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湖南省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190012       资源大小:42.0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湖南省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食品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我省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我省食品工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着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和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食品产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富民强省作出了重要贡献。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全省规模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完成工业增加值1228.55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76.2亿元,同比增长12.9%,分别比2010年增长109%和106%;实现税金总额169.0亿元、利润总额1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5.8%o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工业的12.7%,比2010年提高4.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国第8位,比2010年前移了3位,中部六省第3位。2、重点子行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食品重点子行业得到较快发展。2015年,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果蔬加工、精制茶加工、调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罐头食品制造等子行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4.8亿元、687.2亿元、225.7亿元、247.4亿元、135.5亿元、207.9亿元、145.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47%、81%、193%、130%、165%、119%、102%,以上子行业占全省食品工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食用植物油加工、畜禽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制造、酿酒等行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9.9亿元、395.1亿元、92.1亿元、208.9亿元、168.7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96%119%>142%、182%、87%o3、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截至2015年,全省持证食品生产企业有67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73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46家,省茶业公司、道道全粮油等为湖南省百强企业,唐人神集团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加加食品、克明面业等13家企业成功上市。4、产业集聚逐步推进。通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聚,全省已基本形成了长沙粮油乳茶、岳阳粮油茶调味品、株洲肉乳、常德粮油水产品、湘潭肉莲、邵阳酒果蔬糖、怀化粮油果蔬、永州酒油果蔬、益阳粮茶水产品等9个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15年全省9个食品产业集群区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0.5亿元,占全省规模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4.5%o排全省前4位的岳阳、长沙、常德、益阳2015年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60.2%,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5.4亿元、699.1亿元、484.7亿元、446.0亿元。5、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15年,全省食品行业拥有141件“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36.7%;156个产品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占全省总数的24.5%。省茶业公司、克明面业、伟鸿食品等28家企业通过诚信体系评价,德山酒业、银光粮油、小丫丫食品等50家企业被评选为湖南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示范企业,为推进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6、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唐人神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健米业、克明面业、熙可食品、酒鬼酒、太子奶、天龙米业等27家食品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总数的11.5%;金健米业、正虹科技、洞庭水殖、隆平高科等企业设立了国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全省食品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体系,企业创新研发水平不断提高。7、开放合作取得成效。中粮、可口可乐、统一、娃哈哈、青啤、燕京、温氏、雨润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落户湖南并不断扩大投资,为全省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省伟鸿食品、果秀食品、顺祥水产、省茶业公司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快速壮大,产品出口欧美、澳洲、南非、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成为全省食品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十二五”我省食品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行业规模仍然偏小。2015年我省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3.71%,仅为全国行业排名第一位的山东省的26%,产业规模与湖南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与河南等发达省份及湖北等相邻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食品企业散小差问题依然突出,我省1873家规模食品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263家,只占14%,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省农副产品50%以上是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绿色、有机特色产品少,一般、原料型低端产品多。代表精深加工的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主营收入只占全省食品产业的3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三是农副产品加工率较低。