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docx

    • 资源ID:1193987       资源大小:307.71KB        全文页数:1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docx

    肇府20242号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现将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交通局反映。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年2月26日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2024年2月第一章概述6第一节研究背景6第二节规划范围与期限7第三节规划的主要依据7第四节规划的主要结论9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要求20第一节肇庆市概况20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1第三节发展形势与要求28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与问题42第一节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42第二节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4第四章综合交通需求分析57第一节综合运输量预测57第二节主要流向客货运量预测60第三节港口吞吐量预测63第五章发展思路和目标65第一节战略定位65第二节发展思路65第三节发展目标67第六章基础设施布局规划69第一节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布局69第二节铁路网布局74第三节干线公路网布局94第四节水运航道与港区布局116第五节机场布局125第六节枢纽层次客货枢纽站场布局134第七章运输服务系统规划149第一节立体便捷旅客运输服务系统149第二节高效绿色现代物流服务系统151第八章实施效果153第九章近期重大工程158第十章保障措施16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研究背景肇庆市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珠三角环线高速、二广高速、广昆高速通车,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的建成以及西江黄金水道航运功能的提升,肇庆已初步形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国省干线、水运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形成,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东西两岸协调发展,带动肇庆从环湖城市到拥江城市、从通道城市到枢纽城市的转变,城市能级将得到显著提升。世界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轨道上的大湾区、高度融合的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共享交通蓬勃发展,肇庆将和湾区所有城市一道进入新一轮交通大发展的新阶段,未来10-15年,肇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将步入结构优化、加速融合、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黄金期,肇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完善肇庆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支撑肇庆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编制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1本规划是未来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有效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责的重要参考之一。第二节规划范围与期限本规划的范围为肇庆市全域,涵盖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为重点,涵盖运输服务、运输管理等领域,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第三节规划的主要依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公路网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广东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年修订)珠三角城际铁路规划项目实施调整方案(2017年12月)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指引坚定信心团结奋进为加快建设枢纽门户城市而努力奋斗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肇庆港总体规划(2035年)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肇庆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肇庆新篇章肇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第四节规划的主要结论1 .发展现状与问题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肇庆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铁路方面,目前已通车4条铁路,其中贵广高铁和南广铁路2条重要的干线铁路在肇庆交汇;公路方面,已通车7条高速公路,覆盖了所有县(市、区),市域内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约90%;水运方面,境内有西江黄金水道等多条通航河流,肇庆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建成多方式一体化换乘的肇庆市火车站综合体、肇庆东站综合体项目O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肇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的发展定位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对外通道布局有待完善。与广佛、深港澳间的综合运输通道数量、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连通粤西、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通道资源配置不完善。二是市域内综合交通网络覆盖水平有待提升。各县(市、区)之间交通联系仍不够便捷、迂回绕行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重点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未能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公路网密度、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和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比例等主要技术指标在全省地市中排名靠后。三是综合交通运输衔接效率仍需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体系之间的衔接转换效率仍需提高,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水平还需加强,港口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数量不足、功能较为单一,重要枢纽与干线铁路及干线公路的衔接仍需加强。2 .发展思路和目标(1)战略定位统筹考虑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综合交通发展格局以及肇庆市在全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结合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基础,确定肇庆在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战略定位: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2)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落实省委"1310"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具体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按照"立足广州都市圈、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的总体思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及跨界交通无缝对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木幽,为将肇庆打造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B市发挥越和引领作用。立足广州都市圈:向东对接广佛,与广佛同城化发展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构筑连通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根基。在肇庆与广佛之间构筑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快速路等组成的多方式、多层次、高密度、高效率的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肇庆与广佛之间多点融入、多路贯通、全面对接,支撑肇庆与广佛一体化发展,助力广佛肇经济圈空间体系不断优化、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充分。对接深港澳:向南沟通珠中江,直抵深港澳,是肇庆把握发展新机遇,构筑交通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要求。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重点,补充、完善快速通道,便捷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融入珠江西岸新一轮崛起,构筑粤港澳连通大西南的新通途。