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算法与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与问题解决是浙将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是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1课。生活中人们运用算法解决各种问题,借助计算机程序实现算法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本单元主要介绍在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利用算法与计算机程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课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从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三个方面介绍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会用自然语言或者图表初步描述程序算法,但是学生对于计算机如何使用算法来解决问题还不是很了解。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在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四、方法策略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作品评价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讨论:新学期要进行班干部竞选,主要的竞选过程有哪几个步骤,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这些步骤?引出课题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班干部竞选进行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建构思考:你知道有哪些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算法来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如由人工来实施,或由计算机通过控制与计算实现等,不同的途径说一说己经了解的算法解决问题的途径,过渡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已有知识过渡到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使用计算机实现算法解决问题主要经历问题分析、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验证与优化算法等过程。)2 .抽象建模对问题进行分析,确立重要数据、核心关系,进行抽象与建模。阅读书本,结合图片,说出两位同学竞选的抽象建模步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桌交流讨论。3 .设计算法(1)设计开展模拟投票的算法。(2)根据流程图描述开展模拟投票的算法。4 .验证算法除了在流程图中代入具体的数据验证算法,还可以通过编写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来验证算法。新知,降低学习难度。将学生班干部投票这个生活中的 实际例子进行抽象建模,了解计 算机利用算法解决为的第二个步 骤。设计开展模拟投票的算法过程 中,了解计算机利用算法解决问 题的第二个步骤。使用流程图这个支架来描述开展 模拟投票的算法,在温顾流程图 的同时,降低描述算法的难度。感受计算机使用算法解决问题的 第三步验证算法的同时.,初步体 验读代码读班干部投票代码(三)交流讨论,总结提升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是a也不是b,结果会怎样?总结今天所学。拓展任务:如果有3位候选人参与竞选,投票问题的算法要怎么调整,在流程图中做相应的修改。通过思考交流讨论,作业提交,进一步感受计算机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抽象与建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抽象与建模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2课,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算法与问题解决,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本节课从抽象建模着手,帮助同学们借助表格进行问题抽象,用公示表达计算模型。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但是对于这三个方面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如何将问题进行抽象建模还是陌生的。三、教学目标1 .了解抽象与建模的一般过程。2 .能够借助表格进行问题抽象。3 .能够用公示表达计算模型。教学重点:借助表格进行问题抽象。教学难点:用公示表达计算模型。四、方法策略从经典案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经典案例,导入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案例展示,初步感知在九章算术李有这么一个经典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歌几何?2 .交流讨论,引出主题活动一:笼中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免?从经典案例着手,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深层解剖,描述问题(1)解决问题之前要对问题进行清晰的描述八(2)活动二:独立思考,描述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解说问题。有若干只鸡、免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鸡免有35个头,从下面数鸡兔有94只脚,问笼中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免?2 .案例在探,抽象问题(1)对问题进行抽象时可以从对象、数量、关系等方面人手。(2)活动二:小组合作探讨:鸡兔同笼问题中,对象、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抽象与建模,让同学们在任务驱动下,理解抽象与建模。学会借助表格进行问题抽象,尝试用公示表达计算模型。ea对,如Be美第湾初就2.BK司94.ftMB*EEJ爹JS.*lU35(9935XSWSft三B-943.层层递进,数据建模(1)根据抽象出来的数据及其关系,可以建立计算模型,进而推导出答案解决问题。(2)活动三:小组合作:“鸡兔同笼”问题中,如何用公式进行表达该问题的计算模型?(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百钱买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翁、母、雏各几何?利用表格,对该问题从对象、数量、关系等角度进行抽象建模。