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篇)2024年度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学习心得汇编.docx
-
资源ID:1202359
资源大小:49.0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篇)2024年度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学习心得汇编.docx
(八篇)2024年度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学习心得汇编篇一,共八篇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专题研讨发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浙江广大农民群众,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二十年来浙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内涵,下面我结合主题教育要求和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一、学习“千万工程”,要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拼劲深入调查研究“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用118天时间跑遍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立足于调查研究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作为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和“基本功”,深入一线、走向基层,来到群众中去,不“闭门造车”,不“拍脑决策”。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调查研究做深做细,出务实之策、行务实之举、下务实之功,通过调查研究谋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持续贯彻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点任务,不断破解矛盾瓶颈、推动“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二、学习“千万工程”,要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干劲密切联系群众“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真正解决农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增进农民的利益福祉,不断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做的一项民生实事、民心实事。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推行下去,就是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当下,“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成为持续惠及浙江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千万”也已不仅是一个具体数字,更是一个象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符号。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了人民”作为价值取向,把“依靠人民”作为行动路径,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站稳人民立场,大力推进代办帮办和“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为民服务的样板,建设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三、学习“千万工程”,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推进工作落实“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直面发展的难题困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浙江农村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动能的一次深层次、全方位、整体性的变革重塑。党员干部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做到职责面前不缺位、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逃避、期望面前不辜负,依靠顽强拼搏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甘于吃苦,以“钉钉子”精神,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韧劲,高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激情斗志,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要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在抓重点、抓难点、抓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努力在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破解一道道改革难题,着力提升项目审批效能,推动政务服务速度再提高、服务更暖心,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我市政务服务“新速度”。四、学习“千万工程”,要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钻劲奋力苦干实干“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实现浙江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而擘画的一张战略蓝图。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围绕总体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X会议确定的战略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全方位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最大程度压缩审批流程,减少企业群众的办事成本,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篇二在关于开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交流研讨材料深化“千万工程”毫微未末夕忖、打造猱包低碳共富社会£义XX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也是组团式未来乡村全省首创地。近年来,XX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在XX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o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久久为功深化“千万工程”,拉高标杆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开拓创新打造组团式未来乡村。XX在省对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蝉联全省第一,获得2021年度国务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一、组团先行,引领美丽乡村“最未来”组团共建未来乡村。聚焦“一统三化九场景”,推进“四个集成”落地机制,以组团式未来乡村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全市已建设31个组团式未来乡村、覆盖133个行政村,其中XX“余村两山示范区”、德清“莫干国际智绘乡村”等10个首批组团式未来乡村已经通过市级验收。今年上半年,XX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工作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并被农民日报2次头版宣传。全市已有35个村入选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名单,其中XX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3个未来乡村已通过省级验收。全域树立美丽标杆。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五美联创”,全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建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7个、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17个,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3条。