融入大湾区: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逐步消除行政区域壁垒,主动与大湾区中心城市对接,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标准、建设时机等方面统筹协调,在运输服务法规、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标广佛,积极参与城际交通运输合作机制,推动城市、城际公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的联程服务,推进交通运输同城化发展。连通大西南:依托由贵广高铁、南广铁路、柳梧广铁路、广昆高速、西江航道等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联系广西等大西南地区及东盟国家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港口、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中,借力大西南要素加快发展。3 .发展目标到2035年,构建形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适应肇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支撑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便捷顺畅:"两轴四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四主多点"客货枢纽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格局全面建成。全面融入大湾区,形成“306090"交通圈,即30分钟到达广佛,60分钟直通深港澳,90分钟可达大湾区全域;面向大西南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连通能力显著增强,市域内部重要节点间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旅客出行便捷程度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经济高效:综合交通网设施利用更加高效,运输结构更加优化,物流效率显著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交通枢纽基本具备寄递功能,实现与寄递枢纽的无缝衔接。绿色集约: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智能先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安全可靠: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设施安全隐患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网络韧性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能力显著提升,重要物资运输高效可靠。4 .基础设施布局形成由“两轴四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四主多点"客货枢纽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格局。其中,"两轴四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包括:轴一: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根基。该轴连接广佛,通往深莞惠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粤东城市群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广东省"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广湛高铁、柳梧广铁路、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广茂铁路联络线、肇顺南城际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增佛高速西延线、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以及高新区至三水、四会至三水、鼎湖至三水青岐、金利至三水、高要至三水等多条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普速铁路、普通国省道、城际铁路、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轴二:肇庆-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肇庆至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又一重要的综合运输通道。该轴向东南经佛山、珠中江,直抵深港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珠肇高铁、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以及四会至高明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廊一:肇庆-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肇庆至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连接清远、韶关等北部生态发展区乃至湖南、江西等长江经济带区域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北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德庆至清远高速公路、肇庆经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铁路,形成由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干线航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廊二:肇庆-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肇庆至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粤港澳至成渝主轴”和广东“粤贵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广西贺州通往贵州黔中经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二广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桂贺肇广(货运)铁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廊三:肇庆-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肇庆至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广昆走廊"和广东"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北部湾经济区、滇中经济区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南广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三等,规划新增深南高铁、柳梧广铁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三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廊四:肇庆-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肇庆至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阳江、茂名、湛江等粤西沿海城市群乃至海南经济特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内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是广茂铁路、汕湛高速公路、怀阳高速公路,规划新增广湛高铁、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等,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四主多点"客货枢纽,由4个门户型枢纽以及多个区域型枢纽构成。4个门户型枢纽包括: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由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机场综合客运站组成,是集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及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空铁公无缝衔接型综合客运枢纽。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由高铁肇庆东站、城际铁路站和汽车客运站组成。目前高铁站和城际铁路站已建成运营,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以及广佛肇城际铁路的交汇站。汽车客运站将按照一级公路客运站标准建设,未来将形成具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中转换乘功能的综合客运枢纽。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位于四会大沙、西江北岸,整合肇庆新港新基湾作业区、四会大沙物流板块资源,构建珠三角连通大西南的铁水联运枢纽,重点发展内外贸集装箱、仓储装卸、中转联运、流通加工、保税物流、口岸通关、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内主要经济区之间货物中转交流的平台和枢纽。物流园位于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未来将打造立足广佛肇、面向粤西、辐射珠三角、连接全国的现代化航空物流园。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陆空联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零担快运、快递集散分拨等物流服务。5 .实施效果支撑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以向东对接广佛、向南直抵深港澳为主要方向,构建形成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广佛方向主要交通干线由11条增加为26条,深港澳方向主要交通干线由3条增加为7条。