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动态更新版).docx
附件江门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动态更新版)(征求意见稿)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和谐、环境宜居为目标,围绕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两大定位”目标,全面融入“双区”建设,按照“三区并进”格局,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以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衔接,建立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统筹发展与环境、引导与约束、当前与长远三大关系,为建设美丽江门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集成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形成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持续优化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分区施策,分类准入。强化空间引导和分区施策,推动都市核心区优化发展、大广海湾区协调发展、生态发展区保护发展,构建与'三区并进”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促进精细化管理。统筹实施,动态管理。衔接国家、省顶层设计,结合江门实际情况进行上下联动。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以及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战略和规划环评等工作,统筹实施分区环境管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定期评估、动态更新调整。(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管理的排污许可制度。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空间1。全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I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采用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数据。1425.76km2,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4.95%;一般生态空间面积1431.48km2,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5.01%o全市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35.19km2,占全市管辖海域面积的23.16%。环境质底线2。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市控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快推动臭氧进入下降通道,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土壤环境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完成省下达目标。资源利用上线3。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能源消耗等达到或优于国家、省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用水总量控制在26.74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7%o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岸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607万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4.7%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达目标。碳排放控制步伐加快推进,与2与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衔接3与相关十四五规划衔接全省同步达峰。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江门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二、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全市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77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33个,总面积2678.19km2,占比为28.08%,主要涵盖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等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的皂幕山-天露山生态屏障以及中部古兜山台山沿海丘陵生态屏障;重点管控单元28个,总面积3870.53km2,占比为40.58%,主要包括工业集聚、人口集中和环境质量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潭江走廊和大广海湾沿岸;一般管控单元16个,总面积为2990.49km2,占比为31.34%,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鹤山北部和西部、新会东部、台山中部和恩平南部。东部'三区一市”以重点管控单元为主,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重点管控单元占比分别为96.68%、100%、65.92%和72.00%o西部开平市和恩平市优先保护单元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41.16%和43.67%;台山市以一般管控单元为主,占比为54.69%o“三区并进”中都市核心区以重点管控单元为主,面积为2089.23km2,占比为66.79%,优先保护单元面积为564.62km2,占比为18.05%;大广海湾区优先保护单元面积为678.43km2,占比为21.07%,重点管控单元面积为929.02km2,占比为28.85%,一般管控单元面积为1612.95km2,占比为50.09%;生态发展区的优先保护单元占比相对较高,面积为1435.50km2,占比为44.98%o全市共划定海域环境管控单元46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6个,总面积1135.19km2,占海域总面积的23.16%,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管控单元10个,总面积501.11km2,占海域总面积的10.22%,主要为用于拓展工业与城镇发展空间、开发利用港口航运资源、矿产能源资源的海域;一般管控单元10个,总面积3264.67km2,占海域总面积的66.61%,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海域。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准入要求,建立“1+3+N”三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JT为全市总体管控要求,“3”为“三区并进”的片区管控要求,“N”为77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和46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一)全市总体管控要求。区域布局管控要求。优先保护生态空间,保育生态功能。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按照“三区并进”发展格局,调整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匹配。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依照法律法规执行。上述允许的有限人为活动之外,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用海用岛审批。一般生态空间内,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的活动;在不影响主导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还可开展国家和省规定不纳入环评管理的项目建设,以及生态旅游、畜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等人为活动,一般生态空间内的人工商品林,允许依法进行抚育采伐、择伐和树种更新等经营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实施严格保护,禁止新建、扩建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项目(国家和省规定不纳入环评管理的项目除外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强化源头控制,禁止设置排污口,严格防范水源污染风险,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引导重大产业向广海湾等环境容量充足地区布局。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全面提升产业清洁生产水平,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依法依规关停落后产能。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新建项目需符合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和企业自备电站,推进现有服役期满及落后老旧的燃煤火电机组有序退出;不再新建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生物质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热锅炉;禁止新建、扩建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制浆、生皮制革以及国家规划外的钢铁、原油加工乙烯生产、造纸、除特种陶瓷以外的陶瓷、有色金属冶炼等项目。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纳入国家产业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的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进入依法规划的专门化工园区(如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江门市(鹤山)精细化产业园卜大力推进摩托车配件、红木家具行业共性工厂建设。重点行业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原则上应入园进区,加快谋划建设新的专业园区。禁止在居民区、幼儿园、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除金、银等贵金属,地热、矿泉水,以及建筑用石矿可适度开发外,限制其他矿种开采。能源资源利用要求。