累计实施67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活化传承农耕文化,拓展桑基鱼塘、二十四节气、丝笔茶渔等农业文化遗产和特色农业文化保护传承,打响XX“月月农”特色农事节庆品牌,成功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XX南济站系列活动。持续深化环境革命。持续助力”在XX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新”行动,深入开展“迎亚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以暗访督查、问题交办、反馈通报为闭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水平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农村公厕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智慧化管理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出水达标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二、品牌经营,打造产业发展“最前列”推进产业体系品牌化。全面构建“八业千亿”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体系。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2021年全市农业亩均产值9510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22%。聚焦种植业、渔业、畜牧业、休闲农业等四个领域,创新打造“四化六高”(产业生态化、管理智能化、要素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准高、科技含量高、智能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质量效益高、共富成色高)的“未来农场”,首批30家市级“未来农场”全面推进建设。推动种业强市建设,打造水产种业硅谷、湖羊种业之源,罗氏沼虾苗种年产量占全国的60%、湖羊年供种量约占全省的70%,种业年产值突破9亿元。推进产业融合品牌化。通过产业、旅游、生态、文化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美丽乡村夜经济等新业态。德清县上杨村引入总投资1.2亿元的天际森谷山野乐园项目,打造“浙江小新西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50万元。XX县横山坞村小瘾半日村被文化旅游部认定为全国集群民宿村落及新生代民宿的样板区。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232万人次、同比增长9.39%,实现收入89.11亿元,同比增长10.83机推进乡村运营品牌化。以农业为基础,以乡村空间为载体,利用自然、历史、文化、产业资源,通过差异化定位,推进乡村整体包装设计营销。XX县孝丰镇白杨村将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春风白杨“乡村品牌,招引仲夏、听雨等民宿产业,建设营地网红打卡点春风谷、366高地。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为56万元,2022年仅上半年已经达到278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其中70%来自于研学、民宿、餐饮的收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化经营之路。三、集成联动,推进农村改革“最前沿”“三地改革”迭代升级。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破解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难,相关做法获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案例,全市认定农业“标准地”项目135个,共599.55亩。出台关于规范和促进农村承包地流转的指导意见,2021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73.8%。深入推进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办理系统应用,共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2052宗,面积23.72万平方米。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德清县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破法首创“单一”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三地联动”案例获省改革突破奖,“宅富通-农房激活一件事”获得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肯定。“金融支农”创新开展。开好“金融惠农”共富班车,制定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千百工程”行动方案。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制定实施能繁母猪存栏保险、水稻价格指数保险等2个地方特色险种。深化农业“标准地”使用权和农业生产设施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农业标准地使用权和农业生产设施产权抵押贷款共L9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30.5%。“两进两回”全面推进。畅通资金、科技、人才下乡通道,开好“才聚基层”共富班车,全市累计培育乡村振兴“五类英才”L8万余人。实施“千个团队、万名创客”培育工程,成立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分产业聘请创业导师21名,对每个新认定的市级示范性创客团队给予10万元奖励,构建“专家+创客团队+基地农户”组团创业机制。XX余村发布全球合伙人计划,已成功招募50多家合伙人。四、数字变革,彰显农民生活“最幸福”深入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制定XX市全面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工作方案,5个案例入选省级强村富民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强村计划,2021年度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60.6万元,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南济区强村公司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列入省级试点。加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政村公交站点一公里覆盖率达75%,实现全市城乡老年人、残疾人等17类特殊群体同等乘车优惠。完成西部山区供水智能升级,实现平原、山区供水服务无差别。加速推广复制"医共体'"教共体”“助联体”等共享协同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手术台数同比增长11.4%;实现镇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全覆盖;建成6家县级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县乡村三级“助联体”网络全域覆盖。全方位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3.6%,建成儿童之家250家。加快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现5G网络、千兆光纤、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推进乡村图书馆等阅读阵地建设,全面构建15分钟乡村阅读圈,成功举办“浙江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启动仪式。发布乡村数字化治理指南地方标准,政务服务2.0事项、自助一体机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下一步,XX市将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省第15次党代会精神,顺势而为、乘胜前进,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高品质建设未来乡村,为浙江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贡献更多XX力量。篇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千万工程”的i要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千万工程”既绘蓝图、明方向,又指路径、教方法,到中央工作后继续给予重要指导。