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研讨材料、学习心得7篇汇编.docx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研讨材料、学习心得7篇汇编篇一,共七篇近年来,XX县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主线,推动“千万工程”升级,促进海上“两山”转化,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万XX海图。2021年以来,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评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振兴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四年蝉联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等全省考核优胜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2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77元,增长9.9%,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1。一、聚焦未来乡村建设,联创联建打造滨海花园乡村以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为目标,对标滨海花园城市,集群打造、组团发展,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整体跃迁。一是规划统领促特色。依托全域空间整治和“三区三线”划定,完善“规划+设计”联动机制,制定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和1076个自然村基础信息调查,联片开展了10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修编。突出海洋特色,构建环西沪港、蟹钳港、石浦港、东海岸和大塘港等五大美丽乡村特色片区,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率先启动56个项目共9.98亿元。二是两线两村提成色。统筹推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县级精品线路和省级未来乡村、县级共富乡村建设,促进美丽乡村串点联片作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省级未来乡村试点4个,创新开展县级共富乡村建设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三清三美优底色。对接亚运城市行动,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山体、清洁水面和美丽村社、美丽廊道、美丽港湾行动,持续推进“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综合治理,夯实农村“三大革命”成果,梳理及整治问题点位7823个,统筹综合整治项目36个,总投资L4亿元。二、实施亩均效益革命,众创众筹促进产业转型融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线,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一是实施亩均万美元工程。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打造XX柑橘、梭子蟹两条20亿级和XX白鹅5亿级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1亿元,增长17%。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海水鱼类繁育品种量占全国46%,成为全国柑橘品种保存最全县域和浙东白鹅最大种苗输出地。二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大塘港未来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打造产村人文融合发展样板。开展未来乡村推介,累计盘活闲置农房7.3万平方米,引进乡村旅游项目62个,全县民宿床位逆势增至2.3万张。推动渔民转产转业,投入8.6亿元减船538艘,省定三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推广稻渔共生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超8万亩,创成省“肥药两制”改革试点县。三是培育乡村新消费场景。捕捉后疫情时代新机遇,拓展海鲜+、运动+、影视+、文化+,探索“多元合作+共享民宿”“整体开发+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模式,新增滨海露营基地等项目40余个,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长200%o三、深化乡村改革集成,赋权活权畅通“两山”转化以省乡村集成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化美丽乡村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激发乡村建设内在动力。一是把握地的关键。依托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资格权权票制度,深化闲置资源盘活化,加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进“西山和居”青年公寓、XX诺曼营户外项目、大溪蒋夜市等社会投资项目16个、投资2.5亿元。二是落实钱的保障。拓展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换,搭建海上“两山”银行,拓宽“两山”项目融资渠道,推动全县生态资源整合变现达77.3亿元。探索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热情,目前全县6个乡村村民众筹项目涉及村民2982户,2021年实现创收3200万元,户均直接增收1.1万元。三是强化“人的突破。持续深化“两进两回”,实施“三师”“三匠”培育工程,新引进大学生创业23名,新增农创客195人,评定乡村振兴追梦人50人,认定农业乡土专家30名。实施新村民计划,协同推进“千名乡贤助共富”工程,落地乡贤回村项目55个。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共治共享构建共同富裕样板着眼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一是做强集体一本账。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推行镇村联建统营、抱团发展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02亿元、经营性收入3.17亿元,增长12.8%、11.2%,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村全面消除。二是做实治理一件事。深化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创建,两项创新工作写入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建成省善治村142个。开展基层治理大联村行动,2100名一线干部下沉进驻全县355个村。三是做优数字“一张网。集成建设XX“三农”大脑,聚焦一条鱼、一只橘、一块地、一件事、一指数、一座城,建立健全智慧渔港、闲置盘活、村民说事等重大应用,村民说事系统上榜全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应用、闲置农房盘活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下步我县将围绕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以集成改革为抓手,对标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和共富乡村标准,认真走好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篇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学好学透、用好用活浙江经验,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在工作中,要学习借鉴浙江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真正转化为引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要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当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聚焦民生福祉,由易到难,从村庄清洁行动做起,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工作;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在地方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衔接,确保不断档、不耽误。2019年年底国务院开展一次大检查,对措施不力、搞虚假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无效实施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批评问责。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主要内容如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98.6%,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97%,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会同浙江省有关方面,研究提出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睑意义重大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一)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二)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四)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经验的主要内容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7方面经验。(一)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二)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三)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四)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五)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六)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七)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201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责任有待压实、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问题。