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预防.docx
结核病的预防(一)建立防治系统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为搞好防治工作,仍须强调建立、健全和稳定各级防跨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治、管、防、查的系统和全程管理,按本地区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制定防治规划,并开展防瘠宣传,教育群众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培训防瘠业务技术人员,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防瘠事业。(一)早期发现和彻底治疗病人从当地疫情实际出发,对服务性行业、学校、托幼机构及儿童玩具工作人员等定期健康检查,每12年1次。在疫情已经控制的地区可开展重点线索调查,而主要应该是门诊因症就诊病例的及时发现和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查出必治,治必彻底,只有彻底治疗病人,大幅度降低传染源密度,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减少发病。(三)疫苗结核是慢性感染性疾病,化学治疗很难治愈而不复发,因此采用疫苗预防是最好的策略。但目前尚无理想的结核病疫苗。广泛使用的疫苗是卡介苗(B介),是一种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活菌疫苗,自1921年用于预防结核病以来,虽被积极推荐和推广,但迄今对它的作用和价值仍有争论。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BCG尚不足以预防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儿童发病及其严重性,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结核病减少,并可减少此后内源性恶化的可能性。WHO已将BCG列入儿童扩大免疫计划。我国结核病感染率和发病率仍高,推行BCG接种仍有现实意义,规定新生儿出生时即接种BCG。由于疫苗的预防价值有限,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建立完善的防治系统至关重要。各级防治系统着眼于早期发现和彻底治疗病人。查出必治,治必彻底,只有彻底治疗病人,大幅度降低传染源密度,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减少发病。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耐药慢性病例的形成和积累,不仅是临床治疗的目标,亦是预防工作的中心环节。(四)潜伏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LTBl)活动或者再活动是活动性结核流行的重要来源。潜伏性结核感染是宿主感染结核杆菌后尚未发病的一种特殊状态,以皮肤结素试验阳性而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改变为特征。而在接种BCG的地区由于皮肤结素试验出现假阳性的比率较高,建议可用酶联免疫斑点等技术测定特异性结核抗原分泌的干扰素飞来诊断潜伏结核感染。早期发现潜伏感染者,并在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前进行治疗,能够大大降低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病率。美国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7万名不同人群的LTBI者选用INH治疗,发现能降低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25%92%,平均为60%o对LTBl者的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即能够减少已感染结核杆菌者的发病机会,又可以通过影响发病,消除潜在的传染源,来减少结核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