面向粤西、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连通能力显著增强。依托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肇庆连接粤西、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运输通道布局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2小时通达粤西、粤北地区,4小时通达黔中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大西南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区域,肇庆与周边重要经济区的衔接更加紧密、便捷,面向北部生态发展区、粤西地区以及大西南地区的连通能力显著增强。市域内部重要节点间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肇庆市域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覆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各县(市、区)之间实现1小时互达,东南板块各市(区)之间30分钟互达。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条高速公路连接,所有县(市、区)实现轨道交通和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所有乡镇、重点产业园区和所有市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综合运输衔接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建成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等一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枢纽集疏运网络更加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6 .近期重大工程近期着力推进一批影响面广、紧迫性强、示范效果显著的重大工程,主要包括:一是干线铁路通道畅通工程;二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工程;三是高速公路优化加密工程;四是普通干线公路提质增效工程,五是内河航运扩能提升工程;六是民航机场枢纽建设工程。19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要求第一节肇庆市概况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东接广佛,西邻广西,北靠清远,南邻珠江中澳,是粤港澳大湾区连通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珠江-西江"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在肇庆交汇叠加,区位优势突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全市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形态。地貌以中低山朔口丘陵为主,盆地、冲积平原相间分布。山地、丘陵分布在北部的怀集县、西部的封开县、德庆县和东北部的广宁县,其间分布若干盆地;河谷平原占市域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区和四会市。生态资源富集,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肇庆市水资源充足,主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靛定,全市地表水水质100%达标,星湖水质达到IV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西江稳定像寺II类水质,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达60余种,是广东著名的“黄金之乡",黄金产量占广东省的80%;森林覆盖率达72.9%,生物品种众多,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肇庆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集岭南山水与岭南文化特色于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包含了山岳景观资源、地质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宗教资源、休闲度假资源等。全市已形成以七星岩和鼎湖山为中心,连接四会贞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和世外桃源、封开龙山和天下第一石、鼎湖葫芦山和九龙湖、德庆盘龙峡和龙母祖庙、高要广新生态园的“肇庆千里旅游走廊"。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处于广东省中等水平,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肇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0.0亿元,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全市人均GDP达到6.4万元,在广东省各地市中处于中等水平,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表2-1肇庆市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人均GDP(元)2010965.1392.22487520111169.4395.12974920121279.6398.23240320131437.0402.23617120141580.5399.03962520151691.9400.34233320161810.7401.845151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人均GDP(元)20171965.0403.94878120182102.3406.65187920192250.6409.25517620202313.2411.75635720212650.0413.064269增长率(%)“十二五"10.10.59.5“十三五”5.20.54.6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22肇庆市统计年鉴,表中绝对数为当年价,GDP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图2-1肇庆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2-22021年广东省各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序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深圳1736632珠海1579143广州1503664佛山1270855东莞1032846惠州821137中山801578江门747229肇庆6426910茂名5964811阳江5800512韶关5437713汕头5310614湛江5081415踞5045916潮州4842717汕尾4809518云浮4768519河源4488620揭阳4047021梅州33764全国80976全省98285排序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珠三角128264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服务业跃居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十二五"时期,肇庆市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凸显,到十二五末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工业成为拉动肇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时期,肇庆市服务业实现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4.5:50.5:34.9调整为2020年的18.9:39.0:42.1,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4+4产业体系加速构建,"2+4+N”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工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成为肇庆市第一大产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振兴全力推进,端州区、鼎湖区、德庆县、封开县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图2-2肇庆市历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城镇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肇庆市城镇体系基本形成了"一主两副多节点、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即以肇庆市中心城区为城市发展主中心,以四会城区、怀集县城为副中心城市,以德庆县城、封开县城、广宁县城3个地方性中心城市以及若干个中心镇为重要节点,"两轴"即东翼的绥江城镇发展轴和西翼的西江城镇发展轴,"两带"即南部沿广梧高速城镇发展带和北部的怀集至封开城镇发展带。全市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截至2021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9%,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9.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4.6%),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图2-3肇庆市历年城镇化率变化情况表2-32021年广东省各地市城镇化率排序蜥城镇化率(%)1深圳99.82佛山95.23东莞92.24珠海90.85中山87.06广州86.57惠州72.98汕头70.79江门67.810潮州64.811韶关58.1排序城市城镇化率(%)12汕尾57.613频55.414阳江55.015梅州52.416姓51.917揭阳51.518河源49.819湛江46.520茂名45.121云浮44.6全国64.7全省74.6珠三角87.5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西北板块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南板块。