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精选7篇.docx

    • 资源ID:1182934       资源大小:32.4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精选7篇.docx

    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1实施策略1、手偶表演激发幼儿游戏兴趣2、绘画图谱感知理解音乐结构3、以物代物体验泡泡糖的弹性4、设计情节启发幼儿创编游戏5、师幼互动引导幼儿欢快游戏活动目标1、能依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体验游戏的欢快。2、试验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神色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3、讲卫生,加强环保意识。活动准备1、小老鼠手偶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爱洗澡音乐3、彩色松紧带活动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活动的重点、难点确定为:1、重点:能依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动作,欢快地进行游戏。2、难点: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神色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活动过程1、听音乐,激发游戏兴趣师:“小伙伴你们看,今日谁来了?(师出示老鼠的手偶)嗯,这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欣赏音乐)提问:小老鼠偷偷溜出去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2、听故事,了解游戏情节师用布偶,边表演边讲故事。3、画图谱,理解音乐结构(1)师随音乐画图谱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看图谱,欣赏a段音乐。(2)随a段音乐,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3)看图谱,理解b段音乐看图谱,欣赏b段音乐。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玩松紧带,体验泡泡糖的弹性和玩泡泡糖的乐趣。4、随音乐,欢快创编游戏(1)集体游戏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2)创编游戏说说自身爱好的小老鼠形象,创造性地玩游戏Q5、讲卫生加强环保意识(1)泡泡糖不乱扔提问:吃完的泡泡糖放哪里,引导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2)大家一起来洗澡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洗澡的动作,并和同伴互动,感受洗澡的欢快。附故事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赶忙用手去拽,拽来拽去,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飞速的跑回了家。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2设计思路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情节简单,故事中大狮子的凶狠和小老鼠的机灵深得幼儿的喜好,他们很爱好这个故事,也乐于模仿,还常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表演这个故事。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能特别好地将大狮子开始时的凶狠、自负、害怕,以及后来愉快、友善等情绪更改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帮忙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的更改及其更改的原因: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神态和语气的更改,并与同伴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表现本领。本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发生更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神态和语气。活动目标1 .在熟识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能表现出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更改。2 .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故事表演。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已听过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2 .料子准备:ppt,装扮角色用的道具。活动过程一、回忆故事,沟通共享1 .老师:今日我请来了两位伙伴,看看是谁呀?(播放第一张ppt。)幼儿:是大狮子,还有小老鼠。2 .老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播放第二张ppt。)幼儿:大狮子和小老鼠。3 .老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幼儿a:我觉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狮子。老师:为什么你觉得它很善良呢?幼儿a:由于它没有吃掉小老鼠,把小老鼠给放了。幼儿b:它是一只很凶狠的大狮子。老师:你觉得它很凶狠,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凶狠的样子吗?(幼儿b表演。)老师:有的小伙伴觉得它很善良,有的小伙伴觉得它很凶狠,它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二、再次倾听故事,模仿表演1 .老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狠?幼儿:小老鼠把大狮子给吵醒了,大狮子想要吃掉小老鼠,这时候大狮子很凶狠。2 .老师:凶狠的样子是怎样的?(播放ppt)幼儿a:嘴巴张得很大。幼儿b:眉毛也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幼儿c:它的爪子也张开来了。3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狠的样子。(幼儿集体表演、个别幼儿示范。4 .老师:小老鼠苦苦恳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忙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幼儿:大狮子说,你那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帮忙呢?5 .老师: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幼儿a:有点看不起小老鼠。幼儿b:我觉得大狮子很自负。6 .老师:自负的样子是怎样的?(播放PPt)可以怎样表示自负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假如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老师示范,幼儿模仿。)7 .老师:大狮子蓦地掉进了陷阱,这时候大狮子变得怎样了?幼儿:大狮子变得很害怕。8 .老师: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神色是怎样的?幼儿:我看到嶂螂很害怕。老师:是吗,哎呀嶂螂来了。(啊,幼儿很害怕的样子。)老师:瞧!他害怕得人也缩起来了,还在抖动呢。9 .老师:最终,大狮子获救了,它有什么更改?(播放ppt)幼儿a:大狮子特别愉快。幼儿b:大狮子和小老鼠成了好伙伴。老师:在这个故事里大狮子有凶狠的时候,有自负的时候,当掉进陷阱时它害怕,当它获救后变得愉快而友善。大狮子的神态、神色、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更改而更改着。(播放PPt)三、扮演角色,试验表演重点引导:1 .老师:接下来大家可以来表演这个故事,演故事中哪个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身装扮好。2 .幼儿按意愿各自表演。3 .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其他幼儿评价他们演得怎样。反思本次活动我一改以往表演活动时先简单地让幼儿模仿对话、模仿动作等,而是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讨论,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角色特征,再让他们进行表演。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始终情绪饱满,十分投入,兴致特别高。第一环节中的“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能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幼儿也可以依据自身的理解表达不同的想法,并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进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大狮子凶狠、自负、害怕、愉快、友善等情绪更改,我与幼儿乐观互动,以层层推动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更改;同时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忙其理解。