优化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构建以清洁低碳主导的能源供应体系,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其他非化石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清洁能源比例;坚持节约优先,加快重点领域节能,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完善能源储运调峰体系。科学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省下达的任务。探索建立二氧化碳总量管理制度,加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节能。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二氧化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与全省同步实现碳达峰。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优化调整储油库、加油站布局,加快充电桩、加气站、加氢站以及综合性能源补给站建设,积极推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或实现清洁燃料替代卜大力推进绿色港口和公用码头建设,提升岸电使用率;有序推动船舶、港作机械等“油改气”“油改电”,降低港口柴油使用比例。鼓励天然气企业对城市燃气公司和大工业用户直供,降低供气成本。坚持节水优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广东节水九条”,大力推进农业、工业等重点领域节水;落实西江、潭江等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保障主要河流基本生态流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落实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等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强化自然岸线保护,优化岸线开发利用格局,建立岸线分类管控和长效管护机制,规范岸线开发秩序;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发展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实施重点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总量控制。严格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管理,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作用。在可核查、可监管的基础上,新建项目原则上实施氮氧化物等量替代,VOCs两倍削减量替代。以臭氧生成潜势较高的行业企业为重点,推进VOCs源头替代,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深入实施精细化治理。禁止建设生产VOCs含量限值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项目。重点推进化工、工业涂装、印刷、制鞋、电子制造等重点行业,以及机动车和油品储运销等领域VOCs减排;重点加大活性强的芳香烧、烯烧、焕煌、醛类、酮类等VOCs关键活性组分减排。涉VOCs重点行业逐步淘汰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低效治理设施,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落实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要求。加快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新建项目须符合环境质量改善要求;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区域,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重点污染物实施减量替代。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遵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等量替代”原则。重点行业企业“十四五”期依法至少开展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25年底,重点行业企业基本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优化调整供排水格局,禁止在水功能区划划定的地表水I、Il类水域新建排污口,已建排污口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完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管理政策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确保园区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电镀专业园区、电镀企业严格执行广东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海洋水产养殖污染来源、程度以及对海湾污染贡献率调查,科学评估海洋养殖容量,调整海洋养殖结构,合理规划海洋养殖布局。强化陆海统筹,严控陆源污染物入海量。一一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加强西江、潭江等供水通道干流沿岸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源环境风险防控,强化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风险协同防控,逐步构建城市多水源联网供水格局,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加强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全市环境风险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化工企业、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园区等重点环境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控。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规范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再开发。全力避免因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引发的次生环境风险事故(事件卜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海洋溢油、化学品泄漏、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海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能力。(二)“三区并进”总体管控要求。1 .都市发展区。区域布局管控要求。大力推动滨江新区、江门人才岛与周边的工业组团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引导造纸、电镀、机械制造等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西江干流禁止新建排污口,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逐步推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覆盖。能源资源利用要求。科学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清洁能源比例,建立现代化能源体系。推进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在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加强对VOCs排放企业监管,严格控制无组织排放,深入实施精细化治理。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率先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稳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加强西江供水通道干流沿岸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源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重点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全过程跟踪管理;健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优化。2 .大广海湾区。区域布局管控要求。积极推动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等区域重大战略平台发展。生态保护红线内,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允许零星原住民进行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海水养殖等有限的人为活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强化红树林等滨海湿地保护,严禁侵占自然湿地,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塘还林,保护银洲湖、广海湾、镇海湾生态环境。加强自然岸线管控,严格保护大陆和海岛自然岸线,确保自然岸线功能不降低。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推动涉及电镀、印染、糅革等项目的园区在具备排海条件的区域布局。能源资源利用要求。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等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健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实行严格管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用地指标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严控围填海,盘活江门市历史围填海资源存量,对合法合规围填海项目闲置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存量资源。实施严格的岸线开发管控,统筹岸线、海域、土地利用与管理,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的管理要求,加强岸线节约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水平,推动印染、电镀、糅革等项目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纳入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应提高主动性和责任意识,按照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相关规定,自主开展或委托有技术能力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审核工作。