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算法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设计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3课,前面两节课主要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本节课从设计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借助表格和流程图进行算法设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还着重认识了抽象与建模,但对设计算法的具体步骤有些陌生。三、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算法的一般过程。2 .能够借助表格进行问题抽象。3 .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教学重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教学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四、方法策略从经典案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经典案例,导入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回顾上节课鸡兔同笼案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歌几何?回顾上节课的抽象建模2 .交流讨论,引出主题活动一:思考解决下列问题,需要用到哪些算法?从经典案例着手,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深层解剖,描述问题活动二:认识枚举算法阅读书本11页,结合流程图,初步感知枚举算法。2 .案例在探,框架确定(1)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时可以从选择控制结构,列出具体算法框架着手。(2)活动二:小组合作探讨:鸡兔同笼问题中,选择控制结构,得到具体问题的算法框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让同学们在任务驱动鸡/只12?下,理解算法设计。兔3433?脚总数/条138134?是否满足正确解条件XX?3.层层递进,算法描述活动三:小组合作:“鸡兔同笼”问题中,如何用流程图进行算法描述?(提示:首先明确算法的输入和输出)明确算法的输入输出,尝试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出示例题,拓展延伸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百钱买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翁、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母、雏各几何?请利用流程图,对这个问题设计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的程序体验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4课,前面两节课主要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和设计算法,本节课从验证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使用代码来验证算法。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还着重认识了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但对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有些陌生。三、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语言。2 .了解程序的运行环境。3 .认识基础语句。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语言、认识基础语句。教学难点:认识基础语句。四、方法策略从经典案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生活案例,导入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讨论生活案例,引发思考田XflMI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1T4t的,今T戏用aUH禽9<r2.建构知识,引出课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编写、运行程序,实现算法。(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网络搜索,初步感知活动一: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并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特点。2 .实践体检,熟悉环境活动二:认识程序的运行环境启动IDLEShen窗口,程序认识编辑器。认识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认识程序的运行环境-"Python110.S鼠明三、IHellworld!任SheIl剌防粤9运行结果3.认识基础语句,输”活动三:程序初创输入鸡兔同笼代平义,和同伴之间鸡蛋农了解常见的PythCWMwf(tw*110.S:f377lS3.Jun63022.v.192964bit(三NM)onin32copyri*ht*crdit*or*licn<()oation.orld!*)UO81IDLEShdl*口Si三wA代码RU0FOfmMKmaOpciora/Mdo*MHpFl.M<'H.H、,g(4程序4M<E*0、代码工验人并尝试理解每一句代码的含t流。n语法。体验代码输入,了解常见语法(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出示例题,拓展延伸在IDLEShell中编写一段代码,计算边长为3、4、5厘米的三角形的周长。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的执行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5课,前面四节课主要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和设计算法,认识了PythOn编程环境本节课从验证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使用代码来验证算法。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还着重认识了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对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有些许认识,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三、教学目标1 .进一步了解程序的运行环境。2 .认识基础语句。3 .体验运行程序调试程序。教学重点:运行程序。教学难点:调试程序。素养指向:通过编程验证给定任务的实施过程。四、方法策略从经典案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窠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观察代码,引发思考观察之前分析过的课本案例鸡兔同笼代码,引发思考。从此前学习过的窠例出发,激发2.建构知识,引出课题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计算机通过运行程序,完成对算法的执行,使计算机根据既定步骤完成高速、准确的自动化处理O(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运行程序,初步感知活动一:运行编好的鸡兔同笼程序参考书本19页,运行运行编好的鸡兔同笼程序O2 .