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浙江省XX市XX县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村民算好共富账、民生账、生态账三本“幸福账”。图为XX县大云镇缪家村幸福广场夜景。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把这些重要理念和要求贯穿实施“千万工程”全过程各阶段,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三、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拓展建设领域;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惠及全省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既不刮风搞运动,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提过高目标,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四、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浙江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地点一般选在工作力度大、进步比较快、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机制,真金白银投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配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推行干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必须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实施初始就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强迫命令。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该由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六、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浙江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构建农村文化礼堂效能评价体系、星级管理机制,在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中融入乡土特色、体现农民需求,变硬性推广为潜移默化,变“文化下乡”为“扎根在乡”。通过打造“美在XX”、德清“德文化”等区域性品牌,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基因,推动崇德向善。结合农村特性传承耕读文化、民间技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专门部署智慧文化、智慧教育工作,着力打造乡村网络文化活力高地。篇四某某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习贯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材料2003年以来,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将其作为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起点,目前这一工程的规划工作巳接近尾声。与前几年的工作相比,由于这一次工作的重心在农村,涉及的对象是利益主体非常明确的农民,使得往常城市规划过程中流于形式的、被动的“公众参与“一下子变得主动、普遍与真实。规划师和规划管理部门也体会到了由农民朋友给他们带来的对规划的全新感受规划不再是“一言堂”或领导一句话,而是真真切切的多元利益的协调过程。小小的“村庄规划”使规划的工作导向不得不从“领导层”走向“领导层、管理层与基层”三方协调的轨道。如果农民不同意或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规划实施过程就将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影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规划与建设的三元主体(领导层、管理层、基层)的思想理性与行为风险的分析,揭示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所面对的复杂工作环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元主体的思想理性及行为风险(一)决策层一政治理性下的政府失灵风险各级政府领导根据各自政治理性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追求某种政治信念,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如本次“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依据现实发展形势,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推出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坚待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大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战略部署。(2)追求权势与声誉,但决策也会反映多数社会公众的偏好。如浙江省“千万工程”工作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认可,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近年“为民办实事”几大工程之一;但心态不同,意图各异,有些人想借此噪名,乘机升迁,因而免不了搞形式主义。(3)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决策反映极少数利益小团体的偏好。如有些人利用这次工作带来的各项优惠政策,如财政拨款、土地划拨、商业信贷等,为自己或某些小团体打起小算盘,出现了寻租行为与腐败现象。可见理性是以自我为本体的主观存在,表现为个人分别依照自我独特的主观价值参考体系,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采取自以为是的博弈策略,为尽可能充分实现自我判断的主观价值而行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表现出来的不同政治理性使得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被赋予复杂的政治含义,规划师和管理人员面临着不同政治理性的干扰与抉择。如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试点工作中,大多是由县市长牵头,一把手领导亲自把关从规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并责成相关部门解决试点村的建设资金。“要算政治帐,不要算经济帐”,这种“一杠子插到底”的长官牵头工程极易导致“政府失灵”,为后期大量村庄建设工作留下诸多隐患,可待续性差。(二)管理层一社会理性下的规范失灵风险管理层是指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并以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身份而存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部门的职能就是依据规范来管制市场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防止“市场失灵”。然而,在当前社会制度和发展环境下,管理层工作依据的规范却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是“权威性规范,即主要领导的意志与管理部门在承担着地方村镇建设管理职能的同时,有时又不得不屈服于地方主要领导人的规范,承受着来自领导层为了追求规划的超前性而屡屡突破正常规范的巨大压力。二是'僵化性规范;即过时但未修改或废弃的规范。原有的一些村镇规范标准巳远远落后于当前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套用老规范,村民根本无法接受,但在新规范出台之前,管理部门只能“因循守旧二不敢拥有较多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免不了同村民或规划师等其他主体发生矛盾,从而陷人“规范失灵”。管理部门的这种服从性、规范性、服务性使村镇规划与建设过程又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含义。(三)基层经济理性下的市场失灵风险基层村民作为真真切切的“经济人”,希望选出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同时费用最小化的方案,其选择过程充满着经济理性。由于受自身素质的局限,加上衣村各种思想陋习根深蒂固,农民难免目光短浅一一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顾自身利益,忽视公共利益。因此,这种理性“经济人”的选择过程必然会导致诸多的“市场失灵勺但如果将农民所选择的那些与政府目标官员意图或陈旧技术规范不一致的行为,简单地看作是农民的愚昧与无知,那么不仅会深深地伤害农民,而且还会导致不合理政策的产生,以致因实施成本过高导致目标落空等一系列后果。