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简析.docx
关于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简析摘要:介绍了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的国内外背景及发表快、形式活、传播广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总结了优先数字化出版的实行有利于吸引优秀稿源,明确约稿方针和读者需求,节约出版印刷成本,从而提高杂志整体质量等重要意义。并结合笔者所在期刊的具体情况对实行优先数字化出版进行了简要分析。关键词:优先数字出版;出版时滞;时效性学术文献发表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作者科研成果首发权的确立,保证其学术影响力和利用价值;也意味着读者能否及时获取最新科研情报,确保其在国内外同行中的竞争优势。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学术期刊开展优先数字出版顺应了当前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对科研成果快速发表和传播的需要,也体现了信息时代广大读者对信息快速、及时获取的需求。所谓优先数字化出版,就是指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将印刷版期刊待发表的论文定稿后,在印刷之前用数字出版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化媒体在网络上优先出版。近年来,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期刊编辑部和出版社都出版了优先数字化出版期刊,如世界顶级科技学术杂志Nature创办了AOP,Science创办了Express,EISeVier创办了InPress,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也都采用了优先数字化出版模式14o为了使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及时获取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同时加强我国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行业在国际的竞争能力,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一一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率先在国内推出优先数字化出版平台。本文尝试对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的特点及实行优先数字化出版对期刊的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一、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的特点1.论文发表周期大幅度缩短。论文出版时滞是指期刊文献的出版日期与编辑部收到该文献的日期之时间差,通常以月或天为单位5。刊物刊登的每一篇文章的出版时滞,构成了期刊的时滞指标,它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重要的引证指数密切相关6。根据中国知网对100多本纸质期刊时滞指标的统计,印刷加上网最长时滞达757天,学科刊均最长时滞为1年5个月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082009年度的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调查的统计也显示,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平均发表周期为6.7个月8。据有关研究,出版时滞对于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影响相当严重,经过对2008年发表的文献出版时滞的统计显示,时滞短的文献影响力大概是时滞长的35倍(规定出版时滞少于280天评为优,如大于380天则为差)7o优先数字化出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即作者所投稿件在通过期刊杂志的编辑部审核并决定录用后,经过编辑加工定稿,作者签署授权协议,即可直接将论文以数字出版的形式优先发表,从而使作者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及时得到认可。同时,论文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化出版平台上一经出版,国内外用户和读者即可同步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文献总库、学术期刊网、相关手机平台、各专家学者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数字通道中获取最新文献资料,大大缩短了从成果形成到读者获取之间的时间,为科研人员快速掌握科研先机和主动权创造了必要条件。2 .优先数字化出版的文章版式及内容表达形式灵活。优先数字化出版的论文在创作手段上也更加灵活多样,不再限于文字、表格、图形等传统表达方式。一些动态影像、录音资料等多媒体播放形式也同样可以用来撰写文章,从过去的“望文生义”变成现在通过视听等多角度去剖析,大大地增强了论文的可理解性。让读者可以更直观也更全面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和研究结果等,显著扩大了读者群。此外,优先数字化出版目前主要提供单篇定稿出版和整期定稿出版两种模式。其中,单篇定稿出版可在主编审定签发后,不按照印刷版式排版,不确定对应的印刷版出版时间或卷、期、页码,直接在平台上传,快速采用数字出版形式发表。通过这种方法,既保证了作者的利益,使得个别文献及时得到刊登,同时又不影响期刊整体的设计、编排和出版。3 .优先数字化出版的传播范围广范。优先数字化出版具有数字化传播功能,它可以借助网络广泛地发行。出版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载体,在平台上主动的向读者推荐、推送文章。专业的数字出版平台,使读者可以从海量的文献中发现内容,从专业的文献中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便捷、全面。同样,期刊编辑人员也可以通过所发布信息的搜索和利用情况,更好地把握读者的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二、优先数字化出版的意义1.大幅度提高数字时效,有利于吸引高质量论文,提高杂志整体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以发表日期为准。作为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媒介的科技期刊,需要及时报道最近的研究成果。