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战略.docx
-
资源ID:1189307
资源大小:22.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析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战略.docx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题目:浅谈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专业:人文地理学号:402015010089姓名:李成禄班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班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虽然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而“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开展和中国经济持续安康开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展开,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开展的新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最后简要分析两者的关系。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一、 引言丝绸之路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以洛阳、长安为起点,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同时也是亚欧大陆经济整合战略。西汉的张骞与东汉的班超及唐代的玄奘都曾经出使西域国家,探索与稳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展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二、 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建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开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而一直到2015年3月27口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开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国家开展改革委等,2015)o这才标志着对中国开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这一?愿景与行动?发布以前,中国都没有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官方解释。(二)”一带一路战略的解释从?愿景与行动?中以及其他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阐述中不难看出,“一带一路旨在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促进经济要素有序合理自由流动、资源高效科学配置和市场广度及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战略中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一东盟(10÷l)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三)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从各方面全方位影响着全球各经济体及各个国家的变化开展。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开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存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正确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开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另一种说法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耐性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各个经济体之间联系的关系更加严密,联系的方面更加广泛,相互之间联系的程度更深远。从单一层次的联系增加到多个层次,从双边之间的联系开展到多边等,总的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联系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世界经济开展主要的变化集中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引起这一变化的主体是中国,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舞台,尤其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这十年间,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历,促进了中国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与国外资金技术优势的结合,再利用国内外的两个市场的优势,刺激中国经济的动力与活力,中国经济逐渐在剧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开展起来,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虽然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横空出世也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三、“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必然性(一)从世界层面来看如前文所讲到的,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大的趋势下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展,其规模、层次、水平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有关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世界经济过去100年来的最大变化,也是过去近300年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大事件。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进程促进了中国的开展,那世界的开展也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组成局部的今天。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和平与开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局势并不太平,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动乱局势以及恐惧主义,这些地区及世界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形成一个稳定的世界格局,这不只是经济格局,而且是政治格局,文化格局等一系列完整、稳定的局势。而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比方由中国倡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作用于防止打击恐惧主义。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开展,一直以来都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从“一带一路战略线路上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至地中海沿岸,以及欧洲。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当今世界局势迅速变化的情况下,都在积极寻求同各方的多边合作往来,以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以及复杂的矛盾。而中国已经与多数国家达成双边合作往来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展现着自己的诚意和实力。目前“一带一路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若何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带着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安康开展,已经成为中国应尽的责任。然而在一些国际机构中尤其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中中国所占的份额都很低,例如:据相关研究报道,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17%、3.81%和6.47%的投票权。这样就无法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与自身经济体量相适应的作用。因此,共建“一带一路是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的重要途径。结合各个层面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经济乃至各方面的开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二)从中国自身层面来看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开展,在全球经济趋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探寻一种新的经济开展模式。1、首先,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过后,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往的具有成本优势的开展模式无法继续,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资源压力、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局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继续在剧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这需要其改变开展策略。2、其次,在过去重投资,以量取胜的开展模式下,中国局部原材料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在原有企业需要创新的同时,这局部过剩的产能需要转移到国外去,这就需要中国自身创造性地开展对外多边关系。3、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开展之后,经历了“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目前,中国的大市场下孕育了一大批具备世界市场投资及跨国运营能力的大企业,据相关资料研究,中国自2004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对外“走出去投资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开展。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从来就提倡和平开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开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从自身几千年的历史来看,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开展才有利于经济的安康开展,保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持久稳定的关系也是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安康开展的保证。因此,从中国自身层面来讲,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尽可能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既符合中国“走出去的需要,也是让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四、经济全球化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一)经济全球化对“一带一路战略来讲,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进入经济一体化体系,参与世界分工,从基本的利用自身劳动力、土地资源成本优势结合引进外资、技术到后来的“走出去,中国正在一步一步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开展水平逐渐增强,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一直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影响并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开展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没有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开展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大舞台的持续进步,就不会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开展将会促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及战略的最终实现。其次,从一定层面上面讲,经济全球化各个经济体间过度的竞争反而不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程及最终实现。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合作与竞争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所谓的完全意义上的竞争,也没有所谓的完全意义上的合作。国与国,经济体之间的竞争都是在合作中的竞争,而合作也必然是在竞争中的合作。这说明安康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开展方式才能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合理、可持续开展。(二)“一带一路”战略对经济全球化来讲,“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安康开展的重要力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或者可以说亚欧大陆版的经济全球化模式,是探索推进全球化安康开展的尝试。翻开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穿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局部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它是世界上最具开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开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密相连、休戚与共。“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设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建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从这些层面上讲,“一带一路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大开展。(三)经济全球化与“一带一路战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回忆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OO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OO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果把当时的商贸往来比作是现今的“一带一路,可以清晰看出当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新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并非是“另起炉灶,而是“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世界格局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框架。但是,它也不是简单地延续以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入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简单地讲,“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表现,没有脱离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机制,即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而这种建设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内涵根基上的包容性全球化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能在新形势下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开展,两者相互合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开展以及世界格局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