虽然近年来我省规模食品企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升,但到2015年也仅为0.91: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四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受农产品源头污染、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以及流通环节经营不规范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省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影响消费者信心和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面临的发展机遇进入“十三五”,我省食品产业发展将继续面临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同时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和我省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于“十三五”期间逐步出台,经济增长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企业经营发展环境进一步向好,特别是我省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支持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落实,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和食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食品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到2020年,我国推进城镇化将新增一亿城镇人口,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新增一亿人口,全国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20万亿元,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观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加倾向于绿色、保健、有机、营养、方便的食品,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食品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条件,食品产业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时机日趋成熟。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扶植重点企业,提升品牌效应,打造产业园区,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二)基本原则1、坚持规模发展。加快推进传统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提升规模化水平,不断做大总量,壮大规模,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加快发展,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竞争力。2、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托我省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引导食品企业发展优质安全、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的食品,巩固城镇消费市场,开拓农村和国际市场,提高有效供给,适应市场需求。3、坚持创新驱动。支持食品企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实施“食品产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开发,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精细化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4、坚持集聚发展。加快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集中,完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引导食品工业集聚发展,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5、坚持质量安全。加快构建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诚信体系。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三)发展目标1、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到2020年,力争全省规模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完成增加值185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2、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5个,其中千亿食品产业集群2个;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食品产业园区15个;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食品工业强县20个;培育形成3-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8-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80-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3、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面落实新的食品安全法,基本建立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和安全制度管理体系。乳制品生产企业普遍推行良好操作规范(GMP),规模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规模食品企业推行建立诚信管理体系(CMS);肉类加工、乳制品和白酒等重点行业全面建立食品追溯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三、发展重点(一)全力打造千亿粮食加工业着力开发和应用调质、营养强化、留胚、专用粮配、绿色存储等技术;大力普及发芽糙米、营养糙米、营养米粉等制品,提高优质米和食品加工专用米比重;加快米饭、米粉等传统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积极研发高纯度米蛋白、米淀粉脂肪替代物、米糠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多种专用面粉及营养、保健的面制品。重视发展玉米及薯类等杂粮加工业。积极开展粮食副产品的循环综合利用,做大精加工,做强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省内企业“走出去”,在省外及境外建立粮食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我省稻谷资源优势和生猪养殖市场优势,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到2020年,全省规模粮食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0亿元,年均增长12%。(二)重点发展四个具有区域优势的五百亿子行业1、畜禽肉类加工业。全面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发展鲜冷藏肉、分割肉、方便即食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等,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加快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加速传统腌腊肉制品和酱卤肉制品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实现腊肉清洁化、工业化生产;加强对猪血液、骨组织、脏器、皮毛绒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的同时,重点开发牛羊肉、禽肉制品,积极开发鸡、鸭、鹅等禽类高档休闲熟食产品,改善肉类产品结构。推行蛋类分级生产工艺、改进皮蛋、咸蛋、卤蛋等传统工艺,积极开发蛋清蛋黄分离提取清粉、黄粉技术,生产各类具有蛋类营养的食品。到2020年,全省规模畜禽肉类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年均增长10%o2、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加快干法脱皮、低温冷榨、膨化浸出等油脂加工技术改造,提高茶油、菜油、米糠油等精深加工水平。做大做强山茶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双低菜籽油、米糠油、胚芽油、花生油、核桃油、芝麻油、山胡椒油等特色优质食用油。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的比重,加快研发运动员专用、降血脂、促进少儿增长发育、减肥和营养保健等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功能性油脂产品,研究和生产适用于高血脂人群的脂肪代用品,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提高皮壳、饼粕、油脚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开发复合氨基酸等新产品。到2020年,全省规模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年均增长ll%o3、果蔬加工业。加快骨干企业的培育和优势品牌的引进,以提高果蔬采后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净菜、配菜及果蔬深加工产品。重点开发果蔬罐头、果汁饮料、发酵及脱水蔬菜等果蔬产品;加快果蔬皮渣综合利用和果蔬流通技术研究,开发果蔬功能产品;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山药、百合、食用菌、板栗等产品;加快易开罐、软包装、半刚性等新型包装材料应用,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到2020年,全省规模果蔬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年均增长12%o4、精制茶加工业。