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7篇)2024年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docx

    • 资源ID:1202241       资源大小:37.2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7篇)2024年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docx

    (7篇)2024年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第一篇XX县对标对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很高境界的富"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形成一批具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一、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乡村建设的山区样板一是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二是精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思路,打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串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精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乡村肌理不改变、村庄风貌不破坏、建设规模不扩大、楼房层高不突破”的“四不原则”,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村庄品味,初步形成了“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二、坚持“两山”指引,打造生态富民的山区样板一是探索农家乐经济”的XX模式。总结推广乌石农家乐“四统一”模式,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L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XX山居共享农屋”2130家,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探索微改造精提升的XX样板。坚持“景助村富、村助景兴”理念,创建景区村148个,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花溪景区改造提升,带动村民创办民宿72家,户均增收逾30万,村集体增收40余万,成为全省“微改造精提升”样板。三是探索我们的幸福计划的XX经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土法种养+现代营销”模式,迭代升级“我们的幸福计划”,实现社会资本共同帮促,带动全县偏远山区3多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四是探索“万元系列促增收的XX路径。依托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一亩山、一亩田、一棵树”等系列“万元增收”项目,每年带动8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三、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振兴的山区样板一是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升级中药产业大脑,建设数字药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产地加工和饮片生产一体化“共享车间”,即时发布“浙八味”价格指数,推动道地药材实现优质优价。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建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吸引入驻16家科研院所,集聚副高级以上专家49人,承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三是以康养融合推动产业延伸。以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为目标,制定具有XX特色的康养旅居服务标准,规范接待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养老旅居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四、坚持共建共治,打造村美人和的山区样板一是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高标准打造尖山镇湖上村、安文街道花溪村、盘峰乡灵江源村等未来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配套标准化建设,所有行政村实现新时代和美乡村达标创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提标”行动,行政村治理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纵深推进“垃圾革命”,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垃圾处置数字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是不断深化交旅融合。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和旅游功能拓展,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搭建“掌上公交”智慧平台,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四是持续推行山城管事。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巩固“颗粒网格”服务体系,推进“六无善治”村庄创建,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XX样本,建成示范“六无善治”平安村庄50个。五是大力弘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具有XX标签的历史人文、乡土风情、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富有内涵、彰显人文、展示乡愁的文化特色馆,目前已建成乡村文化特色馆45家。五、坚持变革重塑,打造整体智治的山区样板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七张清单”问题晾晒整改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常态化实行县级班子领导包乡走村,推进两新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驱动制度重塑,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推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建设,实现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三是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政策制度系统性变革,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县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二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深入学习贯彻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千万工程”核心要义,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奋力谱写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坚持目标导向与支撑保障相结合,全力做好顶层推动。锚定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重点在人力、财力、制度等方面优先保障、全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高起点站位,高标准推动。二是强化人员保障。抽调精干力量17人,专门成立人居办,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统筹推进。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通过“上级补、政府出、群众筹”等方式,整合各类资金X亿元,撬动社会资金X亿元,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完善奖励激励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五是强化监督保障。系统运用政治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督查巡察等手段,形成了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坚持系统治理与重点攻坚相结合,全力打造示范样板。坚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带动整体环境全面提升。一是全域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作为全国20个地区之一、全省唯一的县区被纳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二是系统治理面源污染。投资X亿元,将生活垃圾、人居和畜禽粪污、大田秸秆、设施农业垃圾等5类垃圾,分类治理、资源利用,“因地制宜采取小集中和单户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典型经验,在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刊发。三是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先易后难,全域推进,累计改造户厕X万座,建立设备维修、粪污清掏、资源化利用、公厕管护、运维监管“五项机制”,实现常态化管护,被确定为全省改厕模式试点试验县。三、坚持改善提升与机制建设相结合,全力提升整体质效。2024年我们将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着力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给予优先保障,大力开展“五清三建一改”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年内建设“三园”500个以上,改造农村户厕1720座、公厕40座,建设“四好农村路“263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200千米。同时,加强与央企合作,谋划推进EO党项目,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二是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聚焦城乡保洁一体化、村庄清洁常态化、厕所管护长效化,推行清洁积分制、门前三包制等管理制度,同时创新数字化监管平台,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对人居环境问题动态监督整改,实现监管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实行“一赛两练一考核”,定期开展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擂台赛,每年开展2次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拉练,年终统一考核评比,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纳入乡镇(街道)考核体系,加强结果应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县城”贡献力量!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第三篇浙江省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有序改善民生福祉,于2003年正式启动“千万工程”项目。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是农发行的职责所在。农发行浙江省分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及总行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工作,助力“千万工程”,为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2019年以来,该行共评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贷款31个,金额162.5亿元,实现贷款投放33亿元。截至2019年7月末,农村人居环境贷款余额达124亿元。一、多措并举,确保落到实处该行以转型发展为战略重心,全力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作为中长期信贷业务新的重要增长极。