实践体检,熟悉代码活动二:查看程序运行结果(1)对照书本19页,查看程序的运行结果。1.0tflii711-OXIMltMa>.UW*B.I*Wf.J,;»-/,*4V,/.MMl.'t.wwMKImCMISM-三K<)二J二TEZJ,-一WwC*Ub*f/>/5.H*fMlM1.>t<11;"jl.M.l,lJaIQ>Ilf.11tlttRMH,Jl2t1-W:.rtt(JLAt¾*R>>.Itt*Iicd代码中的*点&IDLE中打开楝什工兔同JrII序部客在英文半角玳&下人.IJbCUiMlIIIegM(9C*MmWMwD1jH.三IJrfH>w-G(2)参考书本20页找出代码中的查看判断条件和循环体。3.调试程序活动三:调试程序初体验(1)思考:为什么程序输出结果和课本中不一样?(2)尝试修改,将TU改成tu,接着运行,你发现了什么?(3)修改代码中鸡兔总的头数与脚数,观察、记录程序运行的过程与结果。体验运行编辑好的程序进一步认识程序的运行环境,读懂简单代码。体验代码调试,了解常见语法。设错,学生修改记忆更加深刻并体验成功。渗透算法迭代意识。4.完善算法与程序(1)讨论:你认为程序中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2)参考书本23页输入完善后的程序并运行,观察结果,和你想到的改进之处一样吗?()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出示例题,拓展延伸运行完善后的“鸡兔同笼”程序,进行单步调试,继续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算法的新创想。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分析猜数字算法设计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6课,前面几节课主要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这节课以猜数字算法设计为主题,尝试算法设计的应用,表格建模的应用,初步使用循环和分支结构来设计算法。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但对设计算法的具体应用还有待加强。三、教学目标1 .使用表格建模。2 .利用循环和分支结构设计算法。教学重点:使用表格建模,对于给定问题设计算法。教学难点:对于给定问题设计算法。四、方法策略从经典案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猜数字游戏,引出主题从游戏出发,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活动一:同桌之间玩一玩猜数字游戏引出主题。(二)算法设计,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抽象与建模活动二:猜数字游戏抽象建模阅读书本11页,结合流程图,初步感知枚举算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对猜数字游 戏进行抽象建模,同学们在任务 驱动下,应用表格进行抽象建模。使用流程图的方式来设计算 法,使得算法的步骤更加明晰。(1)说一说猜数字游戏的流程。(2)使用表格将猜数字游戏建模。(猜数字游戏:一名同学从0100之间选择一个数字,让另一名同学猜这个数字是多少,根据该同学的回答给出“大了”“小了喊”对了”的提示。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次数猜对数字!要将猜数字游戏做成人机交互程序,首先要对其进行抽象与建模。 主要对象:两个同学,假设为A、Bo 核心行动:猜数字与反馈提示,可以归纳为输入与输出。 关键数据:猜测的数字与答案,假设为Cai与da。 关系梳理:cai和da之间存在“大于”“小于”“等于“三种关系。)数据关系B雌cai>da输出大了输入Caicai<da输出小了JwAcaicat>da输出对了.停止聪入2.算法的设计活动三:根据抽象建模,绘制猜数字游戏的流程图。(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修改猜数字游戏的规则,并调整算法流程图。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板书设计数据整理1.抽象与建模2.算法的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猜数字算法验证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实现的第7课,前面几节课主要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以猜数字算法设计为主题,尝试算法设计的应用,表格建模的应用,初步使用循环和分支结构来设计算法。本课主要使用PythOn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尝试设计了猜数字游戏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描述,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教学目标1 .使用计算机语言来验证算法。2 .完善算法。教学重点:使用计算机语言来验证算法。教学难点:使用计算机语言来验证算法,完善算法。核心素养指向:使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简单算法。四、方法策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猜想,引出主题活动一:编写“猜数字”交互程序时,可能用到哪些语句?为什么?建构:通过编写、运行程序,可以对算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不断优化算法。从上节课的猜数字游戏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二)算法验证,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 .抽象与建模活动二:验证算法阅读书本28页,验证猜数字游戏算法。(1)说一说使用计算机验证算法的流程。对猜数字游戏算法的设计进 行算法验证,同学们在任务驱动 下,应用PythOn语言验证算法。(2)输入猜数字游戏代码。(3)调整“目标数”,运行程序,和同伴一起玩一玩。(使用计算机验证算法,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即将算法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精准命令;其次,需要运行程序并跟踪、记录运行过程结果,验证算法是否解决问题。)小知识:(1)输入语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在 Python3中输入的内容都被作为字符串读取,若对输 入的内容进行数字运算须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如使 用int()将其转化为整型数据。(2)双分支条件语句:由"ifelse”组成, 当条件为真时执行if分支下的代码,否则执行else 分支下的代码。2.完善算法活动三:完善猜数字游戏算法。(1)你认为猜数字游戏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 方?(2)通过分析程序结果与任务需求是否一致以 及调试过程中发的问题,提出完善算法的方案。例如, 为了提高“猜数字”程序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可以在 程序中增加记录猜测次数的功能:用变量ci表示次 数,用户每猜一次,ci就加1,用户答对后输出一共猜了多少次的提示。认识输入语句和“if else”条件语句完善算法,渗透算法可以通 过不断迭代升级优化的意识。