下一步,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舆论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尽快将工作部署从规划示范转到全面推开上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制机制保障,着眼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和影响束缚'三农'发展的制度障碍,形成让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农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2015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五大领域。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他还强调,农村综合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制约“三农”发展的根本性体制障碍。习近平同志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和影响束缚三农'发展的制度障碍,形成让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农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体现了与时俱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思路。2017年,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同时也提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等思想。一贯的工作方法:“求真务实抓“三农”。这是“三农”工作应该具备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强调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就是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把推进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善于带领农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搏起袖子加油干”等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在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时,他强调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四、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高水平推进浙江乡村振兴的新实践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翻开了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浙江正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举措,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智慧。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久久为功抓落实。结合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特点新要求,认真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一抓到底。坚持“执政为民重'三农,坚定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三农”发展的最高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兴'三农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坚持“改革开放促三农”,把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作为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求真务实抓三农”,积极探索把握新时代“三农”发展的规律性,真抓实干推动浙江“三农”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2、以五万工程为主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真金白银地投,真心实意地干,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以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的“五万工程”为主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全面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实施文化兴盛行动,全面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富民惠民行动,全面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3、率先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厚植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三农”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浙江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坚持新型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坚持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双向推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探索形成同权同价、同等入市、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社员变股东“三变”改革;深化“三位一体”的“农合联”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4、增创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推动新时代浙江三农实现新飞跃。沿着习近平同志为浙江“三农”发展指引的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大胆改革,使生态宜居、特色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智慧乡村、共富乡村成为浙江农村的普遍特征,推动浙江“三农”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着力展现浙江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新风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使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多功能化、产业融合化发展特征鲜明,新经营主体、新经营模式、新经营业态活力充分涌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拓展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等新业态,做优做精农家乐、民宿等新产业,鼓励支持资本人才流向农业农村,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着力展现新时代浙江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风情,认真落实“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扎实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巩固扩大治水成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面推进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建设一批具有乡土气息、江南韵味的浙派民居,使美丽乡村既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也成为城里人的休闲乐园、养生公园和养老胜地;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用好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全面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乡村治理集成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制度创新,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着力展现新时代浙江新农民“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风貌,使农民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全面创造农民群众的富裕生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篇三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领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险形势的基础上,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最重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前梳理总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无用功,让调研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脚下有力量,明察秋毫、动真碰硬,调查研究要''紧盯问题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经济“来源少、基础弱、发展低迷”等突出问题,决定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习近平同志“严谨踏实、明察秋毫”的调研态度在新时代的今天更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手,深究细查、入木三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动真碰硬,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眼前有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调查研究要''拿着办法走。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脱贫攻坚战推进过程中,要求“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方向。