国家或地方已出台超低排放要求的“两高”行业建设项目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加快补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广海湾、镇海湾等重点海湾陆源污染控制。强化陆海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入海排污口管理,推进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严控入海河流水质。严格控制近海养殖密度。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台山核电厂规划限制区内禁止设立炼油厂、化工厂、油库、爆炸方法作业的采石场、易燃易爆品仓库、人口密集场所等对核电厂安全存在威胁的项目。加快银洲湖周边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加强农产品检测,严格控制重金属超标风险。3 .生态发展区。区域布局管控要求。筑牢珠三角外围西南部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区域生态绿核、潭江源头水生态系统、镇海湾等生态保护,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重点加强七星坑一天露山-皂幕山山地生态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构建和巩固西部、北部生态屏障。引导工业项目科学布局,新建项目原则上入园管理,推动现有工业项目集中进园。科学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平台,打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严格控制涉重金属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的项目应明确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来源。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能源资源利用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鼓励使用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原则上不再新建小水电以及除国家和省规划外的风电项目,对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小水电进行清理整改。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和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开采总量指标管控,加快淘汰落后采选工艺,提高资源产出率。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加快完善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矿山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强化潭江上游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金属冶炼企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三)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详见附表4o四、实施应用(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各市(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三线一单”实施应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三线一单”成果应用的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生态环境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协调小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要组建长期稳定的技术团队,切实做好技术保障。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做好数据更新和实施应用。各市(区)要切实落实“三线一单”实施的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实施工作。(二)强化生态环境宏观管控。各市(区各部门要强化“三线一单”的刚性约束,将其作为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以及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并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过程中做好应用,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要以“三线一单”为基础,深化国家和省的环评改革措施,着力构建“三线一单”、区域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相互衔接的固定污染源全链条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效能。(三)实施动态调整更新。按照我省“三线一单”实施管理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实施、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工作。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统筹建立的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开展市级“三线一单”评估更新。对因法律、法规、国家和省级重大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的,由市政府按程序调整更新。(四)推进数据共享共用。结合“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配合建立全省“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应用平台,将我市生态、水、大气、土壤、近岸海域、资源利用等分区管控要求纳入平台,实现编制成果信息化应用。推动“三线一单”与环境质量、排污许可、监测执法等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有关部门业务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三线一单”成果“一网统管”。本方案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6月30日。附件:1.江门市生态空间划定情况汇总表2 .江门市陆域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3 .江门市海域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4 .江门市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5 .江门市环境管控单元图江门市生态空间划定情况汇总表序号行政分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生态空间面积(km)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比例(%)1蓬江区18.135.6312.894.0031.029.632江海区1.000.920.000.001.000.923新会区147.0810.8082.646.07229.7116.864台山市516.5315.61461.1113.93977.6529.545开平市139.858.44466.3328.13606.1936.566鹤山市121.3811.21174.5316.11295.9127.327恩平市481.7828.43236.6313.96718.4242.39全市合计1425.7614.951434.1415.032859.9029.98江门市陆域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序行政分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单元数量(个)面积(km)比例单元数量(个)面积(km)比例单元数量(个)面积(km)比例1蓬江区110.693.32%4311.5796.68%000.00%2江海区O00.00%2109.20100.00%000.00%3新会区3211.2115.50%6898.0365.92%3253.1618.58%4台山市15754.1622.79%5745.3622.52%61810.2854.69%5开平市7682.3241.16%3601.0336.25%4374.4722.59%6鹤山市2279.6725.82%5779.8172.00%123.602.18%7恩平市5740.1443.67%3425.5225.11%2528.9931.22%全市合计332678.1928.08%283870.5340.57%162990.5031.35%江门市海域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沿海地市填写)序号行政分区优先保护单元数量(个)重点管控单元数量(个)一般管控单元数量(个)全市合计261010附件4江门市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单元准入清单环境管控单元城码单元名称行政区划管控单元分类要素细类省市区ZH44070310001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广东省江门市JI江区优先保护单元一般生态空间、水环境优先保护区控僮度区域布局管控1-1.【生态/禁止类】该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旃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依照法律法规执行。上述允许的有限人为活动之外,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用海用岛审批。1-2.【生态/禁止类】单元内的一般生态空间,主导生态功能为水土保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动的管理,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1-3【生态/限制类】加强对保护区内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动的管理。14.【水球止类】单元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涉及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1-5.【水/禁止类】畜禽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业。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3-1.【水/禁止类】船舶航经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时,应当保证其污水外排口全程处于有效锁闭状态。3-2.【水/禁止类】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排放、倾倒、堆放、处置剧毒物品、放射性物质以及油类、酸碱类物质、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及其他废弃物。环境风险防控4-1.【水/综合类】加强对江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的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增强企业内部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要求提高水环境应急处置能力。