da = 55ci 1cai = int(input("猜一个1至100之间的数字”) while cai ! da:if cai < da:Print ("小 了 ”)else:初始累加代码观察完善后的算法流程图,使得算法描述更加清晰。Print("大 了 ")Cai = int(input("猜一个1至10叱间的数字-) ci - ci + 1Print("对了7用次数为:",Cil)完善后的程序代码-(3)运行程序,和同伴比一比,谁用了最少的次数猜出目标数字。小知识:使用“二分查找法”可以通过较少的次数猜出正确答案。如在猜数字这个游戏中,可以先猜ClOO中间的数“50”,那么根据出题者的大小提示,你就可以排除了一半的数!再在剩下的范围内继续猜中间值,重复这个过程,不超过7次你就能猜出这个数字了。(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继续修改完善后的“猜数字”算法,实现以下功能:如果用户的猜数次数超过7次,提示“挑战失败“o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板书设计数据整理L验证算法"ifelse”2 .完善算法算法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的多样性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算法的效率的第1课,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利用算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求解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算法。前面一个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以猜数字算法设计为主题,尝试算法设计的应用,表格建模的应用,初步使用循环和分支结构来设计算法,使用PythOn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本课主要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介绍算法的多样性,认识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尝试设计了猜数字游戏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描述,用Python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教学目标1 .同一问题存在多种算法;2 .同一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3 .初步感知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教学重点:同一问题存在多种算法,同一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教学难点:同一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初步感知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核心素养指向:同一个算法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四、方法策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生活案例导入,引出课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说一说生活算法,引出主题活动一: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算法1 .说一说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2 .现实中,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是不是唯一的?你能举例来说明吗?通过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建构:现实中,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往往具有多样性,即可用多种不同的算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二)猜数字游戏算法,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问题描述活动二:描述猜数字游戏算法和同伴之间描述猜数字算法。(利用计算机可以来实现一些小游戏。如猜数字游戏,计算机预先在IlOO范围内设定一个目标数mb,同学A输入数字去猜该目标数。计算机根据同学A的输入数字给出“大了”“小了”或“对了”的提示,直到同学的输入数字等于目标数,游戏结束。)2.问题分析活动三:给出不同猜数字游戏算法(1)这个猜数字游戏是一个“查找”问题,即在1100范围内查找数mb0针对该问题,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请思考有哪些算法?(2)若采用“顺序查找”的策略,在100范围内查找数37,则一共需比较多少次?(策略一:顺序查找依次将1、2、3、99、100(或100、99、98、2、1)与mb比较,直到找到为止。策略二:二分查找先取IlOO的中间数50与mb比较,若mb等于50,则查找成功;若mb小于50,则取149的中间数25与mb比较;若mb大于50,则取5100的中间数75与mb比较如此反复,直到找到为止。)小知识:计算机根据所给条件查找出满足条件的对象,即在存储的一批数据内寻找出一个特定的数据,或者确定在该批数据内是否存在这样的数据。对猜数字游戏算法进一步认识。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介绍算法的多样性,认识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3,问题的多种算法设计活动四:选择一个策略,运用流程图描述算法(1)绘制顺序查找策略的流程图。(2)绘二分查找策略的流程图。选择一个策略,运用流程图描 述算法,使得算法描述更加清晰。4.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活动五:验证猜数字游戏算法(1)选择一个算法,编写程序验证。(2)上述程序中,若变量的值为137,则程序运 行结果是什么?若要显示对应提示,则应如何修改程 序?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算法验 证,学习常见的python语句。1 11(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在上述算法一中,若变量qs的取值依次为100、99、2、1,则相应算法和程序如何修改?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板书设计数据整理同一问题存在多种算法同一问题的多种算法验证:顺序查找二分查找一、教学内容分析算法的评价方法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算法的效率的第2课,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利用算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求解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算法。上一节课主要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介绍算法的多样性,认识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这节课主要介绍算法的评价方法和通过猜数字游戏的分析,体验算法评价的时间复杂度。