加强品牌推广和整合,加快大宗绿茶和主要名优绿茶标准化、无公害清洁化生产;鼓励发展高档绿色、有机名优茶;进一步加快黑茶发展,巩固我省黑茶等紧压茶产量居全国首位的地位;积极发展高品质红茶、黄茶;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功能保健作用的茶及茶饮料新产品,开展类黄酮化合物、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等天然产物提取与应用。到2020年,全省规模精制茶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年均增长15%o(三)大力培育五个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百亿子行业1、水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淡水鱼、小龙虾等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加工率。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出口,加快发展速冻鱼片、鱼糜制品等各式各样的方便水产食品,开发具有特色风味即食小包装鱼制品。积极开展水产品加工附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氨基酸、调味品、活性肽、调味料、饲料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到2020年,全省规模水产品加工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年均增长15%o2、方便食品制造业。重点发展各种汤面、馄饨、粉丝、年糕等方便米、面制品制造;加快发展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馒头、花卷等速冻食品制造;发展壮大方便米线及方便汤、粥、菜等其他方便食品制造;以满足休闲、旅游、嗜好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湖湘特色的风味食品、功能食品、旅游休闲食品,加快发展豆干制品;推进湘菜产业化,大力发展预制菜。到2020年,全省规模方便食品制造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10%o3、调味品制造业。支持酱油、醋、辣酱、腐乳等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调味品向多样化、高档化、方便化、营养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复合方便和营养保健型调味品,积极发展速冻、微波、方便食品调料和火锅、名肴调料,以及各种供餐饮业直接使用的终端调味产品。加强对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活力新型酶制剂、营养强化剂、天然防腐剂、品质改良剂、乳化增稠剂等系列产品。到2020年,全省规模调味品制造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8%。4、软饮料制造业。大力发展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等饮料制造业,重点开发柑桔、舜猴桃、金银花、玉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营养、功能型饮料产品。加强优质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瓶(罐)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稳步发展碳酸型饮料。着力开发天然有机、营养保健的新品种,实现多品种发展。到2020年,全省规模软饮料制造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10%。5、酿酒业。推广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改进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重点在控制白酒总量的基础上提升白酒品质,加强品牌整合,创立知名品牌,大力开发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中低端白酒产品;积极发展无糖啤酒、无醇啤酒、保健啤酒;加快发展低糖、低度酿造果酒和黄酒,稳步发展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鼓励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保健酒产品。到2020年,全省规模酿酒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8%。四、重点任务(一)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中小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型企业做精,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引导要素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支持和引导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组建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大力发展中小食品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找准定位,挂大靠强,为龙头企业发展配套服务,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之路。(二)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长沙粮油乳茶调味品、岳阳粮油茶调味品、株洲肉乳、常德粮油水产品、湘潭肉莲、邵阳酒果蔬糖、怀化粮油果蔬、永州酒油果蔬、益阳粮茶水产品等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长沙、岳阳两个千亿食品产业集群。坚持技术高新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环境生态化,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生态、环保型食品工业园区(基地),抓好宁乡经开区食品加工区等一批食品工业园(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基地)集聚,加速形成集聚效应。有针对性地建设外向型食品工业加工区,承接国际知名食品企业生产基地转移。大力发展县域食品产业,实施“一县一品”、“一品一特”的发展模式,培育一批食品产业强县。(三)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骨干企业围绕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推广、品牌意识、品牌延伸、品牌资产等重要环节,制定品牌发展计划,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加强我省传统食品的挖掘、传承、保护、发展和认定工作,大力传承和挖掘老字号湘味品牌食品,打造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湘”字食品品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挖掘、开发具有湖湘特色的传统产品占领国内市场。以食品优势品牌扩张为重点,加强品牌整合,依托金健、唐人神、金浩、安化黑茶、熙可、君山等优势品牌进行整合,在优势子行业形成强大的优势品牌。认真做好中国驰名商标及湖南名牌、湖南著名商标等品牌的培育发展工作,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放大营销推广、公共关系、人际及终端传播等多渠道、多层面的组合效应,提高消费者对湘字食品品牌的知晓度、认可度和忠诚度。(四)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服务体系。支持建立和完善以食品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围绕优势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食品深加工比重。鼓励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食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支持企业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大力实施“互联网+”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促进食品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发展。以食品产业集群、食品工业园区(基地)、食品强县为重点,加强食品技术研发、检测、物流、标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加强食品检测中心或检测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检疫检测技术和设备,加快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检测方法和标准,积极培育第三方检测市场,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检测服务;加强食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的仓储、冷链、配送现代物流系统。(五)建设原料基地,完善产业链条。按照布局科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原则,逐步推进食品产业原料生产区域化、专用化和规模化。