如果论文发表不及时,就会使一些本来很有意义的成果被别人抢先发表,这对作者的影响不言而喻。作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发表,一般不会向出版时滞长的期刊投稿,所以缩短论文发表的周期是吸引作者投稿的重要因素。同样,读者也会因为杂志的出版时滞过长,刊登的已不是最新科研成果而失去对此期刊的阅读兴趣,所以缩短论文发表的周期又是编辑人员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据相关研究统计,国际上知名刊物的论文出版时滞普遍很短。Science、Cell等刊登的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平均出版时滞为3个多月,对于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成果,论文的出版时滞则更短9。笔者根据对所在杂志近年出版时滞的调查,时滞指标统计见表Io2008年医学研究杂志平均时滞指标为5.13个月,2009年平均时滞指标为4.20个月,2010年平均时滞指标为4.87个月,与国际性期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6月,医学研究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后,杂志收稿量大幅度提高,来稿质量也显著提升。很多受国内外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作者,对于稿件刊登时限常常都有比较明确而紧迫的需求。如何留住优秀的作者资源,进一步提高杂志在业界的影响力,便成了编辑部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期刊竞争的角度来看,采用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有效地提高刊物的选稿竞稿能力。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期刊每天、每时甚至每分钟都可以快速的将蕴藏着作者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通过中国知网的平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读者手中,这对于科研人员的巨大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也无疑是一个期刊竞争优秀稿源的有效手段。2 .互助服务定位出版,使编辑人员可以更容易地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和读者需求。科研文献通过优先数字化模式出版,使知识服务市场化,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更加有针对性的为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服务,更好地体现知识出版的市场价值。编辑部也可以根据数字出版平台上文献浏览、评价数据标语等指标,准确地掌握各领域研究热点及核心人物,使期刊内容定位和约稿方向更加精准、明确,更好地赢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信赖和学术圈的先发影响力。3 .按需出版,有效改善出版定位发散情况。传统的印刷出版模式,很难根据杂志当期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印制,而且在印刷和发行机构的条件限制下,纸质期刊无法实现针对需求的出版,导致出版定位严重发散,很难形成鲜明的出版特色。据有关文献报道,研究人员分别对基础和应用基础类、技术研究类、技术开发类、技术应用类、科普类期刊进行了调查,对2009年出版的文献做了二级学科统计(将各期刊在各个学科发文量降序排列)发现,内容分布在5个以上一级学科的期刊大概全国有88种,其中50%以上的期刊内容分布在10个以上的二级学科,而且期刊研究层次定位越高,内容发散性就越强6。这种含有大量繁杂信息的期刊通过传统的出版模式流通到市场,而很多读者需要的可能只是其中极少部分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是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严重影响信息搜集和科研效率。采用优先数字化出版的期刊,在审定后签发到网上,数字化平台同时提供完备的信息分类和筛选服务,配合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期刊内容发散等因素对读者的影响,同时节约了社会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三、总结与展望优先数字化出版能够实现学术期刊稿件即时数字出版,缩短出版时间。对作者而言,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成果的首发权能够得到及时的确认;对读者而言,意味着他们能更好地抢占科研发现制高点和主动权;对期刊而言,能够不断地吸引优秀作者进行投稿并且拥有大规模的高质量读者群,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总之,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和信赖是期刊的生命。可以预见,按篇优先数字出版文献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将比当前传统模式出版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相当于在期刊发表的科学成果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提高几倍到几十倍。优先数字化出版,有利于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期刊、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中形成良好的循环。符合国家推进知识创新的战略需要,对于促进国家的科技知识创新具有深远意义。在这样一个数字化出版传播已渐成规模的期刊出版形势下,所馆期刊也应主动、积极地进行尝试,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学会巧妙地借助数字发展、网络传播更好地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行业竞争能力。参考文献:1宋忠生.期刊出版时滞的计算方法J.编辑学报,1996(2).2王晴,骆筱秋.缩短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意义与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汪新红.期刊数字解决出版时滞J新华书目报,2010-11-11.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王晴,吴爱华,骆筱秋,杜冰.12种口腔医学类期刊论文时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