榜领题”之势,全力答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答卷,促组织工作“赛马争先”。主动领题,全面梳理“揭榜。部署谋划“高标准”。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谋好篇、布好局,对于做好开局之年组织工作至关重要。新时代组工干部应主动领题“揭榜”,全面梳理工作部署,促组织工作”赛马争先”。要想让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把工作任务研究透、把工作举措把握准,以需求、问题、效果为导向。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组工干部要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构造一个具有严明纪律规矩、严格程序规范、严肃作风规定的“流程图”,标明“底线”、划出“红线”,确保组工干部不逾矩、不违规、不失范,坚持把“重规范''嵌入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组工干部应在凝聚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和广大人才的力量上"高标准''部署谋划,把执行力作为衡量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建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全面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保证在信访维稳、基层治理、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充分发挥出党组织政治功能。精准破题,示范带动,冲榜”,思想引领“全方位”。问题出现和解决的过程其实就是推动我们工作水平提升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攻克什么问题的原则,勇于答好“无问之答”破解“无解之解''。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时刻秉承求索精神,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要立足新起点,孕育新思想,敢于“异想天开“,善于"无中生有”,以创新的魄力推动工作。比如,在考察工作中,可以改进和创新方法,把功夫下在平时,了解干部的真实工作状态和业绩,将考察干部项目化、常态化、精细化;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以党员干部听得懂、愿意学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精准科学施策,防止培训形式化;在渠道畅通上、激励方式上,针对干部、人才需求,创新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打硬仗的干部和人才队伍,防止简单化、单一化,此外还可将智慧化手段充分运用到各领域、各项工作当中,让组织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轨同向、创先争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答题,挂图作战“赛榜”,贯彻落实“精细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组工干部作为最终工作的落实者,承担着组织工作具体落实的成效和质量。组工干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对组织工作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思考,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深度聚焦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盯住不放、着力解决,推动组织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要严格高质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书记季度述职、定期实地督导、星级创评等方式,督促规范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管理、党务村务公开、党员发展、“三会一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选派第一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大力开展换届后“开门一件事”等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基层党建服务群众载体建设,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践行“第一资源”理念,念好“大”字诀,拓宽“大视野”、搭建“大舞台”、优化“大环境”,涵养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拓宽“大视野”,确保人才引得进。紧扣主战略、主定位,把“为我所有''思维转变为“为我所用”思路,强化人才集聚效应。坚持不拘一格引才,按照“搭建平台、建立联系、逐步引进”的思路,发挥区位优势,持续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站”“星期天工程师”等平台,把引才视野拓宽至国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周边友好地区等人才高地,采取技术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方式柔性引才。坚持立足需求引才,紧扣实际需要,立足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编制池”作用,通过“学子回引”“专项引才''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引才计划,实行精准引才、定向引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准。搭建“大舞台”,确保人才育得好。搭建“大舞台”,就是要通过改进育才举措,让外来人才“适应水土",让本地人才“提升技能“,让乡土人才“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把各类人才变成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骨干力量优化多元培养机制,依托返乡创业基地、职业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按照“因材施教、全面覆盖、资源共享、梯次递进''培养思路,根据人才类型、岗位需求“订单式,制定长短结合的培养规划,分类推进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总量与素质的“双提升”。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开展专家评选活动,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四唯“观念,着力解决人才评价标准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不够等突出问题,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量体裁衣”制定分行业、分层次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操作办法,让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精准科学有效。探索“名利双收”激励机制,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技术入股、收益分成、提拔重用等方式,合理制定人才分享创新创业收益的激励办法,让人才”名利双收”。优化“大环境”,确保人才留得住。只有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使得"大环境''变好了,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必须落实各级党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帮助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等实际问题,积极建立人才专项开发资金,推动建设人才公寓,健全“店小二”“上门式”“个性化,人才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福利”政策,扎实推进“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在项目支持、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给予人才保障支持,确保各类人才安心发展事业。