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docx
-
资源ID:1197503
资源大小:20.5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docx
高校基层党员言息化的®点与对策研究引言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如何,关涉能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基层组织指的是院系级党组织,从组织体系角度看,其具有枢纽功能,对上要承接学校党委的工作指导部署,对下要指导所属单位党支部和党员。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心都在基层,基层的重心在于党员,实现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促进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是提高高校党建质量的有效手段。一、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大意义据统计,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己经达到了73.0%,网民的数量超过了10亿,其中超过20%的网民在高校,这就意味着高校党建必须迎合师生党员需求,抢占舆论宣传引导制高点,开展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一)有利于切实凝聚师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基层党员中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对他们的成长有深刻、广泛的影响,在线学习、网上“安家”成为广大基层党员的心声。党员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能与时俱进地贴近当前师生党员的需求,带领基层党员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师生,凝心聚力,引导党员师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利于促使广大党员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并收集学习数据,形成党员数据库,切实凝聚师生党员理想信念的精神力。(二)有利于夯实高校强基固本的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传统基层党建人事管理工作往往通过发布文件、召开会议、撰写报告来实现对基层党员的管理,除了费时、费力,还具有被动性、延时性、错误率较高等问题,无法实现对高校基层党员组织力的培养和挖掘运用2。开展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形成党员数据库,既可以实时更新党员信息,还可以对党员信息进行Al分析,及时发现有困难的党员、需要关怀的党员并予以帮助;及时掌握师生党员的思想状态,对思想问题进行调节,从而营造和谐奋进、相亲相爱的良好氛围,有助于更好地联系基层师生党员,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夯实高校强基固本的组织力。二、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难点的调查研究高校党建面临互联网发展的机遇,“智能校园”“智慧化校园”是高校建设的大势所趋,为我们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基层党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更需要引起重视。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二是相应的体制机制匮乏,经费人才保障较少,所以信息化工作无法实现常规化;三是高校的网络形式多样但功能模式单一趋同,平台建设流于形式。(一)思维挑战:传统党建思维亟待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高校党建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建的理念在于“立德树人”,即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建工作的主场地就是高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繁荣发展,高校成为技术潮流的前沿阵地,广大基层党员成为在校“网民”。现在,高校部分组织者思维固化,习惯老一套做法,不愿意使用大数据、网络平台这些信息技术,采用以学校为主场地、以上级命令为指导方针的传统方式来做党建工作的工作模式己经不符合基层党员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和领导牵头落实3,其中党组织建设中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是党建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最急需“上网”的工作,尽管早在2017年已经建立起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但部分高校属于自己的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即使有了信息系统也无法有效使用,甚至直接搁置不用,仍旧采用原始的登记方式,工作难度大、错误率高,致使整个党建信息化工作滞后。(二)机制挑战:信息化工作保障急需跟进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愈加纷繁复杂、重要且艰巨,党建工作需要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但经调查发现,基层党建工作主体往往是以党委书记为领导的党员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团队,他们通常都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党建信息化工作,其中更为匮乏的是网络技术人员,既要熟悉党建工作,又要懂网络技术,以完成网络平台研发、网站维护、网页更新等具体的党建信息化工作。另外,部分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经费较少,其中专项经费无法得到长期稳定保障,经费不足会造成网络技术人员无法开展工作,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难以达到常规化和有效化目标。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还未建立与信息化工作相配套的考核机制,考核模式上常常采用的是年终考核而忽略过程考核,考核方式上沿用传统的听取汇报、查看材料、开展群众座谈等,在短时间内对资料的了解有限,无法全面、动态掌握党建工作,甚至会造成不良作风,因而造成考核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三)技术挑战:信息化平台的有效使用存疑高校党建网络系统是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化形式的不断更新,高校选择的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也在不断丰富,从QQ到微信,从微博到抖音,除了高校统一的党建网站,各二级党组织还有自己的党建信息平台。从调查结果看,这些平台形式多样,更新换代很快,但都面临功能简单、单向模式的问题,信息化平台的有效使用存疑。从功能上看,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平台虽然初步建立起党员管理、活动宣传、网上党校等基础功能,但各平台功能相似,各功能呈现平级化、简单化特点4o例如,点击党员信息管理功能,只有党员的基本信息或优秀党员表彰信息,信息数据多且分散,而对于各党员的学习活动轨迹、思想状态、党组织关系的变动等信息均无反映,无法提高党员管理效率和管理精准度。从模式上看,部分高校基层党建使用的网络平台仍然是“提供一被动接受”单向模式,即网络平台只是把线下党建宣传内容和成果“搬到”线上,而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只能以线上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基层党员,既无法收到党员及时的反馈信息,也无法实现党员的多向互动5。单一模式下的党建信息化工作并不利于全方位采集党员的成长信息,以及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构建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有效机制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为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革新党建观念,做好顶层设计,打造特色品牌,创建有效机制,深化党校融合,实现以党建促校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革新思想观念,优化顶层设计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强劲浪潮,高校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深刻理解信息化内涵,创新管理模式,把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宏观顶层设计6。首先,要明确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实施过程、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内容,按照互联网思维,设计信息化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及管理标准,通过全方位考核机制倒逼党建工作者主动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其次,要加大党建经费和人才投入力度,设立党员档窠管理信息化工作专项经费,通过引进平台、完善功能,努力提升高校党建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还要发挥高校人才队伍优势,引进和培养一支既熟悉党建业务,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党建工作骨干队伍7。最后,要注重统筹规划和党员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设计,加强上下级沟通和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先搭台、后充实、再完善,逐步规范的建设发展过程。(二)坚持群众路线,创建有效机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最重要的理念。我们党执政最大的靠山就是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失去了执政的根基。高校基层党员档案信息化工作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化工程,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机遇,回应基层党员呼声。要强化技术赋能,探索建立高校基层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党员信息电子档案,让每个基层党员都能在平台“安家”,在线上“流动”,在网上找到组织归属感。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料库,而是要实现在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服务下,进行创造性实践。第一,要实现党员基本信息“上网”,统一到网上平台,将线下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动态更新,降低管理成本。第二,要实现党员活动全过程监管,包括党员流动信息、党员活动信息、奖惩经历、年度考核等,利用大数据手段,整合党员各类信息形成党员信息电子档案,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动态分析,完成各类人员管理台账可视化工作,从而实现精准管理和动态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智慧化发展8。第三,技术是手段,目的在于应用。要在合理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实现对党员数据的有效应用,建立一套应用机制,以提高高校基层党建效能。(三)加强党校融合,打造品牌特色高校基层党建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己经广泛运用并获得广大师生的青睐,加强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和智慧校园的融合,打造品牌特色,避免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用业务代替党建的问题,增强高校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实现高校教育事务和党建工作双赢。第一,促进智慧校园平台与基层党员档案管理平台有效衔接。智慧校园平台是高校师生入校即用的生活和教学教务平台,数据量大,可用于搭建和丰富基层党员档案管理平台的基本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避免各基层组织做重复工作,浪费资源。第二,用好“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青年大学习等载体。当前党建宣传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优异,吸引了广大党员的学习兴趣,党员网上学习活动轨迹复杂,因而基层党员档案管理平台需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手段实现跨平台整合学习数据,形成党员信息全过程全方位管理9。第三,积极厚植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制订符合校情、基层情况的建设规划,打造有特色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品牌。一校有一校的情况,各级有各级的特色,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还需要在平台搭建、功能设置、体制机制等各方面找准发力点,注重创新,奋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实现高效基层党建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