4-2.【水/综合类】合理调整或优化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建议加强异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控,尽避开从滨江大桥、潮连大桥通行。4-3.【水/综合类】加强对附近码头的水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完善相关环境应急措施、按预案配齐相关环境应急设施。41.【水/练合类】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点源、非点源环境风险源定期进行排查与整治。环境管控单元蝠码单元名称行政区划管控单元分类要素细类省市县ZH44070320001广东江门蓬江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园区型重点管控单元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度管控!求区域布局管控1-1.【产业/鼓励发展类】重点发展符合园区定位的清洁生产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制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家电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1-2.【产业/综合类】应在生态空间明确的基础上,结合环境质量目标及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对规划提出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进行论证,基于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布局提出优化调整建议,避免或减线生产活动对人居环境和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1-3.【能源/综合类】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热范BB内不得自建分散供热锅炉(备用燃炉除外)。14【土壤/限制类】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遵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等量替代1原则。能源资源利用2-1.【产业/鼓励引导类】园区内新引进有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的行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2.【土地资源/鼓励引导类】土地资源: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应符合有关规定。2-3.【能源/禁止类】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24【水资源/综合】2022年前,年用水12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水平达到用水定额先进标准。2-5.【水资源/综合】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公共供水管网内月均用水10000立方米以上的非农业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监裔管理。污染物排放管控3-1.【产业/综合类】园区各项污染物排放趋量不得突破规划环评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32.【水/综合类】加快推进园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动区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园区内工业项目水污染物排放实施倍削减。3-3.【水/限制类】新建、改建、扩建配套电镀等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倍量替代。3«.【大气/限制类】火电、化工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5.【大气/限制类】加强涉VoCS项目生产、输送、进出料等环节无组织废气的收集和有效处理,强化有组织废气综合治理;新建涉VoCS项目实施VOCS排放两倍削减替代,推广采用低VOCS原辅材料。36.【固度/综合类】产生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须配套建设符合规范且满足需求的贮存场所,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贮存、转移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37.【综合类】现有未完善环评或竣工环保验收的项目限期改正。环境风险防控4-1.【风险/综合类】构建企业、园区和生态环境部门三级环境风险防控联动体系,增强园区风险防控能力,开展环境风险预警预报。4-2.【风险/综合类】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质或涉及危险工艺系统的企业应配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按规定摘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以及因事故废水直排污染地表水体。4-3【土壤/限制类】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时,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填污染状况调查。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蛆织开展调查评估。环境管控单元蝙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行政区划管控单元分类要素细类省市区ZH44070320002蓬江区重点管控单元1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重点管控单元生态保护红战、一般生态空间、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重金属里点防控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健度求区域布局管控1-1.【产业/禁止类】新建项目应符合现行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江门市投资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8年本)等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1-2.【生态/禁止类】该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靛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依照法律法规执行。上述允许的有限人为活动之外,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用海用岛审批。1-3.【生态/禁止类】生态保护红线外的一般生态空间,主导生态功能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禁止在崩埸、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开展石漠化区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无序果矿、毁林开荒:继续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严格限制在水源涵养区大规模人工造林。1W.【生态/综合类】单元内广东圭峰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按K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执行。1-5.【水/禁止类】单元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涉及那咀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16【大气/禁止类】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实施严格保护,禁止新建、扩建排放大气污染物工业项目(国家和省短定不纳入环评管理的项目除外)。1-7.【大气/限制类】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内.禁止新建储油库项目.严格限制产生和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以及生产、使用高VoCS原辅材料的溶剂型油墨、涂料、清洗剂、胶黏剂等项目,涉及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等标准要求.鼓励现有该类项目搬迁退出。1-8.【土壤/限制类】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遵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等替代”原则。1-9.【水/禁止类】畜禽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番禽养殖业。能源资源利用2-1.【能源/鼓励引导类】科学实施能源消费总和强度“双控”,新上“两高”项目能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2-2.【能源/鼓励引导类】逐步淘汰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热锅炉。2-3.【能源/禁止类】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高污染燃料设施应当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24【水资源/综合】2022年前,年用水12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水平达到用水定额先进标准。2-5.【水资源/综合】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公共供水管网内月均用水IoOOO立方米以上的非农业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监督管理。2£.【土地资源/综合类】盘活存建设用地,落实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等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管控3-1.【大气/限制类】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内,城市建成区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安装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车辆车牌号码视频监控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适时增加作业频次,提高作业质量,降低道路扬尘污染。3-2.【大气/限制类】纺织印染行业应重点加强印染和染整精加工工序VoCS排放控制,加强定型机废气、印花废气治理。3-3.【大气/限制类】涂料行业重点推广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嫁色产品。3Y.【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