第8篇近日,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着眼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必当不负盛世,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广大青年干部要厚植“无我”的忠诚本色、为民本色、廉洁本色,以“无我”书写“大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擘画壮美蓝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和深厚的底蕴。“无我”是赤胆忠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本色。卫国戍边的英雄团长祁发宝,“宁可牺牲生命,不丢国土半寸”,践行“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钢铁意志,那是融入中国军人骨血的责任与斗志;勇敢追梦的战略科学家陈定昌,投身国防,为国铸盾,追逐“长大了一定要保家卫国,不能使国家再受到侵略”的愿望,那是融入中国科学家血肉的责任与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广大年轻干部要将忠诚品格镌刻入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不移跟党走,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做坚定的国家利益“捍卫者”,当忠诚的国家政策“践行者”,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本色。“无我”是鞠躬尽瘁,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本色。“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不败真理;从“为人民服务,担起该担当的责任”的铮铮之誓,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不渝初心,无不彰显着“无我”的崇高境界。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的为民初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们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凝聚群众心,主动搭建与群众的“连心桥”,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百姓心为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体察百姓疾苦,解决人民困难,永葆"群众底色''和"为民本色“无我”是克己奉公,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洁本色。腐败是危害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最大毒瘤,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到年度反腐大片永远吹冲锋号,其中刻画的贪污腐败案例让人震惊,其数额之大也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真实鲜活的案例也警示广大干部要坚守入党从政的拳拳初心,永远吹响从严治党的“冲锋号”,奏响反腐倡廉的“主旋律“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广大青年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常惮“思想尘:多思“贪欲害L以案为戒,时刻躬身自省,警钟长鸣,牢牢守住权力关,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同时要坚定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腐败行为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信念不坚定,信念犹如明镜,广大青年干部只有坚定信念,才不会忘了因为什么出发,就不会被外物迷惑双眼、扰乱心神,才会始终眼里有光、心中有党,时刻坚守廉洁本色。近日,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出席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不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选准用好干部。新时期新征程,锻造一流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除了党员干部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长才干之外,更重要的是组织部门在后方严定标准"选”、组织保障“育”、树牢底线“管”、能上能下“用”,推动党员干部“德才适位”,赋予干部“新气象”,如此才能锻造一流的“硬核”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在新征程奋勇争先。严定标准“选”,赋予干部“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气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因此,政治过硬是“选”干部的“硬杠杠”,政治不过关,余下皆莫论。倘若把对党不忠诚的害群之马放在领导岗位并委以重任,“对党的危害绝不亚于腐败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严格明确选拔任用党员干部的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既看八小时内,又看八小时外;既看日常表现,又看关键时刻表现;既看显绩,也看潜绩。充分结合领导同事评价及群众口碑,多方面全方位检测其是否具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稳“总开关”,切实把政治素养高、干事能力强、党和人民的“放心干部''选出来。组织保障“育”,赋予干部“敢为善为更有为”的新气象。让党员干部有所为离不开组织部门的管人育人,只有科学培育、夯实组织保障才能让有为者充分发挥才干,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组织部门要把能为想为的党员干部放在急难险重一线,在关键节点委以重任,以压力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把党员干部的能为善为转化为敢为和有为,推动党员干部在履职尽责中迅速成长。同时,组织部门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增强容错纠错机制,实效性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不仅要定期组织谈心谈话,实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还要为“有为干部''发放表扬表彰,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关怀,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党员干部更“敢为”更“有为树牢底线“管”,赋予干部“严守红线保清廉”的新气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面对新征程更加严峻的反腐败斗争以及“老虎苍蝇"更加年轻化的问题,组织部门要把关口前移,以强硬的制度措施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守好“气节”,从根源上坚决杜绝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以学为抓手让党的纪律在党员干部心中扎根发芽,扶正理想信念。掐准过年过节的关键时间点,发挥好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督促党员干部既管好自己的圈子,也管好自己的嘴和手。同时,加大典型案例的通报力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人或事严厉惩处,以案示警,拧紧党员干部作风发条,“管”出清廉的干事氛围。能上能下“用。赋予干部“德才配位担当干”的新气象。人挪活树挪死,长期在一个岗位上难免会产生懈怠的负面情绪,不担当不作为,延误事业发展。针对党员干部德才是否适其位的问题,组织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以“能上能下”为契机推动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动”起来,用活用好党员干部,把担当意识欠缺、能力不足者撤下,让肯担当、能力适合者向上,使得人尽其才、德配其位,形成“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良好效果。同时,上也不是一直上,下也不是常在下,科学评判党员干部在岗位和职级变化后,担当意识是否有增强,能力是否有长进,对符合条件、改进有效的干部,按规定及时调整,让上者不自傲,下者不气馁,形成良好的生态,推动党员干部在上下之间成长为更加全面可堪大任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