村庄建设的建设主体与消费主体都是衣民个体,而个体的差异很大,如果一味地强调政绩目标或规范,不考虑建成后使用主体的就业特征与社会保障等问题,规划方案就不具备可操作性。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对策思路三元主体的个体优缺点与博奕关系反映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及难度,如何建构三者之间的协作机制成为新衣村规划建设的关键。与一般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不同,本次“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由于涉及利益主体的特殊性,使得作为维护社会公共与长远利益的规划师与管理部门,更多的是面临政府领导政治理性和基层村民经济理性的“两头夹击“领导淡化规划的严肃性,村民无视规划的规范性”是某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尴尬现象,这成了规划师和规划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针对新衣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规范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需要通过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与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逐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新衣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体制,对政府失灵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规范失灵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改进,对市场失灵情形下的建设活动加强控制,对各种利于保障体系建设的行为措施实行引导,方能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健康有序的开展。(一)加强规划内部建设,注重编制的科学性和管理的创新性。要使规划部门摆脱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的困境,首要一步是加强规划内部建设,尤其要强化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性建设,改变原先“谁官大谁说了算、谁出钱向谁偏好”的被动局面,使规划真正成为一门反对主观随意性、反映客观规律性的科学。重点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1)加强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基础研究,使村庄物质环境的规划形式真正适合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使规划从原先的形态主义走向功能主义和人文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划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惟有如此,规划才能得到领导层、管理层和村民的一致认可。(2)实现规划管理方法与管理过程的的创新。长期以来,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城市和乡镇,对农村工作鲜有触及,如果用原先一套较为成熟的城镇管理方法来指导衣村工作,难免会“水土不服”。农村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必然要求规划管理工作在程序与方法上的改进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与农民实现沟通,也惟有如此,农村规划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二)加强规划外部建设,确立规划地位的法制性和权威性。有法不依、执法不力、违法难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是规划实施不力的主要外因。因此,加强规划外部环境建设,确立规划地位的法制性和权威性,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得以实施的根本保障。目前各地新农村规划建设都婕立县市长总负责制度,一方面强化了规划实施监督力度;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领导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得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修改很大程度上以政府领导意志为转移,规划师受现实利益驱动,编制规划也往往只能以出资人利益的偏好为目标,使得规划的科学性和决策的民主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应该严格对规划的编制、评审、报批与实施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新农村”规划和管理的法制建设,推行各环节管理监督机制,并建立上级仲裁机构和新衣村建设专家组,完善规划职能体系,确立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及其法制性地位。(三)引导公众参与,营造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公共选择的多元资源配置体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加强规划内外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还必须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使资涌配置实现效益与公平的双重目的。”公众参与”强调了规划建设中三元主体在对的选择两方面真正发挥资源配置主体的重要性。其中,政府和管理部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应注重发挥的供给上除了政府调控外,还应注重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公共选择的多元资源配置体系协调运作,使领导层、决策层和基层三元资涌配置主体”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为此,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严肃性与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村民私自改变住宅类型或颜色,保持村庄建设风貌的统一性与韵味,防止新的杂乱无章现象;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应给予村民一定的自由空间,在保持外立面和尺寸统一的情况下,允许他们根据各自生产与生活的特点进行内部空间设计。总之,村庄的开发建设模式应有别于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其基本要求就是具有足够弹性而又不失规范。对待衣民这种建立在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短期目标基础上的经济理性,领导层、管理层和规划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村民进行专业教育与科普讲座,使他们真正理解规划行为。篇五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发言材料系饶集区共建共享、打造新时代美乐夕忖共富禅板近年来,XX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千万工程”,以“XX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平台,以未来乡村为基本单元,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集聚乡村发展资源要素,试点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富样板。一、聚焦全域提升,绘就乡村“共美”新图景(一)抓农房整治让“房前屋后净起来。牢牢抓住农房整治这个“牛鼻子”,出台风貌管控实施细则,对房前屋后、边角地块、闲置区域等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打造了一批“一米菜园”“一米果园”,实现“出门看花、伸手摘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的美好景象。今年重点开展百村风貌整治提升“比晾晒”行动,累计投入用工30.7万人次,整改问题点位800余个,分2批赛出6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二)抓抛荒治理让田间地头活起来。针对土地抛荒治理难题,以柯城区九华乡为试点,探索建立“集体代管+五五分成”的“上铺模式”,即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抛荒地,再通过强村公司、村经济合作社、种粮大户等进行统一经营,收益由集体和农户进行五五分成,实现农田增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的“四增”目标。目前,全市已有4万多亩抛荒地实现集中流转、集中经营,成为乡村风貌新亮点、休闲观光好去处。(三)抓美化提升让“道路两旁,见起来。