首先明确了工作目标,印发了信贷支持长江大保护加快建设两美浙江实施方案,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在各种会议上,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业务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将改善人居环境业务纳入了基础设施贷款考核,设置单独考核指标。同时,坚持高层营销,强化高层对接和高端营销,主动加强与省住建厅、水利厅等主管部门的对接和沟通联系。先后受邀在全省多个会议上作政策宣讲,解读农发行改善人居环境业务特点和优势,并与省住建厅联合发文支持全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相关建设。二、创新项目模式,防控信贷风险围绕现金流定项目,以项目财务平衡为重点,浙江分行因企施策,发现、挖掘和设计合规的现金流。一是用项目自身各类收益为还本付息款项来源。如德清下渚湖世界田博园改善人居项目,以景区门票收入和物业租赁收入作为还款来源;桐庐横村农居房建设项目,依托安置小区住宅、配套商业用房及停车位租售收益来满足还本付息要求。二是用土地两项指标收益确保还贷资金,推广土地整理指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如海盐县百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两项土地指标收益作为还贷来源。三是拓宽收益来源为还本付息托底。如新昌县绿色公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通过相关水库清淤砂石资源再利用收益偿还贷款本息;常山田园综合体项目,以EPC合同项下政府应付工程款作为还贷来源等。四是整合涉农资金和财政资金补贴收入。如XX“两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以整合后的涉农资金和土地指标交易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五是夯实第二还款来源防控资金风险。在管住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借款人和项目自身特点,坚持担保方式多元化。通过国有公司保证、门票收费权、物业租赁收入质押等担保方式,结合控股股东的流动性支持,不断优化组合措施,有效防控实质风险。三、提升服务能力,吃透用足政策浙江省分行突出“合作、高效、务实”理念,集中全行优势资源,加快评审进度。项目获批后,狠抓贷前条件落实,力推项目落实落地。一是加强营销服务。对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省分行靠前指导,三级联动、沙盘作业,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营销体系。对创新类项目,省分行提前介入,精准掌握企业的需求,加强融资与融智指导。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对改善人居项目给予“优先评估、优先审查、优先上会、优先安排规模”,要求前、中、后台密切配合,在合规的前提下,简化流程、缩短环节、提高质效,加快项目落地。三是切实用好用实优势政策。积极主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PSL资金,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发放PSL资金18亿元,占比24%,有效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低成本资金短缺问题。四是加强同业合作。以银团贷款为抓手,在分散风险、共享利益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同业先进经验。2019年以来,以上虞区美丽乡村精品及精品村和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PPP项目为突破口,支持农村人居项目银团贷款2笔,参团份额14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担当精神,落实牵头职责,以更加扎实有力的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件大事、要事、实事、难事办好。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部署安排,因地制宜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污水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扎实有序推动整治工作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农村清洁行动重点要求做好的“三清一改”,要抓紧贯彻落实,取得实效。整治工作切忌形式主义,决不能搞歪风、做表面文章,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可接受程度。不能以城市治污的理念和路径来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按照就地、就近、就农的原则,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盘谋划,实现农村污水垃圾和畜禽粪污等的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全国各地区应立足实际,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合理选择务实管用的整治模式,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加快推进好技术、好做法、好经验由点到面推开,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第四篇浙江坚持以“和美”要义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力开创“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在传承康续中探寻和美新路径。每年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出席的现场推进会,每五年出台一个实施意见,以“人和村美”理念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一是坚持''五美联创。2011年以来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56个、风景线665条、示范乡镇6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L58万个、美丽庭院250多万户,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全域大花园”的大美格局。二是坚持五村并进。联动建设“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三是坚持“五位一体。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全链联动、全程闭环,实行标准化推进、精细化建管、数字化赋能、品牌化经营、人文化引领、均等化服务。在创新实践中建设和美新家园。以风貌提升擦亮生态美。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城乡一体风貌管控机制,以绣花功夫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建成样板区no个。以文明乡风浸润人文美。从喜丧宴席套餐制等小切口入手推进移风易俗。实施10批次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均居全国第一,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致贺信。以优质共享塑造生活美。打出“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农业标准地+农业'双强'”组合拳,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农民收入连续38年全国省区第一。启动688个未来乡村创建,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90%,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农村学校,建成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1249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98%o在奋进新征程中实现和美新愿景。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推进环境和美。加快乡村空间、功能、风尚重塑,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行动,系统开展村庄空间梳理、风貌管控、功能植入、标识配套,推动乡村由美丽整洁向和美宜居跃升。二是推进产业和融。实施“126X”(“1”即粮食安全,“2”即科技强农、机械强农,“6”即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6个方面各建100或1个工程,“X”即若干农业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培育“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实施乡村点亮行动,深化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五年新盘活闲置农房10万宗、整村盘活1个。三是推进人文和润。推进“浙风十礼”乡村实践,每年推进240个以上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县一策”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精准保护发展,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四是推进生活和顺。每年建设未来乡村200个、打造“一老一小”服务场景400个,让农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就地就近得到满足。五是推进治理和谐。深化“万村善治”示范工程,健全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体系,迭代“乡村大脑+浙农应用”,打造乡村治理先行区和数字乡村引领区。第五篇“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多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第一,参与培训学习,经验收获颇丰。此次培训在聆听浙江大学组织的专家授课,以及重点围绕生态农业发展、共同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开展现场教学培训中,充分展现出浙江“千万工程”的丰富内涵。一是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宜居乡村。从农村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入手,采用“农户分类、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针对农村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以“六边三美三化”行动为抓手,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二是发展美丽经济,以产业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以绿水青山为依托的绿色经济,转变高资源消耗型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二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运动等新业态,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三是挖掘文化内涵,以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搭建文化载体,依托旧祠堂、老戏楼、古书院、闲置校舍等建设文化礼堂,实施乡村文化展示工程、培养文艺人才队伍,引导各村建设乡村舞台、文体活动场所。保护传统古村落,修复传统建筑、弘扬历史文化、创造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弘扬乡土文化,挖掘整理名士乡贤、民俗风情,提炼地域文化传统、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能人榜、道德廊、孝悌祠、学子墙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第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感悟颇深。从乡村振兴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工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至少有四点。