因此,幼儿的神色、语气在活动中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在最终一个环节,我为幼儿供应了传神的道具,激起了他们装扮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于是幼儿在表演中能特别好地将大狮子的神态和语气更改表现出来。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3【设计意图】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经典的儿歌,孩子们特别爱好,儿歌有节奏感,易于幼儿理解。在活动中,我捉住幼儿兴趣,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念着每一句诗歌来表演动手偶,让幼儿轻松地记住了儿歌。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幼儿练习创编动作表演,幼儿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小老鼠和猫的手偶(玩具)。【活动过程】一、老师率领幼儿听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师生共同自由表演小老鼠的样子。二、老师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学念儿歌。1、老师边叙述儿歌情节,边用手偶演示,帮忙幼儿理解儿歌。2、老师利用手偶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3、老师表演,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创编动作。1、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曲内容的印象。(1)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请幼儿一起念几遍。(2)小老鼠来到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来)(3)最终,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2、老师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身做动作。老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老师念到“啮嗡啮,猫来了“时学小猫走。3、启发幼儿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当做什么动作?老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4、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5、跟随儿歌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儿歌的韵律。玩法: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小老鼠,一组当猫。师幼共同说儿歌,假如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轻的走;假如声音变大了,就是猫显现了,猫是用力走出来的,小老鼠赶快蹲下来。【活动延长】幼儿听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自由表演动作。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4活动目标:1、爱好玩体育游戏,能快捷的钻、爬、跑、跳。2、能修改游戏规定,大胆表达自身的想法,并在游戏中加入器械或废旧料子。活动重点:在游戏中能按自身的兴趣和想法修改规定。活动难点:能使用器械或废旧料子加添游戏的挑战性。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过改编游戏的经验2、料子准备:拱形门、纸箱、大小不同的沙包、呼拉圈、各种粮食、猫的头饰等场合布置:设置两个老鼠的家,不同的路线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1)听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2)猫来了,幼儿四散快捷躲闪跑。(3)加深难度:猫来了,小老鼠们要往相反的方向跑。猫从前边跑过来了,小老鼠就要往后跑;猫从左边跑过来了,小老鼠就要往右跑。提示幼儿跑得时候紧要安全,不要遇到别的小伙伴2、游戏活动(1)玩游戏:猫捉老鼠(黑猫警长的音乐)提好要求:咱们前两天玩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游戏的规定是什么?猫要想方法去捉老鼠,但是只能在粮仓的四周,不能追到小老鼠的家里。小老鼠要想方法躲过猫,偷到粮食。被捉到的老鼠要停止一次游戏。玩2遍。(2)谁还想当老鼠?小伙伴都爱好当老鼠,那咱们想一想能不能换一种玩法,让小伙伴都能加入到游戏当中呢?小伙伴都想当老鼠去钻,那谁来当老粮仓呢?启发幼儿可以利用操场上的料子来做粮仓。(3)幼儿试验找寻料子做粮仓。(4)玩修改后的游戏:提示幼儿游戏规定(5)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的方法。(6)解决问题后再玩一遍游戏。3、放松活动分成两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粮食。4、结束回班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5教材分析中班幼儿酷爱动物,模仿本领越来强,平常也爱好模仿小动物;他们对音乐节奏有了初步的理解本领。小老鼠和泡泡糖是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节奏感强;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好。活动中通过,鼓舞幼儿夸张、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味味的'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的无限乐趣。活动目标1 .熟识乐曲的欢痛快泼的节奏和旋律。2 .试验大胆、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步行、左右张望和拽泡泡糖的动作。3 .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初步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准备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复习童谣小老鼠上灯台4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活动建议1.手指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小老鼠的动作。提问:小老鼠的步行(吃东西)时什么样子的?5 .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试验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内容。(1)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表演。(老师重点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2)分段欣赏,并引导幼儿说出两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故事情节。a段音乐表现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的情景;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3)引导幼儿分段进行创编活动,鼓舞幼儿按节奏表现小老鼠步行、左右张望的情景,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时神色尽可能夸张一些,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忙。6 .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7 .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O(1)提示幼儿按节奏,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步行、左右张望、拽泡泡糖的音乐形象。(2)老师或一名幼儿扮演“大花猫”,加添游戏的趣味性,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6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2、探究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欢快。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本领与合作本领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活动准备: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得。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图谱。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1、小伙伴,今日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老鼠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二)看图谱欣赏音乐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3、原来呀,小老鼠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老鼠是渐渐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由于小老鼠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4、幼儿与老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师:小老鼠走啊走,蓦地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四)引导幼儿探究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1 .