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尝试设计了猜数字游戏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描述,用Python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在前一课了解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算法,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教学目标1 .算法评价的方法:算法的运行效率即时间复杂度。2 .多种算法的效率比较。教学重点:了解算法评价的方法。教学难点:多种算法的效率比较。核心素养指向:知道同一问题不同算法的效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四、方法策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说一说生活算法,引出主题活动一:论算法好差问题引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解决某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算法,如何评价算法的“好”与“差”呢?建构:针对某个问题,可以设计多个算法来解决,但不同的算法其效率是有差异的。算法是有“好”与“差”之分的,在一定条件下,当然要选择“好”的算法。引出主题。(二)猜数字游戏算法,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算法评价的方法活动二:顺序结构算法执行次数(1)程序对应的算法执行次数是多少?mb=37qslwhileqs<101:ifqs=mb:Print("找到的阙为:",qs)breakelse:qs=qs+l(2)修改上述程序,增加一个变量t来统计While语句的执行次数,并显示数值。(上述程序在执行时,针对变量qs为某一个值时,循环语句while会执行1次,循环体中的if语句会执行1次,if语句中对应语句块中的语句会执行1次。当变量qs的值变为37时,语句总的执行次数约为114次。)2.算法评价体验活动三:二分查找算法执行次数(1)同样是查找目标数37,二分查找算法在执行时,执行几次?(2)若将上述算法中变量zz的值修改为1000,即在1000范围内查找目标数37,则该算法的语句总的执行次数有何影响?(变量qs的值依次取50、25、37,也就是说,循环共执行了3次,语句总的执行次数为19次。)小知识:计算机根据所给条件查找出满足条件的对象,即在存储的一批数据内寻找出一个特定的数据,或者确定在该批数据内是否存在这样的数据。对猜数字游戏算法进一步认识。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比较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感受同一个问题算法不同,时间复杂度不同。(三)巩固延伸,拓展练习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总结所学,拓展提升总结本课所学2.练一练在100范围内,分别采用顺序和二分算法查找目标数1、50和100,估算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目标数字查找苜法循环语句执行次数哂150哂100板书设计数据整理算法评价的方法。多种算法的效率比较:顺序查找、二分查找一、教学内容分析韩信点兵枚举法的实现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算法的效率的第3课,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利用算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求解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算法。前面两节课主要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介绍算法的多样性,认识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介绍算法的评价方法和通过猜数字游戏的分析,体验算法评价的时间复杂度。这节课以韩信点兵算法为载体,介绍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程序实现。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尝试设计了猜数字游戏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描述,用PythOn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在本单元前两课了解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算法,认识了时间复杂度,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教学目标1 .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 .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教学重点: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核心素养指向:体验身边的经典算法,了解算法的特征和效率。四、方法策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五、教学流程(一)经典案例,引出课题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说一说韩信点兵的故事,引出主题活动一:韩信点兵过程你知道韩信点兵的故事吗?韩信是怎么计算出剩余士兵的数量呢?请和同伴说一说。建构:“韩信点兵”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还是一个有趣的猜数游戏。其求解的算法有多种,如枚举算法等。经典案例,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二)韩信点兵算法,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L问题描述活动二:认识韩信点兵算法(1)参考书本和同伴描述韩信点兵算法?(2)如果你来点兵,你将采用何种算法?(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士兵打仗。战后,死伤四五百人。剩下的士兵中,他命令土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土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宣布:我军还有1073名勇士!这就是"韩信点兵”故事的由来。)2.抽象与建模活动三:韩信点兵算法抽象建模对韩信点兵算法进行抽象建模。( ÷3=2 ÷5=03>=? ÷7=02效的除法运算示意图“口”指剩下的士兵总数,用变量X来表示。根据“死伤四五百人”可知,变量X的范围为IOoO100且同时满足“x除3余数为2、X除5余数为3、X除7余数为2”这三个条件。可建立如下模型:枚举X在IooOTlOO范围内的每一个值,判断条件“x除3余数为2、X除5余数为3、X除7余数为2”是否同时满足,满足条件的X就是要求的解。即:当X=100O时,条件"x除3余数为2、X除5余数为3、X除7余数为2”是否同时满足?当X=100l时,条件"x除3余数为2、X除5余数为3、X除7余数为2”是否同时满足?当X=IlOO时,条件"X除3余数为2、X除5余数为3、X除7余数为2”是否同时满足?)对韩信点兵算法进一步认识。对韩信点兵算法抽象建模,进一步理解该算法。3.算法设计活动三:韩信点兵算法设计对韩信点兵算法进行设计。U-l<mI对韩信点兵算法进行算法设计,分别用流程图和程序语言描述。虫A*A*×=1000whilex<1101:ifx%3三三2andx%5三=3an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