支持有条件的食品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原料专用基地,或者通过联合、租赁等方式,稳定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构建生态型产业联盟,引导食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组织的联合与协作。围绕加工需求调整种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抓好优质稻、生猪、油菜、油茶、柑桔、茶叶生产基地县及优势区域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到省外建设原料基地。(六)建设诚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落实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重点推进肉类加工、乳制品、白酒等行业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努力提高全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新增和有效整合财政资源,重点支持食品工业园区(基地)和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服务平台、质量安全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协调我省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向食品产业倾斜,加大对食品产业项目支持比重。按照部门归口,联动支持,采取补助、奖励、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支持方式,用好做活农业产业化、商业流通等各领域有关专项资金,支持食品产业发展。各级地方财政要切实加大对食品产业扶持力度。(二)扩大产业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拓宽合资合作渠道,积极引进先进理念、人才、技术、项目,推动与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跨国食品企业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湖南。鼓励我省优势食品企业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到省外、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实施出口带动战略,优先扶持出口型企业发展,培育出口品牌,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提高行业话语权。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重大食品经贸活动,扩大市场销售和品牌影响力。(三)规范食品市场监管。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准入标准,依法统一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行业(地方)有关标准,约束生产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突出质量安全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研判、处置,强化对企业特别是小微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构建食品质量安全倒逼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市场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四)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食品企业兼并重组合理融资需求;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食品企业有效抵押担保范围;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质押贷款和产业链融资等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或以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私募股权及上市等方式融资。(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省食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食品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及有关职业技术培训平台作用,着力培养领军人物。支持食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急需的实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人才高地和专家库,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尽快形成与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六)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和创新协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食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沟通,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同行业企业之间生产经营行为,实现行业内公平竞争,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附件:1、全省各市州食品产业“十三五”规划表2、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子行业“十三五”规划表3、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园区(基地)“十三五”规划表4、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县市区“十三五”规划表5、全省重点食品企业“十三五”规划表6、全省食品产业“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表全省各市州食品产业“十三五”规划表序号市州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加值(亿元)2015年实际2020年规划预计年均增速2015年实际2020年规划预计年均增速1长沙市69110509.0%182.42688.0%2株洲市15026012.0%43.410015.0%3湘潭市36166013.0%99.723015.5%4衡阳市27143010.0%741108.5%5邵阳市28657015.0%62.312515.0%6岳阳市106516009.0%2774609.0%7常德市48497515.0%118.81748.0%8益阳市44690015.0%120.823314.0%9张家界市335812.0%6.611.612.0%10郴州市27248012.0%83.113310.0%11永州市15326012.0%45668.0%12娄底市10020015.0%225118.2%13怀化市14022510.0%43.97010.0%14湘西自治州195018.0%9.82017.0%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子行业“十三五”规划表序号重点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015年实际2020年规划预计年均增速1粮食加工764.8135012%2饲料加工687.211009%3植物油加工419.970011%4肉类加工395.165010%5果蔬加工225.745015%6罐头食品制造145.525010%7调味品制造135.52008%8精制茶加工247.450015%9方便食品制造207.935010%10水产品加工92.118515%11焙烤食品制品71.31008%12乳制品制造48.8758%13酒的制造168.72508%14饮料制造208.935010%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园区(基地)“十三五”规划表序号重点园区(基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015年实际2020年规划预计年均增速1望城经开区9420015%2隆平高科技园9020017%3宁乡经开区12330019%4浏阳市两型产'业园5210415%5湘潭天易示范区12825521%6祁东洪丰工业园5511015%7邵阳江北食品工业园4510018%8湘阴县工业园19029010%9岳阳经开区12027016%10平江工业园13023015%11常德经开区12024115%12西洞庭食品工业园3710020%13益阳兰溪粮食产业园711048%14资阳区食品产业园5010015%15安化黑茶产业园3010028%全省食品产业重点县市区“十三五”规划表序号重点县市区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015年实际2020年规划预计年均增速1浏阳市16626510%2宁乡县24443512%3望城区12630019%4天元区4810016%5湘潭县15130015%6祁东县9516512%7武冈市4610017%8洞口县4210019%9隆回县4110020%10湘阴县22833010%11平江县15025013%12华容县8417512%13石门县8416915%14澧县5010015%15汉寿县5511015%16资阳区7117620%17安化县6817020%18赫山区11719010%19南县5810212%20沅江市6411212%说明:打“”的为省直管县。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