一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资金需求量很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乡村建设思路,发挥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二是明确相关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及其管护主体,进一步发挥乡村小组间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三是乡村建设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甚至侵犯农民权益的大拆大建,避免守成不变的低效配置。四是乡村建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体现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乡村建设要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相结合,促进乡村价值的转化与提升,实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第三,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思路愈发清晰。根据林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自2021年7月以来,林区担保公司驻红坪镇红河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按照红坪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党的建设、疫情防控、换届选举等开展工作。现结合“千万工程”培训收获及帮扶村红河村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一是针对红河村高山蔬菜基地农药使用不当导致土壤、土质受损的问题。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农药使用的认知和意识。并对接地方优质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科学的农药使用指导和培训,包括农药的正确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等。同时配合村委会做好加强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理工作,避免废弃农药包装物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统筹各方力量和资金,稳步推进污染土地的改造、改良工作。二是针对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的问题。要配合村委会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村民对垃圾处理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向村民宣传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联系村委会商讨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机制的可行性。为农村地区提供垃圾分类的设施和收集系统。通过鼓励农民将垃圾分类,增加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针对季节性缺水的问题。积极联系村委会尝试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如设置水箱、提供水车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临时的供水服务。同时强化宣传,提醒村民在冬季来临之前,提前做好供水准备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源、水管及供水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以减少供水问题的发生。第六篇打肠?忖全面振兴谏亮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是我们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重要遵循。“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3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守好“三农”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历经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做好“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钾足干劲、苦干实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失。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把底线守住,基本盘不能出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做好“两个确保”,进行了针对性部署。一、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2023年,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高基数上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连续两年稳定在L5亿亩以±o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重点是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稳面积,就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一方面,通过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抓粮有动力。增单产,就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这方面潜力还很大。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也要看到,“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确保量足价稳。二、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从数量看,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从质量看,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调“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要保数量,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提质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提升耕地质量,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要管用途,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续整治“大棚房”。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因地制宜推进摞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以来,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目标,必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要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止返贫监测精准性、帮扶实效性。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要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让留在当地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岗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要落实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在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造血”能力,更多依靠自己努力富裕起来。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要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第七篇山水浙江,如诗如画,全省3万多个村庄散落在这秀美风光中。XX市莲都区古堰画乡,江碧山青,翠柳画桥,古街悠长,多所艺术学院在此建立写生基地;XX市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11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此,被称为“江南民族第一村”;XX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村,群山相拥,云遮雾绕,成为旅游爱好者心中的热门目的地。这份美丽得到了国际赞誉。北京时间2018年9月270,中国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标志着“千万工程”从中国农村走向世界。这份美丽源于2003年。当时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但面临“成长的烦恼”: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调研、亲自擘画,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战略决策一一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久久为功,15年推进“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引领示范的1万个村庄,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庄,村庄整治率达到98%。整治内容不断拓展,从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扩展到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形成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格局。整治内涵不断提升,从环境整治扩展到发展绿色产业、移风易俗,让村美人更美。天蓝水清,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4年以来,浙江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年攻坚行动,510万户农户生活污水实现截污纳管,90%建制村、74%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开农村劣V类水剿灭战,目前全省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今年16月,设区城市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2%o垃圾有去处,违建被清除,美丽乡村在升级。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垃圾“分好类”“扔进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体系建制村全覆盖。毫不手软清除农村违法建筑,做到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全省共创成无违建县(市、区)6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27个。积极开展“赤膊墙”整治,建设具有乡土气息、江南味道的“浙派民居”。告别小散乱,拥抱“绿富美,农业新产业涌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种种砍砍”变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全省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收入353.8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6.2亿元,增长27.8虬守护乡愁乡韵,培育淳朴民风,富了口袋也富脑袋。开展乡风评议和新乡贤活动,全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966家。建立2559个古村落项目库,先后开展6批259个重点村、1284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重放光彩。“千万工程”在浙江落地生根,深刻改变乡村面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浙江的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千万工程”累计让3万人口受益。

    注意事项

    本文((7篇)2024年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