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感悟心得.docx
-
资源ID:1200164
资源大小:14.5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感悟心得.docx
学习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感悟心得3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的发布是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一次有力震慑,释放了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强烈信号,并为各级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示范和指引。该批典型案例既突出打击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又强调深挖线索全链条打击犯罪;既体现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又兼顾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据统计,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假冒伪劣商品犯罪8503件14560人,起诉18777件38936人。假冒伪劣商品的频繁出现不仅侵犯了正品厂商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还对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了威胁,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不仅是一项法律任务,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此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五起典型案例,涵盖食品、药品、化肥、吸油烟机灶具、建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这些案例的曝光涉及到从生产到销售,从线上到线下的各个环节,检察机关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击。这些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犯罪事实、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办案经验,为各级检察机关在办理类似案件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也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和教育。通过这些案例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公众的支持和理解也将为检察机关打击犯罪提供更有力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支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司法机关的严格执法外,还需要企业加强自律,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及时公开曝光,有效震慑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质量安全,健全长效机制,加强行刑衔接,发挥社会监督共治作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