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持续向纵深迈进,得益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适配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下身子、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麻雀、体悟实情,在真听真看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工作纠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篇四今年以来,XX镇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因地制宜,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现将工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我镇高度重视“千万工程”推进工作,精心安排,统一部署,于X月X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研究制定推进措施,并成立了由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和综合执法所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为成员的XX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逐级分解压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先后X次召开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推进措施、质量时限,确保全力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二、加大宣传力度,全员广泛参与按照“边建设、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群众会议、喇叭、宣传栏、群等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已累计张贴XX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X余张,发放宣传画X余份,组织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宣传会累计X余场次,实现村社宣传全覆盖。同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由各村发动群众对辖区内村社道路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清扫,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废旧地膜、排水沟道等,清运垃圾约X吨。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根据镇情实际,研究制定了XX镇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办法,明确了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和工作纪律要求,建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包干责任体系”,加强平时巡查和管理,及时制止垃圾随意倾倒、公共区域晾晒杂物、随地乱扔果皮等不文明行为。同时,由各包村领导负责,指导各村召开群众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对群众的乱堆乱放、乱修乱建、乱停乱放、乱扔乱倒等行为明确处罚措施,为全镇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四、站所协同联动,共同开展建设建立了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综合执法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X学区等相关站所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建立了定期检查通报制度,包括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镇区环卫队伍运转、市场秩序规范引导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对镇区占道经营和商铺前临时搭建彩棚的X户商户发放了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未整改的X户商户立案进行了行政处罚。以XX镇区、背街小巷等脏乱差突出地域为重点,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相关站所协同联动,抽调骨干力量X余人,集中开展了为期X天的镇区环境卫生整治专项活动,动用铲车一辆、叉车一辆、清运货车三辆,清理违规搭建建筑物X余处,整治乱摆乱放及出店经营摊位X余个,清理占道杂货物X余件。通过开展集中整治,真正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垃圾定期理清,柴草堆放整齐,市场秩序规范的镇区环境面貌。篇五强化免建疣板航快城乡融合。变革之力激或乡村活力近年来,龙游着眼构建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以变革之力激发乡村活力,两次进入全省共同富裕试点,获得省级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县域风貌样板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大满贯,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去年全省第5、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第2o一、用好党建统领金钥匙,系统集成、汇聚合力。围绕解决党建、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坚持党建统领活的灵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持续深化党建治理大花园工作体系,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牵引,加强规划布局、政策资源、工作保障“三个统筹”,做好党建、农房、集聚、资源、改革、产业、治理“七个篇章”,推动乡村“五大振兴”;持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全面推广“龙游通+”智治模式,落地“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实行“岗位赋分+模块评分+组团积分+专班计分”四维考评,“龙游通”实名认证32.8万人,日活2.6万,实现乡村智慧场景全覆盖;持续深化善治乡村和清廉村居建设,擦亮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金名片,倡导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实践,民主法治、文明乡风浸润人心。二、抓牢城乡融合牛鼻子,空间重构、见物见人。围绕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坚持“小县大城、整体大美“,把城乡风貌提升作为催生发展蝶变的牵引性抓手,实施“一核两极、全域美丽”空间发展战略,打造具有田园风光、乡村风情的“龙游激”核心引擎,片区化打造龙南溪口、龙北塔石“增长极”。聚焦衢江、灵山江流域,统筹连片推进“两非”整治、生态疗愈和风貌提升,集成打造山水相依、稻浪滚滚、产村人文融合的示范带。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持续深化农村“三大革命”,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9个、特色精品村23个、新时代美丽乡村208个。把农民集聚转化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牵引性抓手,建立健全“721”导控体系,打通公寓安置、货币安置、迁建安置通道,配套公积金贷款、土地流转、就学保障等政策,让群众搬得出搬得起。推行“搬富卡”、开发“奔富通”,打好技能提升、就业帮扶、创业贷款等组合拳,让群众留得下富得起,今年已集聚5257人。三、找准产业振兴着力点,激发活力、守牢底线。围绕解决“两山”转化通道不通畅的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大力实施“双强一赋能”农业增效行动,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数字赋能,发挥龙头型企业引领作用,构建完善村播体系,探索CSA“同心共富八个一”产业联盟,携手正大集团打造国家级融合产业示范园,引进香满亭菇业、龙和蔬菜等亿元以上共富项目。着力构建“两江化一龙”全域旅游格局,以95联盟大道串联3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和80余个特色村,投资过百亿的“六春湖龙之梦”正式开工、“绽放灵山江”项目年底将建成,团石音乐节、溪口长桌宴、畲乡民族风成为“好听好看好玩好吃”的特色品牌。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年获评省产粮大县,生猪饲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四、聚焦共富单元主抓手,面向未来、示范引领。围绕解决乡村发展人气活力不够、优质服务不足的问题,坚持一体推进三类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突出“一老一小”,建设乡村生活馆,实现教共体、幼共体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入选省级未来乡村试点6个、谋划培育12个。在溪口未来乡村,我们传承1959年建矿奋斗精神,确立“奋斗公社、快乐老家”主题和“改革集成地、旅游集散地、双创集聚地”定位,推出共享办食堂、共享礼堂,推行党建联建、共富工坊、创客联盟、青春联合会等,打造产教政企共同体,让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一起生活、一起创业、一起致富,成功孵化一盒故乡、瓷米文创、乐道户外等创客品牌。篇六6月5日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日子。“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当地农村的面貌,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中,蕴含着做好“三农”工作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鉴学习。今年年初,我市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学习“千万工程”的有效经验,能够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迈出新步伐,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从“千万工程”实践经验看,“党建”这个强劲动力贯穿全程。聚焦我市,茶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无一不是以党建为引领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就是在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同时,聚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选优育强村带头人”“增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力”“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等措施,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