聚焦美丽沿江公路,分县分段分主题,集中连片种植特色彩化树种。如,柯城段乌柏成林、红枫为缀,XX段珍稀彩林、激水相映,常山段竹海延绵、满目葱翠,实现全线四季有彩,展现出了大美气质。同时,结合季节时段,在各县(市、区)重点路段种植4万余亩多彩油菜花田,配套停车、露营、驿站、赏花平台等设施,打造了6条赏花精品线路和3个千亩连片油菜花观赏地,围绕“赏、游、学、玩、食”开展金花节系列活动,成为市内休闲游的网红打卡地。二、强化集聚集成,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一)诗画风光带筑就共富平台。将“XX有礼”诗画风光带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主平台、主战场,整合市县两级“大三农”资金17.6亿元,聚力推动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在带上先行,打造标志性成果。XX国际花菇产业园、常山香柚产业园、龙之梦六春湖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大项目在诗画风光带沿线落地,189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02.35亿元,其中今年建设项目98个、已完成投资86.05亿元,吸收8多名本地农民就业,预计人均可增收L7万元。2021年,诗画风光带沿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234元。(二)未来乡村连片打造共富联盟。从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共富五个维度,探索未来乡村组团式、片区化发展新模式。率先谋划6个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联动周边13个村一体发展、共富共美。如柯城区沟溪实验区成立“九村共富党建联盟”,以余东农民画村为核心,通过党建联盟、文化联姻、产业联动,辐射带动碗窑陶瓷村、斗目拢樱花村、余西诗歌村、直力花海村等周边8个村,形成了吃在余东、住在碗窑、游在五十都、购在斗目珑、娱在各村的共富发展布局,今年以来联盟中各个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同比均增长200%以上。(三)农民大搬快聚建设共富家园。谋划实施“整村搬迁促共富”行动,让70%搬迁人口进入城区、20%进入镇区、10%进入中心村,推动农民向城镇梯度转移。强化政策创新集成,健全农民转移集聚经济补偿、安置、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如XX县出台了“金宅地”和“金房券”政策,大幅减免购置税,补贴过渡费,降低农户购房成本;并推出“暖心十条”,充分整合就医、就业、就学、建房等多方面的政策红利,让农民搬得出、搬得起、留得住、富得起。近年来,全市累计建成安置小区(点)288个,搬迁农民L28万户、4.83万人。三、突出以人为本,开创乡村“共享”新生活(一)打造乡村生活馆共享品质服务。围绕满足村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将爱心食堂、村民超市、就医买药、邮政快递等事项进行整合并集成于“乡村生活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全市已启动第一批18个乡村生活馆建设,整合村集体闲置农房资源,进行微改造、精提升,设置8大标准服务场景和27项选配内容,让村民在家门口过上城里生活。如万田乡上下蒋村整合便民服务中心、零废生活馆、运动健康馆等“七个场馆”,实现服务设施集聚、综合功能集成,并借力人脸识别技术“无感”记录村民行为,结合积分系统实现“无感”积分,还能对老人跌倒等潜在危险监测预警,让乡村生活更安全、便捷。(二)依托共富学院共享精品课堂。按照“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产训一体、创业导向、技能为本、体现实效”的原则,联动职业(技工)院校、龙头企业和社会机构等组织,搭建“线上+线下“四省边际共富学院平台,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突出的专业教学基地,着力培育“农民新群体、农业新业态、农村新细胞”。如首批专业教学基地之一的XX县龙和渔业文化园,依托“共享渔业”课堂培养水产类技术职称人才87名、农民高级技师6名,受益养殖户达1余人,带动周边6个经济薄弱村入股,140余户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农民每年“收租金”190余万元、获取工资200余万元、共享“分股金”30余万元。(三)推进乡村治理共享和谐家园。聚焦“党建+共建”,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社群关系,切实增强乡村“地方感”和村民凝聚力。强化党建统领,结合“141”基层治理体系和“三联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群众事项90%以上在网格内得到解决。纵深推进法治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引导原乡人、归乡人和新乡人全程、全员参与基层治理,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个。如柯城区创新用好“户主大会”,通过村两委的述职评议、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表决、现场问政、评先评优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形成了党员带动、村民主动、共谋共治的乡村治理浓厚氛围。新征程,再出发!XX市将以全新的面貌、奋进的姿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本次会议要求,乘势而上、久久为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以“XX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平台,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进一步集聚资源要素,提升乡村风貌,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数字赋能,奋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篇六有关围绕“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发言材料、党课讲稿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需要坚定目标、待之以恒,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更需要以人为本、务实苦干。一、用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提升“生态之美”从“长三角”看,浙江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从全国春,浙江的“美”主要体现在绿水青山环绕下的乡村之美。深化千万丁程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条底线。我们要以更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治水治气、拆违治乱、绿化彩化,让全省农村生态待续好转、不断提升浙江的“生态之美”。当前,关键是抓好三件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是难啃的硬骨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全面落实工作计划,抓紧各项工作。要坚持质匿导向,速度服从质量,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特别是开工慢、起步晚的地方,更要把质量摆在首位,加强工程监管,决不能搞成“豆腐渣工程”。要严格进行招投标,确保建材质最,注意节约成本。要坚待长效导向。运营维护机制一定要跟上,决不能成为“晒太阳”工程。要探索建立可待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处理好维护主体、资金保障和责任机制等有关问题,积极探索第三方运营维护机制。要以群众为主体,洞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不能“干部在干、群众在看”。治水是为群众办好事,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村垃圾处置。现在,农村垃圾构成相当复杂,已不再仅仅是麦秸、草灰,简单掩埋或焚烧会对土壤、水环境、大气造成污染。要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资泪化利用,努力走出一条垃圾减置化、资凉化、无害化的路子。要增强农民“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探索市场化路子,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二、建筑的拆改结合,在“三改一拆”中,农村更要注重“拆”“改”结合。要通过设施配套、建筑改造、植树种花等办法,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对拆违后腾出来的土地,要好好规划、优化设计空间景观和功能定位,让农村的山景、水景、绿景、街景、村景更加协调。要继续推进“四边三化”工作,搞好平原绿化彩化多在彩化上做文章,让浙江的农村到处披匕彩衣、闻到花香。三、用更加有效的途径彰显浙江乡土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文之美“乡村之美,从外在看,是山水;从内在看,是人文。乡村之美,很多东西可复制,但“人文之美”难