探究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2 .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老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用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4、依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五)活动结束。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计划!它今日开不愉快呀?它不爱好这泡泡糖,也不爱好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伙伴想想应当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幼儿说说自身的想法。老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简,不污染环境。活动延长: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四周的环境。活动反思:这个活动是一个韵律活动,从中班教到现在,我还没有开展过一个韵律活动,基本上都是唱歌活动,打击乐活动也特别地少。由于审议那天,我出门听课了,放学后问了其他老师,说网上的教案很认真,可以借鉴。但我在备课时却发现有个问题,网上的教案整体都围绕一个课件来开展的,而这个课件在教案中还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地说明,因此我犯难了。后去问沙老师,沙老师只有这个活动的音乐。只有音乐,教案还比较模糊,那这个活动怎么办。想请老师傅时,沙老师自动提出借大班给我们开展这个示范课。救星啊观摩了沙老师的示范课后,我的思路一下子开明白很多。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掌握好了。因此,之后就这次的活动,我开展了师徒结对呈现课。活动的环节基本上都是依照沙老师的示范课开展下来的,因此在环节上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在活动中,我放得比较开,情绪投入地相当多,孩子们也在我的情绪调动下表演得特别愉快。但也由于这个,我情绪放的太开了,因此在学习常规上,我没能孩子们收住。譬如在请孩子们在班级中心表演之后,回到座位,我没有及时地用语言加以引导,使得孩子们开始肆无忌惮,有的都趴到地上去To我那个时候应在在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前,引一句“现在请你们轻轻地回到座位上。”信任这样一句简单的语言提示会让孩子们的常规有所好转。另外,师傅提出,在活动中虽然我自身对音乐的把握特别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子们,而并没有看到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习惯隐去了。韵律活动重在音乐和动作,但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Q像音乐中“duo”的声音和像滑滑梯一样滑下的声音,其实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认真倾听音乐的提示声,而我应当退居二线,让孩子们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本领才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想来也是,我已经对我们班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本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但还是有些不敢,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试验着放手让孩子们去自动地学习。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本领很强的动物。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篇7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2、幼儿能用的不同形式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3、大胆地参加讨论,清楚地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故事小老鼠上灯台2、小老鼠头饰,小猫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引出课题)1、老师:“叽叽叽叽,谁来了?"原来你是一只小老鼠。“哎呀、家里面好闷啊、我们成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过呀!今日,不如趁大猫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身体、走呀走、蓦地小老鼠闻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处的找、然后发现了桌子上有一盏灯。哇,灯油好香呀。小老鼠四处的看看,没有猫的身影。小老鼠偷偷的飞速的爬上了灯台、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小老鼠吃饱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的太饱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来了,怎么办呀?蓦地,“嘴嘴”小猫回家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从灯台上滚了下来。2、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印象。(1)请小伙伴说说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故事里有谁?(小老鼠、小猫)老师就出示小老鼠和小猫的图片)(2)真棒,那你们有没有听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瞪着小眼睛,偷偷上灯台)。(3)最终,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二、完整欣赏动画,率领幼儿念儿歌1、老师结合动画完整念儿歌。2、与幼儿已学的儿歌进行对比,逐句引导幼儿念儿歌。三、用的不同形式表现儿歌1、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用拍手、拍头、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脚等肢体动作逐句来表现儿歌。2、引导幼儿练习动作表演儿歌。老师说:“你们觉得儿歌中的小老鼠好不好玩啊?(好玩)那我们戴上自身的小老鼠头饰来学学小老鼠好不好?”(1)启发幼儿来表演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2)启发幼儿瞪着小眼睛的动作,(两手在眼睛前打转)(2)启发幼儿做一做上灯台的动作。(3)启发幼儿学一学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4)引导幼儿做一做叽里咕噜滚下来的样子。(老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四、游戏“猫来了”幼儿理解游戏规定,学玩游戏,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快速跑回家的欢快情绪。1、老师说明游戏规定师:现在我先说明一下游戏规定,请小伙伴们注意听:先请二个小伙伴来当老鼠,老师来当猫,老鼠要出来找吃的,但是要躲起来(可以躲在任何一个地方)结果被猫发现,猫大叫一声,然后跑回自身的家(回到自身的小凳子上)这样猫就抓不到你们了。2、老师扮演猫,幼儿扮演老鼠,依据规定进行练习3、幼儿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五、结束语:现在请小伙伴们当小老鼠躲到外面去,猫去捉老鼠。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睛。偷偷上灯台,为吃一口油。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1、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伙伴们不但自身知道要这样做,更要提倡父亲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起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一起*护地球的好帮手!在一首歌里曾经也唱到了要珍惜地球,当珍惜地球的好帮手!小伙伴知道是什么歌吗?2、全体师幼共唱儿歌塑料袋真害人(唱歌部调配上数鸭子伴奏,整首儿歌加上动作表演。)塑料袋真害人唱:塑料袋真害人真呀真害人埋在土里草不生草不生。掉在路上满呀满天飞,落进呀海里海龟没,落进呀海里海龟没。念:塑料袋难消化,地球妈妈受不了。小伙伴们手拉手,珍惜地球好帮手!延长活动:师:在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球变得焕然一新,更加美丽了!那我们不妨邀请猪八戒再次到凡间来做客好吗?老师出示猪八戒重新来到花果山的图片(配上猪八戒背媳妇的音乐)。瞧!猪八戒这就来了!当猪八戒看到没有污染,山清水秀的花果山时,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味味的事情呢,请小伙伴们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下去想想!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搭配很默契。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得,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注意事项

    本文(幼儿园捉老鼠教案精选7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