肇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仍较突出,东南板块(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区、肇庆高新区)和西北板块(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发展差异显著。东南板块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承担着引领全市融入区域一体化的重任,占全市总人口50%的东南板块包空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接近70%;西北板块是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以生态保育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西北板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约为东南板块的47%o表2-4肇庆市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9)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肇庆高新区2008952端州区823153四会市781924鼎湖区690005高要区527026德庆县417367封开县360088广宁县358619怀集县26939东南板块70254西北板块33013大力实施"东融西联”战略,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东融西联"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共建广佛肇经济圈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切入点,加快融入珠三角交通快捷圈、产业共建圈、区域协作圈、城市生活圈,推进与广州、佛山在交通对接、产业协作、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方面深度融合;以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切入点,以交通联接构筑枢纽、以产业联手共建基地、以要素联合打造门户,通过连接、沟通、联手、共建,不断深化与广西梧州、贺州等城市战略合作,借力大西南要素加快发展。第三节发展形势与要求1 .国际国内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从二。二C)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省内看,全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处于竞争优势重塑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期、工业化城镇化深化期、社会转型加速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生态环境提升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潜在的风险还在积累,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凸显,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夕方放中的曲弓I领作用。无论从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基础看,还是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与趋势看渚濒示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加快推进珠三角迈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珠三角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目标。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九个城市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9+2"),土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L4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1.2%0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根据规划,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区域协调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从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要求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全方位、系统化视角,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泛珠三角层面,历经十余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日益健全,领域逐步拓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合作层次加快提升,大规模基础设施特别是贵广、南广等高速铁路的建设,为泛珠三角形成东中西联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10月,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年-2025年),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商务贸易、旅游、农业、人力资源、科教文化、环境生态、信息化建设、金融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并建立了9+2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会议制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等政府间的合作协调机制。2016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大湾区层面,大湾区各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20年,东岸的香港、深圳、东莞、惠州,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大湾区的48%和57%;北部的广州、佛山、肇庆,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大湾区的38%和33%;西岸的澳门、珠海、中山、江门,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仅占大湾区的14%和10%o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发展,可以“超前"但不可能"超越"其腹地的发展阶段,加之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快速上升的资源环境要素成本,过度开发带来的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等问题迫使中心城市谋求更大范围经济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关键在于区域内城市从竞争走向协同,发挥1+1>2的整体效果,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广东省的政策层面,还是从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需求与愿望方面,从发展环境到市场需求,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之间、各城市之间协调发展都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区域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与保障。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密集的轨道交通网、衔接顺畅的公路交通网络,以智慧交通为引领的一体互联运输服务网络。区域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广佛为例,广佛交通一体化以2002年开工建设的全国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广佛地铁为标志,历经19年,广佛交通一体化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为推动广佛超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州和佛山提出要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示范,进一步完善广佛两市各层次交通系统,推动粤港澳全域枢纽服务均等化。广州和佛山共同编制了广佛两市道路衔接规划修编,在广佛两市197公里交界上,共规划80条衔接道路,未来将实现广佛两市中心区30分钟互达、重点地区与主要枢纽60分钟通达,同时保障广佛中心城区2小时快速通达湾区主要城市,推动了广佛道路基础设施全面互联和深度融合,为实现广佛全域同城化奠定了坚实基础。3 .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加快,肇庆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融珠入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奋力打造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肇庆应有的贡献。具体来看,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发挥面向大西南门户作用,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25年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更加高质量、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生态环境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治理效能更加显著的目标。大湾区制造新城承载力、竞争力明显提升,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吸引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成效明显,现代物流体系基

    注意事项

    本文(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